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蹄的美味,吃過的人都知道。在最開始,豬蹄被認為是整隻豬的邊角料,沒什麼肉,有的只是一層皮和脂肪。然而經過中國人的巧妙烹飪,豬蹄又變成了家常美味。
川渝地區愛吃蹄髈湯,雪白的蹄髈湯裡加了芸豆,燉得軟爛入味,湯色又白又濃,蹄髈軟到脫骨,可以直接用筷子夾起來,蘸上紅油享用。
東南沿海地區的朋友愛吃烤豬蹄。將豬蹄放在烤架上烤到滋滋作響,從豬蹄裡滲出的油脂是天然的「增香劑」。最後豬皮被烤成誘人的茶色,又香又脆,咬下去以后里面的脂肪軟嫩Q彈,越啃越香。
還有大家很熟悉的醬豬蹄、滷豬蹄,不需要多說,大家腦海裡一定已經浮現出醬湯裡被滷成紅棕色的豬蹄,散發濃鬱的香氣。中國人對豬蹄的偏愛不分地域,而豬蹄的挑選也格外有講究。
一頭豬有四隻腳,前腳和後腳其實差別很大,人家常說「蹄髈」,實際上是「前蹄後髈」。前腳和後腳有完全不一樣的口感,就連適合烹飪的菜餚都完全不同。
有些朋友想要自己嘗試在家製作豬蹄,一定要先弄清豬前腳和豬後腳之間的差別。下面,我就把豬蹄的區分方法教給大家。
首先說豬前腳。豬的前腳比較靈活,大家在挑選的時候可以將豬蹄拿起來,用手指抓住前端稍微扭動,就會發現豬前腳明顯更好扭動一些。支撐豬前腳靈活運動的,就是兩根豬蹄筋,因此買豬蹄的時候,選擇前腳比較好,有肉有筋,味道更好一些。
由於豬前腳的肉厚,出肉率高,因此比較適合做成吃肉的菜,比如滷豬蹄、紅燒豬蹄、烤豬蹄等等。有肉有筋,吃著帶勁,口感也比較好。不過相比之下,價格也會更貴一些。
再說豬後腳。豬後腳只有一根蹄筋,肉也不是很多。豬後腳的主要作用就是支撐豬身體的重量,因此後腳的豬骨頭粗大,肉比較少,只有一層皮肉。這樣的豬蹄適合用來燉湯,正好利用豬骨頭,能熬出一鍋鮮美的豬骨湯。熬出來的豬蹄也能吃肉,熬到脫骨最美味。
如果豬蹄完全做熟了,我們要如何分辨豬蹄是前腳還是後腳呢?
即使豬蹄已經入鍋做熟了,仔細觀察豬蹄的橫截面,還是可以很輕鬆判斷出這是前腳還是後腳。當豬蹄和蹄髈分離的那個斷面呈現明顯彎曲的月牙狀,那就是前腳。橫截面是「一」字型,那就是後腳。
對懶人來說,什麼豬蹄最好吃?
豬蹄雖然好吃,但對於懶人來說,不用自己動手製作的豬蹄才是最好吃的。要是有連家門都不用出去,直接在家就可以吃到的即食豬蹄,那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所以我把我心愛的豬蹄鋪子搬上來,給大家看看我最愛吃的即食豬蹄!有五香滷豬蹄、香辣滷豬蹄、五香烤豬蹄、香辣烤豬蹄,在這個豬肉價格那麼貴的時候,來一大塊豬蹄肉,啃起來也太幸福了!
喜歡香辣口味的朋友,直接買辣的就完事,口味偏重,適合下酒。豬蹄是真空包裝的,可以打開即食,但我覺得用微波爐加熱一下更好吃,軟軟糯糯。豬蹄也全是前腳,有肉有筋,軟爛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