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裡的秘密,都藏在肘管症候群手術醫生的操作裡

2020-09-07 醫笙健康在線

關於手部疾病常見的症狀,我們之前介紹了手部麻木、疼痛、腫塊這三種症狀及對應可能產生的疾病和治療,點擊下文查看:

手部常見症狀與治療-第一篇:麻

手部常見症狀與治療-第二篇:痛

手部常見症狀與治療-第三篇:腫塊

接下來我們介紹了腱鞘炎手術醫生都做了些什麼,點擊下文查看:

腱鞘炎手術,我到底幹了些什麼?

腕管症候群手術,我又幹了些什麼?


這是我手術幹了什麼系列的第三篇,也是一個手外科的常見疾病:肘管症候群。至於這個病的相關情況,也請參考我的科普文章 《 手部常見症狀與治療第一篇:麻 》 。

一、關於手術

對於肘管症候群這個疾病,其實大部分的患者確診後都是需要手術的,但與腕管症候群不同,對於不同程度的患者,所要採取的手術方式是有區別的,這就不是一個 18 分鐘的故事了。相對而言,這個故事的時間要長一些了,而且,還有支線劇情。


二、麻醉

從麻醉講起,哪怕我再喜歡我的獨家麻藥配方,我也不得不承認,在對於肘管症候群這個疾病的手術治療上,我更願意讓麻醉醫師來幫助我實施麻醉,因為我需要麻醉的不僅僅是一個局部,而是至少一整條胳膊或者是對患者而言更為舒適安全的全身麻醉。

麻醉完成以後,我們的手術就要正式開始了。對於肘管症候群的手術,常見的是兩種,一種叫做單純松解,另一種叫做松解+前置。

三、松解

先說說單純松解,對於症狀比較輕的患者或是年齡很大的患者,我會選擇這一個術式。相對而言,這個手術的操作比較簡單,時間也比較短。大體上,這個手術的步驟與腕管症候群就比較類似了。

>> 就切口而言,我僅僅需要在肘部內側的地方做一個 3 一 5 公分的小口子,然後從切口內找到尺神經表面的韌帶組織,這一層韌帶就好比腕管症候群裡的腕橫韌帶一般,是肘管的蓋子。

>> 將這個蓋子切開,將尺神經從狹小的肘管內放出來。然後,我還會再向兩側檢查一下,有無其他的組織對神經造成壓迫,如果有的話,也要一併切開。

>> 當所有壓住尺神經的因素全部解除後,這個手術的主要部分也就結束了。

>> 剩下的止血、縫合之類的與其他手術也沒啥差別了,我也就不贅述了。

四、松解+前置

重點講講前置術這一個多出來的支線劇情。

  • 什麼情況下使用

對於程度比較重、骨關節有異常或是尺神經松解後會滑脫(尺神經是在靜靜躺在尺神經溝裡的,如果松解後,手臂彎曲後尺神經就要跑出來的情況就稱為滑脫)的患者,為了減少肘關節彎曲對神經功能的影響,我就會採用松解+前置這樣的終級手術方案了。

  • 松解

與前面的單純松解一樣,需要鬆開壓迫神經的所有結構。但是為了一會兒能使神經順利的、不受阻擋的移動位置,在松解+前置時,我需要松解的範圍就需要更廣一些,否則移了位置後的神經就會拐好幾個彎了。

基於這種情況,為了更順利的進行手術,3 一 5 公分的小口子顯然是不夠的。這時,我需要一個 10 一 15 公分的切口來實施手術。切口大了,會碰到的東西就多了。

至少,在做這個手術的時候,十有八九會碰到另一根叫做前臂內側皮神經的感覺神經。如果損傷了這條神經,那手術後也許手麻是變好了,但是前臂的內側就要麻木了。

所以,在做這個手術的時候,我首先會找到這根細小的神經保護好,然後再開始進行比較廣範圍內的尺神經松解。

  • 前置

松解完後,就要進行前置這一步驟了。先解釋下什麼叫前置,顧名思義,前置就是放置於前方的意義。那問題來了,我們要將尺神經放在什麼東西的前面呢?

>> 位置

這裡我們首先要介紹一個解剖結構,叫做肱骨內上髁。肱骨內上髁是一個體表標誌,也就是可以摸到的地方。這個結構就在肘關節的內側,那個突出的骨頭就是它了。

在它的後面,有時我們能摸到一條麻筋,其實那就是尺神經。也就是說,原本的尺神經是在肱骨內上髁的後面的。所以,我們前置就是要將尺神經放到肱骨內上髁的前面去。

>> 原因

為什麼要放,因為放過去以後屈伸肘關節時,對尺神經的影響就小了很多。

>> 方法

經典的前置方法有三種,皮下前置、肌內前置與肌下前置。所謂的前置方法,是指將神經放到肱骨骨上髁前面後的層次。但是隨著手術的發展,肌肉與肌下前置這兩種方法因為手術創傷比較大,已經很少採用了。

我一般採用皮下前置,或是另一種改良的前置方法,稱為肌膜下前置的方法來實施前置這一環節。

具體的做法是:

1)用皮下的軟組織或者肱骨內上髁前面肌肉表面的肌膜在肱骨內上髁表面形成一層阻擋層,防止前置後的尺神經再掉回去。

2)前置以後一般我還要被動的活動一下肘關節,確認在活動的過程中,尺神經沒有不順暢的地方才放心。

五、後面的話

前置手術過程是不是聽上去複雜了好多?與單純松解而言,前置術的確複雜了不少。但對於有經驗的手外科醫師而言,也就是個把小時的事情,輕鬆就能搞定。

人們的恐懼心理往往來源於陌生,去了解是降低恐懼的有利武器。希望我這些流水帳似的經驗之談可以幫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肘管症候群,減少陌生感,降低恐懼感。

- END -


作者簡介

相關焦點

  • 肘管症候群
    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嘴間存在一窄而深的溝,為骨性纖維鞘管,稱肘尺管。
  • 【侯大夫文摘:肘管症候群專題】手指麻木、無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也有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手指麻木、無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也有可能是肘管症候群!手指麻木、無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也有可能是肘管症候群!肘管症候群又稱遲發性尺神經炎,是臨床上第二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症候群,據國外文獻報導其發病率為25例/10萬人,其中男性患者人數為女性患者的2倍,隨著我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那麼,肘管症候群是怎麼發生的?
  • 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
    肘管症候群,選擇哪一種減壓手術更有效、更安全?肘管減壓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英國和美國每年大約有15000人接受手術減壓。肘管症候群:因肘部創傷性關節炎而出現尺神經受壓,在尺側腕屈肌兩頭之間有一增厚的纖維帶,壓迫尺神經,稱之為肘管症候群。在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咀之間有一弧形窄而深的骨溝,有深筋膜橫架於上,形成一骨性纖維鞘管,即尺神經溝,也稱肘尺管。管內為尺神經及尺側上副動、靜脈。
  • 肘管症候群的研究進展
    保守治療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經常能通過保守治療治癒。對於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的患者有一定的緩解趨勢,但是避免長時間屈肘動作。當患者有持續性症狀和出現肌肉萎縮時,需要手術治療。最常用的保守治療是制動,夾板阻止肘關節的最大程度和反覆的屈曲,以及物理治療。Svernlov等比較了夜間支具治療、尺神經滑動鍛鍊和限制性活動教育的三種治療,將患者分為三組。
  • 肘管症候群的研究進展(二)
    保守治療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經常能通過保守治療治癒。對於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的患者有一定的緩解趨勢,但是避免長時間屈肘動作。當患者有持續性症狀和出現肌肉萎縮時,需要手術治療。最常用的保守治療是制動,夾板阻止肘關節的最大程度和反覆的屈曲,以及物理治療。
  • 肘管症候群的手術治療技巧
    前面介紹了肘管症候群的解剖、發病機制、體格檢查及影像學診斷等,下面繼續肘管症候群的手術治療。改變活動肘部加棉墊避免神經直接受壓,能防止神經受到微小創傷。通過改變睡姿或使用夾板支具限制長時間肘關節屈曲,特別是在夜間。夾板支具用夾板限制肘關節的活動。
  • 【疾病科普】什麼是肘管症候群?
    年輕的小王,這段時間非常苦惱,右手內側總是出現麻木、刺痛,自己吃藥、貼藥膏,看了些跌打醫生,用了很多種方法都沒有好轉,近些天
  • 【中醫科普】如何防治肘管症候群
    肘管症候群又稱肘尺管症候群,是指尺神經在肘管內受到慢性壓迫或牽引而引起的以手部肌肉萎縮無力及手尺側麻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尺神經進行性損害
  • 手麻,都是頸椎病?不一定!也可能患上了「肘管症候群」
    手麻,都是頸椎病嗎?不一定哦!   南京市民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說的「麻筋兒」。「麻筋兒」受損了怎麼辦?
  • 肘管症候群的解剖及診斷性檢查
    肘管症候群是尺神經在肘部及其周圍受到卡壓而引發的神經病變。肘管症候群是上肢第二常見的且需要治療的神經卡壓性病變,僅次於腕管症候群。尺神經是臂叢內側束的終末支,源自頸8至胸1神經根。尺神經行經肘部時通過一個骨-纖維隧道,即肘管。
  • 手機肘(肘管症候群)怎麼治療?怎樣預防?
    「手機肘」是「肘管症候群」的通俗叫法,很多經常長時間打電話的人比較容易得這個病,所以起名叫手機肘。「肘管症候群」指的是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其支配區域的症狀和體徵,一般表現為肘部到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環指尺側半通麻木或刺痛;嚴重時出現肌無力及萎縮。
  • 漫畫|手術室裡那些不能說的秘密
    漫畫|手術室裡那些不能說的秘密 「知麻糖」微信號 2017-12-23 07:16 來源:澎湃新聞
  • 肘管症候群的研究進展(一)
    肘部Tinel徵和屈肘試驗是兩個最常用的物理學檢查。Beekman等的前瞻性研究發現192個診斷為肘管症候群的患者中屈肘試驗的敏感性、特異性、陽性率和陰性率分別是61%,40%,72%和29%,表明屈肘試驗診斷肘管症候群價值有限,不能作為診斷的主要依據。
  •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此圖來自網絡 早在5年前,家住沛縣的王先生就有這種感覺:手部無力,就連數錢都覺得費勁,最後嚴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力不從心。最終,被仁慈醫院專家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且通過手術,手部功能得到恢復。
  • ...也可能是……|手麻|頸椎病|引起|肘管症候群|患者|尺神經|-健康界
    不是所有的手麻都是頸椎病引起的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經進一步神經彩超檢查,醫生發現患者肘部有尺神經囊腫。於是請該院骨科王善正博士會診。最終確診患上「肘管症候群」,發病誘因考慮還是和患者長期從事電焊這類工作有關。什麼是「肘管症候群」如何治療呢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什麼後果呢什麼是「肘管症候群」
  • 【手術室的秘密】靜脈麻醉與全身麻醉的區別
    都在說無痛,究竟痛不痛?我們在醫院裡常說的無痛胃腸鏡、無痛人流、無痛氣管鏡等等,這些檢查操作項目,其實都是在「靜脈麻醉」的輔助下完成的,是真正可以做到術中無痛苦的。所謂的「靜脈麻醉」,就是把麻醉藥從靜脈血管裡注射進去,讓患者在十幾秒到二十秒左右熟睡過去的麻醉方式。患者熟睡以後,在被檢查或手術全程中沒有知覺沒有痛苦。
  • 三位患者手指「失靈」 小切口治療肘管症候群
    9月5日上午,陽光融和醫院骨科中心專家團隊在任志勇主任帶領下,完成三例尺神經松解術,用於治療肘管症候群。
  • PN三分鐘:肘管症候群
    最終王先生被確診為"肘管症候群",發病原因很簡單,和他平時長時間打電話,躺著玩手機以及從事電焊工作的特殊性有關。和腕管症候群類似,肘管症候群是尺神經在肘部尺神經溝內受壓所產生的症狀,是比較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症候群。我們先來看看解剖結構有哪些特殊性才會導致神經卡壓的產生。
  • 肘管症候群---尺神經嵌壓症候群的神經松解前置手術
    這周收治幾例肘部尺神經嵌壓症候群的患者,病程都在1年左右,相應的肌肉都已出現了萎縮,很是可惜,這樣的病例,多數不能恢復到正常。常見的病因為過度肘活動,肘部囊腫,肘外傷後遺症,先天畸形。此外肘關節疼痛,如骨關節病、結核、類風溼關節炎都可以引起尺神經壓迫。起病緩慢,前臂尺側,手尺側,第四、五指麻木刺痛。
  •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2020-05-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