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真的沒有早餐

2020-12-13 愛吃魚尾的貓

作為資深吃貨,上流君最近又偷偷種草了一部美食紀錄片《早餐中國》,每集5分鐘,別看時間不長,但內容滿滿都是「高能」——

貴州凱裡的神仙開胃酸湯粉、福建福安汁多底脆的水煎包、四川成都細嫩趴活的紅油抄手……滿屏的鮮香四溢、活色生香,無一不散發著地方獨有的生活韻味

喜歡一個城市的理由,也許就是從早餐的味道開始。然而屏幕前啃著便利店包子的上流君卻只能流著口水,緩緩退下……畢竟北京的早餐實在槽點十足,有些拿不出手:

▲網上控訴北京早點難吃的人,加起來恐怕可以繞北京一圈 | 圖片來源:知乎截圖

這個令無數年輕人不懼辛苦也要留下的地方,究竟是如何成為早餐荒漠的呢?

part.1

發不了朋友圈的北京特色早餐

要是說北京沒有特色早餐,老北京們肯定頭一個不答應,拎著你能報菜名兒似的說上一上午,而且個個名氣響噹噹,吃起來還各有各的講究。然而,這些專屬於老北京的味道,北漂的年輕人們未必吃得慣

北漂青年接受無能套餐第一名——豆汁兒+焦圈兒+辣鹹菜絲兒作為公認最難吃的北京早點(沒有之一),雖然很多人對豆汁兒的可怕早已有所耳聞,但依然奮不顧身地前去嘗試,「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

然而,看著那一碗灰白帶點綠的液體,只需吸一口,從鼻子到口腔到嗓子眼兒,就會立馬被一股酸臭味侵佔,非得眉頭緊鎖、呲牙咧嘴不可:「這玩意餿了吧……

本地人認為它是人間美味,還有清熱、祛暑、解毒、養胃等功效,但要是有哪個外地人能對它一見鍾情、流連忘返,只能說,我敬您是條漢子

北漂青年接受無能套餐第二名——炒肝兒+包子其實包子倒還好,全國各地都吃,只是這炒豬下水,卻不是人人都愛吃。

炒肝兒不是炒出來的,而是煮出來的。主料是豬大腸和豬肝,輔著薑末蒜末和其他調味料,下水澱粉不停攪拌。

先不說吃內臟的操作就已經勸退了不少人,再加上姜跟蒜都是味道極重的調味品,早上吃一碗這個,上了班一嘴蒜味兒,實在是不太美妙。

北漂青年接受無能套餐第三名——火燒夾油餅(來一套)+豆腐腦提前聲明,絕沒有挑起鹹甜豆腐腦之爭的意思,雖然上流君是個鹹豆腐腦愛好者,但並沒有說甜豆腐腦不好的意思。此處想主要探討的是,火燒夾油餅這種「面加面」的組合

給大火燒豁個口,把跟鞋底子一樣大的油餅疊兩折加進去,中間還裹著鹹菜絲兒,但說真的,光是打出來這段話,上流君就感覺嗓子眼兒噎得慌

而如果不看這些「老北京特色」,日常的包子油條之類,味道也是馬馬虎虎,將就著填填肚子。

自己到現在都特別懷念去廣州旅遊時候的早餐,一份晶瑩剔透的牛肉腸粉,再澆上一點醬油提味,入口又滑又嫩;後來還特地去吃了早茶,一籠一籠的小點心精巧細緻,沒出息的說,嘗到紅米腸的那一刻,好吃得差點哭出來。

除了廣州,還有武漢、重慶、貴陽、西安……中國的「早餐之城」絕對不少,但基本不可能有北京的名字。

part.2

從餐車遍地到無處恰飯

理論來說,像北京這種外來人口多的城市,不應該能南來北往地帶來不同地方的早餐麼,為啥反而可選擇種類這麼少?其實北京早點攤的減少,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

最早北京也有不少私人早點攤,推個小推車,在人多的路口地鐵口一蹲,但這些小攤既沒有經營牌照、無法保證早餐的衛生,又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從2002年開始在市民聚集區設置早餐亭、早餐車,但效果也不是特別好。有些餐車佔了盲道,還有些留下了一地黑漆漆的油漬。

於是,到2012年,早餐車被列入「不鼓勵」的早餐業態,2014年,北京市更是多次開展對佔道早餐車的專項清理,並啟動新的早餐工程——固定早餐門店,鼓勵機關、學校開放內部食堂

尷尬的是,「退路入店」的早餐生意也並不好做

早餐本來就是小本生意,純利潤率只有3%左右,同等的營業收入,早餐比正餐要多付出2-3倍的人工投入。「入店」之後,店面租金不斷在漲,夥計的工資也不斷在漲。成本一上漲,老闆受不了,早點就要漲價……

這樣的條件下,標準化的連鎖便利店成為了上班族早上的能量補給站

只是,乾巴巴的麵包、三明治實在未免有些沒有靈魂,包子則經常是軟軟的、內裡黏黏的口感,非常不討喜,還經常鹹過了頭,啊啊啊啊啊想吃發麵的、暄騰的那種包子哇!

關東煮、飯糰雖然美味,價格卻十分辣手。公司樓下千盼萬盼終於開了一家便利店,有次自己一時激動沒控制住,光是早飯的關東煮就花了小三十塊錢,瞬間錢包一緊。

你可能還會發現,同樣是便利店,為啥有的有熱食,有的就沒有。這是因為,在北京申請熱食經營許可並不容易,所以你可能會長途跋涉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便利店,卻發現只能買包裝食品。

part.3

被地鐵擠沒了的上班族早餐

既然在外面吃早餐如此壓力重重,那……為啥不自己在家做

不了不了!本來天天熬夜工作,就指望早上能多睡會兒,來挽救下日漸稀疏的頭髮,還要早早起來做飯?這可搖了我吧~

想帶著早餐上地鐵?先不說如果是像韭菜包子、雞蛋灌餅這些味道大的可能讓你收穫一車廂白眼,更重要的是,北京早起擠地鐵的盛況還用我多說麼?人都給你擠扁,何況帶的食物——

紅薯擠成紅薯餅、西紅柿直接爆汁、雞蛋也免不了蛋碎的命運……

說實話,對於北漂的年輕人來說,北京的早晨哪天不是湊合?在外漂泊久了,還是想家。可「北京雖然沒有早餐吧,但我的夢想在這兒」。

你吃過哪些印象超深刻的美味早餐?

文章來源: 上流UpFlow

相關焦點

  • 北京真的沒有早餐-新聞頻道-和訊網
    part.1  發不了朋友圈的北京特色早餐  要是說北京沒有特色早餐,老北京們肯定頭一個不答應,拎著你能報菜名兒似的說上一上午,而且個個名氣響噹噹,吃起來還各有各的講究。然而,這些專屬於老北京的味道,北漂的年輕人們未必吃得慣。
  • 北京人的早餐、上海人的早餐、廣東人的早餐,網友吐槽:無福消受
    北京人的早餐、上海人的早餐、廣東人的早餐,網友吐槽:無福消受北上廣作為中國最典型並且最發達的一線城市,承載著很多年輕人的夢想,有多少人都把自己的夢寄托在這樣的大城市,然後在這裡為之奮鬥。不過作為早餐,我們看看一線城市的人都喜歡吃什麼呢。北京早餐:作為老一輩的北京人吃早餐還是喜歡吃豆汁、焦圈,或者炒肝之類的,這是老北京的特色早餐了,現在還有很多這樣的門店。不過要想吃這些經典北京早餐你開始要跑很遠的路程的,只有一些北京老店才能買到。可是真的買到之後卻又有很多人直言吃不下去,或者吐槽:無福消受。北京早餐恐怕之後北京本地人才能吃得下去吧。
  • 發不了朋友圈的北京特色早餐,有那麼難吃嗎?真的讓你如此失望嗎
    發不了朋友圈的北京特色早餐,有那麼難吃嗎?真的就讓你如此失望嗎?「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說起中國人的早餐,它似乎有一種別樣的儀式感,真可謂是千差萬別,尤其是南北兩地,幾乎每個地方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早餐文化,差異也非常大。
  • 賣早餐暴利?早餐生意真的好做嗎?
    【乾貨必讀】 你真的了解早餐嗎? 她的煎餅成為了當今無錫市民最喜愛的一家早餐之一,早餐點只靠夫妻二人,現在已經保證每月至少入三萬以上,這樣的高收入吸引著眾多創業者。 因此很多創業者將目光投到了早餐行業,認為早餐行業投資相對較低,但收效顯著。在餐飲行業中選擇了早餐行業,可是買早餐真的能夠暴利嗎?早餐生意是否真的好做?接下來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早餐行業乾貨!
  • 來北京還是得吃地道的北京早餐,炒肝配肉包,香的遊客走不動道
    很多人說北京沒有什麼好吃的,尤其是早餐太難吃了,那只是因為你沒有習慣北京早餐的味道,小時候的我是在北京上學的,所以每天早上我都會自己去樓下的早餐店買一份炒肝,再配上兩個肉包,吃完之後感覺整個早上都不會餓,但是隨著現在的美食越來越多,不少的人開始覺得北京的早餐特別的難吃,但是真的如此嗎
  • 北京的人早餐,東北人的早餐,重慶人的早餐,免費吃一種你會咋選
    北京的人早餐,東北人的早餐,重慶人的早餐,免費吃一種你會咋選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早飯吃得好不好決定一天的精神狀態,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好,足夠的營養攝入,對於身體健康來說也是有好處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各個地方獨特的早餐。如果請你免費嘗試一次,你們會選擇哪一種,從一份早餐,就可以看出你是哪裡人。北京人的早餐,北京也是與眾不同的一個城市,同時也是很多所嚮往的。今天要跟大家講的你,就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所喜歡的一種美食,就是豆汁。
  • 便利店連鎖快餐搶食剛需市場 北京早餐格局生變
    從2002年早餐工程啟動以來,14年間北京早餐這個巨大的剛需市場在政府引導和市場競爭下迅速變化。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早餐車將成為歷史,連鎖餐飲企業和便利店則成為早餐消費的重要渠道;外賣O2O平臺也想分食這塊市場,不過客單價低、送達時間嚴格讓O2O們無從下手。
  • 北京最好吃的早餐店排行榜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一定要吃好,老北京人在這一點上做的非常好,不僅吃得好,而且花樣還很多,北京人的早餐總是很講究,一大早就能看到出門買早餐的人,有的比較火爆的店,更是早早的排上了長隊!北京最好吃的早餐店排行榜,你知道幾個呢?
  • 北京海澱增設67家早餐規範店
    記者昨日獲悉,海澱區已完成2015年「早餐示範工程」任務,共建設完成67家北京市早餐規範店網點、33家便利店搭載早餐網點以及1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  海澱區商務委負責人介紹說,「這60多個固定早餐門店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區域內有顯著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連鎖大眾餐飲企業和連鎖便利店企業作為早餐門店的承辦主體」。此外,招標中還鼓勵連鎖餐飲企業到海澱北部等早餐門店較少的地區開設門店。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海澱區相關部門走訪了老家肉餅、宏狀元等連鎖企業進行前期調研,早餐示範工程主要集中於居民小區以及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
  • 有人說北京滷煮太難吃了,可你把滷煮當早餐,就露怯了啊
    有一個來北京旅遊的朋友發了一張圖片,說是北京重口味的早餐,他實在欣賞不來。我覺得我有必要重申一下,滷煮是北京人用來作為一個正餐吃的食物,從來沒有人用它來做早餐。北京人腦子沒有什麼問題的,基本早餐也不吃這麼油膩的東西,所以,吐槽北京小吃的時候呢,拜託您了解一下實情。
  • 食療早餐紫膳面世,北京同仁堂攜手中科院強勢崛起!
    北京同仁堂迭代:老字號再崛起隨著近幾年大健康的市場發展,我國的大健康產業規模已經將超8萬億,相比2017年增長超30%。其中營養代餐產品,更是從一開始的牴觸,到現在越來越被大眾廣泛接受。而北京同仁堂、江中等老品牌的產品也依靠自己的行業優勢,研發優勢,加碼早餐糊、代餐粉這類傳統代餐食品,牢牢把控大眾市場。這類產品,基本都是衝水攪拌即可飲用,營養代餐又方便,滿足了很多人既想簡單解決早餐,又能保證健康營養的需求。
  • 在日本是沒有早餐店的,那上班族每天早上吃什麼?
    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不吃早餐,一上午人都會沒有精神。在早餐鋪隨處可見的中國,這一點問題都沒有,每天早上豆漿油條包子稀飯煎餅油條換著吃。但是,在日本的城市裡,是沒有沒有早餐店的,那麼那裡的上班族,每天早上吃些什麼呢?
  • 100年前古人都是吃什麼早餐?有的人每天早餐都吃螃蟹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食成廚藝推薦語:是不是真的?自己判斷!1.滷煮我們現在的滷雞蛋,滷肉在100年前就開始有了,滷煮是中國的特色小吃,也是目前最經典的街邊小吃,當時北京人在早晨都會調製各種調料來製成用來滷的湯,湯味道非常豐富,用它來滷肉、蛋、小腸再合適不過了,在當時非常的流行,每天小販的桌位上都滿人。
  • 日本人的早餐,美國人的早餐,中國人的早餐,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美好的一天從一頓早餐開始,所以早上這一頓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畢竟一日之計在於晨,一般早上這一頓是決定你這一整天精神狀態的關鍵,因此,早餐要吃得營養才行。再加上日本是個島國,當地人都是天天吃魚的,早餐自然也不會放過,除了一些魚之外,他們的早餐裡還會加上一些小菜、味增湯和米飯等,所以,日本人的早餐那是相當具有飽腹感的,還有清淡也是真的清淡,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同樣是早餐,廣州人的早餐,四川人的早餐,最服的還是東北人!
    同樣是早餐,廣州人的早餐,四川人的早餐,最服的還是東北人!眾所周知,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已經有五千年的歷史。小編覺得,想品嘗中國的特色美食,從早餐入手就是很好的選擇。常言道「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可見,自古以來,早餐在大家心中的重要地位,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美好的一天由一頓早餐開始。不知道小夥伴最喜歡吃什麼早餐呢?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各地的特色早點。如果廣東人請你吃早餐,四川人請你吃早餐,北京人請你吃早餐,你會怎麼選擇?
  • 北京這家158年歷史的炒肝老字號,2人早餐花了47元,您看看值嗎?
    北京這家158年歷史的炒肝老字號,2人早餐花了47元,您看看值嗎?北京陰天的周末,本來是個睡懶覺的好天氣,無奈頭天晚上沒吃飯,再加上突然想起某天早上遛彎的時候,看到鄰居提著包子和炒肝,瞬間饞得不行,一下子在早上7點就醒了,水瓶座的強迫症作怪,想吃什麼就要馬上吃到,於是雖然天很陰,還是決定去附近的天興居吃早餐。
  • 看完100集《早餐中國》,憑什麼沒有正宗的蒙古族早餐!
    如今,《早餐中國》又喚醒了我早起吃早餐的動力!《早餐中國》第三季,一上線就砍下9.1的高分評價。螺螄粉、面線糊、重慶小面、豆汁、糯米飯…讓人在一份份早餐裡,發現自己的家鄉味道!但小編看完了三季總共100集,卻遺憾的發現裡面沒有蒙古族的早餐。如今想要體驗純正的蒙古族早餐,不用再長途跋涉的去到牧民家裡。到了呼和浩特,往到處都有的格日勒阿媽奶茶館裡一鑽,這裡就是呼和浩特人吃早點的地方。
  • 早餐早餐早餐,這幾種病竟和早餐有關
    最近有圈友發來求助 早餐堅持「三不吃」可以降血脂? 就是不吃油膩食物、不吃主食、不吃糖 這是真的嗎? 早餐堅持「三不吃」可以降血脂?
  • 世界早餐大比拼,中國早餐排名第一?
    早餐,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在中國歷來就有「一日之計在於晨」的說法,可見早餐在中國人心目的重要性。雖然世界各地文化風俗不同但是在早餐這件事兒上也都不含糊,可有的國家對於早餐也是相當對付。,搭配上火腿,紅茶,就成了一頓最常見的俄羅斯早餐,很難想像這樣的一頓早餐,對於提醒碩大的俄羅斯人而言真的吃的飽嗎?
  • 老北京早餐除了焦圈豆汁,這兩樣更地道兒,來北京不吃等於白來
    老北京早餐除了焦圈豆汁,這兩樣更地道兒,來北京不吃等於白來。所謂早餐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吃法,小時候在家鄉吃的早餐以小米飯、麵食為主,工作後,生活在首都北京,也適應了北京的早餐,北京的早餐也是多種多樣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北京傳統的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