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玩家,對於外來物種入侵的問題,可能都比較關心。
確實,像是鱷雀鱔、清道夫、巴西龜等外來物種,一旦在本土自然水域出現,往往會大量繁殖,跟本土野生魚帶來巨大生存壓力。
因此,許多外來物種都是「惡名在外」,一旦出現,經常是人人喊打!
不過,下面這種外來物種,卻在國內大受歡迎並且市價極高,甚至一些釣魚愛好者,釣到一條都要高興許久。
雲斑沙塘鱧——俗稱筍殼魚。
筍殼魚是一種原產於越南、緬甸、泰國等地的淡水魚,因為肉質鮮美,口感軟彈,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因此,從90年代開始,就被引入到國內養殖,這些年來也有不少養殖的筍殼魚跑到自然水域,並「紮下根來」繁衍生息。
筍殼魚
這竟然是種外來物種?
或許有許多朋友,特別是經常釣魚的人,可能都見過、甚至釣到過這種魚——並且都把它當成了本土魚。
其實,本土確實有一些魚,跟筍殼魚長得很像。
本土的趴地虎——也叫痴古呆子魚
比如土布魚、老頭魚、沙虎魚(趴地虎)等等,簡單從外形看,這些本土魚跟筍殼魚很接近,一般人不大好分辨。
它們之間最大的差異是體型大小——本土的這些魚,都屬於小體型魚,幾乎沒法超過三兩重,可是筍殼魚卻能「瘋狂生長」,最大可達10公斤!
筍殼魚能長到很大
比如四川一位釣魚人,曾就在烏江裡釣到一條一斤多的「怪魚」——其實就是筍殼魚。
當然,不管是筍殼魚,還是土布魚、老頭魚等,都屬於沙塘鱧科,它們普遍的特點就是——好吃!
特別是這種外來的「沙塘鱧」——筍殼魚,更是因為體型龐大,比較「耐吃」,更是受吃貨們歡迎。
而出去釣魚,一旦釣到這種魚,自然也是值得高興的了。
因此,沙塘鱧可能是唯一一種不需要擔憂其泛濫成災的入侵物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