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脫位了怎麼辦?不要慌,記住這幾點最關鍵

2020-09-05 常笑健康官博

關節脫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非常常見,尤其是運動時,經常會出現因為摔倒、用力過猛等原因造成的關節脫位。

一旦出現關節脫位疼痛先不說,還會引起局部的腫脹和畸形,不儘快處理的話,還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那麼出現關節脫位到底該怎麼辦呢?


關節脫位會造成哪些不良後果?


如果發生了關節脫位而沒有得到及時復位,久而久之就會對患肢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早期:

關節脫位會導致關節的正常活動受到限制,對於患者本人的日常生活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脫位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都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期:

如果脫位的關節一直等不到正確的復位,會使整個關節面臨畸形的風險,出現關節變形或者影響骨骼發育。而且關節周圍組織比如關節軟骨、肌腱、韌帶等都會受到影響,如果關節囊受到脫位的影響也會加重整個關節組織的損傷。


晚期:

當關節脫位越拖越嚴重時,因為腫脹的緣故,關節周圍組織持續受損,很容易導致關節粘連,嚴重者會導致關節喪失原有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關節脫位了應該怎麼治?


復位


手法復位為主,最好應儘快處理,最晚不能超過脫位後的3周,因為早期復位容易成功,且功能恢復好。若脫位時間較長,關節周圍組織發生粘連,空虛的關節腔被纖維組織充填,常導致手法復位難以成功。

若發生以下情況,考慮行手術切開復位:


  1. 合併關節內骨折;
  2. 經手法復位失敗或手法難以復位;
  3. 有軟組織嵌入。關節脫位復位成功的標誌是被動活動恢復正常、骨性標誌恢復、X線檢查提示已復位。


固定


將復位後的關節固定於適當位置,以修復損傷的關節囊、韌帶、肌肉等軟組織。固定的時間視脫位情況而定,一般為2~3周。陳舊性脫位經手法復位後,固定時間適當延長。


緩解疼痛


局部冷熱敷:受傷24小時內局部冷敷,達到消腫止痛目的:受傷24小時後局部熱敷,以減輕肌肉痙攣引起的疼痛。

避免加重疼痛的因素:進行護理操作或移動病人時,託住患肢,動作輕柔,以免用力不當加重疼痛。

鎮痛:應用心理暗示、轉移注意力或鬆弛療法等非藥物鎮痛方法緩解疼痛,必要時遵醫囑應用鎮痛劑。

病情觀察


移位的骨端壓迫鄰近血管和神經,可引起患肢缺血,感覺、運動障礙。定時觀察患肢遠端血運、皮膚顏色、溫度、感覺和活動情況等;發現患肢蒼白、發冷、腫脹、疼痛加劇、感覺麻木等,及時通知醫師並配合處理。

功能鍛鍊


鼓勵早期活動,在固定期間經常進行關節周圍肌肉的收縮練習患肢其他關節的主動或被動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硬。固定解除後,逐步擴大患部關節的活動範圍,並輔以理療、中藥燻洗等治療,逐漸恢復關節功能。功能鍛鍊過程中切忌粗暴的被動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健康教育


向病人說明復位後固定的目的、方法、重要意義及注意事項,使其充分了解固定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復位後的固定時限。講述功能鍛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指導其進行康復鍛鍊,使病人能自覺按計劃實施。

固定期間進行關節周圍肌肉收縮活動及鄰近關節主動或被動運動;固定拆除後,逐步進行肢體的全範圍關節功能鍛鍊,防止關節粘連和肌肉萎縮。習慣性脫位者,須保持有效固定並嚴格遵醫囑堅持功能鍛鍊,避免各種導致再脫位的因素。


關節脫位的應對措施很多,但大部分都需要由專業人員來進行操作,因此在出現關節脫位時,一定不要驚慌,優先進行關節的保護,然後再撥打120進行救助。如果出現骨折的患者,那最好不要多做處理,以免骨折端刺破血管或組織引起更大的損傷。

相關焦點

  • 關節脫位了怎麼辦?不要慌,記住這幾點最關鍵。
    原創 周孜輝 常笑健康▼本文作者▼關節脫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非常常見,尤其是運動時,經常會出現因為摔倒、用力過猛等原因造成的關節脫位。一旦出現關節脫位疼痛先不說,還會引起局部的腫脹和畸形,不儘快處理的話,還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那麼出現關節脫位到底該怎麼辦呢?關節脫位會造成哪些不良後果?
  • 關節脫位了怎麼辦?
    這不就是在公園、戶外、遊樂場等地方經常看到的家長們和孩子們互動的場景。這一拉一甩不要緊,孩子們的關節可就堪憂了。以下以肩、肘關節為例,講解常見的關節脫位如何識別。我們常說的「脫臼」,也就是醫學上的關節脫位,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最易發生脫位。
  • 什麼是關節脫位?這3大急救措施要謹記,第一時間處理是關鍵
    如果關節脫位,大家並不熟悉,那麼換一個用詞:脫臼,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關節脫位也就是關節之間失去了連接,出現位置被打亂的情況,往往會形成關節之間的錯位,這一般是與外界環境的暴力有關係,通常在運動中用力太過劇烈,或者在短時間內反覆用力,就很容易造成關節部位的脫位。
  • 關節脫位怎麼辦?
    臨床上可分為: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病理性脫位。關節脫位後,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損傷,另外關節周圍腫脹,可有血腫,若不及時復位,血腫機化,關節粘連,使關節不同程度喪失功能。臨床上常見的有關節結核、化膿性關節炎等疾病使關節破壞,導致病理性完全脫位或半脫位。  3.習慣性脫位 反覆多次的脫位稱為習慣性脫位。原因主要有關節發育不良,或有先天性畸形;另外,關節外傷性脫位後未給予恰當的固定,致使軟組織修復不良,而關節囊鬆弛,或骨質有缺陷,影響關節的穩定性。
  • 什麼是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有什麼體徵?
    關節脫位是指關節脫離了原有的解剖位置,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功能受損和障礙。關節脫位以後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特有體徵,臨床上比較容易辨別。關節脫位以後必須儘早就醫,促進關節功能的回覆。什麼是關節脫位?關節脫位,又稱脫臼,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折端發生錯位,大多由暴力作用引起,多見於肩、肘、手指和下頜關節。關節脫位表現為腫脹畸形、彈性固定、活動受限,還可以引起關節周圍的關節囊、韌帶、軟骨的損傷,以及關節腫脹、血腫。臨床上,根據脫位損傷的類型,可以分為先天性脫位和病理性脫位。關節脫位有什麼特有體徵?關節脫位主要包括三大體徵:1、畸形。
  • 關節脫位做哪些緊急處理
    [摘要]關節脫位的診斷較為容易,運動損傷性脫位的共同特徵為:受傷處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喪失,有時可合併血管和神經損傷。在全身各種關節脫位中,以肩關節脫位最多見,在運動中防止脫臼意外發生顯得極為重要,詳細的了解脫臼才能更好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脫臼「習慣成自然」關節脫位的診斷較為容易,運動損傷性脫位的共同特徵為:受傷處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喪失,有時可合併血管和神經損傷。
  • 顳下頜關節脫位
    動作過大吃飯、唱歌、大笑、打哈欠等動作時開口過大可導致顳下頜關節脫位。醫源性因素手術時長時間張口、或氣管內插管引起的張口過度等均可導致顳下頜關節脫位。症狀顳下頜關節脫位最主要的症狀是不能閉口、關節疼痛、口水外流、說話困難。
  • 長閉口粉刺不要慌,記住這4個關鍵點。閉口粉刺不再是問題
    長閉口粉刺不要慌,記住這4個關鍵點。閉口粉刺不再是問題!好的肌膚對女人來說至關重要,變成美女的第一步,就是要擁有雪白嫩滑的肌膚。然而天不遂人願,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電腦和手機天天相伴,種種因素會導致各種各樣的肌膚問題,其中閉口粉刺導致的痘痘問題是最令人頭疼的!若是我們先天不如他人,那麼後天的護理也是至關重要,前段時間下巴和額頭上長了好多粉刺和閉口,欲哭無淚!
  • 肩膀翹起來了是肩關節脫位?醫生說是另外一個關節
    而上圖中盂肱關節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肩關節,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也最容易脫位,下圖就是肩關節脫位的X線片。但是,肩關節脫位的畸形並不會讓然感覺肩膀翹起來,而是感覺肩膀不能動了。這個時候病人也理解了肩鎖關節脫位是怎麼回事,於是他接下來問我的就是最關鍵的問題
  • 肩膀翹起來了是肩關節脫位?醫生說是另外一個關節!
    病人很容易就接受了我這兩個觀點,在進行了簡單的前臂懸吊以後就去拍了X線,很快就有結果了:肩鎖關節脫位。病人聽到這個名詞其實是有些詫異的,因為這個肩鎖關節並不是他以為的肩關節,而是另外一個關節。今天要闢謠的就是,老百姓都以為肩膀翹起來了一定是肩關節脫位?非也!
  • 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表現? 關節脫位應該如何治療?
    原標題: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表現? 關節脫位應該如何治療?   如果說起關節脫位,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是什麼,其實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脫臼,這種情況多是因為暴力作用而導致,關節脫位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節脫位有哪些臨床表現,了解一下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
  • 你知道人體最常脫位的關節是哪裡嗎?
    在2015年的一場CBA籃球賽中,孫悅右肩膀肩關節脫位,遺憾離場。肩關節是人體最常脫位的關節,佔各關節脫位總和的50%。簡單說就是一個人的關節活動範圍、鬆弛度要比大多數人要大,例如很多人小時候或年輕時可以輕鬆做到下腰、劈叉,而大多數人不行(這裡指的不是專業運動員或專業演員),這就是一種關節鬆弛的表現。所以總結來說這一類人,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纖維結締組織或者說軟組織有點結構的異常,本身就比較軟比較松,容易形成關節囊的鬆弛。
  • 肘關節脫位有哪些表現? 肘關節脫位要如何急救?
    原標題:肘關節脫位有哪些表現? 肘關節脫位要如何急救?   肘關節脫位是骨科比較常見的病症之一,對於肘關節脫位的原因,你清楚嗎?你知道肘關節脫位的表現和急救方法嗎?一起看下!
  • 那些提示你寰樞關節脫位的症狀?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快速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寰樞關節脫位是上頸椎最常見的損傷若未經及時治療,其脫位程度常進行性加重,導致脊髓高位受壓而危及生命。寰樞關節脫位患者多數慢性起病,症狀呈間歇性,反覆發作並逐漸加重;部分患者在輕微的外傷後明顯加重。關於寰樞關節脫位的典型臨床症狀,我問為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頸神經根病的症狀頸神經根病的症狀主要有頸部疼痛,頸部活動受限、僵直,尤其頭頸部的旋轉活動受限,頭枕部疼痛等。
  • 不要讓脫臼「習慣成自然」 關節脫位做哪些緊急處理
    脫臼,即關節脫位,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有時關節脫位是單純的,復位後休息一段時間即可痊癒,有時則伴隨骨折,恢復起來就困難一些。在全身各種關節脫位中,以肩關節脫位最多見,在運動中防止脫臼意外發生顯得極為重要,詳細的了解脫臼才能更好保護自己的身體。       不要讓脫臼「習慣成自然」       關節脫位的診斷較為容易,運動損傷性脫位的共同特徵為:受傷處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喪失,有時可合併血管和神經損傷。再者,關節脫位的體徵也非常明顯,一有明顯的畸形,如肩關節脫位表現出肩部的曲線消失,形成方肩畸形等。
  • 肩關節脫位怎麼辦?醫生教你怎麼辦,不妨試一試
    ,這時候我們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檢查,讓醫生來檢查關節裡面損傷的情況,也好能及時的對症處理,以免耽誤病情。肩關節脫位韌帶損傷怎麼辦肩關節脫位復發其實是相當有一定的比例的,它復發的原因其實在第一次脫位的時候,除了我們骨頭關節跑到外面來了之外,它附著在這些骨頭周圍的軟組織,其實也有不同程度的牽拉,這是造成我們再脫位的原因。
  • 頸椎病肩膀疼,不要隨便亂按摩,小心寰樞關節半脫位
    頸椎病是現代的常見病,大家每個人肯定都碰到過,這時候有些人會選擇推拿按摩的方式進行治療,近期就有一個年輕人在洗浴中心進行推拿治療,推拿師僅僅給他進行了按摩隨後因為頸肩部不適,給了頸部進行扳法,當時也沒有什麼不舒服,但是沒過多久就出現胸悶頭暈不適,最後出現雙手雙腳麻木,之後竟然是不治身亡,最後經過司法鑑定,認為是因為有寰樞關節半脫位
  • 4歲女孩關節脫位,中醫獨特手法治好「歪脖子病」
    因為半年前欣欣也是因為玩耍時不小心扭到脖子,在當地診所治療了一周就好了,所以奶奶並沒有慌,背著欣欣仍然到附近診所治療。當地診所醫生之前為欣欣治療過「歪脖子」,也就「見怪不怪」,依然按照之前的方法治療,沒想到9天過去,欣欣仍然喊疼,脖子歪的越來越厲害。
  • 不容忽視的小兒髖關節發育不全、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需注意這幾點
    多種原因會導致寶寶的髖關節發育不全喝和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那麼小兒出現髖關節發育不全、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該怎麼辦呢?需要注意哪些呢?接下來就詳細了解一下吧。實際很多人會把髖關節發育不全和髖關節脫位混淆。實際髖關節發育不全,是髖關節脫位的相對較輕疾病,所以最主要應該是早期發現。如果小孩子2到3歲之內,髖關節發育不全,只要改變一點點姿態鍛鍊,髖關節發育不良可100%糾正。但最重要是,最好是小孩子2到3歲。
  • 關節脫位緊急處理的方法
    關節脫位,通常是因外傷而致關節囊破裂及韌帶損傷,使兩骨之間的正常關係發生改變。這種脫位又稱外傷性關節脫位。如果脫位的關節面彼此完全不相接觸,叫做完全脫位,如果尚有部分接觸者,即稱不完全脫位。 關節脫位的原因有直接外力和間接外力,以間接外力為多見。脫位關節以肩、肘、髖和下巴、手指等部位最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