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炒肝不是炒的?行家都不說吃,懂行的都是喝炒肝

2020-12-04 三餐食譜

一日三餐不能少,每天固定三頓飯,頓頓都有好味道。大家好我是三餐,歡迎大家點閱本期內容。

在北京啊,有這麼個吃食兒,這名字跟做法那是一點都不搭邊,這道美食呢,就是「炒肝」。當我第一次看見炒肝的時候啊,跟大多數人一樣納了悶了,這不是擱在鍋裡煮著呢麼,咋就成炒肝了?其實啊,這就是地域文化的魅力了,為啥呢,因為這個「炒」啊,跟我們正常所理解的它不太一樣,不是我們想的放鍋裡大火爆炒,而是老北京的一種小火慢燉一熬到底的煮法。

還有一個差異的點在哪呢,就是在這個吃法上,在炒肝店裡啊,給您的那雙筷子,就一個作用,夾包子,這炒肝啊,它不是吃的,您就把那端起碗來,轉著碗呲溜著,喝完碗裡都不帶剩東西的,這才是正宗的喝炒肝。

但是可能很多人在喝炒肝的時候都會有個疑問,這炒肝炒肝,咋瞅著這碗裡它沒啥肝,全是腸呢?您要是這麼說,咱也沒啥話說的,您瞅瞅那驢打滾,那玩意裡它還能塞頭驢不成?所以啊,有些事您別跟它較真,這傳下來就這東西就這叫法,這叫啥,這就叫名吃不是。

還有就是啥事咱都講究個般配,您看著炸醬麵陪著八小樣,焦圈配上個豆汁兒,這炒肝配啥啊,配包子!來上二兩豬肉大蔥的包子,那滋味,甭提了,吃不好您來找我,我給您再做一次。

「老北京炒肝」

食材準備:

豬肝、肥腸、雞精、白薯澱粉、蒜、八角、蔥、姜、黃醬、醬油、鹽。

方法步驟:

1、首先,鍋裡倒上油,蔥姜蒜切成末擱進去,再扔上倆八角給它炒香了,挖上兩勺黃醬,倒上兩大勺開水,一勺醬油,半勺鹽,開熬;

2、等到熬開了鍋,繼續熬個五分鐘,放進豬肝去,抓點雞精撒進去;

3、倒上白薯澱粉,這就是炒肝的精髓,勾芡勾好了,這炒肝就到位了,出鍋的時候撒上點蒜末就出鍋了 。

一日三餐不能少,每天固定三頓飯,頓頓都有好味道。我是三餐食譜,你覺得這這道老北京炒肝是否能激起你的食慾呢?對此你又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不妨在評論下面留言,我們一同討論。

(本文為三餐食譜原創,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老北京的吃食——炒肝
    經過一段時間的寫作發現,大家對於通常的美食,似乎都興趣不大,但對於大道邊、小道沿、犄角旮旯胡同裡的小吃倒是興趣滿滿,得,那今天咱們再說一個代表著老北京味道的小吃——炒肝。老北京人有的時候形容一個人比較大大咧咧的,會說「你就是一碗炒肝,沒心沒肺的。」這話乍一聽,有點懵,好好一人怎麼成炒肝了呢?
  • 皇城根下喝炒肝,一口下肚真帶勁!
    諺語流傳豬八戒,一聲過市炒肝香。」「炒肝」是老北京人最喜愛的小吃之一。各地都有吃豬肝的做法,上海人用洋蔥炒豬肝,本幫菜的濃油赤醬,鮮鹹甜濃;湖南人用辣椒炒「土匪肝」,湘菜的狂暴肆虐,佐「湘泉」或「酒鬼」這樣的烈性白酒,以暴制暴;山東人用大蔥、木耳、黃瓜炒「溜肝尖兒」,刀工、火候、配料無一不精,盡顯魯菜千年傳承。
  • 北京小吃炒肝兒的介紹及做法
    炒肝兒是北京早點的名小吃。每日清晨,賣炒肝的店攤眾多,愛喝這一口的人也很多。炒肝兒那醇厚的美味,真是一大享受。然而炒肝是怎樣興起的,就連老北京人也都不一定知道。偶好容易才找來炒肝兒資料,還有做法哦,下面介紹給各位食客吧。
  • 「京味小吃」北京人到哪兒都不能忘了那一碗「沒心沒肺」的炒肝兒!
    北京人到哪兒都不能忘了那一碗「沒心沒肺」的炒肝兒!老北京的這些小吃裡,屬炒肝最「名不副實」:雖說是肝,但主料卻是大腸,不用大火爆炒,而是寬汁慢煮。一碗講究的炒肝兒,鮮香滑嫩,配上二兩包子作早飯, 咣當那麼一口下去,嚯!接下來這一天渾身都有勁。
  • 一碗炒肝迎來,是美味,更是記憶,被讓北京小吃變成你的回憶
    炒肝兒是咱北京人喜聞樂見的早點,從宋朝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用的也是豬下水,肺頭、肝兒和大腸為原料。鮮魚口的「會仙居」首創不勾芡炒肝而名揚京城,有歇後語稱「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第一次知道炒肝,是去慶豐吃包子的時候,還以為是炒菜,後來呆的久了,和朋友們聊起一些北京有名的小吃,才知道這是老北京早餐的最愛。老北京的口頭語,離不開炒肝,比如說一個人沒心沒肺的,就說這個人怎麼和炒肝兒似的,還有一句歇後語,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
  • 北京小吃(二)——漢食篇(附炒肝做法)
    上一篇介紹了北京小吃中經典的幾樣宮廷小吃,這篇來說說漢民小吃。漢民小吃裡以滷煮火燒、炒肝、燒麥、褡褳火燒和肉末燒餅為主。滷煮火燒滷煮火燒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小吃,起源於城南的南橫街。相傳是以前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動物的下水來代替。滷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最初的滷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
  • 天興居炒肝,老北京第一炒肝,始於1862年,肝香腸肥,地道味美
    寫在前面來到北京,名菜得吃個烤鴨解解饞。小吃得嘗嘗北京地道的早餐,除了豆汁兒,還有一味非常不錯,非常地道到美食,那就是炒肝。北京賣炒肝的不少,但是口味,一言難盡,大多不理想,感覺老老實實,真材實料的館子是越來越少了。想吃一碗地道的炒肝,不容易。但有一家,許多網友都極力推薦,說保證不會失望,就是這家百年老店——天興居。
  • 老北京的傳統小吃之一,流傳到現在的炒肝是怎麼來的?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北京的小吃,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小吃有很多,並且有很多的外地朋友並不是很能吃得慣,但是喜歡吃的人,會覺得好吃到不得了。就是從骨子裡的喜歡。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但是我還是最喜歡吃的就是炒肝。每次吃上一碗炒肝,就感覺全身都很舒服。
  • 北京土著愛來的早餐店,據說炒肝排名第二,17元1碗溜邊嗦著喝
    北京作為我們中國的首都,各方面的發展都是全國頂尖,各行各業都有十分不錯的表現,而在美食這個領域上,北京也是獨領風騷,就拿當初火遍大江南北的北京烤鴨來說,這在當年可真的算是初代的「網紅美食」了,就連一些小零食都會用北京烤鴨當作是自己的名字。
  • 北京特色小吃炒肝,肝香腸肥,味濃不膩,一年四季都吃不夠
    導讀:北京特色小吃炒肝,肝香腸肥,味濃不膩,一年四季都吃不夠我覺得應該有很多人都聽說過炒肝的名聲,這是一種北京的傳統小吃,相當有名。我以前的時候並不知道這種美食,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看一個綜藝節目的時候,有一個人提到了北京的炒肝,他說這種美食特別的好吃,還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所以當時我看完之後就特別的好奇。從炒肝的名字裡,你就能判斷出它是用什麼食材做出來的,應該是用的某一種動物的肝臟,其實確實是這樣的。這道菜已經有相當久的歷史了,炒肝是一個店鋪的兄弟創作出來的,原本他們賣的是其他東西,但是時間一長生意就變得不好了。
  • 北京小吃炒肝的正確打開方式,悄悄告訴你,老北京人都這麼吃
    在北京生活得久了,我吃飯也有了自己的獨特偏好,就說這早餐吧,每周要不吃上一碗炒肝兒,這渾身就不得勁兒。待一碗下肚之後,走在寒冷的戶外,也有一種冬日暖陽照在身上的熱乎勁兒,渾身沒有一處不舒坦的地方。這用北京話來講,就是吃得順口。
  • 北京最地道的炒肝店在哪?
    炒肝是北京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道美味的小吃,幾乎大街小巷都有,炒肝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的美食,因為它是炒肝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做成的,加上蒜等輔料以澱粉勾芡,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老北京人都非常喜歡吃。吃炒肝有個講究,就是不用筷不用勺,直接端起碗就能吃,搭配上包子,這才正宗。北京最地道的炒肝店在哪?
  • 你們總說北京小吃粗糙,但其實一碗黏糊糊的炒肝就用了10多種配料
    老北京小吃的代表之一:炒肝,很多人都不陌生,老北京人都好這口。不過很多外地人都接受不了,像我剛來北京的時候,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北京菜印象不好,什麼滷煮,炒肝,爆肚,豆汁兒等等,就連一碗全國聞名的炸醬麵,明明用了那麼多的炸醬,但是我吃著還是覺得這碗面沒啥味道。
  • 老北京吃炒肝兒,不要筷子不要勺,您得這麼吃才行!
    要說北京小吃,那真是多得數不勝數。驢打滾,麵茶,焦圈豆汁等等食物。但要說老北京人最愛吃的,那必然是這一碗炒肝兒了!一定要把兒化音讀出來。當然,現在很多地兒的炒肝兒可以說已經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口味了。但北京人對炒肝的愛,那真是融到生活之中了喲。
  • 老北京特色小吃都有什麼?炒肝教程來了,想學的小夥伴們走起
    人們往往是喜歡比較特色的美食小吃,當然小編也不例外。今天該給大家謀取點什麼福利呢,最近實在有幾樣特色小吃,吃的太多了,那是什麼呢?老北京特色——老北京滷煮火燒、老北京炒肝、老北京爆肚、老北京燒餅、老北京炸醬麵。你瞅瞅最近這些東西吃的多的我真的是不知道怎麼形容了。
  • 老北京都不一定全知道,一碗炒肝兒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芝麻君現在就開始琢磨:明兒早起來,去哪兒吃包子、炒肝?說到炒肝,沒吃過的人,可能以為是清炒、爆炒的肝尖之類。其實不然。有句老話說:「稠濃汁裡煮肥腸,一聲過市炒肝香。」炒肝和滷煮、爆肚一樣,可以說是動物下水的「逆襲」,被稱為「北京小吃老三樣」。
  • 經過「炒制」的炒肝,來北京怎麼能不嘗一下呢?
    炒肝兒是北京地區的傳統特色小吃,是由經典美食白水雜碎改良而來,所謂的炒肝,並不是炒制的,而是煮出來的,肥而不膩,深受人們喜愛。雖然炒肝中帶「肝」字,但是它的主要食材是豬下水中的豬大腸,豬大腸經過煮製之後,沒有一點異味,跟滷煮類似但也有其不同。
  • 是時候為炒肝兒說句公道話了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9年前,還是副總統的拜登來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想帶他去嘗嘗北京小吃。於是他們去了姚記炒肝,點了5碗炸醬麵。結果,炒肝的「黑粉」就跑來說:「你看,連外國人都知道來炒肝店不能吃炒肝兒。」這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炒肝兒被黑了。
  • 香濃美味的炒肝,老北京小吃十三絕之一,講究傳統就別用勺子吃
    其中有一種十分特別,名字聽上去簡單易懂,就叫做「炒肝」,但是真正端上來的時候,卻發現和我們腦中想像的完全不同。這種叫做炒肝的老北京小吃,並不是單純用肝臟炒制而成的,恰恰相反,肝臟在這道菜中佔的分量是比較小的,其中用到的最多的材料,反而是肥腸。肥腸和肝臟也都不是炒熟的,而是煮熟勾芡做出來的。
  • 一碗炒肝,打開北京人百年的飲食文化
    北京是明清的都城,也是故宮的所在地。古色古香的文化賦予了北京古都的美譽。人們往往會在北京的前面加上老字,其實要論歷史,北京並不能排在前列。可為什麼唯獨北京會被稱之為老北京呢?我想,這與北京人的飲食文化是有一定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