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脫位有哪些表現? 肘關節脫位要如何急救?

2020-12-14 人民網湖南頻道

原標題:肘關節脫位有哪些表現? 肘關節脫位要如何急救?

  肘關節脫位是骨科比較常見的病症之一,對於肘關節脫位的原因,你清楚嗎?你知道肘關節脫位的表現和急救方法嗎?一起看下!

  肘關節脫位的原因

  第一種原因就是以青少年為主的人群,可能是由於間接暴力引起的,一般當人跌倒的時候,手掌著地,肘關節完全伸展,這個關節承受力量瞬間增大,就可能導致關節積液,肘關節脫位。

  第二種原因可能就是隨著年齡的增大,一些人骨骼鈣化明顯,關節內缺少關節潤滑液,由於人們經常活動,加上平時生活中不太注意關鍵的使用力度。從而導致摩擦力增強,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肘關節脫位。

  第三種原因是直接暴力引起的關節脫位,有可能是生活中受到一些意外比如說車禍或者其他原因導致肘關節脫位,第四種原因是肘關節分裂脫位,這種原因是能夠把繞環運動過度導致的。

  肘關節脫位的臨床表現

  此病發展緩慢,其表現因尺神經受壓的輕重而不同。其主要的症狀及體徵為:

  1、疼痛

  放射性疼痛是其典型的臨床症狀,多數病人都會出現此症狀。

  2、麻木和知覺障礙

  病人肘關節部位有麻木感和螞走感,多由肘部關節脫位,肘部感覺減退引起。

  3。肌肉異常

  病人肘關節屈伸活動受限,握力和捏力減弱,主要原因為肘關節鄰近肌肉萎縮、完全麻痺。

  4。其他症狀

  如血管受損,則出現有關症狀;如神經受損,也出現相關症狀。

  肘關節脫位急救措施

  可用健側手臂解開衣扣,將衣襟從下向上兜住傷肢前臂,系在領口上,使傷肢肘關節呈半屈曲位固定在前胸部,再前往醫院接受治療。如果有人救助,若救助人員對骨骼不十分熟悉,不能判斷關節脫位是否合併骨折時,不要輕易實施肘關節脫位手法復位,以防損傷血管和神經,可用三角巾將傷員的傷肢呈半曲位懸吊固定在前胸部,送往醫院即可。

  肘關節脫位手法復位:傷員呈坐位,助手握住上臂作對抗牽引。治療者一手握患者腕部,向原有畸形方向持續牽引,另一隻手手掌自肘前方向肱骨下端向後推壓,其餘四指在肘後將鷹嘴突向前提拉,即可使肘關節復位。復位後將肘關節屈曲90度,用三角巾懸吊於胸前,或用長石膏託固定。2~3周後去除外固定,輔以積極的功能鍛鍊,以恢復肘關節的功能。

  在全身各關節脫位中,肘關節脫位最為多見。常見於青少年中,因受到間接暴力傷害所致。例如突然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著地,暴力沿前臂向上傳遞,肱骨前下端受身體中力作用突破薄薄的關節囊前壁,向前移動,導致肘關節脫位。受傷後患者表現為肘關節腫脹、疼痛、畸形明顯,前臂縮短,肘關節周徑增粗,肘前方可摸到肱骨遠端,肘後可觸到尺骨鷹嘴,肘關節彈性固定於半伸位。

(責編:曾璐、羅帥)

相關焦點

  • 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表現? 關節脫位應該如何治療?
    原標題:關節脫位有哪些症狀表現? 關節脫位應該如何治療?   如果說起關節脫位,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這是什麼,其實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脫臼,這種情況多是因為暴力作用而導致,關節脫位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節脫位有哪些臨床表現,了解一下關節脫位的治療方法。
  • 引起肘關節脫位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肘關節脫位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20-12-10 13:26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肘關節後脫位的常見原因包括肘關節陳舊性骨折,肘關節內骨折,尺神經脫位和腫塊壓迫。當受傷或其他病理變化發生彎頭,彎頭可能引起水腫,韌帶的增厚,骨折碎片等病理變化的位移。
  • 如何判定肘關節脫位
    當我們受到間接的暴力,肘關節脫位最常見,分為前脫位、後脫位。從而影響我們的正常工作,生活,學習。下面小編給大家說說,如何判定肘關節脫位,如有這種情況,及時到醫院就診。外傷史肘關節脫位患者多見於有外傷史,主要常見於摔倒後用於支撐地面,暴力順著前臂傳到肘關節,使肘關節過伸,造成尺骨向肱骨後方移位,同時也使肱骨遠端向前下移位,共同形成肘關節移位。運動障礙肘關節受到外傷後,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試試做肘關節運動,則會出現劇烈的疼痛症狀。
  • 肘關節脫位概述
    概述  肘關節脫位佔全身關節脫位之首,多見於青壯年,當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著地,傳達暴力可致肘關節後脫位。脫位的橈、尺骨上端可同時發生橈側或尺側移位,也可合併骨折或尺神經損傷。
  • 犬貓肘關節脫位的診斷和治療
    患有外傷性肘關節脫位的犬和貓是無法不負重的,跛行肢的肘關節輕微屈曲,前臂表現為外展和外旋。通常會出現關節腫脹和疼痛。也許能夠在外側觸診橈骨和尺骨,肱骨外上髁不如正常動物明顯。需要拍攝肘關節的正交位X線片來確診肘關節脫位並評估是否並發骨折和先前是否存在退行性關節疾病。應評估患病動物是否有其他外傷,如胸部和其他骨科或神經損傷。
  • 關節脫位了怎麼辦?
    這一拉一甩不要緊,孩子們的關節可就堪憂了。以下以肩、肘關節為例,講解常見的關節脫位如何識別。我們常說的「脫臼」,也就是醫學上的關節脫位,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最易發生脫位。其中,在上肢關節中,肘關節脫位最常見,肩關節次之。
  • 肩關節脫位的原因有哪些? 肩關節脫位應該如何復位?
    原標題:肩關節脫位的原因有哪些? 肩關節脫位應該如何復位?   肩關節脫位屬於生活中常見的骨科疾病,此病給患者帶來的傷害比較大,這種疾病一般是由於暴力誘發的,對此,患者們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引起關節活動障礙,肩關節脫位的康復和急救措施有一定的關係,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肩關節脫位的原因、症狀和急救措施。   肩關節脫位的原因有哪些?
  • 肘關節脫位手法復位後的護理
    當跌倒時手掌著地, 肘關節完全伸直,前臂旋後位,尺骨鷹嘴端抵在肱骨鷹嘴窩處成為支點,使半月切跡移向後方,外力繼續作用使附著於前側的關節囊部分撕裂,肱骨向前移位,形成後脫位,脫位時可合併肱骨內外髁及尺骨冠狀撕脫骨折。
  • 防小兒肘關節脫位勿「生拉硬拽」
    原標題:防小兒肘關節脫位 勿「生拉硬拽」   肘關節脫臼,也叫牽拉肘,在小兒中比較常見,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兒童更是多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樂盛麟主任醫師表示,孩子發生肘關節脫位時,家長可先嘗試關節復位操作,若嘗試不成功或不敢嘗試,應將孩子受傷的肘關節固定好並立即送往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處理。
  • 肘關節脫位,我們該怎樣正確處理?
    肘關節脫位一般多見於間接暴力所引起,肘系前臂和上臂的連接結構,遭受暴力後的傳導和槓桿作用會導致肘關節脫位的意外發生,多見於青少年。如果是肘後脫位,則肘後方空虛,鷹嘴部向後明顯突出;側方脫位,肘部呈現肘內翻或外翻畸形。肘窩部充盈飽滿。肱骨內、外髁及鷹嘴構成的倒腰三角形關係改變。肘關節脫位時,應該注意血管、神經損傷的症狀及體徵出現。
  • 4種肘關節脫位的處理方法 | 骨科基礎
    肘關節是人體較穩定的關節之一,肘關節脫位是肘部常見損傷。其發生率約佔髖 、膝、肩、肘關節脫位的一半,多發於青少年。新鮮脫位若能在早期確診並進行正確有效的治療,一般可以完全恢復,若在早期未進行有效治療,常遺留部分功能障礙。由於肘關節脫位常伴隨肘部其他結構損傷,在診斷和治療時應仔細檢查。
  • 100%不能錯過的關節脫位處理常識
    因此也導致很多的人發生關節脫位,在全身各個關節脫位中,肘關節脫位最多,且多見於青壯年。下面我們就要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了。1.發生肘關節脫位時,如果跟前無救助者,傷員本人根據肘關節的傷情判斷是關節脫位,不要強行將處於半伸位的傷肢拉直,以免引起更大的損傷。
  • 肘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
    肘關節脫位在我國最多見,多為後脫位。早期手法復位,絕大多數傷員效果良好。陳舊性脫位及並有鷹嘴骨折、或內上髁骨折塊嵌入關節腔、或並有血管、神經損傷的新鮮脫位需行切開復位術。陳舊性脫位切開復位的療效取決於手術時間的早或遲,手術愈早,療效愈好。脫位時間長久者,術後關節功能多不滿意,常須考慮關節成形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
  • 肩關節脫位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治療?
    原標題:肩關節脫位有哪些表現?該如何治療?   肩關節是由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構成,是典型的球窩關節。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是最常見的一種,因為肩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它可分為前脫位於後脫位兩種,常見的時前脫位。青壯年男性為易患人群。
  • 什麼是關節脫位?關節脫位有什麼體徵?
    關節脫位是指關節脫離了原有的解剖位置,從而出現了一系列的功能受損和障礙。關節脫位以後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特有體徵,臨床上比較容易辨別。關節脫位以後必須儘早就醫,促進關節功能的回覆。什麼是關節脫位?關節脫位,又稱脫臼,是指構成關節的上下兩個骨折端發生錯位,大多由暴力作用引起,多見於肩、肘、手指和下頜關節。關節脫位表現為腫脹畸形、彈性固定、活動受限,還可以引起關節周圍的關節囊、韌帶、軟骨的損傷,以及關節腫脹、血腫。臨床上,根據脫位損傷的類型,可以分為先天性脫位和病理性脫位。關節脫位有什麼特有體徵?關節脫位主要包括三大體徵:1、畸形。
  • 什麼是脫位?日常脫位時應該怎麼辦?
    如化膿性關節炎、骨關節結核等疾病的中、後期可並發關節脫位。脫位|診斷對本病的診斷有以下幾個要點:(1)有明顯外傷史。(2)臨床表現為關節疼痛與腫脹、畸形、彈性固定及關節盂空虛,以及由此所導致的功能障礙。(3)X線檢查可明確脫位的部位、程度、方向及有無骨折及移位。
  • 關節脫位做哪些緊急處理
    在全身各種關節脫位中,以肩關節脫位最多見,在運動中防止脫臼意外發生顯得極為重要,詳細的了解脫臼才能更好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要讓脫臼「習慣成自然」關節脫位的診斷較為容易,運動損傷性脫位的共同特徵為:受傷處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功能喪失,有時可合併血管和神經損傷。
  • 常見的關節脫位及手法整復,都在這裡了!
    凡是構成關節的骨端關節面相互之間的關係越出正常範圍,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礙者,謂之脫位。脫位多發生於活動範圍較大、活動較頻繁的關節。在全身關節中,以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及顳頜關節脫位較為常見。患者以青壯年男性為多,老人和兒童較少。兒童脫位多合併骨骺分離。骨今中外骨與骨之間的連接地方稱為關節。儘管人體關節各種各樣,但其基本結構包括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三個部分。1.
  • 有些動作可能會導致娃娃關節脫位,父母一定要牢記
    剛剛又復位一個橈骨頭半脫位的4歲娃娃,這種損傷又叫牽拉肘,對於5歲以內的娃娃很常見,但有趣的是,一般娃娃橈骨頭半脫位多為單側,而這個娃娃是雙側,據其父母敘述在上樓梯的時候為了逗娃娃開心,兩個人分別提著娃娃的左右手把娃娃提上樓梯的過程中,娃娃突然大哭,告訴其父母雙側肘關節疼痛不能動,他們這才感覺不對勁,把娃娃送到醫院來了,於是簡單詢問了一下病史,分別給娃娃做了雙側橈骨頭半脫位的手法復位,復位很成功
  • 常見關節脫位的診療策略,都在這裡啦!
    3.功能障礙  脫位後關節正常結構破壞,關節周圍肌肉又因疼痛發生痙攣,因而出現關節功能障礙或功能喪失。(二)特有體徵1.畸形  脫位後,骨端關節面的位置改變,因而出現特殊的畸形。例如肩關節前脫位出現方肩畸形;肘關節後脫位出現靴樣畸形,肘三角正常關係改變;髖關節後脫位呈屈曲、縮短、內收、內旋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