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牛奶,大家肯定不會陌生,每次去到超市選購牛奶,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著國內乳製品行業的競爭多麼劇烈。隨著我國乳製品市場逐漸趨於飽和,乳製品行業進入低速增長階段,而根據伊利公布的2018年年報,創下總營收795.53億元,同比去年增長了16.89%,更是創造出歷年最大的增幅,如今伊利已經從一個小小的牛奶廠,創造出市值千億的乳業強國,成為中國乳製品行業的龍頭品牌。
伊利是1993年創立的,經過多年發展,始終堅持品質第一,全力為所有消費者提供最健康、最安全的牛奶,如今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產品線最全的牛奶品牌。伊利更是榮獲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官方唯一指定牛奶;在2017年,伊利又再次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以及2022年冬帕運會的官方唯一乳製品合作夥伴;這些都反映出伊利的企業文化,堅持品質第一,更加提升了伊利的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2018年,在同行業紛紛陷入銷量低迷之際,伊利創下年營收近800億元,淨利潤破60億元,雙雙創下創下歷年最高,持續保持全球乳業第一的地位。
隨著乳業市場的趨近飽和,伊利早已實現全球多元化戰略布局,為了拓展更大的市場份額,伊利開始深耕渠道,並下沉到全國四五線城市甚至鄉鎮農村地區,成功鋪設覆蓋面更廣的銷售渠道,同時,也成功的為伊利產品權限增長創下良好的基礎。截止到2018年年底,伊利線下終端網點總數突破175萬個,同比去年上升超過兩成,由此可見,伊利在全國鋪設的渠道滲透能力非比尋常。
隨著國際化的發展以及對產品的不斷創新,伊利的牛奶、奶粉、冰品三大業務版塊並駕齊驅,進一步提升了伊利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伊利加強對高端牛奶的研發投入,並控制原料、生產成本,提升伊利高端奶的市場競爭力,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此外,伊利集團也將大力加強海外奶源基地和技術研發的布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據了解,伊利在荷蘭成立的研發中心,投資高達三十億元,還在紐西蘭創建了一體化的乳業基地;同時,伊利集團在美洲主導創建了中美食品智慧谷;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將進一步完善伊利在全球資源體系、市場體系的布局,在全球乳製品市場競爭逐漸加劇時,增強伊利了在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伊利也積極開展新零售業務,與阿里巴巴進行深度合作,贊助多項綜藝節目,積極與電商平臺互動引流;還推出公益活動,在電商平臺進行限量定製,促進牛奶的銷量,伊利旗下二十多個子品牌,都積極實行線上、線下共同銷售的模式,同時一些高端牛奶品牌會相繼參與IP合作、產品首發等。根據2018年年報,也可以看出,伊利電商平臺創造的銷量也十分亮眼,對伊利總營收貢獻頗大。
自1993年至今,伊利早從當初一家小小的合作奶牛場,由小較大、由弱較強,發展成為我國乳製品行業巨頭。今後,伊利將堅持對產品升級,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持續進行渠道下沉,繼續提升市場競爭力,向千億級銷量額邁進。未來的伊利究竟還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十分值得期待。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