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字健身餐或成健身行業服務新模式)
「推動全民健身,助力全面小康」,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強身健體顯得更為重要。近來,記者注意到,在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深圳的各大健身會所均陸續復工開門。但不少業界人向記者透露,受到疫情影響,健身行業還需要汲取疫情期間的探索積累和反思經驗,恢復市場信心並尋找突破、打造新常態下的業務模式。
「三分練,七分吃」是健身圈子裡,常聽見得到一句話。據中航健身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健身房和教練的時間和精力基本用在「練」上,「吃」無法落地,對客戶和健身教練來說無法完成服務閉環,導致事倍功半;對健身場所來說,客戶的黏性越來越低,只在運動器材上做文章的方式,已經不能那麼吸引消費者。實際上,管理身材的兩大因素就是飲食+運動,飲食是基礎,運動是關鍵。必須完善這兩點,才能讓客戶達到科學的健身效果,健身行業才能補足功能,實現「吃動一體」兩條腿走路。
健身+飲食 服務新模式
作為國內健康領域的一流標杆企業,中航健康時尚集團專注健康事業,日前,記者走訪了中航健身會所時發現,該健身會所引入了數字健身餐,以「健身+餐飲」的服務新模式,將「吃+練」結合給客戶來更好健康管理體驗。
中航通過與維士健身飲食合作,對健身用戶的基礎性身體數據、代謝數據、運動及日常消耗數據等數據,以智能AI精準算法開展綜合性專業分析,形成針對個人的基於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為主要成分指數的配餐方案,並由中央廚房直接提供個性化的配餐服務。首次將個人營養數據化和大型數位化配餐系統相融合,通過線上輸入數據和預定餐食、線下精準配餐和高效配送的方式,實現「千人千餐」的飲食模式。
「完整的健身服務和管理應該是包括運動訓練+飲食兩個部分組成,健身本身就應該是吃+動,不應該只是運動,科學合理的運動以及飲食管理,才能真正達到健身、增肌減脂的效果。」深圳市都會城市研究院院長、知名城市與產業運營專家高海燕認為,健身餐飲是健身管理和服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吃動一體」才能構成真正實現用戶價值的服務閉環。
為了根據健身愛好者個人需求,讓中餐的營養數據更準確,維士中央廚房建立了營養檢測實驗室,每天會對每一份菜品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進行檢測。
在菜品上,維士和傳統飲食一樣都是日常蔬菜肉類,但配餐通過國家標準的營養檢測實驗室,它能保證維士出品的每道菜餚營養數據精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是多少,用戶按照需要來進行營養數據的一日三餐的搭配,讓健身人士吃下的每一盒、每一口都數據化,精準滿足每一餐的營養需求。
高海燕表示,中航健身會的『健身+餐飲』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既是一次用戶價值創新和行業發展創新的試水,同時,「健身運動+健身餐飲+場景開發」也有可能形成行業的商業模式趨勢。無論如何,健身行業需要有更多的服務創新和商業創新擺脫現有的同質化和粗放型競爭局面,形成新的核心價值。
「吃動一體」加持健身服務新模式
健身市場還遠未成熟,其中仍有巨大的利潤空間,一味地追求銷售,而不注重服務、不從個性化入手,終歸會被淘汰。從目前來看,提升健身房的管理和運營、提升客戶體驗,才能提高客戶留存率。
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國內健身市場遠未成熟。一些健身場所一味地追求銷售,缺忽略服務,不從個性化入手,終歸會被淘汰。提升健身房的管理運營和客戶體驗才是未來健身房得以繼續留存和發展的重要秘訣。
對此,中航健身會交出了「參考答卷」。通過引入餐飲服務,以自主研發的4P數字健康管理系統為基石,打造出獲得過多項國家專利和數個國家級、省市級的重點健康工程實驗室,保證了健身房健康管理的服務本質。「我們員工、教練都在吃,所有分店都在為客戶做健康餐飲配套服務。」中航健身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圍繞著「吃動一體」的服務本質,中航在今年6月份引入了健身餐飲服務。不僅是員工、教練在吃,中航健康時尚旗下的各個分店都在為客戶做健身餐飲配套服務。
目前已經在優萊薈、中航健身會旗下12個門店接入了健身餐飲服務,從目前數據和口碑來看客戶反饋減脂效果、數據都非常棒。
維士健身飲食品牌負責人王俊告訴記者:「為眾多健身人群提供餐飲,是一個看上去順理成章但做起來並不容易的事情,它需營養精準、千人千餐、定製化服務,並滿足用戶對美味的需求,這些,通過數字餐都能夠輕鬆實現。健康餐加持健身管理,從健康運動到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區別於傳統健身房來說更為新鮮和科學的一種方式,能夠幫助健身人士實現飲食與運動的全方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