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建被強拆,能否獲得補償?

2020-12-07 沈玉潮律師

違建被強拆,能否獲得補償?

有位網友在知乎上提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房子違建,現在下令拆除,這個應該有些補償才能拆除吧,不能強拆吧,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小編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解答。

首先,我們得確定違建是事實上的違建,還是行政機關「口中」的違建,所以何為違建就很重要。違建是指違反法律規定的建築,常見的有:(1)違反《土地管理法》在農用地上建造房子,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的違建;(2)應當辦理建設規劃許可證而不辦理,違反《城鄉規劃法》的。

其次,違建是否應當拆除?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違建不是必須得拆除,只有嚴重影響規劃或是不可改正的才實施強拆。

再次,違建是否有補償?《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徵收範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據此,違建是不予補償的。

但是如果違建被強拆,根據現行司法實踐是可以獲得部分賠償的,賠償的部分包括可回收利用建築材料的成本以及因為發強拆而造成的損失。在此需要提醒各位朋友,遭遇違法強拆才有賠償,如果自行拆除或者強拆合法,是不涉及賠償的。

最後講一下如何判斷強拆是否違法?第一,強拆主體合法,即有權強拆;第二,強拆程序合法。強拆程序主要依據的是《行政強制法》的規定,要分別按順序作出行政決定(責令限期拆除決定)、進行催告、行政相對人陳述、申辯,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實施強拆。

以上是關於違建強拆是否有補償的相關規定,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相關焦點

  • 拆遷補償談不攏就改按強拆違建操作?這麼幹為何不行!
    被拆遷房屋究竟是不是違建,拆遷補償談不攏就改按拆違建操作的情況是否存在?這些問題在拆遷過程中絕不應被模糊對待,而應當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是否違建需依法查明,不得靠「談」來模糊處理】要理清「拆遷」與「拆違」這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行為能否在涉及補償、強拆的問題上「含混」在一起這一問題,我們需要回到《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24條中去尋找答案:
  • 什麼條件下才可以對所謂的違建房屋強拆?「違建」真的是違建麼?
    今天給大家探討一下在什麼條件下才可以對所謂的「違建」房屋強拆這個話題。在房屋徵收補償過程中,一但被拆遷人不配合籤補償協議,經常會聽到工作人員威脅說你要再不籤字,你家那沒有證件的房子當地就當違章建築強拆了,到那時你一分錢也要不到。老百姓平時那見過那種架勢,一聽說強拆就害怕,更何況當做違法建築強拆,那心裡就更沒底了。
  • 違建被違法強拆,應該得到國家賠償嗎?
    2017年,有權卻以違建之名,在沒有任何手續的情況下,違法強拆。 我們認為,導致這一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權造成的,如果現在一刀切算舊帳,把沒證的房屋都按違建強拆,且法院判決不予賠償,忽視了我國的特殊歷史發展階段,也有違公平正義原則。
  • 房屋一拆遷就變違建,強拆不可避免嗎?
    那麼,拆遷中的「違建」,被強拆究竟能夠避免嗎?通常情況下,這類案件又會以一個什麼樣的結局收場呢?拆遷中的違建,真的是違建嗎?我們不得不說,拆遷中所冒出來的那些違建,相當一部分根本不是違建,而是人為的「被違建」。眾所周知,拆違工作是一項政府常態化開展的日常性工作,而不是什麼一陣風性質的運動式工作。
  • 拆遷最大爭議:無證就是違建,應該被強拆
    遇到徵地拆遷經常會有很多房屋被認定為違建,不可否認一些房屋確實屬於違建,但是還有一部分是拆遷方以「拆違名義拆遷」通過這種不法手段壓低拆遷補償快速拆遷,如果房屋被認定為違建對被拆遷人是很不利的,特別是一些不懂法的民眾,根本不知道應該如何救濟,大多都是被拆掉。
  • 2020年違建強拆全部暫停,小區內三種違建可不拆,是哪三種呢?
    現在國家對於違建是絕不姑息的,不過,據最近有消息說,2020年違建強拆全部暫停,小區內三種違建可不拆,是不是真的呢?還有對付強拆最有效的方法有哪些呢?下文就帶你來了解。
  • 一戶一宅違建要被強拆嗎?強拆需要走哪些流程?
    一戶一宅違建要被強拆嗎?強拆需要走哪些流程?一戶一宅是《土地管理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實踐中由於一戶一宅引發的問題不在少數,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問題是:一戶一宅違建是否要被強拆?強拆需要走哪些流程?一、一戶一宅違建是否要被強拆?這個問題的意思是房屋雖然沒有合法手續屬於違建,但符合一戶一宅原則,這種情況下房屋能否被強拆?實踐中有些人存在認識誤區,認為自己的房屋雖然屬於違建,但是只有這一處房屋,符合土地管理法規定的一戶一宅原則,所以不能被強拆。
  • 違建被拆除能否獲得賠償?
    首先確定什麼是違建?一般分為以下四類:(1)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准,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2)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成的建築。2.無證房和證件不齊全的房屋是違建嗎?這種情況多為二十年以上的房屋,不能用現有法律來認定過往,這類建築不能認定為違章建築,更不能無償強制拆除。
  • 20年果園土地被徵收,但不領補償款;通知拆除3日內強拆卻違法?
    補償標準沒有看到,安置就更不要說了。」據張先生所說,2013年徵收的是自家一部分房屋,已經獲得了房屋安置,這個葡萄園及看護房當時並沒有徵收。2020年4月9日,村幹部到張先生家,告知他現在葡萄園要被徵收;4月21日,拆遷辦主任再次前來,詢問他們家有什麼要求。
  • 冠領違法強拆訴訟律師普法;違章建築強拆有補償嗎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24條規定;對認定為合法建築和未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築和超過批准期限的臨時建築的,不予補償。所以說,如果在徵收拆遷中,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違法建築拆遷,是可以不予補償的。
  • 違建房怎麼處理2019 違建房可以強拆嗎 違建房怎麼舉報
    那2019年違建房怎麼處理?違建房可以強拆嗎?下面就跟緊小編的步伐了解一下吧,順便看看違建房怎麼舉報的相關內容。一、違建房怎麼處理2019違建房是沒有經過任何部門批准,而擅自動工興建的各種建築物。違建主要是有由農民私自修建的庭院、違規修建的大棚房、違規搭建的廠房等等建築,不僅沒有獲得國家審批的手續,還存在嚴重的違法行為,同時還讓農村土地資源遭到浪費,處理辦法如下:1、拆除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土地原狀;2、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在非法轉讓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
  • 禁養區內的養殖場被強拆,什麼情況下能得到補償?
    另一個方面,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上來看,也是需要對養殖場進行處理,那麼對于禁養區的養殖場被強拆後是否可以獲得補償呢?即明律師帶來詳細了解。一、處于禁養區的合法建設的養殖場,被強拆的情況下也可獲得補償在確定是否可以獲得賠償時,首先要看該養殖場是否合法,可以從土地使用權的獲得手續,以及養殖場的證件是否齊全上進行認定,對於證件齊全、合法經營的養殖場本身就不存在違法行為,只是由於該養殖場所在區域被確定為禁養區才需要進行強拆處理
  • 強拆通知已下違建兩年沒拆
    見習記者劉玉樂 攝  下達強拆決定書兩年後,堤口路花樣年華小區3處違建仍紋絲不動。為此,小區居民韓振光將天橋區城管執法局告上法庭,官司打到了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韓振光也沒贏。拆違拆臨大形勢下,3處違建究竟能否拆除?因為違建他將天橋城管告上法庭  50多歲的韓振光,在天橋區城管系統已是人盡皆知。因為小區內的3處違建,他把天橋區城管執法局先後多次告上法庭。
  • 一小區別墅4戶違建被強拆 別墅違建在南寧較普遍
    7月10日,這個小區的B、D、E、F號4幢別墅因違建被青秀區政府實施強拆,拆除面積400多平方米。不過記者調查發現,類似這樣的強拆反覆使用但效果並不理想,別墅區違法亂建之風並沒有減少。有市民認為,違建成本太低讓違建者有恃無恐,要遏制這一現象,政府必須聯合多部門出重拳下狠招。
  • 「一戶一宅」的違建需要強拆嗎?
    《土地管理法》中規定了「一戶一宅」,那麼一戶一宅的違建,是否需要被強拆呢?中國人歷來有房子情結,自古就把房子當成安身立命之所。《漢書·元帝紀》說:「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在城市,人們可以通過買賣獲得房屋。但在我國廣大農村,在土地性質為集體土地,房地產開發不發達的情形下,廣大農村村民便只能自己修建住宅,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修建房屋勢必要使用土地。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 2020年開始違建不用拆 住人的違建能強拆嗎 只拆新違建不拆舊違建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文中了解一下,順便來說說2020年開始違建不用拆,順便來說說已住人的違建能強拆嗎以及只拆新違建不拆舊違建,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4、通過改正或補辦手續,由「違章建築」變成「合法建築」的,所涉建築可不拆除按照我國《城鄉規劃法》相關規定,取得了《建築用地規劃許可證》、《選址意見書》以及前期土地相關的手續,並且可以通過改正或補辦一定的手續來獲得最後的《房屋建設許可證》或者不動產權證書的,可以補辦手續,應該給予改正或限期改正的機會。
  • 2020年,在農村宅基地上,違建被拆能得到補償?與你有關,望周知
    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農民因為法律意識淡薄,或其他原因建造了違建的房屋。這時,相關部門便著手把違建的拆除了。那麼這些已經拆除的違建房屋還能得到補償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希望廣大農民朋友了解之後,早作準備。什麼房屋會被判成違建?違建不是你說違建就違建。這句話雖然看起來繞口,卻意義深刻。
  • 2020年拆違通知,這6種房屋不能認定為違建,必須給予合理補償
    當前社會,查處違建總是和徵地拆遷相伴而生,從最樸素的價值判斷來看,這是有問題的,不公正的。百姓安穩住了十幾年的房屋,一直以來居住經營沒有任何問題,更沒有相關部門來做過有關的認定與處罰,臨拆遷了徵收方卻抓著手續問題大做文章,將房屋認定為違建,對其進行強拆而只給予極低的補償甚至是不予任何補償,試問這真的公平嗎?
  • 西頭村一違建被依法強拆!
    昨天上午,西頭村一違建被依法強拆,這是政府開展拆兩違工作以來,第五宗一拆到底的違章建築。由於多番勸導無效,現決定依法對這棟違建進行強制拆除。荷城綜合行政執法辦表示,根據城鄉規劃法第65條,違建拆完之後要追討業主的拆遷費,還有追討整棟違建造價10%的罰款。
  • 徵地拆遷時,住了二十年的房子變成了「違建房」?
    由於賠償的標準遲遲未談攏,相關政府部門竟然發出文件,再不在拆遷協議上簽字,將對官溪村「違建房」進行強拆。 那麼,農民的自建房是否是「違建房」?全村百姓可以集體籤字作證,二十年前政府為什麼不拆除,等到要規劃徵地時,才說是「違建房」?農民這麼容易被忽悠嗎? 那麼,住了二十多年的自建房屋算違建嗎?拆遷時可以獲得賠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