央視調查稱國內所售鱈魚可能均非真正鱈魚

2021-01-18 網易新聞

核心提示:近日,網上關於「假鱈魚」的消息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內市場所出售的大部分「鱈魚」實際上並非鱈魚,而是油魚。油魚體內的脂肪含量達到了18%到21%,而真正的鱈魚脂肪含量應該在5%以下。專家表示,食用油魚易導致身體不適,建議少吃。

微交流:鱈魚如何辨真假?

央視【真相調查】 :「有毒」油魚充鱈魚?

【摘要】

昨天在網上一條關於「假鱈魚」的微博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微博稱,她的女兒吃了在超市買的假鱈魚,,最後導致腹瀉。隨後演員馬伊琍也發了一條微博附和稱,她的孩子也吃了在超市買的鱈魚,最後導致腹瀉。後來經實驗室的檢驗人員檢測說排洩物全是脂肪。於是她懷疑買的所謂的鱈魚是由油魚所冒充的。她這條帖子在當天就被轉發了8萬多條。我們再尋找最初發微博的那條帖子發現已經被刪掉了,但是鱈魚是不是由油魚的冒充的?仍成為昨天在網上討論的一個熱點話題。

由於微博都稱是在家樂福超市所買的,上海家樂福超市昨天也予以了回應。超市稱,自己在超市當中賣的都是鱈魚分為兩種:一種叫銀鱈魚,是智利產和加拿大產,價格分別是150元到200元,每500克(每斤)。還有一種是水鱈魚,是散裝的、片裝的。還有一種是鱈魚扒,價格是從9元到50元每克不等。超市稱,自己在系統內所銷售的都是鱈魚,而是證照齊全,絕沒有其他產品進行冒充。那麼是否在市場銷售的只有這兩種鱈魚,油魚又是什麼呢?請看記者的調查。

【正文】

記者在北京市的某海鮮批發市場了解到,目前北京市銷售的鱈魚共有三種,按照銷售商的分類分別是銀鱈魚、龍鱈魚和水鱈魚。

【同期】

記者:這叫什麼鱈魚?

銷售商:這是龍鱈魚,還有一種銀鱈魚,比較貴。

記者:這叫什麼鱈魚?

銷售商:水鱈魚。

【正文】

通過記者的調查,這三種鱈魚的批發價格差別很大。最貴的是銀鱈魚,每斤大約100元左右。而龍鱈魚和水鱈魚的價格每斤只賣到10元左右。

【同期】

銷售商:銀鱈魚一公斤190多元。

【正文】

市場上出售的這三種鱈魚都已經去頭去尾,並且經過冰凍,所以從外形上看並沒有什麼區別。只是水鱈魚一般切片出售,而銀鱈魚和龍鱈魚都是整塊出售,那麼這些不同的鱈魚它們的銷路有什麼區別呢?

【同期】

銷售商:看什麼地方用?有的大酒店肯定都用銀鱈魚了。

記者:這個一般都賣到哪?

銷售商:檔次低點的飯店。

【正文】

通過記者的調查發現,在北京的市場上銷售的鱈魚中並沒有油魚這個品種。按照銷售商的說法,他們出售的這三種鱈魚都是鱈魚的一種,只是口感有差別,而造成了價格的差異。據河南省農科院化驗室對市場上部分龍鱈魚脂肪含量進行的檢測發現,送檢的龍鱈魚樣品的脂肪含量高達18.16%。而真正的鱈魚脂肪含量應該在5%以下。

我們看到在市場上銷售的鱈魚分為三種:水鱈魚、龍鱈魚、銀鱈魚。它們價格差別很大,從幾塊錢一斤到一百多塊錢一斤。微博上所稱的「油魚」又是什麼呢?是不是其中當中有一個就是油魚呢?我們再來看記者的調查和專家的解釋。

【同期】

金顯仕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所副所長:龍鱈魚按照現在市場上準確賣的基本上可以判定就是油魚,十幾塊錢一斤的基本上是油魚。水鱈魚應該也不是鱈魚,水鱈魚應該是俗名的油魚。現在市場裡賣的包括銀鱈魚、水鱈魚、龍鱈魚,可能都不是鱈魚,包括銀鱈魚也不是鱈魚。如果是準確的鱈魚,我們國內有生產一種那叫太平洋鱈,也叫大頭鱈,這是真正的鱈魚。鱈魚背鰭有三條,腹鰭有兩條,油魚就一個背鰭,前面還有一些刺。銀鱈魚是屬於鮋形目的,它又叫裸蓋魚,它的體形很像鱈魚,有一些俗名也叫鱈魚。鱈魚的價格一般比較便宜,現賣,在內地都沒有,一般都在海邊,數量非常少,一般地就是5、6塊錢一斤吧,就是完整的魚,不是切片的。

【正文】

專家給了我們非常明確的概念,那就是市場上所謂的水鱈魚和龍鱈魚,就是我們俗稱的油魚。即使是大家口感很好的銀鱈魚,也不是科學意義上的鱈魚。那麼,我們也查了有關資料,對市場這三種所謂的鱈魚進行了一個明細的界定。

我們首先來看大家所稱的油魚,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水鱈魚和龍鱈魚,它屬於鱸形目,學名是叫異鱗蛇鯖。超市賣到100多塊錢一斤以上的銀鱈魚,它屬於鮋形目,學名叫做裸蓋魚,這種魚被稱為是海之黃金,肉之細嫩,口感非常好。主要產地是在挪威、冰島、加拿大,還有俄羅斯。它的市場售價一般都在每斤100塊錢以上,這也就是我們所俗稱的真正的鱈魚,實際在科學劃分上它也不是鱈魚。真正的鱈魚是什麼呢?就是鱈形目,學名就叫鱈魚。這種魚是瀕危保護動物,它的捕撈是被嚴格限制的。

再明確一下,在超市當中銀鱈魚是裸蓋魚,我們吃的水鱈魚或者說是龍鱈魚都是異鱗蛇鯖,也就是油魚。這種魚它體內含有大量的脂肪,脂肪含量達到了18%到21%。這樣一個脂肪人們在食用之後,它不光是肉質比較粗糙,口感不像銀鱈魚這麼好。人們在食用之後,這些脂肪很容易堆積到腸道當中,產生腹瀉或者不適。油魚在國外基本是用於工業目的、工業煉油。在歐盟、美國、日本和義大利是明令禁止食用油魚或者建議不食用油魚的。但是,中國並沒有禁止食用油魚,食魚到底有毒沒毒呢?我們再來聽專家的解釋。

【同期】

金顯仕:油魚基本上它也是一個大洋性的,生活在熱帶水域的魚類,它食用應該說沒有什麼大的問題,但是建議少吃,儘量煮熟了吃。

記者:為什麼?

金顯仕:因為這個魚油脂含量比較高,吃了,有很多人可能對身體不適。

【正文】

專家說,油魚可以食用,但建議少吃。對於應該如何食用油魚,專家也給出了建議。

【同期】

戴小傑 上海海洋大學漁業資源系主任:如果是紅燒或者是清蒸的話,容易造成消費者腹瀉,造成腸胃不好,危害怎麼嚴重倒沒有,要是腸胃不好,造成腹瀉、脫水,輕微的不適。

記者:所以一般就是說不建議來食用,是嗎?

戴小傑:食用,如果燒烤的話也可以,因為它含有蛋白質裡面,如果燒烤去掉脂肪,降低脂肪成分。

本文來源:央視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央視調查稱國內市場所售鱈魚可能都不是真正的鱈魚
    央視【真相調查】:「有毒」油魚充鱈魚?【摘要】昨天在網上一條關於「假鱈魚」的微博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微博稱,她的女兒吃了在超市買的假鱈魚,,最後導致腹瀉。隨後演員馬伊琍也發了一條微博附和稱,她的孩子也吃了在超市買的鱈魚,最後導致腹瀉。
  • 央視調查:國內或無真鱈魚
    「假鱈魚風波」追蹤新快報訊 近日有網絡傳言稱,超市把不宜食用的油魚當做洋氣的鱈魚出售,吃了讓人腹瀉,連明星夫妻馬伊琍與文章的掌上明珠也曾不幸中招。正在苦心研究皮鞋膠囊代替品的網民又開始惡補生物知識,試圖分辨真假鱈魚,然而,昨日央視《真相調查》節目傳遞的真相更為殘酷: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鱈魚,一部分為油魚冒充,另一部分,它能吃,但也不是鱈魚!
  • 央視:市售鱈魚大多是"李鬼"
    東方網4月21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油魚冒充鱈魚的傳聞再起波瀾。昨日,央視報導稱,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龍鱈魚、水鱈魚、銀鱈魚都不是科學意義上的鱈魚。  水產專家表示,之所以引起混亂,是俗名用做商品名不夠規範,可以借鑑香港的做法,在標註中文名的同時,也寫清魚的英文名。
  • 調查揭開鱈魚市場秘密 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記者採訪了解到,純正的鱈魚只有三種,大西洋鱈、格陵蘭鱈和太平洋鱈,均屬於魚類中的鱈形目鱈科鱈屬。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鱈屬魚為深海冷水性魚,一般不會遭受近海汙染等問題,生活環境非常好。大西洋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作為商業魚種,其主要出口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產地主要在北海道。
  • 鱈魚分三種 冒充有「前科」
    「@上海熱門資訊」發帖稱,「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太特麼坑爹了!」而明星「@馬伊琍」也在微博發帖稱,女兒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導致腹瀉。對此,家樂福方面昨天明確回應:在其商品系統中只允許銷售鱈魚,並保證在銷產品證照齊全。
  • 買來的銀鱈魚標註有兩個捕撈區?不少鱈魚名不副實
    麥德龍超市所售各種鱈魚片。&nbsp回復稱,公司銷售的500克南極銀鱈魚原料捕撈區域FAO57,屬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匯處,捕撈原料來自於太平洋深海區域。公司銷售的500克南極銀鱈魚原料學名南極犬牙魚,中文名稱南極銀鱈魚。&nbsp目前,邗江區市場監管局已介入調查,將給消費者一個公正的結果。
  • 鱈魚,想吃還真不敢買
    紐西蘭的深海鱈魚段60元一斤,挪威真鱈圓切400g裝的46元。銷量最好的是銀鱈魚,300g188元,現在已經賣斷貨了。」銷售員說道。  國外用來煉油的「油魚」,假冒成鱈魚賣  「人們口中,鱈魚是一種深海魚類,均為進口,且營養價值非常高,隨著國內對食品安全的注重,鱈魚成為很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
  • 吃「銀鱈魚」致腹瀉不止 沃爾瑪被指賣假貨欺客
    昨天,有網友反映,趁著超市賣的銀鱈魚「物美價廉」,買來嘗鮮,但吃後產生不適,懷疑買到的是假銀鱈魚,是一種油魚。專家稱,油魚並非鱈魚,人體難以消化,食用後容易導致排油腹瀉。  吃了「銀鱈魚」腹瀉不止  昨天,網友小閒在望京網上發帖稱,近日從沃爾瑪望京分店買到一種「銀鱈魚」,價格出奇地便宜,每斤只售11元多。
  • 影視明星馬伊琍微博稱女兒吃進「鱈魚」拉出一堆油
    原來是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油魚不屬鱈魚怎可被標成鱈魚?」  日本稱油魚為「有毒魚」  油魚學名棘鱗蛇鯖,鱸形目,體側扁且延長,口大,眼大。鱗片細小、粗糙。分布於熱帶和溫帶海域,屬低價魚類,主要用於提煉工業用潤滑劑——它含有一種名為蛇鯖毒素的天然蠟酯。蠟酯在人體內難以消化,食用後容易導致胃痙攣,油脂囤積在直腸,導致排油性腹瀉。
  • 小飯店的鱈魚大多是油魚 真假鱈魚弄糊塗了很多人
    浙江在線04月23日訊近日,央視新聞節目傳出這樣的信息: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鱈魚,一部分為油魚冒充;另一部分,能吃,但也不是鱈魚!  一時間,激起千層浪。  當好東西買來的鱈魚,究竟是不是真的?很多人感到糊塗了。  在市面上,名字中包含「鱈魚」二字的,有不少品種。那麼,與油魚又有何種關係呢?
  • 部分超市悄然下架散裝鱈魚
    本報訊(記者竇媛媛)昨日本報報導了《都叫鱈魚價格相差二十倍》,引發了眾多讀者的關注;一場由微博引發的「油魚冒充鱈魚」質疑,令京城消費者幾乎「談鱈色變」。昨日記者發現,部分超市已經悄然下架散裝鱈魚產品,稱停售原因是「送檢」。很多網友關注「油鱈之爭」求專業人士科普:「要想少上當,先用專業知識武裝自己。」
  • 「掛鱈魚標牌賣油魚」惹眾怒
    公開資料顯示,鱈魚的魚肉為雪白色,脂肪量低。鱈魚肝臟亦含大量維生素A及維生素D,經常被用作提煉魚肝油。 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戴小傑介紹,一般人們所說的油魚和鱈魚不同,油魚本身蠟含量高,不易消化,可能引起腹瀉。一般而言,油魚多用來烤著吃。「因為清蒸它的蠟油融化不了。」「以油充鱈」很快引發輿論關注。
  • 記者調查:油魚冒充鱈魚 水產市場整條鱈魚98元一斤
    記者調查:油魚冒充鱈魚 水產市場整條鱈魚98元一斤2012-04-20 17:50:00  水產養殖網  昨日,記者發現,鄭州市場上的鱈魚價格相差五六倍,專家說,真正的鱈魚價格每斤在百元左右,而商家則稱他們賣的低價鱈魚名為水鱈魚。&nbsp  微博熱議&nbsp  有的「鱈魚」其實是油魚&nbsp  「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太坑爹了!」
  • 揭開鱈魚市場"秘密":"大頭腥"才是真鱈魚(圖)
    記者採訪了解到,純正的鱈魚只有三種,大西洋鱈、格陵蘭鱈和太平洋鱈,均屬於魚類中的鱈形目鱈科鱈屬。黃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告訴記者,鱈屬魚為深海冷水性魚,一般不會遭受近海汙染等問題,生活環境非常好。大西洋鱈魚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作為商業魚種,其主要出口國是加拿大、冰島、挪威及俄羅斯,日本產地主要在北海道。而太平洋鱈主產於朝鮮、韓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
  • 油魚冒充鱈魚賣 如何鑑別真假鱈魚
    雖然家樂福堅稱其商品系統中僅允許銷售鱈魚,但關於部分超市和餐廳為逐利而以油魚冒充鱈魚的內容,還是成為當天網上的熱點話題。  對此,市食安辦表示,網友所說的「油魚」是鱈魚的一種,雖易致腹瀉、滑腸,但並非不可食用,目前也沒有被列入國家禁止經營的範圍中。
  • 你或可不知的鱈魚「真相」
    事實上,鱈魚的「背景」頗為複雜,從魚類劃分來看,真正血統純正的鱈魚只有三種,市面銷售更多的則是鱈魚中的「高仿品」。三種「真鱈魚」很不常見純正的鱈只有三種,大西洋鱈,格陵蘭鱈和太平洋鱈,均屬於魚類中的鱈形目鱈科。大連海洋大學水產生命學院毛明光博士介紹,鱈屬於深海冷水性魚,一般不會遭受近海汙染等問題,生活環境非常好。
  • 永輝超市澄清非「油魚」冒充而是「水鱈魚」,水鱈魚是什麼魚?
    其所食的「鱈魚塊」樣品後經成都農林科學院相關人員檢驗,推斷為「油魚」。    筆者回查了相關新聞,成都農林科學院相關研究人員是根據消費者提供的樣品,通過觀察憑經驗判斷消費者從超市購買的「鱈魚塊」為「油魚」,並未對樣品進行成分檢測或DNA檢測。相關結論,可能為經驗判斷。
  • 解讀:真正鱈魚限制捕撈很罕見
    據河南省農科院化驗室對市場上部分龍鱈魚的檢測發現,送檢的龍鱈魚脂肪含量高達18.16%,而真正的鱈魚脂肪含量應該在5%以下。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魚類有鱈形目,鱈形目裡有鱈科,鱈科裡有鱈屬,而鱈屬裡有三種魚,分別是大西洋鱈魚、格陵蘭鱈魚和太平洋鱈魚。只有這三種,才是純正的鱈魚,但被限制捕撈。    便宜的油魚和高價的銀鱈魚,都並    非真正的鱈魚。其中,銀鱈魚學名叫裸蓋魚,屬於鮋形目。其肉質較鱈魚更細膩,是日本料理店的常備品。
  • 「有毒」油魚充鱈魚:龍鱈魚水鱈魚都是油魚
    家樂福被指油魚冒充鱈魚賣 賣場:賣的就是鱈魚  昨天,微博上有消息稱,「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明星馬伊琍也發博稱女兒曾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廠家「鮮動生活」上海辦事處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所出售的鱈魚排使用的是正宗銀鱈魚肉,「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種類的鱈魚,比如水鱈魚、扁鱈魚,還有一種冒充鱈魚的油魚,售價很便宜,一般每斤在十多元至二三十元不等,這種魚品質較差。正宗的銀鱈魚每斤售價都在百元以上。」陳先生說,一般從外表上比較難以分別,但是吃口上區別很明顯,「便宜的水鱈魚,下油鍋一煎,馬上縮水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肉質鬆散。」
  • 滬上家樂福以油魚冒充鱈魚 單看魚塊難分品種
    昨天上午,北京網友「Triple顏」在個人微博上質疑家樂福「李代桃僵」,用油魚代替鱈魚導致她家寶寶吃了拉肚子。「@上海熱門資訊」發帖稱,「在家樂福給寶寶買的鱈魚,原來是油魚,在歐洲被列為有毒魚種,是禁止上市的,太特麼坑爹了!」而明星「@馬伊琍」也在微博發帖稱,女兒吃了冒充鱈魚的油魚,導致腹瀉。對此,家樂福方面昨天明確回應:在其商品系統中只允許銷售鱈魚,並保證在銷產品證照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