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科普】如何防治肘管症候群

2021-02-12 河南省中醫管理局

肘管症候群又稱肘尺管症候群,是指尺神經在肘管內受到慢性壓迫或牽引而引起的以手部肌肉萎縮無力及手尺側麻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尺神經進行性損害,是臨床上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疾病,僅次於腕管症候群,常見於青壯年人群,也發生於老年人群。

肘管症候群的症狀和體徵為:小指和環狀的尺側半麻木遲鈍,肘關節和前臂內側灼痛;夾紙試驗呈陽性,環小指不能做並指和分指動作;嚴重者可有「爪形手」畸形。

診斷方法

1.患者主訴通常包括小指和環指感覺異常和麻木,肘關節和前臂內側灼痛等。

2.肘管處或近端神經走行路線上Tinel徵(叩擊神經損傷或神經損害的部位或其遠側,而出現其支配皮區的放電樣麻痛感或蟻走感,代表神經再生的水平或神經損害的部位)陽性。

3.誘發試驗。肘關節屈曲時,指壓肘管內或其近端尺神經誘發症狀出現或加重視為陽性表現。很多患者在神經壓迫早期並沒有明顯的運動功能障礙表現,需要進行誘發試驗。

4.肌電圖檢查。因為早期電診斷檢查多無陽性結果,因此,診斷依賴臨床檢查結果。

5.彩超檢查。彩超檢查可以明確尺神經卡壓的部位,肘管內有無腫物佔位等。

缺血或機械性壓迫,肘關節反覆屈伸、創傷後瘢痕、異位肌肉或直接壓迫等,肘關節周圍骨折本身或與之相關的手術都可能造成尺神經急性損傷,並引起症狀,尺神經半脫位也可能引起肘管症候群。肘關節屈曲時,肘管內容積減小,內壓增加。

治療方法

肘管症候群的治療方法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肘管症候群通常可以選擇保守治療。避免肘關節屈曲或增加尺神經內壓力的動作,包括操縱方向盤、長時間打電話等。這種姿勢調整可能需要持續幾個月時間才能緩解症狀;少數情況下,需要手術緩解症狀。但是,手術後不滿意度要高於腕管症候群患者;同時,手術失敗後,造成的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因此,要慎重選擇。

減少肘關節屈曲角度和尺神經承受的直接壓力可以緩解輕中度尺神經壓迫所引起的症狀。常用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是夜間佩戴支具,將肘關節固定於伸直位。但是,傳統的堅硬支具常因患者不適、依從性差而效果不佳。鬆軟的肘關節墊可以保護尺神經,使之避免受到直接壓迫,可以全天佩戴。在腕關節和手關節活動時,尺神經可能在尺側屈腕肌尺骨頭和肱骨頭之間受到壓迫,因此,醫務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特殊的牽拉和神經滑動練習。

對於輕度肘管症候群患者,保守治療2~4個月後,即可有效緩解症狀。肘管處尺神經運動傳導速度是選擇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如果傳導速度值超過40秒/小時,則選擇保守治療,至少2個月;如果療效不佳,或開始時傳導速度低於40秒/小時,就要考慮選擇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肘管症候群有多種治療方法,包括單純松解術、內上髁切除術及尺神經皮下、肌下、肌間或經肌肉前移術等。但是,這恰恰也說明了肘管症候群的治療比較複雜,療效欠佳。因此,在選擇治療方法方面尚存爭議。

制定手術治療方法時,應結合肘管症候群的發病機制。在肘關節處,尺神經位置淺,這使其容易受到機械壓迫,而走行於內上髁後方這一特點,決定了在肘關節屈曲時尺神經不可避免地受到牽拉,肘管內壓力增加。理論上講,只有前移術可以有效緩解屈曲位時尺神經所承受的張力。國內外研究表明,對於進展期的嚴重肘管症候群,單純減壓術很難有效,保守治療後復發率最高。對於中度的神經壓迫患者,肌下前移效果最好;對於重度神經壓迫患者,術後效果均不佳。有學者建議,對於輕度和中度神經壓迫患者,首選單純減壓;對於重度神經壓迫或存在尺神經半脫位等情況的患者,則要選擇皮下前移術。

如果選擇了原位減壓術,效果不佳,再進行其他手術時,因局部瘢痕形成,手術難度増大。因此,不建議選擇原位減壓術。在神經松解減壓的同時,進行尺神經前置,療效還是滿意的。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

相關焦點

  • 【疾病科普】什麼是肘管症候群?
    這可把他急壞了,趕緊來到醫院,找了曾意榮教授一看,原來是肘管症候群。曾教授告訴他,這時候,需要做一個小手術治療了。那麼,什麼是肘管症候群呢?它是指尺神經經過尺神經溝的骨筋膜管時,受到擠壓所引起的尺神經麻痺引起的一組臨床症狀症候群。由1878年,Panas最早發現報導了3例在肘部有尺神經受壓表現的患者。又稱為遲髮型尺神經炎。
  • 肘管症候群
    肱骨內上髁與尺骨鷹嘴間存在一窄而深的溝,為骨性纖維鞘管,稱肘尺管。
  • 拭塵經典針灸之肘管症候群
    肘管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常見症狀有:症狀早期患者常感到小指指腹麻木、不適。有時寫字、用筷子動作不靈活。
  • 【侯大夫文摘:肘管症候群專題】手指麻木、無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也有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手指麻木、無力不一定都是頸椎病,也有可能是肘管症候群!一般輕微的一過性損傷後一段時間麻木就可以完全緩解,但如果壓迫的因素持續存在,不僅會導致這種異常的感覺無法消除,甚至會造成永久性的神經損害,表現為尺神經支配的肌肉萎縮、肌力減退、畸形,即臨床上所說的「肘管症候群」。
  • 肘管症候群的研究進展
    保守治療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經常能通過保守治療治癒。對於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的患者有一定的緩解趨勢,但是避免長時間屈肘動作。當患者有持續性症狀和出現肌肉萎縮時,需要手術治療。最常用的保守治療是制動,夾板阻止肘關節的最大程度和反覆的屈曲,以及物理治療。Svernlov等比較了夜間支具治療、尺神經滑動鍛鍊和限制性活動教育的三種治療,將患者分為三組。
  • 肘管症候群的研究進展(一)
    最近,顧玉東提出了新的分型,該分型結合了國內外多種分型的特點,同時考慮了目前國內外公認的肘管症候群的診斷指標-肌電檢測,並有量化指標,易於臨床分型,並且有利於指導治療方案的選擇,並為術後療效的隨訪提供了簡便有效的評價依據。肘管症候群的患者常出現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環指尺側感覺異常、減退或消失,通常為麻木或刺痛,可伴有肘、前臂及手內側疼痛,可向小指和環指放射。
  • 肘管症候群的研究進展(二)
    保守治療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經常能通過保守治療治癒。對於輕度的肘管症候群的患者有一定的緩解趨勢,但是避免長時間屈肘動作。當患者有持續性症狀和出現肌肉萎縮時,需要手術治療。最常用的保守治療是制動,夾板阻止肘關節的最大程度和反覆的屈曲,以及物理治療。
  • 肘管症候群的解剖及診斷性檢查
    肘管症候群是尺神經在肘部及其周圍受到卡壓而引發的神經病變。肘管症候群是上肢第二常見的且需要治療的神經卡壓性病變,僅次於腕管症候群。尺神經是臂叢內側束的終末支,源自頸8至胸1神經根。尺神經行經肘部時通過一個骨-纖維隧道,即肘管。
  • PN三分鐘:肘管症候群
    最終王先生被確診為"肘管症候群",發病原因很簡單,和他平時長時間打電話,躺著玩手機以及從事電焊工作的特殊性有關。和腕管症候群類似,肘管症候群是尺神經在肘部尺神經溝內受壓所產生的症狀,是比較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症候群。我們先來看看解剖結構有哪些特殊性才會導致神經卡壓的產生。
  • 也可能患上了「肘管症候群」
    南京市民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說的「麻筋兒」。「麻筋兒」受損了怎麼辦?今年4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成功為患者施行尺神經松解前移手術。術後第二天,患者手麻症狀完全緩解。
  • 手機肘(肘管症候群)怎麼治療?怎樣預防?
    「手機肘」是「肘管症候群」的通俗叫法,很多經常長時間打電話的人比較容易得這個病,所以起名叫手機肘。「肘管症候群」指的是尺神經在肘部受卡壓而引起其支配區域的症狀和體徵,一般表現為肘部到手背尺側、小魚際、小指及環指尺側半通麻木或刺痛;嚴重時出現肌無力及萎縮。
  • ...也可能是……|手麻|頸椎病|引起|肘管症候群|患者|尺神經|-健康界
    不是所有的手麻都是頸椎病引起的李先生手麻了半年一直以為是頸椎病引起的可到醫院一查竟患上了「肘管症候群」「肘管」顧名思義就是肘部的一根管子管內有根神經通過叫尺神經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肘管症候群的那些事兒……男子手麻半年 一直以為是頸椎病
  •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頸椎病、腦中風、肘管症候群來了 2020-05-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不,這也可能是肘管症候群! 此圖來自網絡 早在5年前,家住沛縣的王先生就有這種感覺:手部無力,就連數錢都覺得費勁,最後嚴重到扣紐扣、使用筷子都力不從心。最終,被仁慈醫院專家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且通過手術,手部功能得到恢復。
  • 2014考研西綜易錯問題:腕管症候群和肘管症候群的鑑別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複習指導>專業課>正文2014考研西綜易錯問題:腕管症候群和肘管症候群的鑑別 2013-11-28 15:4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手術室裡的秘密,都藏在肘管症候群手術醫生的操作裡
    這是我手術幹了什麼系列的第三篇,也是一個手外科的常見疾病:肘管症候群。至於這個病的相關情況,也請參考我的科普文章 《 手部常見症狀與治療第一篇:麻 》 。二、麻醉從麻醉講起,哪怕我再喜歡我的獨家麻藥配方,我也不得不承認,在對於肘管症候群
  • 中年男尤須「護肘」 肘管症候群應予重視
    經手外科醫生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肘關節處的尺神經卡壓所致的肘管症候群(過去又稱「遲發性尺神經炎」),是手部常見的一種神經卡壓症候群,常見於中年後的男性,與肘關節體位不當、反覆活動及創傷勞損有關。一旦發生肘關節屈曲過度或過久,會引起手部環小指麻木,骨間肌、小魚際肌肉萎縮,手部不能做靈活動作,如彈琴、繡花、捻針、捏筆寫字等。
  • 大一女生玩手機玩出肘管症候群
    最近,她感覺肘關節麻木,胳膊有時抬不起來,昨天前往重慶市急救中心檢查,醫生診斷其患上「手機肘」——肘管症候群。  小蔚是四川省成都市人,今年9月進入重慶工商大學。來渝時,父母為方便和女兒聯繫,為她買了一部功能齊全的諾基亞手機。才到重慶,人生地不熟,小蔚把手機當作情感寄託。
  • 早讀 | 肘管症候群的診治要點,看完這篇就夠了!
    辦理諮詢客服:18221556092肘管症候群又稱肘尺管症候群,是指尺神經在肘管內受到慢性壓迫或牽引而引起的以手部肌肉萎縮無力及手尺側麻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尺神經進行性損害,是臨床上常見的周圍神經卡壓疾病,僅次於腕管症候群,常見於青壯年人群,也發生於老年人群。今天早讀就為大家詳解肘管症候群的診治要點,值得大家學習參考!
  • 中年男尤須「護肘」 專家:肘管症候群應予重視
    經手外科醫生檢查,確診為肘管症候群。  肘關節處的尺神經卡壓所致的肘管症候群(過去又稱「遲發性尺神經炎」),是手部常見的一種神經卡壓症候群,常見於中年後的男性,與肘關節體位不當、反覆活動及創傷勞損有關。一旦發生肘關節屈曲過度或過久,會引起手部環小指麻木,骨間肌、小魚際肌肉萎縮,手部不能做靈活動作,如彈琴、繡花、捻針、捏筆寫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