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街邊的烤地瓜了,捧一個剛烤熟的地瓜,輕輕掰開咬一口軟糯糯的瓤,滿口甜香,身心都倍感滿足。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地瓜常見有紅、白、紫三種,為什麼街邊只賣烤紅薯,而沒有烤紫薯、烤白薯呢?紅薯、紫薯、白薯哪個好?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紅薯、白薯、紫薯有什麼區別?
1、白薯
薯類三種顏色之中,白薯的澱粉含量最高,膳食纖維含量豐富,水分相較於紅薯、白薯少,煮熟後掰開隱約能看到澱粉顆粒,有些白薯吃起來跟板慄的口感相似。因為白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含糖量低,吃起來不如紅薯香甜,口感發乾,所以烤地瓜一般不用白薯。不過,白薯可以用來當做主食,尤其適合容易便秘的人吃。需要注意的是,白薯澱粉含量高,吃白薯後其他主食的攝入量就要相應減少了。三種顏色甘薯中,白薯的優勢實在是不明顯,所以生活中食用白薯的人比較少。
2、紅薯
紅薯實際是紅皮黃肉甘薯。相較於白薯來說,紅薯含糖量比較高,澱粉較少,水分較多,煮熟或烤熟後口感軟糯香甜,吃起來細膩柔軟,也不會像白薯那樣幹噎,所以烤地瓜是用紅薯來烤。
紅薯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紅薯肉呈黃色就是源於它,顏色越黃,胡蘿蔔素含量越高。胡蘿蔔素中在體內會部分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又叫視黃醇,對保護視力、維持視覺正常功能、預防夜盲症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且還能促進皮膚上皮組織細胞和骨骼正常生長發育。此外,胡蘿蔔素還有利於癌症的預防。有研究發現,血液中胡蘿蔔素含量越高,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就越低。
3、紫薯
紫薯,又叫黑紅薯,外皮為紅色或紫紅色,肉是紫紅色的,是甘薯中比較特別的一個品種,也是近幾年最受追捧的一種了。有些人認為紫薯是轉基因或染色的,其實紫薯的紫色是由於其中的花青素含量很高。紫薯澱粉含量少,蛋白質含量高,不論是蒸、煮,吃起來都很甜軟。不過,紫薯雖然澱粉含量較少,但水分也不如紅薯豐富,比較偏幹,所以也不適合烤了吃。
紫薯中的花青素是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研究表明它是人類目前發現的最有效的抗氧化劑,其抗氧化能力比維生素E高出50倍,可幫助人體對抗自由基。花青素還能保護視力、緩解視疲勞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紫薯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特別是鐵和硒。
綜上所述,就營養價值來說,紫薯最高,其次是紅薯,白薯最不起眼,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平時就只吃紫薯,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擇不同品種的甘薯。現在人都吃得過於「精細」,日常平時飲食中應該適量攝入一些纖維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粗糧,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不過,地瓜一次不能吃太多,吃多了容易出現打嗝、脹氣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