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與米格-21:同為第二代戰鬥機標杆,技戰術性能各有千秋

2021-02-19 車行天嚇

對於F-5戰鬥機的認知,國內年齡稍長的人,可能來自於黃植誠,當時,國內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非常廣泛的報導,而黃植誠也幾乎成了家喻戶曉的人。

黃植誠,是臺灣空軍少校飛行隊長,1981年8月8日,駕1架F-5F型戰鬥教練機,從臺灣桃園起飛飛臨福州機場,是駕駛第42架飛機回到人民懷抱的,第90個國民黨空軍人員。

F-5「虎」戰鬥機,是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研製的一種超音速戰鬥機,有單座的A、E、RF-5E,以及雙座的B、F-5F等型號,G型是專供出口的,被重新命名為F-20「虎鯊」戰鬥機。

其實,F-5系列屬於較為低檔的戰鬥機,爬升率略低於同時代非常著名的蘇聯研製的米格-21,穩定盤旋角速度優於米格-21戰鬥機。

F-5,實用升限15790米,最大飛行速度1.55馬赫,在這兩項性能指標上,就遠不如同時代競爭對手米格-21,其實用升限為18700米,最大飛行速度則為2.2馬赫。

但F-5最大航程和載彈量,這兩項戰鬥機主要的性能指標,要明顯優於米格-21,前者最大航程2800公裡,後者只有1300公裡;F-5最大載彈量約3噸,而米格-21隻有區區1噸。

由於F-5的主要作戰對象,就是蘇聯研發製造並大量出口社會主義陣營,以及大量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的米格-21,因此,就F-5的性能而言,用來對標米格-21,是最有說服力的。

米格-21,具備高空、高速的優勢,實際上是一種飛不遠的的前線截擊機,非常適合超音速截擊,執行本土防禦作戰。

F-5,在研發設計時,主要考慮的就是亞音速,以及跨音速區域的機動性能,因此,在雙方戰鬥機在近距離進入「狗鬥」狀態時,亞音速和跨音速區域機動能力出色的F-5,顯然具備對米格-21的空中優勢。

但雙方在遠距離遭遇戰中,米格-21能憑藉高空、高速的優勢,迅速地接近F-5,採取爬高居高臨下的戰術,用空空飛彈或是航空機炮,就能直接壓著F-5打,畢竟米格-21具備速度優勢,且實用升限大於F-5,米格-21飛得高,而F-5卻飛不高。

綜上,就其綜合性能來說,同為第二代戰鬥機的標杆,美制F-5和蘇制米格-21,在技戰術性能上,通過上述的比對,可謂各有千秋,性能可謂難分伯仲。

但米格-21戰鬥機,在全球的知名度,卻要遠超F-5戰鬥機,這個也是事實,米格-21戰鬥機最終生產數量超過了10000架,而F-5的產量尚不足2000架,兩者至少在數量上,不在一個等級上,這個就是差距。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F-5與米格-21:同為第二代戰鬥機標杆技戰術性能各有千秋
    F-5「虎」戰鬥機,是20世紀50-60年代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研製的一種超音速戰鬥機,有單座的A、E、RF-5E,以及雙座的B、F-5F等型號,G型是專供出口的,被重新命名為F-20「虎鯊」戰鬥機。其實,F-5系列屬於較為低檔的戰鬥機,爬升率略低於同時代非常著名的蘇聯研製的米格-21,穩定盤旋角速度優於米格-21戰鬥機。
  • F/A-18E/F與蘇-33同屬重型艦載機,這兩種飛機技戰術性能有可比性嗎?
    畢竟直到2018年,俄軍內部還有過一陣風潮,想盡最後的努力挽救蘇-33生產線,當時提出的改進方案是將蘇-33的航空電子系統與機體升級到蘇-35S或者起碼蘇-30SM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具備第三代戰鬥機後期改進型乃至三代半戰鬥機的戰力。
  • 在那個氣動為王的時代,誰是最強二代機:F-4 VS 米格-21
    至今在一些國家,經過改進後、裝備較為先進的雷達和主動中距飛彈的F-4改型戰機仍然承擔著主力型號的角色;雖然其綜合性能不及真正的三代機,但這已經是米格-21無論如何都達不到的高度了。多次創造飛行記錄的F-4原型機F-4戰鬥機設計時和米格-21不同,它的基本設計取向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滿足多種作戰任務需求而確定的。
  • 冷戰「魚窩」——小記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上)
    米格-21F-13戰鬥機是進入東德空軍服役的第一種「魚窩」改進型,於1962年5月在駐馬克思瓦爾德(Marxwalde)的第8戰鬥機聯隊入役  1962年5月4日,第一架米格-21F-13戰鬥機降落在了柏林以東的馬克思瓦爾德機場
  • 龍蛇相鬥——巴基斯坦JF-17 Block 3戰鬥機VS印度F-21
    5月13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向印度方面承諾,如果印度在選擇F-21戰鬥機來滿足其價值180億美元的114架先進戰鬥機的需求,F-21戰鬥機將不會被提供給除印度空軍外的其他客戶
  • 戰機劃代大戰標準更亂了:美國為何將F-35稱為「五代機」?
    戰鬥機劃代是一個在粉絲圈狗屁倒灶的事,經常美分和毛粉連篇累牘的大戰,就為分代爭執不休。而蘇聯則和美國不同,第一代米格19代表超音速的起點,它們在第二代戰鬥機時米格21服役了太長的時間,因此蘇聯認為米格21是他們的第二代,他們第三代戰鬥機發展走入歧途,發展的米格23,25用時過長,雖然技術水平和美國F4屬於同代,但是蘇聯認為那是他們的第三代戰鬥機。而和美國的第三代戰鬥機匹敵的蘇27,米格29蘇聯認為是第四代。
  • 英國對1962年蘇印米格-21戰鬥機交易的反應
    關鍵詞 英國麥克米倫政府  蘇印關係  英印關係  米格-21戰鬥機1962年5月2日,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披露一則重要消息:印度將從蘇聯購買米格-21(MIG-21)噴氣式戰鬥機,並在蘇聯援助下批量生產。此消息一出,不僅在輿論界掀起軒然大波,而且引起英國與美國政府的密切關注。
  • 世界最重戰鬥機,可以當預警機用,俄羅斯的終極殺手鐧米格31
    ▲米格25(上)與米格31尺寸對比F14是美國第一款三代戰鬥機,可變後掠翼設計賦予了F14在具備良好的高速性能的同時,兼顧了優異的近距離機動性。31成為世界上第一款裝備相控陣雷達的戰鬥機,領先西方至少20年(西方最早使用相控陣雷達的F22、陣風和F2出現在21世紀初)。
  • 世界兵器大觀:米高揚和他的米格系列戰鬥機
    在空中的較量中,蘇軍的伊-5與伊-6戰鬥機無論在速度、續航能力還是格鬥性能上,與德軍最新研發的BF109戰鬥機都有著明顯差距。他們在空戰中吃盡了苦頭,紛紛敗下陣來。空軍在西班牙的失敗極大的觸動了史達林,在1939年2月的時候,他就在克裡姆林宮召開了會議。在這一次會議上,大家達成了兩個共識。第一個就是蘇聯的戰鬥機已經落後於歐洲軍事強國。
  • 冷戰時蘇聯的米格23戰鬥機為何飽受爭議?
    所以,米格23的中距攔截使命決定了它必然是一種比米格21重得多的戰鬥機。如果繼續沿用米格21的三角翼,由於三角翼的亞音速段升力係數低,這樣重的戰鬥機起降會很麻煩。這樣一來,米格23就成了合格的中距攔截飛機,起降性能得到保障。
  • 最先進的米格21都在三代機前落敗,數百架殲7戰鬥機還能戰否?
    圖片:利比亞「國民軍」的米格-21MF,埃及支援的「國民軍」擁有利比亞各派武裝中相對最為雄厚的空中力量,大概擁有10多架能用的戰鬥機,埃及支援的米格-21MF戰鬥機是主力。這一次被擊落,據傳是被守衛的黎波裡的民兵手上的肩扛式地空飛彈擊落的,這些米格-21缺乏三代機上常用的紫外線飛彈逼近告警器,加上「國民軍」飛行員緊缺,學藝不精,被擊落再正常不過了。
  • 扒一扒蘇聯米格戰鬥機家族譜
    米格-9戰鬥機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研發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46年4月首度試飛。其設計是雙發動機,中單翼,水平尾翼的位置位於機背上方,高於機翼。由於蘇聯在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發受到德國入侵而中斷,因此戰後的進度比起德國,英國與美國來說較為落後。
  • 中國空軍殲20隱形戰鬥機究竟是第幾代戰鬥機?
    當今國際上對於戰鬥機的分代,嚴格的說是針對二戰以後裝備的噴氣式戰鬥機的。以前國際上對戰鬥機分代的標準分西方標準和俄羅斯標準兩種,兩者的區別在於第二代戰鬥機的分代標準差異,所以俄標準要比西方標準多一代。在俄標準中,米格-23這種被西方定義為第二代的戰鬥機,單獨列為第三代。
  • 米格-21飛行性能出眾,曾狠揍美軍F-4,是空戰中的AK-47
    據了解,超音速戰機在二戰結束後不久迅速成為了各國空軍建設的發展方向,湧現出了以F-4「鬼怪」為代表的精品,此外還有綽號為「三角琴」的米格-21戰機
  • 印度一架米格21戰鬥機墜毀,飛行員成功彈射逃生
    而2021年才開始沒幾天,印度就再一次做到了世界第一,根據環球網的報導,印度空軍在1月5日墜毀了一架米格-21戰鬥機,這是印度在2021年摔的第一架戰機,也是全世界在2021年摔的第一架戰機。不得不說,印度「摔機大國」的名號,還真是名不虛傳。
  • 米格-23戰鬥機
    中文名米格-23戰鬥機首次飛行1967年5月26日生產公司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前 型米格-21研發單位蘇聯米高揚-格列維奇設計局外文名MiG-23服 役1970年飛機類型可變後掠翼超音速戰鬥機首飛時間1967年5月26日後 型米格-25目錄
  • 美國稱F35為第五代戰鬥機,是堅持了50年後向俄式標準投降了麼?
    這是因為美蘇在第二代戰鬥機以後,劃代出現了分歧,美國戰鬥機從進入超音速時代開始,F100代表超音速的起點,F4代表高空高速,F15、F16以高機動代表第三代。而蘇聯則和美國不同,第一代米格19代表超音速的起點,它們在第二代戰鬥機時米格21服役了太長的時間,因此蘇聯認為米格21是他們的第二代,他們第三代戰鬥機發展走入歧途,發展的米格23,25用時過長,雖然技術水平和美國F4屬於同代,但是蘇聯認為那是他們的第三代戰鬥機。而和美國的第三代戰鬥機匹敵的蘇27,米格29蘇聯認為是第四代。
  • 戰爭模擬丨宿敵相遇:米格15大戰F-86,重現「米格走廊」!
    ▲尼恩離心式渦噴發動機在韓戰結束後,高空高速成為世界戰鬥機的發展潮流,以米格-15/17和F-86為代表的第一代噴氣戰鬥機,由於其氣動布局的缺陷,在高速飛行接近音障時,產生的激波阻力消耗了大部分發動機功率,
  • 米格-25戰鬥機,蘇聯人用簡陋的技術實現了不可思議的性能
    XB-70「瓦爾基裡」轟炸機    1960年,用米格-21改裝的發動機試飛驗證機E-150,對米格-25的動力裝置R-15-300加力式渦噴發動機開始試飛。次年4月第二架驗證機E-152上天。
  • FC-16「虎頭海雕」原型F-5戰鬥機
    F-5戰鬥機的火力控制雷達系統最初是由該公司的防禦電子和自動化分部於1973年為原諾斯羅普公司的F-5戰鬥機製造的。這次升級標誌著把F-5飛機雷達系統的壽命延長到2015年。[4] 設計概況編輯氣動設計F-5號稱是低檔戰鬥機,但它的機動性能相對同時代戰鬥機來說並無多少遜色。下表是F-5A、F-5E和米格-21戰鬥機的基本性能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