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行業陷入「倒閉潮」?半年倒閉6487家,不少人卻「拍手叫好」

2020-12-04 逸雲財富

文:十二

提到「網吧」這個詞,估計80後和90後都有很深的感情。自2010年以來,網吧的身影遍布全國。那時候,幾乎所有的網吧都可以說是「人滿為患」。曾經炙手可熱的網吧已經成為年輕人喜愛的地方,也成為老闆們致富的手段。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充滿人類煙火的地方,如今卻在逐漸沒落……

1996年,中國第一個電腦房「威蓋特」在上海誕生。此後,無數年輕人都有了夢想聚集地,也就是所謂的網吧。自從第一個電腦房出現後,網吧行業開始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網吧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這種高科技的休閒方式已經被無數的年輕男女所追求。但在家長和老師看來,網吧已經成為影響孩子學習的「罪魁禍首」。

網吧興盛時期是在2000年,那年騰訊OICQ服務上線,以及CS、魔獸等一系列著名遊戲IP的出現,網吧行業開始崛起。對於70後、80後和90後來說,除了乏味的學校家庭亮點一線之外,網吧成了能夠暫時「逃避現實」的場所,在那些年裡,網吧風靡全國。無論在哪座城市,網吧總是人滿為患,甚至小巷裡也有網吧。當時,「想要富,開網吧」成大街小巷流傳的一句話,一時間很多人開起了網吧。

有些人說,去網吧不一定是為了玩遊戲和找快樂,主要是為了感受氛圍。在網吧裡,幾個小夥伴一起玩遊戲的氣氛也很好。因此,雖然家用電腦已經變得流行,網吧仍然有很大的生活空間。很多家裡有電腦的人,都會選擇和小夥伴們約好時間,去網吧吃著泡麵,喝著紅牛,打著遊戲,甚是愜意。然而,現在,我們周圍的一些網吧正在逐漸消失。曾經的招牌被拆掉,裡面的設備也被搬走了。很快,店面被轉租出去,變成了另一家店,但它不再是一家網吧了。

根據企查查數據,從2015年之後,網吧行業就一直呈現出頹然之勢,相關網吧企業數量連續四年下滑。特別是2019年的下降更嚴重,同一年只增加了4467家網吧,佔2015年新增網吧數量的16%。與此同時,2019年有14773家網吧吊銷註銷,是同年新增網吧數的三倍多。2020年上半年,全國共有6487家網吧相關企業吊銷註銷,雖然有1557個新註冊,但正負相衝。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全國有4930家網吧關閉,成為最嚴重的負增長行業。那麼,為什麼網吧生意現在這麼難做呢?

一、電腦的普及

在過去的幾年裡,電腦絕對是一種奢侈品。在那個時候,許多家庭買不起電腦。當然,許多家長也不支持給孩子買電腦,怕耽誤他們的學習。所以,如果你想上網,幾乎只有一個地方可以去,那就是網吧。網吧已經吃了一波人口紅利,發展迅速。但是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腦早就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了。畢竟,人們口袋裡的手機可能比一些電腦還要貴。因此,現在大多數人都能買得起電腦,而且電腦在國內已經非常普及,不需要再去網吧上網。

二、手機網遊的誕生

越來越多的人去網吧上網,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不上網、不玩遊戲。但隨著手機網路遊戲的誕生,加上大多數終端遊戲的便攜性和便利性,手機遊戲逐漸瓜分了網吧的市場。也可以說,網吧的第二次失敗是由於手機遊戲的誕生。

三、網吧行業房租、設備資金投入比較大

目前,許多網吧的規模相對較大,裝飾也很豪華,成本自然會較高。同時在網吧中的設備也需要維護,如果生意不好,回本就很慢。如今,電腦的成本也在增加,電腦更新非常快,配置也越來越高。因此,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網吧還需要購買更多的前衛電腦設備,而購買設備的資金自然會增加,很多網吧老闆由於生意不好,自然無法負擔。

四、行業受到監管

網吧、網咖作為遊戲產業的附屬品,根據去年我國3000萬網民的統計,其中超過半數的網民是通過在線遊戲和網路遊戲從而接觸網絡的。早在2017年年中,我國就發布了相關文件。網吧、網咖的合法經營範圍是,網吧、網咖的遊戲不含有暴力、色情內容,並且以網路遊戲和在線遊戲為主。在嚴格監管下,該行業的發展也將趨於緩慢。

五、轉型困難

近年來,電子競技產業蓬勃發展。許多網吧老闆開始轉型,一些網吧轉向高端網咖。但經過改造後,消費者發現沒有區別。從本質上說,它仍然是網吧。而網吧老闆所承受的風險越來越高,很多人在轉型和關門之間,選擇了關門倒閉。

網吧倒閉,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少男少女們沒有了聚會的地方,家長們為此拍手叫好,並希望更多的網吧能被關閉。很多孩子,因為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就把自己的快樂和成就感放在網吧的遊戲上。但父母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把他們推得越來越遠。

從目前智能產品的普及率來看,即使沒有網吧,智慧型手機也是「隱患」。在過去,他們都把孩子學習不好的原因歸咎於網吧上。現在又把目標轉向了手機,卻從未正視自己的教育問題。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

本文由逸雲財富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電商的鐵蹄之下,有太多「亡魂」
    又一行業迎來"倒閉潮"!電商的鐵蹄之下,有太多"亡魂"也許很多人都曾想到,電商的崛起會對實體企業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大部分人未曾料到的是,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大量的實體企業已經完全沒有了生存空間。而如今,又有行業在電商的衝擊之下難以為繼,它就是超市。在今年的早些時候,三大超市巨頭特易購、麥德龍、家樂福就紛紛敗走中國市場,原因無他,也都是倒在了電商的鐵蹄之下。近幾年的超市,可謂是風雨飄搖,據數據顯示,這幾年我國每年被迫關門的超市就有數百家,這種"倒閉潮"的出現當然也是有很多原因構成的。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時間:2020-10-23 15:0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 疫情之下,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 疫情對國外餐飲業的影響仍在持續蔓延。以日本為例,該國具有代表性的壽司店、拉麵店都出現了倒閉潮。
  • 繼實體店不景氣後,又有行業面臨「倒閉潮」,無力經營相繼退出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實體店相較於網店來說,需要高昂的租金維持運作,所以價格會比網絡上高出不少,實體店的收入和利潤就會因此降低,所以才導致了倒閉。2、繼實體店不景氣之後,又有行業面臨「倒閉潮」,無力經營相繼退出其實除了很多大型商場之外,我國在幾年前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購物模式,名為社區團購產業,意思就是通過一些社區的報團,採用線上拼單採購,在下定點送貨這一模式,這些日用品和果蔬的購買,這樣一來,僅僅只用批發價就可以購買商品,因此吸引了不少用戶成為團購的一員,對於消費者來說,有更廉價的選擇,何樂而不為呢,可這就使得很多的小型企業還有很多小商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 光明網評論員:快遞公司是該有幾家倒閉了
    「快遞公司倒閉」「快遞員大面積走人」「站點壓貨」「拖欠工資」等信息不斷在討論中聚合起來、並形成傳播鏈條,直到圓通發出回應、北京郵政局以官方身份介入,輿論才開始向「企業末端網點發生運營異常」的現實回歸。如業內人士所言,網點運營波動每年都有,尤其常出現於春節等勞動力緊缺、業務量激增的節慶時段。
  • 超35000家企業倒閉,日本步入美國後塵,迎來「破產潮」
    眾所周知,今年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經濟都陷入了危機,本來以為美國可能是今年受災最嚴重的國家,畢竟今年美國的病情一直在世界第一的「寶座」上沒有下來,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日本也步入了美國的後塵,迎來了倒閉潮,已經有超35000家企業倒閉。
  • 又一行業迎「倒閉潮」?傳言「十店九虧」,有人卻靠此登上富豪榜
    在一定程度上,奶茶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利可圖的行業。眾所周知,一杯奶茶的原料可能只需幾元錢,包裝起來也很容易,但是就能賣到20多塊錢。像是喜茶、樂樂茶等品牌一杯奶茶的價格一般在30元以上。也就是說,奶茶店被公眾視為一項有利可圖的生意。很多人都為此掏空錢包,尤其是喜茶,其創始人更是憑藉45億財富登上富豪榜。但是要而有人每天血虧幾千塊。
  • 東莞「倒閉潮」是真是假?電子廠高管:並非因人工成本增加
    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10月,東莞最大玩具代工廠——合俊玩具廠倒閉後,東莞3500多家玩具廠只剩數百家,形成東莞第一波「倒閉潮」。與此同時,珠三角的3000多家臺資鞋企,如今也只剩下千餘家,多數遷往了人力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近一年裡,電子製造業開始陷入艱難,停業倒閉的代加工企業接二連三遭遇「倒閉潮」危機。
  • 香港97%店鋪持續虧損 未來半年7000家店鋪或倒閉
    香港「修例風波」重挫零售業,未來半年恐引發裁員及結業潮。會員公司店鋪達8000間,僱員人數佔全港總零售僱員逾半的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早前向會員公司進行問卷調查,發現自6月「修例風波」以來,97%的受訪公司為虧損,是1992年有紀錄以來最嚴峻的情況。
  • 東莞「倒閉潮」是真是假?電子廠高管:並非因人工成本增加(圖)
    據不完全統計,2008年10月,東莞最大玩具代工廠——合俊玩具廠倒閉後,東莞3500多家玩具廠只剩數百家,形成東莞第一波「倒閉潮」。與此同時,珠三角的3000多家臺資鞋企,如今也只剩下千餘家,多數遷往了人力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近一年裡,電子製造業開始陷入艱難,停業倒閉的代加工企業接二連三遭遇「倒閉潮」危機。
  • 家具業深陷倒閉潮:兩巨頭同時破產 中小廠死傷無數
    在過去三年,家具行業深陷倒閉潮,中小家具廠家「死傷無數,一片哀鴻」,它們在中國網際網路最鬧熱的時候,成為了一個個漸漸遠去的落寞者。這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兩家昔日家具「明星企業」同時宣告破產。
  • 日本壽司店大批倒閉,拉麵館倒閉數量創近20年來之最
    以日本為例,該國具有代表性的壽司店、拉麵店都出現了「倒閉潮」。據中國日報網10月22日援引日媒報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料業正在陷入困境。據東京商工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9月,共有23家壽司店倒閉,是去年同期的1.5倍。如若照此勢頭發展下去,預計會有共30家壽司店倒閉。著名的「迴轉壽司」為應對危機,不得不轉變經營方式,改成櫃檯式經營。
  •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
    2020年倒閉潮來襲,美國數百萬人失業,國內這2個行業容易丟飯碗推薦語:2020年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衝擊全球經濟。今年1-2月全國就已經有24.7萬家企業倒閉,而且這還是沒統計3月企業倒閉的數據,因此還有很多行業可能會有很大部分從業者消失。儘管目前大面積失業潮還未出現,整體防控趨勢也是向好發展,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真實情況可能比這還要糟糕!
  • "倒閉潮"傳言再起 材料漲人工漲上下遊齊叫苦
    針對近期珠三角企業「倒閉潮」傳言,7月以來從國家工信部到廣東省相關部門紛紛表態:未見中小企業扎堆倒閉,但當前中小企業確實較為困難。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廣東私營企業戶數增長,然而一大批中小企業仍感覺生存困難,一些微型企業則倒閉。  中小企業的困難主要在哪裡?
  • 遼寧半年倒閉10家酒店 500家酒店搶奪大眾餐飲份額
    高端酒店半年倒閉10家  遼寧省旅遊飯店業協會會長劉樵洛介紹,在瀋陽,高端酒店大致分為四種類型,一種是旅遊酒店,說白了,就是帶客房的,五星級的包括君悅酒店、香格裡拉大酒店、瀋陽黎明國際酒店等;另一種是連鎖型高端酒店,比如順峰、大連漁港、潮州城等;還有一種是單體的高端酒店,比如玉尊食府、湯公館、羅曼宮等;剩下的就是數量不多的高端俱樂部酒店了
  • 疫情下菸酒店或迎倒閉潮?酒類連鎖面臨加速發展拐點
    來源:酒業家菸酒店或迎「倒閉潮」?酒類連鎖面臨加速發展拐點丨疫情影響酒業系列報導文丨酒業家團隊「倒閉」或將成為今年全國零售市場的普遍現象,酒類零售也難獨善其身。1「倒閉潮」真的會到來嗎?「已經做好3月份才開店營業的計劃,同時也做好虧損半年的準備……」「既要付房租、水電、員工工資,又無收入來源,壓力非常大……」「年貨未銷完,資金有點緊……」這是來自菸酒店最真實的聲音。
  • 餐飲業迎來拆店潮!倒閉最多是奶茶店火鍋店
    經歷了二月份的停擺,三月份迎來了「回收潮」。復工以來,預約商家一直不斷,他倆一天要看七八家店,最忙時一天拆過五家店。這些倒閉的餐館,營業面積小到十幾平方米,大到上千平方米。不少店面年前剛裝修好,結果疫情來了,一天沒營業就打包賣掉。
  • 安徽又一裝修公司跑路,200人連夜報警維權!合肥5家企業倒閉
    3年間超113家裝修公司倒閉對很多家庭來說,裝修房子都算得上一件大事。但是,如果遭遇到這樣的鬧心事兒, 任誰也不會痛快。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從2015年至2018年4月,在短短3年間,全國有113家裝修公司倒閉,其中涉及金額達數十億元。
  • 又一輪倒閉潮!上半年這16家餐飲店倒下了,背後原因不外乎這七點!
    老牌自助餐廳金錢豹全面倒閉,餐飲界一片譁然。然而,就在前兩天頂著網紅頭銜的「一籠小確幸」因為疑似食品安全問題,上海地區所有門店一夜之間從各大平臺上下線,門店也停止接待。從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曾寫過2016年倒閉的餐廳,整理出的名單不禁讓人驚訝,尤其是那些老字號以及大名鼎鼎的品牌,一個個像巨人般轟然倒下,在一陣喧囂過後留給人一地的遺憾。
  • 美國「罷工潮」「倒閉潮」雙發,中國市場受益,這「一波」有的瞧
    因為居民消費的持續降低勢必會造成一個嚴重的後果:「倒閉潮」。只要消費一直降溫,很多銷售性質的行業就會受到重創,畢竟商品銷售量在下降,銷售額在降低,企業就會逐漸缺少流動資金,時間長了也就會破產倒閉。事實上,這種「倒閉潮」在美國已經發生了。
  • 半年倒閉了16萬家餐廳,知名餐飲突然死亡原因解密
    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超過3.5億元,同比增長11.2%,與此同時,餐飲業的月倒閉率高達10%,年複合倒閉率超100%,北上廣深更是半年倒閉16萬家餐廳。2016年的餐飲業,經歷了洗牌、變革等一系列波折,在大浪淘沙後,一批新品牌湧現,一批老企業倒下。你看一個大品牌名聲在外,其實早已暗潮洶湧,危機四伏。今年1月,茶香書香在寒冬中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