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老人5平「蒼蠅小店」做特色小吃,40年老手藝,每天只賣700個

2021-01-19 小豆子的夢幻天空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誰也不能否認。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同樣各地有各地的美食,我們的美食文化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人為了尋找不同的美食,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總想吃到自己喜歡的美食。我們總會在我們身邊吃的一些美食,一些小吃攤,如果做得好吃的話,我們就會經常過去,很多,好吃的小吃攤,也都是朋友介紹去的,因為,現在的美食是越來越多了,很多的美食都是深藏不露,俗話說好,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也是一個小吃。孤獨老人5平「蒼蠅小店」做特色小吃,40年老手藝,每天只賣700個!

這個小吃在比較偏遠的小棚子裡面,面積大概不到5平米,店面的設施簡陋,甚至還是一些掉土的灰牆,就是在這裡出了一種小吃,讓很多顧客流連忘返,這個小吃店的老闆已經做了40年了,如今這個老闆已經60多歲,絲毫沒有退休養老的意思,在這裡做的小吃,就是我們經常吃的鍋盔,味道也是多種多樣,不僅有紅糖的,而且還有五香的,很多來吃的顧客,都是一次性買個好幾個,或者是買一個吃一個,給家人帶一些。

這個大叔自己一個人支撐著這家店,不管颳風下雨,還是風霜雨雪,大叔從來都沒有休息過,趁現在還幹的動就多幹一點,等到自己幹不動了讓自己的家裡人過來幫忙,因為他說,如果自己休息了,附近的人都不知道到哪裡去買鍋盔了,大叔每天五點多就要開門,我們知道鍋盔是麵食,大叔做的鍋盔,是用發麵做的,沒有用現在的酵母粉,用一些自己發的老面,製作出來的鍋盔味道會更好。

我們看一下大叔是怎麼製作的,只見大叔把拌好的麵團揉好之後,還在裡面放了一些鹼面,這都是我們小時候才能看到的做麵團的方法,大叔這次做的是紅糖鍋盔,只見大叔熟練的把麵團揉好之後,用擀麵杖把麵團擀開,然後在裡面撒上紅糖,四面包起來之後,再用擀麵杖輕輕擀開,接著在鍋盔的兩面,刷上清油,速度又快又好,而且做出來的鍋盔大小一致,只見大叔很麻利的就做好了十幾個鍋盔,然後就放到一邊的火炕上,在鐵板上定型之後,又放到鐵板下面開始烘烤,大約過了十幾分鐘,鍋盔就做好了,老遠就能聞到香味,很多聞到香味的顧客都趕緊跑過來購買。外面看起來非常的焦黃,咬一口,非常酥脆,裡面紅糖的糖汁浸到麵團裡面了,吃起來香甜軟酥,真的是非常的好吃。

這個大叔還跟我們說,他是365天一天都不休息的,就算是過年,他也會在下午準時出攤兒,因為已經幹習慣了,甚至夜裡做夢的時候也在做鍋盔,很多時候這裡的住戶還會買一些帶給家裡的親戚朋友嘗一下,大家都覺得好吃,大叔一天能夠賣出700個,再多就沒有了,因為他的能力也有限,鍋盔價格在一塊五一個,非常便宜,吃的還很香,大叔的鍋盔不僅我們愛吃,甚至還有一些來這裡學習或者旅遊的外國友人,也要過來嘗一下,我們經常會看到,外國友人用蹩腳的漢語向路人打聽,買鍋盔去哪裡?看來大叔的鍋盔也徵服了外國友人呢,你們身邊有這種老字號的街邊小吃嗎?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

相關焦點

  • 大叔早餐只賣「它」1個2元,每天賣上千個,外地人:怎麼吃都不夠
    導讀:大叔早餐只賣「它」1個2元,每天賣上千個,外地人:怎麼吃都不夠人們對美食的嚮往都是心情澎湃,充滿了幻想,就如王者榮耀中小廚娘說的一樣,世間唯有美食與愛情不可辜負,當然各色美食小吃也從來不會讓人們失望,尤其是那些享譽盛名的地方特色小吃
  • 徐州沛縣特色街頭小吃,40年老店賣「天價燒餅」,顧客仍然搶著買
    徐州沛縣特色街頭小吃,40年老店賣「天價燒餅」,顧客仍然搶著買!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美食小店就是徐州沛縣的一個比較特色的街頭小吃,一家40年的燒餅店,這家燒餅店的燒餅在當地來說的話,可以算得上是「天價燒餅」了,但是每天仍然有很多顧客排隊來搶著賣。
  • 這家復古小店每天只做100個油墩子,藏著上海人才懂的老味道!
    為了還原兒時的口味,店主特地請了朋友的媽媽「出山」,每天給店裡做一百個油墩子,賣完即止!炸豬排也是專門請了一位上海阿姨,保證大家吃到的是小辰光額味道。春卷和餛飩則是每天一大早家裡的老人現包的,以此保證食材的新鮮。老弄堂砂鍋系列裡,雙檔粉絲湯很受歡迎。
  • 大姐校門口賣「新奇」小吃,1個5元,每天只賣200個,家長搶著買
    大姐校門口賣「新奇」小吃,1個5元,每天只賣200個,家長搶著買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特別注意飲食安全,很多人街邊的小吃攤不衛生,但依然有人抵擋不了它的誘惑,你聽過都想買點嘗嘗,尤其是一些上班族和學生黨,據說現在的小吃攤是最賺錢的
  • 甘肅耄耋老人創業40年做小吃:從扁擔吱扭到精裝店
    中新網蘭州12月25日電 (張婧)「灰豆子嘍,甜醅子嘍,好吃還不貴呦……」81歲唐啟君回憶40年前和老伴創業時的吆喝聲感慨道,早上四五點天還沒亮,他們就起床生爐子,添煤球,安置大鍋煮豆子、做甜醅。  甜醅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用燕麥或青稞製作。在甘肅蘭州、天水等地都能看到獨特的民間小吃「甜醅」。
  • 濟南藏身小巷子裡小店,小店面大名頭,甜沫1元,油旋10元7個
    出門在外,我習慣把每天的三餐看得很「重」,不放過任何一次品嘗當地特色小吃的機會。今天在網上搜到一家隱藏於小巷子裡的「蒼蠅館子」,所謂的「蒼蠅館子」絕非貶義詞,泛指環境一般但味道極佳,有鮮明特色的地方小吃店。我從泉城廣場出發,自東青龍街的南面走進小街深處。
  • 最「摳門」老闆,3平米小店年入3億,老闆:「竅門」只有2個字!
    商家正是抓住了顧客的心理,利用了一些秘制手法,做出了很多新式的網紅小吃,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消費! 眼紅店鋪除了店鋪裝修講究獨特,製作的美食也是精緻有趣,看上去很有市食慾,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或許這些網紅店的年紀不是很大,但是依靠這些抓住人心的小心思,年收入絲毫不輸給大酒店,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家日本網紅小吃店,依靠著3平方米的小店,年收入達到3億多日元!估計很多人聽到這個消息,第一感覺就是不可思議,要知道家裡一個廁所也不止3平方米,但是這家小店做到了,小店經營了40多年,就靠著這個3平方米的小店,店中只有兩種小吃,卻創造了年收入3億的奇蹟!
  • 河南叔叔深「藏」小巷裡賣燒餅,每天要賣七百個,秘訣竟在餅派上
    小攤子上的燒餅是老闆自己改良的,有點兒像濮陽鄉下的傳統雞窩燒餅,又有點兒像別處的鐵板燒餅,用老闆自己的話說,就是一輩子的燒餅,他集幾家人之長,改良了這種自家特色的燒餅。在空閒的時候,老闆和作者聊起了家裡的燒餅和故事。老闆娘叫謝啟普,今年54歲,如今的他可謂是半輩子都在吃燒餅。而且那個一直忙於做燒餅的人是他兒子。
  • 甘肅天水街頭小店,30多年只賣一種小吃,4塊錢一碗客人排隊吃
    天水是西北地區的要塞城市,有著悠久的歷史,長江黃河兩大流域貫穿全境,天水有很多的重點保護文物,天水除了這些很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觀和古蹟名勝以外,天水的美食也很吸引人,像漿水,板慄,油攢蝦,酸辣肚絲湯等等都是很有名的特色美食,天水還有一種特色小吃叫呱呱。
  • 看看農村的集市,老人賣白酒邊賣邊喝,還有不少農村特色小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平日裡人們買東西都是會去到市場以及各大商場裡,這就是城裡購物常去的場所,而在農村裡就不一樣了。農村裡沒有很多一站式的商場,只有農村人才最熟悉的集市,農村集市上會有不少具有農村味道的好東西。
  • 福建奶奶做手工小吃,1天最多2鍋賣1000多元,用手藝徵服7個徒弟
    已經8月份,廈門今年還沒有颱風,甚至雨水都很少,氣溫一直居高不下,燒仙草成為不少閩南人解暑納涼的必備小吃。
  • 這家「蒼蠅小店」,僅憑一道菜就稱霸北京,就連乾隆爺都為它傾倒
    這家「蒼蠅小店」,僅憑一道菜就稱霸北京,就連乾隆爺都為它傾倒!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這家小店,就靠一道菜就在北京火了起來,而且這家店據說還是百年老店,就連乾隆爺也是非常喜歡的,作為老北京最具有風味特色小吃之一的,那麼就是滷煮火燒還有豆汁兒了,其實這兩種也是最具爭議的北京小吃,那麼對於喜歡這種美食的人對他也是又愛又恨的。
  • 2020成都蒼蠅館子50強榜單發布
    建設路老店已經開了很多年,這是一家非常魔幻的爛偏偏蒼蠅館子火鍋店,生意之好,每天下午一到5點就開始排隊,而且一桌子人到齊了才會給你分桌子。老闆極少露面,跑堂的嬢嬢說的我們家不花錢做任何營銷宣傳,純靠味道吸引這麼高的人氣,之傲嬌。典型的重慶火鍋味道,坐下來最好就開鍋煮起,20分鐘以後鍋底就慢慢入味飄香了,麻辣爽快,三伏天吃得人想光膀子。
  • 徐州這家火了20年小店賣的把子肉,10塊錢一塊,每天100斤不夠賣
    徐州是中華飲食的發祥地之一,自然不缺美食,像羊方藏魚,霸王別姬這種高大上的特色美食就有很多,當然更多的是一些很接地氣的小吃,像把子肉,豬頭肉,燒雞,這類食物更受食客歡迎,跟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徐州這家門臉很小的小店,老六把子肉,已經在徐州火了20年,他家的把子肉被老徐州人公認的好吃,經濟實惠,價格便宜,現在也只賣10塊錢一塊,一塊大概有二兩重,不管是中午還是晚上,買上一塊把子肉,再添一點青菜,配上一份米飯或者是燒餅,吃的是又舒坦又便宜。
  • 胖哥賣「年代感」小吃,生意也是非常好,食客:老一輩人都喜歡吃
    胖哥賣「年代感」小吃,生意也是非常好,食客:老一輩人都喜歡吃,美食與我們的人類一直保存著戀愛般的關係,它的作用也就是遠遠大於愛情,因為沒有愛情我們就可以活著,可是如果沒有了食物,我們就沒有辦法生存,中國的美食種類真的很多,很多,就是見過的,沒有見過的,還有就是一些國外引進,近來改良的
  • 家有老手藝|你可曾見過桿秤?棗莊這位老漢做了40年
    造秤的老人不管這些,帶著老花鏡做的入迷,4月底的暖陽鋪灑在小院裡,64歲的唐安啟從爺爺輩就做桿秤,他說,兄弟7人現在只剩下他這個老五還沒有丟掉這門手藝,但能在趕集的時候賣個三四把,仍讓他有堅持下去的動力。
  • 鎮江老夫妻倆賣特色小吃,每天下午三點出攤,很多人從小吃到大
    鎮江城市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卻藏有眾多美食,就連路邊攤上賣的小點心,也是鎮江人很喜歡吃的,只可惜一些傳統的特色小吃都快要吃不到了。油墩子是鎮江很多人特別喜歡吃的一種美食,在鎮江生活過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放學的時候,路邊擺攤的奶奶正在炸著油墩子,那種香味誘惑著你,忍不住跑過去花上5毛錢買上一個油墩子。奶奶將油墩子放在一張紙上,小心翼翼地接過來,捧著這張紙,一口一口的吃著這油墩子,油墩子用的食材非常普通,面和蘿蔔絲,但是因為用油炸過,裡面又加入各種調味品,所以口感很好,感覺特別的香。
  • 河南大爺大媽賣傳統小吃饊子,9塊錢一斤,老手藝沒人傳承
    一個城市最具當地特色的美食通常在路邊小攤上,街頭巷尾的蒼蠅館子裡往往能吃到當地最美味的食物,所謂「世間真美味,猶在市井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尋覓一個街頭小吃攤。河南一個大爺和老伴在街頭支了一個小吃攤,只賣一種傳統小吃,這個小吃還挺特別,叫做「饊子」,不知道你們聽說過沒?「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在我國古代,饊子還有一個十分文雅的名字,叫做「寒具」。在古代,清明節有吃「饊子」的習俗,饊子歷經各朝各代傳承下來。
  • 老夫妻街邊賣這小吃,像魚又不是魚,現做現賣5元一碗,月入過萬
    老夫妻街邊賣這小吃,像魚又不是魚,現做現賣5元一碗,月入過萬小吃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小吃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文化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離鄉遊子們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
  • 河南南陽這種歌特色小吃,老闆做了30年,一個能賣上百元!
    今天大河君給大家說一個河南南陽的特色小吃,這種小吃在南陽非常的有名,有一家的老闆已經做了30多年了,不過這種小吃並不好做,一天最多做10個,一個能賣上百塊,它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吧。一說到鍋盔饃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