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後天就到了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是冬季的第3個節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和降水變化的節氣,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也會增多。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聯繫在一起,其實他們兩者只是名字一樣,但表達的意思卻不相同。節氣大雪反映的並不是降雪多少的意思,而是因為在大雪節氣後,氣溫下降會很明顯,空氣中的水汽在遇到來那冷空氣會形成降雪,所以在大雪節氣並不是會下大雪的意思,而是指氣溫下降、降水增多的意思。
農村俗語「大雪晴天,立春雪多」的意思是,如果在大雪節氣是晴天的話,那麼一整個冬季的降雨、降雪會很少,一整個冬天的降水會集中在立春節氣前後,因為立春節氣氣溫已經有所回升,所以降雨、降雪天氣會導致已經有所回溫的氣溫下降,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倒春寒。
按照大雪節氣的定義,在大雪節氣後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也會變多,所以人們認為,大雪節氣後的天氣應該以降雪或降雨為主,因為降雪、降雨的形成,是受冷空氣南下導致,所以每次降雪或降雨後,氣溫都會有所下降。但是如果在大雪節氣後依然以晴天為主,氣溫並沒有下降的跡象,那麼一整個冬天的天氣將會以晴天為主,所以這個冬天不僅降水現象很少,氣溫也會偏高,是人們所說的暖冬。智慧的勞動人民發現,如果冬季氣溫偏高,那麼在第二年春天出現倒春寒的機率會很大,立春節氣代表著春季的開始,所以從立春後將會出現倒春寒天氣。
在過去由於沒有可以預測未來天氣的科技和設備,農民又是靠天吃飯,所以智慧的勞動人民便在生活和勞作的經驗中總結出來一個個關於節氣的俗語,用來推測未來的天氣變化。人們發現,在大雪節氣是晴天的話,那麼一整個冬天的降雪或降雨會很少,冬季的降水會集中在立春前後,所以才會有「大雪晴天,立春雪多」的說法。
後天就是大雪節氣了,雖然還沒到大雪節氣,但是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迎來了好幾次的降雪,所以今年冬天的降水會很充沛,明年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很小。你們那裡關於大雪節氣還有哪些俗語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