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兩賣,房子應該歸誰?法官提醒,惡意搶先過戶,不受法律保護

2021-01-14 海峽導報社

一套房產被賣了兩次,到底哪個合同有效?房子究竟應該歸誰?近日,廈門中院審理了一起時間跨度長達十餘年的「一房二賣」案件。

第一次賣房,是買家華先生夫婦向業主阿南(化名)購房,不久後阿南交付房產證;第二次賣房,是第二個買家劉某夫婦向阿南購房。同年阿南將房屋產權轉移登記至第二個買家名下。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房東與第二個買家是不是「惡意串通」?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官如何查明真相!

1

意外 一套房子,竟被賣了兩次

這起「一房二賣」案件時間跨度長達十餘年。經查,2004年11月,第一個買家華先生與阿南籤訂了購房協議,約定阿南將訟爭房屋以91萬元的價格轉賣給華先生。第二年,購房款付清後,阿南向華先生交付房屋及產權證原件,約定2年後辦理過戶手續,但一直遲遲未辦理。

2015年10月前後,阿南與華先生的妻子華太太相約辦理房屋過戶手續未果。隨後,阿南帶著劉某至房屋,阿南擅自撬開並更換房屋的門鎖,並帶著劉某進入查看。

2015年12月,阿南與劉某夫婦籤訂房產買賣協議,成交總價450萬元。次日,劉某交付了20萬元定金。

2015年底,華太太的親戚欲進入訟爭房屋卻發現無法開鎖,請開鎖師傅開門後,卻發現劉某在屋內。雙方交談後,劉某離開。三日後,劉某向阿南支付230萬元,同年12月30日,房屋產權轉移登記至劉某夫婦名下。

華太太為此起訴至法院,提出確認第二個買家與阿南籤訂的房屋買賣協議無效等訴訟請求。

2

蹊蹺 第二次賣房,存在「三大疑點」

本案的審查重點在於第二個買家劉某是否具有侵害第一個買家合法權益的故意,以及房東與第二個買家是否在在「惡意串通」的行為。

法院審理後發現,阿南與第二個買家之間的房屋交易行為至少存在三個不合常理之處。

首先,2015年10月前後,阿南採取撬換門鎖方式進入訟爭房屋後即將該房屋的鑰匙交給劉某,而當時雙方既未籤訂購房合同,劉某亦未支付任何購房款。

其次,2015年12月22日,華太太親戚因無法開鎖而準備撬門,並與當時正在訟爭房屋內的劉某相遇,此時劉某理應意識到其與阿南的房屋交易存在重大糾紛或爭議。然而,劉某卻在之後的短時間內,繼續向阿南支付230萬元購房款。

再次,阿南與劉某在房產買賣協議中以特別約定對房屋交易「予以保密」且「交易不成功互不擔責」,表明雙方對本次房屋交易存在風險、可能遇阻等情況已經有所預判,該情形在通常的房屋交易中也較為少見。

3

判決 一房二賣,第二次交易無效!

法院分析認為,劉某在籤訂《房產買賣協議》前應當知曉訟爭房屋已被阿南出售的事實。阿南在相關案件及本案中也多次陳述,其在籤約前已告知劉某訟爭房屋曾經被作為交易標的與華先生籤訂過買賣協議。可見,劉某在籤訂房產買賣協議前應當知曉訟爭房屋已被華先生夫婦佔有的事實。2004年阿南即已將房屋及其產權證交付給華先生。2015年10月前後劉某與阿南前往訟爭房屋看房,阿南通過撬換門鎖的方式讓劉某進入並查看房屋。同年12月,阿南與劉某再次到訟爭房屋時又進行了換鎖。

所以,法院認為,阿南主張已合法解除其與華先生所籤購房協議,不能成立。購房協議空白處載明「尾款已付清」,阿南又稱尚有購房餘款等未付,缺乏證據予以佐證。雖然,兩年時間屆滿後未辦理過戶手續,但是,雙方並未約定由此將導致購房協議解除的後果。而且,購房協議得以解除的前提是阿南享有法定或約定的合同解除權,然而阿南並不享有相應的合同解除權。

最終,廈門中院法院作出終審判決,確認阿南與劉某籤訂的房產買賣協議等無效,並將訟爭房屋產權恢復至阿南名下。

廈門中院認為,阿南就訟爭房屋先後與華先生、劉某分別籤訂兩份協議。籤訂上述協議時,訟爭房屋均登記在阿南名下,屬於典型的「一房二賣」情形。

法官說法

惡意搶先過戶,不受法律保護

法官說,「一房二賣」是房屋交易中較為常見的糾紛類型。惡意辦理登記的買受人,其權利不能優先於已經合法佔有該房屋的買受人。本案中,自阿南與第一個買受人華先生籤訂購房協議後至今,訟爭房屋的市場價值已有大幅增值。雖然尚未辦理過戶手續,但是訟爭房屋已交由第一個買受人佔有使用長達十餘年。劉某與阿南知道第一個買受人已付清購房款、訟爭房屋處於他人合法控制之下,卻採取撬門換鎖的方式進入房屋;明知房屋產權證原件已由阿南自行交付給華先生,卻另行向登記機關申請補辦產權證,惡意搶先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因此,本案難以認定劉某為訟爭房屋的「善意買受人」,其搶先辦理訟爭房屋產權過戶登記的行為不應受到法律保護。

專家說法

一房多賣,房子歸誰?

廈門大學法學院黃健雄教授:在一房二賣或者一房數賣的情況下,數個購買者都主張要求強制過戶,而房屋只有一套,不管過戶給誰,都會造成其他購買人無法通過強制過戶取得房屋的情況。那麼,此種情況下法院一般將房屋過戶給哪一方取決於下面一個或者幾個因素:1.誰先佔房屋;2.誰先網籤;3.誰先籤約;4.誰付款最多。

因此,購房者如果達成購房意願,在交易過程中應儘快完成網籤手續並備案,防止賣方反悔。

律師說法

遇一房兩賣,該怎麼維權?

福建自暉律師事務所主任林敏輝律師:遭遇「一房兩賣」的情況,如果是商品房,買受人可以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如果是二手房,買受人可以在律師的指導下採取不同的訴訟策略,看看是選擇繼續履行合同或者是賠償損失。

相關案例

房主一房兩賣被判賠償百萬

「一房二賣」,結果房主一審被判賠償102萬餘元。此前,集美法院曾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經查,案發前劉某與第一買家小陳籤訂了一份《房產買賣協議書》,約定劉某將坐落於集美區的一套房產出售給小陳,成交價為360萬元。

然而,四個月之後,劉某將同一套房產又賣了一次,而且加價了50萬元。他與第二買家阿華在中介居間下又籤訂了一份《房產買賣協議書》,約定劉某將上述房產出售給阿華,成交價為410萬元。

第二份《房產買賣協議書》籤訂後,阿華依約陸續支付劉某購房款共計168萬元。另外,阿華因訂立該房產買賣合同支付了中介費8.58萬元。

不久後,第一買家小陳發現劉某「一房兩賣」的情況,就率先將劉某告上了法庭,並將第二買家阿華作為第三人,起訴至法院。

在這起房屋產權的「爭奪戰」中,法院判決認定,阿華與劉某籤訂的《房產買賣協議》系惡意倒籤,不能取得履約優先順位,並判決小陳的合同取得履約優先順位,要求房主劉某應將房屋過戶給第一買家小陳。

房屋產權「爭奪戰」一案判決生效後,第二買家阿華又向集美法院提起訴訟,主張房主劉某應該賠償違約金和相關費用。

最終,集美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被告劉某返還原告阿華已支付的購房款168萬元,賠償違約損失82萬元和律師費、中介費等,合計102.08萬元。

法官說,「一房兩賣」是指房屋所有權人就同一套房屋和兩名購房人分別訂立房屋買賣合同的行為。這兩份合同如果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合同無效情形的,均為有效的合同。也就是說,並不因為房主在先訂立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房主訂立的第二份買賣合同就必然無效。如此一來,房主「一房兩賣」將產生兩份合同義務,任何一份合同不能履行的,都將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導報記者 陳捷 林彬彬 通訊員 廈法/文 陶小莫/漫畫

相關焦點

  • 開發商一房兩賣,買房者一無所知笑著入坑?防止一房多賣一招就夠了
    一房兩賣主要是指行為人將一套房產賣與多個購買者,這是違法行為,行為人要承擔一定法律後果。那麼,一房兩賣如何判決處理,防止一房多賣一招就夠了,新房怎麼查一房兩賣呢?請看下面為你詳細介紹。
  • 房子賣了地下室歸誰,法官這樣說
    2020年5月20日,原告湛某從王某處購買了被告朱某的房屋一套,雙方在籤訂二手房買賣合同時,明確約定房屋連同地下室一併出售給原告,後雙方履約,現房屋已經過戶登記至原告名下,不動產權證書也明確載明該套房屋附帶地下室一間。
  • 開發商將房產賣給兩個人,房子應該屬於誰?
    但在一房二賣情況下,由於標的物的特定性,一般而言,不可能出現出賣人同時履行兩個合同的情況。也就是說,出賣人在履行了一個合同後,對另一合同的履行必然產生違約問題。 ,還是我先籤的合同,他現在說這個房子是另外一個人的,還是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弄的,怎麼辦?
  • 【法官說】兩道物權變更登記「加持」仍被撤銷,原房主的「如意算盤...
    2006年6月7日,殷某和支某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買下位於錫山區的一套將近90平米的拆遷安置房以及附屬車庫,圓了一個「新無錫人」在當地的購房夢。由於購買的是拆遷安置房,暫時不能辦證和過戶,兩人在合同中特別約定:「因為此房為農民拆遷房,不能馬上過戶,待無錫市與錫山區規定,到時由中介通知買受人。出賣人的二證辦好後,交給買受人。」
  • 女子買的經濟適用房沒過戶遭原房主「一房二賣」,法院:原房主與後...
    楚天都市報4月11日訊(記者孫婷婷 通訊員李惠 向昱璇)家住洪山區的譚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男子的電話,聲稱譚女士現在住的房子是他的,並要求其搬離。譚女士經了解後意外得知,原房主張女士「一房二賣」還協助他人辦理了過戶手續。譚女士將原房主張女士、購買房屋的楊先生告上法庭。
  • 一房多賣的物權歸屬及法律後果
    一、【何謂一房多賣】一房多賣,也叫一房數賣,是指出賣人在籤訂房屋買賣合同後又將同一房屋出賣給他人。由於房價的變化,出賣人抵擋不住高房價的誘惑,或因其他原因,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將同一套房子出賣給多個買受人,近幾年來此類案件的數量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那麼一房多賣合同的合同效力、物權歸屬及法律後果是如何規定的?
  • 網傳二手房避稅五招 法官逐一點評稱不靠譜
    目前這套房子的市場價值是100萬元,如果按照當年5萬元買下的價格,那麼增值部分就達到了95萬元,交20%的稅就是19萬元。   楊老漢到派出所開具子女關係證明之後,到房產局以100萬元把房子賣給兒子。兒子根本不需要付購房款,就可以將房子歸到自己名下,唯一需要交的就是契稅和楊老漢的個人所得稅。
  • 買二手房還沒過戶就趕上拆遷,房主不願意賣了怎麼辦?
    >>>深剖南京學區房潛規則,不知道這些小心白買了…>>>二手房買賣合同籤訂要謹慎,這些問題不注意將損失慘重>>>【3·15特稿】購買這五種二手房需警惕,小心錢財兩空!
  • 70歲老人借兒媳名字買房,如今分得兩戶安置房,兒媳卻說房子歸她
    文 | 莜莜 審 | 易桉導讀:房子是一個家庭的根本,雖然一家人都可以住在房子裡,但按照法律來說,房產證才才是房屋歸屬的重要憑證,當登記有誤時,想要理清楚誰才是產權人就比較麻煩了,如果家庭出現矛盾,就會產生很大的糾紛
  • 無錫又現一房兩賣,究竟是誰的過錯?
    付老伯的兒子上半年通過中介買了一套房子,手續辦了,錢也交了,等到他開始還貸款時,中介卻告知他這套房子不賣給他了…… 沒想到到了四月二十幾號,中介打電話給付老伯說房子買不了了,因為房子被房主賣給別人了,那麼既然買不了房子就要談賠償了
  • 紹興市民買了三年多的房子,為何遲遲沒法過戶?
    買房子是件人生大事,由於一些人缺乏相應的自身保護知識,買房引起的經濟糾紛也是層出不窮。市民全師傅反映,說他早在2017年就在柯橋區購買了一套二手房,付了絕大部分房款也裝修入住了。但是這房子的過戶卻一直沒能辦下來,這讓他很不安心。
  • 2018年只有房產證沒得土地證房子能過戶嗎 哪些房產不能過戶
    所以,沒有土地證的房子面臨三大風險,雖然房產證握在自己手裡,但土地使用權仍屬於房地產開發商,這就不能排除開發商以該土地使用權「大證」向銀行抵押貸款的風險;不辦理土地證,有的單位可能會非法把土地使用權轉讓給他人,使購房者蒙受不必要的損失;土地使用證和房產權證不齊影響上市交易。
  • 房子還沒過戶原房主過世 無錫一購房者買安置房遇難題
    無錫的拆遷安置房滿足條件現在是能上市交易了,但在2016年11月之前,由於政策原因,無錫安置房雖然可以私下交易,但並不能完成過戶手續,直到2016年11月,我市逐漸放開安置房上市交易市場,安置房二手買賣才能順理成章的辦理產權過戶手續。
  • 把房子過戶給兒女,父母是否還有權居住?
    今天 小編結合《民法典》中關於居住權的規定,通過身邊的以下幾個案例來闡述如何保障和設立居住權以及如何避免相關法律風險。01房屋過戶給子女 父母是否還有權居住王大爺為了在某農場居住的孫子能在寶泉嶺管理局上學,想到就這麼一個兒子,於是將自住的學區房過戶給兒子小王。
  • 受不受法律保護
    如何將集體房產證轉為個人 一、如果你是城鎮戶口,不是你購買的房屋所在的集體組織的成員,房產證按照法律規定是無法辦到你個人名下的 三、你如果是買的單位的房子,單位有集體房產證,如果你以前參加過房改,可以去當地房管部門辦理產權登記,一般是免契稅的,費用較低。 四、你如果是買的單位的房子,單位有集體房產證,沒參加房改,非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可以直接出售,若是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需要你諮詢當地國資及房改部門。
  • 剛繼承的房子已過戶能賣嗎,時間上有限制嗎?
    很多人會將過戶的房子賣掉,那麼剛繼承的房子已過戶能賣嗎,時間上有限制嗎?網友諮詢:繼承的房子多久可以賣,時間上有什麼要嗎?浙江北幹律師事務所俞晶律師解答: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對於繼承房產買賣時間上並沒有限制,只要繼承的房產過戶後,權利人就有權利進行處置,可以自由買賣交易。要求對方完成繼承手續,取得房產證再賣。否則,過不了戶。繼承人可以依法行使所有權。可根據個人意願對房屋進行佔有、使用、收益、處分。
  • 北京一男子太缺德,一房兩賣,坑了3個人!
    更令她糟心的是,這對「假夫妻」賣出去的房,正是她一直以來居住的。北京房價高,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對於普通家庭來說,想買一套房,真的是非常不容易。雖然國家也有建設一部分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住宅,例如經濟適用房,但因數量少,限制條件比較多,想買也沒那麼容易。
  • 偽造材料擅自過戶善意取得受法保護
    原標題:偽造材料擅自過戶善意取得受法保護 2017年4月,王國未經產權人王佑等4人同意,私自偽造《公證書》《授權委託書》等相關材料,將登記在王佑等4人名下的兩棟別墅轉讓給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鳳翔街道辦事處,並向海口市國土局申請將涉案房產辦理變更登記至鳳翔街道辦事處名下。
  • 寶雞翰林華府涉嫌"一房兩賣" 首付款啥時候能退完
    寶雞翰林華府涉嫌"一房兩賣" 首付款啥時候能退完時間:2016-10-28 10:13:27來源:華商網作者:丁瑜編輯:10月27日,市民曹先生看著其他業主已經陸續入住,而自己的房子卻沒有著落,他通過住建部門查詢得知,他買的這套房子已經賣給了其他人。面對開發商「一房兩賣」,曹先生想要回已交的首付款,但多次催要都無果。涉事開發商——寶雞市經典投資置業有限公司一名負責人稱,會儘快把業主的房款退還。
  • 宜陽一小區多套住宅「一房兩賣」
    □記者章傑核心提示|全款購的房,拿著購房合同去房管部門查詢時竟然是別人的名字,宜陽縣市民黃紅珍在縣城「濱河·萬嘉花園」購的房出現一房兩賣。記者調查獲悉,這種情況在該小區並非個例。    「一房兩賣」    逾期未交房,意外獲悉房子竟然不屬於自己    2014年底,黃紅珍得知,濱河北路的濱河·萬嘉花園小區各方麵條件都很合適,且能在2015年3月底交房,於是一次性付清了20多萬的房款,與雲外樓公司籤訂了購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