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入冬後的第三個節氣,雖然今天是大雪,但今天沒見一片雪花。現在來說一下我們當地今天的天氣,雖然說今天沒有下雪,但是今天的最高溫度是5度,最低溫度已經到了零下4度,可以說是入冬以來比較寒冷的天氣。雖然有幾分寒冷,但上午有暖洋洋的太陽照著。到了下午的時候,太陽就躲進了雲彩裡,天氣有些陰,風也更高了,所以下午的溫度更冷一些。走在路上,要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抵禦冷風。
雖然說溫度有些低,但應該說今天還算是一個晴天,那麼大雪節氣晴天,在農村有什麼說法呢?大雪不見雪,對明年的農作物會有什麼影響?
二十四節氣都是有說法的,先人們之所以把今天稱作為大雪,當然是因為在這個節氣,在今天應該是大雪飄飄。小雪應該飄小雪花,大雪就應該有厚厚的積雪覆蓋大地。但是大家都明白,隨著氣候越來越變暖,好多的節氣已經改變了原來的傳統。既然在該下雪的日子沒有下雪,該寒冷的冬天沒有寒冷,農作物自然是會受到影響。
都說今年受拉尼娜現象的左右,會是一個多年不遇的寒冷冬天,也因為去年那個不折不扣的暖冬,導致今年春天一場又一場的倒春寒,所以農民們都特別盼望今年冬天能夠寒冷一些,更期待冬天裡多下幾場大雪。首先冬天的溫度達不到預期的寒冷,地裡的一些害蟲就會活到明年春天。北方農村有有冬耕的習慣,為的就是把地底下的害蟲翻到地上來,將它們消滅在天寒地凍的冬天裡。否則來年開春,溫度返暖。地裡的害蟲以及蟲卵,就會多少倍的成長,對於農作物的危害不言而喻。
現在農村的水利條件大大提高,即使冬天不下雪,來年春天也可以給農作物澆返青水。儘管這樣,可農民們還是盼望著冬天能夠下幾場像樣的大雪,以保證來年小麥的豐收。在過去落後的年代,像我們北方的小麥,靠的就是冬天下雪。這樣既可以給小麥保暖,又可以緩解小麥的乾旱。生活在北方農村的我們,從小家長和老師就告訴我們,厚厚的積雪才是小麥的被子,只有在大雪覆蓋下,小麥才能夠豐收,我們才能吃上白面饅頭。
假如今天天空中有茫茫雪花,那是預示著今年冬天雪多,也就是說冬小麥可以得到天然保暖,也有了水喝。而今天的晴天,則預示著今年冬天的雪少,很有可能去年冬天的暖冬重新上演一次。而農民們心裡都明白,大雪不寒明年旱。而且今年也驗證了那句大雪晴天,立春雪多。暖冬後面緊跟著就是倒春寒,所以作為農民,從心裡盼望著大雪節氣,真的能夠來一場實實在在的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