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豬蹄時,注意前腳和後腳,口感差別大,可別買錯了,方法教給你
又要過年了,記得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家都會買上點兒燻豬蹄兒吃,燻出來的味道特別爽滑,味道也很獨特,看春晚的時候吃上一盤,也圖個抓錢的好兆頭!而平時呢我就會上市場買上點生豬蹄回家燉著吃,和青椒一起燉的豬蹄,味道香辣Q彈,真是太贊了!
平時咱們在買豬蹄兒的時候呢,看著都差不多,然後直接就購買了,但其實在挑選豬蹄的時候,也是有這個前後腳的區分。不同的位置,做法也不同。
下面呢,咱們來看一下不同位置的區分方法吧!首先說豬前腳,豬前腳就是比較靈活,而且就是,它有一根明顯的大一點的蹄筋兒,前腳的骨頭稍微小一些,肌肉很多,肉也很厚,更加適合做紅燒豬蹄兒啊,或者是,滷豬蹄兒,一般用的都是豬前腳。
第二個,豬後腳,豬的後腳相對比較笨重,因為它平時需要支撐身體的整個重量,所以呢,後腳骨頭架子偏大一些,肉稍微少一些,幾乎就是一層皮,豬後腳比較容易燉湯啊,因為燉的時候呢,就會讓肉質特別有彈性,嚼起來口感非常棒!
總結:
豬前腳就是肉稍微軟些,後腳要支撐身體,所以比較硬,然後再看一下它的橫切面,豬前腳的橫切面有一根豬蹄筋兒,豬後腳是大骨頭,所以呢,也比較好區分。
有的商販啊,會把豬前腳的蹄筋兒抽出來,有的直接就切開,把蹄筋拿出去。一般都是分成瓣兒的,所以會有一種明顯的切口,區分的時候也更好區分,有的時候是抽出來,你可以捏一下,感覺裡面空了一點,就是豬前腳,因為豬後腳一般是捏不動的。
下次,咱們買豬蹄兒的時候就可以細細地觀察一下,通過這幾步觀察呢,就能買到自己最想要的豬蹄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