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燃料電池飛機3大軍事用途效果驚人氫燃料電池飛機3大軍事用途效果驚人

2021-02-15 電源技術雜誌


導讀: 近日,中國自主研製的首架有人駕駛氫燃料電池試驗機在瀋陽試飛成功。飛機飛行高度320米,全程零汙染排放。至此,中國成為繼美、德之後第三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中國首架有人駕駛氫燃料電池飛機試飛成功意味著什麼?

近日,中國自主研製的首架有人駕駛氫燃料電池試驗機在瀋陽試飛成功。飛機飛行高度320米,全程零汙染排放。至此,中國成為繼美、德之後第三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

據報導,這架氫燃料電池試驗機是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聯合研製的。

它是在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研製的RX1E電動飛機上進行改裝,採用大連化物所研製的20千瓦氫燃料電池為動力電源,配合小容量輔助鋰電池組,儲氫方式為機載35MPa氫儲罐。

飛機在起飛和大速率爬升時由燃料電池和鋰電池組共同提供動力電能,在巡航階段完全由燃料電池提供電能,並為鋰電池組充電。

據介紹,此項研究突破了氫燃料電池輕量化、高效水熱管理、高可靠機載動力系統集成等多項關鍵技術。

試飛中,燃料電池系統輸出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等全部達到了技術要求,在-20℃低溫環境下表現出優良的存放、啟動和運行性能。

大連化物所是中國國內燃料電池主要研究單位之一。其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研究團隊早在2001年就聯合相關單位研製出中國首臺氫燃料電池電動車。

近年來,團隊又先後研製出了多種型號的航空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源系統,填補了中國在這一技術領域的空白。

其中,Ⅰ型系統2009年11月應用於中國首艘燃料電池動力飛艇「致遠一號」,Ⅱ型系統2012年7月應用於中國首架燃料電池無人機「雷鳥號」。

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環境友好的發電裝置。以燃料電池為動力電源的航空器因低噪聲、零汙染和長時間續航等顯著優勢,成為近年來國際上新能源飛行器的研發熱點。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於1997年承擔了一項有關RFC(AFC是目前航天領域中應用最成功的燃料電池。它採用KOH溶液為電解質,燃料和氧化劑分別為純氫和純氧。)系統研究的「863」項目,成功開發了百瓦級再生氫氧燃料電池原型系統。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一體式再生氫氧燃料電池的應用基礎研究。

航天領域中,電池處於微重力狀態,氣液兩相流動、傳質傳熱規律與平常不同。NASA已經把水管理作為應用於航天的PEMFC的關鍵技術。

北京工業大學通過落塔開展了微重力條件下燃料電池中熱物理規律的相關研究,發現在不同重力條件下,甲醇燃料電池陽極氣液兩相流動及電池電性能均不同。

波音公司於2008年4月3日成功試飛氫燃料電池為動力源的一架小型飛機。波音公司稱這在世界航空史上尚屬首次,預示航空工業未來更加環保。但波音承認,這一技術不太可能為大型客機提供主要動力。

爬升至海拔1000米巡航高度後,飛機切斷傳統電池電源,只靠氫燃料電池提供動力。飛機在1000米高空飛行了約20分鐘,時速約100公裡。這一技術對波音公司意義重大,也讓航空工業的未來「充滿綠色希望」。

中國首架有人駕駛氫燃料電池飛機試飛成功意味著什麼?實際上,在筆者看來,最重要的不是該架飛機本身,而是飛機的動力系統——氫燃料電池的成功掌握。因為,該電池在海陸空三軍中的應用,都不可小覷。

1、燃料電池在陸軍軍事裝備應用

國外軍方開展燃料電池在軍事上研究比較早。燃料電池在陸軍事裝備中的應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作為單兵作戰動力電源(<100 W);二是作為移動電站(100 W-500 W);三是作為地面軍用動力驅動電源(500 W-10 kW)。

從1980年到1990年隨著微電子的發展,單兵配備很多新式裝備如夜視鏡、全球定位系統(GPS)、通訊聯繫設備和智能搜索系統。這些系統成為士兵的數位化裝備必備系統。士兵必須帶有很多不同型號的單電池為這些設備提供電源。

燃料電池就可以為所有設備提供動力,減輕單兵所帶電源。鮑爾航天與技術公司(Ball Aerospace & Technologies)為陸軍提供兩種移動電源功率分別為50W和100W。

美國軍方發布的混合動力軍車是以柴油動力系統和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並聯運行的混合動力型軍車。通用公司為運輸車提供混合動力中的5kWPEMFC輔助系統。裝甲車作戰時除了有較強的移動能力,還需要良好隱蔽性。

裝甲車處在靜態守候狀態,一般電池無法提供車上大量的通信設備和預警裝置,這時就依靠PEMFC發電系統,它能夠在滿足低溫和低噪音要求運行。

美國陸軍研究與開發司令部通信與電子研究開發中心(CERDEC)公布一種2kWPEMFC給輕型裝甲車提供輔助動力,它使用甲醇重整氫氣裝置作為氫源。

這些年對PEMFC研究隨著良好設計,有效熱管理和水管理,膜電極製作改進使得電池性能提高和成本降低。軍事應用中需要一個高度安全,便於運輸和相對可靠氫源。最近研究終點從「電堆」轉移到「燃料」上來。因此需要發展氫氣的高儲能裝置和發生裝置。

2、PEMFC在海軍軍事裝備應用

燃料電池在海裡軍事裝備中的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作為海面艦艇輔助動力源;二是作為水下無人駕駛機器人電源;三是作為潛艇的驅動電源。

美國海軍1995年完成了一項燃料電池技術在用作船用電網和推進系統時,對驅逐艦和小型護衛艦等海軍戰艦的設計性能及其影響進行了評價研究。

海軍水面戰中心(NSWC)和美國海軍研究署(ONR),以及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合作對巴拉德公司(BALLARD)提供500 kW PEM 模塊進行了測試。

美國海軍計劃在2007-2011年實現2.5 MW電堆用於驅逐艦,如圖5所示。最終目標是25 MW的電堆。一般電池電能釋放完後報廢或需進行充電,PEMFC只要向其不斷輸入燃料和氧化劑,就能不斷產生電能。

PEMFC可以長時間連續工作,非常符合水下無人駕駛機器人的動力要求。UTC公司在1990年研製一個10kW PEMFC電堆用於海軍的水下無人駕駛機器人(UUV)。

潛艇上的應用。2002年3月德國潛艇製造商HDW公司製造的212A型常規潛艇採用了燃料電池和柴電動力聯合推進系統。其中柴電動力系統中有一臺16V396型增壓高速柴油機,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由9組PEMFC模塊、14噸液氧貯存櫃和1.7噸氣態氫貯存櫃3部分組成。

燃料電池是由西門子公司提供。212型潛艇的水中連續潛航就能達到2至3周,傳統的柴電動力潛艇在水下潛航2~3天,就會耗盡電池能量,必須浮上水面給蓄電池充電。同時燃料電池運行沒有噪音,而且不會放出熱量,這些因素有助於潛艇不易被識別。212A 型潛艇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用於水下長時間巡航。

柴-電動力系統用於潛艇作戰時高速航行。單靠燃料電池航行時,其航速可達8節;當以4.5節航速潛航時,該電池系統還可提供11kW的生活用電。

同時續航力可達2315 km,潛航時間達278 h。兩種動力系統同時工作時,潛艇的水下持續航行時間能超過364 h,續航力達到3034 km,這比209型潛艇的水下續航力提高了4.4倍,從而大大提高了212A型潛艇的生存力與戰鬥力。

西門子公司下一步將進一步研製120 kW的PEMFC模塊,使用2個模塊240 kW代替現有潛艇上的PEMFC模塊。

俄羅斯研製燃料電池也有三十多年歷史,在八十年代初成功進行了燃料電池推進系統的運行試驗。俄紅寶石海上工程中央設計局設計的第四代常規動力潛艇發展「阿穆爾」級(Amur)型潛艇將裝備燃料電池推進系統,如圖8所示。

3、PEMFC在空軍軍事裝備應用

PEMFC具有高能量密度,使得它能為無人駕駛飛機提供驅動力。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一架使用燃料電池做推進無人太陽能飛機的備份動力的無人駕駛飛機太陽神號(Helios)。

這架飛機在2001年8月締造世界飛行高度的紀錄,飛抵32,160 m高空。太陽神號外形是一個飛行翼,長82m,由前面至後面只有2.6 m。兩名飛行員在地面可以利用手提計算機遙控它。

太陽神機翼上有62,000枚太陽能電池,以此驅動由小型電力馬達所轉動的14具螺旋槳;太陽神可以接近自行車的速度起飛,並以每個小時9至15km的速度飛行。

設計製造太陽神號的美國Aero Vironment公司正在發展可重複充電的氫氧能源儲存系統。太陽神號白天多餘的太陽能轉存至燃料電池以在夜間使用,實現能在空中飛行幾個月時間,提高飛行半徑和對偏遠地區的偵探。

Aero Vironment公司又在2003年5月對一架由燃料電池作為驅動力的微型飛行器大黃蜂(Hornet)進行了試飛,驗證用燃料電池作為動力的微型飛行器進行長時間飛行的可能性。

大黃蜂重170 g,翼展38 cm,大黃蜂機翼的上表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順序排列18節燃料電池,電池串聯在一起,每一節產生0.5~0.6V的電壓。

美國波音公司也開展使用燃料電池做動力推進系統的UAV研究。波音公司與美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籤訂了無人機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開發合同,前期投入資金為30萬美元,按設計要求新型燃料電池的無人機將延長無人機的空中連續飛行時間。

燃料電池動力系統能使無人機在空中連續飛行數周,而不是現在的幾十小時。計劃項目的第一階段,波音無人機系統部將領導一支團隊來設計無人機的燃料電池推進系統,並且完成風險減除研究。

2003年建成並演示完整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平臺,以便為研究的第三階段提供動力系統。第三階段,波音公司將生產出一架採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無人機原型機。

更多信息請關注《電源技術》官方微信!

      《電源技術》官方網站:www.cjpstj.com

相關焦點

  • 中國氫燃料電池成功試飛:3大軍事用途效果驚人
    飛機飛行高度320米,全程零汙染排放。至此,中國成為繼美、德之後第三個擁有該技術的國家。  據科技日報網報導,這架氫燃料電池試驗機是由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聯合研製的。  它是在遼寧通用航空研究院研製的RX1E電動飛機上進行改裝,採用大連化物所研製的20千瓦氫燃料電池為動力電源,配合小容量輔助鋰電池組,儲氫方式為機載35MPa氫儲罐。
  • MTU航空發動機用「氫」作為發動機燃料
    MTU的營運長Lars Wagner說:「氫燃料對於我們作為發動機生產商來說也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未來選擇。」他補充道:「它應該馬上被用作燃料。」MTU認為氫氣有三種可能的用途:1.將其轉化為可持續航空燃料(SAFs),氫氣可以直接投入現有的飛機和發動機中。
  • 中國商飛和氫航科技探討氫燃料電池在航空動力應用中的優點和特點
    打開APP 中國商飛和氫航科技探討氫燃料電池在航空動力應用中的優點和特點 無人機之家 發表於 2021-01-06 12:02:39
  • 南非:清能股份,Bambili,Element One與Powercell協作部署氫燃料電池,支持應對新冠病毒
    南非科學與創新部(DSI)將與國防部(DOD)和公共工程與基礎設施部(DPWI)合作,在普利托利亞的一家軍事醫院部署7個氫燃料電池單元,以協助政府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自內閣於2007年批准南非氫能(HySA)戰略以來,HySA在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方面取得了穩步進展,該計劃旨在專注鉑族金屬(PGM)開發以及提高能源安全。
  • FlyGO項目:用於汽車和飛機的高性價比的燃料電池
    在沒有尾氣排放的情況下可以達到更高的續航裡程:汽車工業和航空航天工業越來越關注替代燃料的推進,它們也在考慮使用氫燃料電池。  德國亞琛的弗勞恩霍夫生產技術研究所IPT(Fraunhofer IPT)與來自工業和科學界的五個合作夥伴正在研究「 FlyGO」研究項目的新概念和系統,以降低目前燃料電池的高生產成本,並在新型氫能驅動器的批量生產方面開闢新的路徑。  燃料電池的製造成本將通過所需組件的大規模生產而大大降低。
  • 海大啟用燃料電池備用電源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新能源發展為現在及未來的重要課題,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今(19)日舉辦「防救災行動通訊平臺燃料電池備用電力」啟用典禮,期望經由系統化的運作
  • 從212到216:德國燃料電池AIP潛艇的演化
    燃料電池本身由電池單元合成疊層,疊層又合成燃料電池模塊。模塊安裝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電池數量越多,功率越大;儲存模塊越多,水下自持力越大。該系統產生的直流電可直接供給永磁推進電機,從而大大簡化整個推進系統,包括輔助系統與配電系統。 使用效率較高,維修要求與成本消耗較低 在額定輸出功率下,該系統的總效率達60%。
  • 未來氫能源飛機新暢想
    作為ZEROe零排放飛機正在研發中的幾個概念之一,「吊艙」構型與今天我們在跑道上所看到的任何飛機都不太一樣,其設計以一系列基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獨立推進系統為特色
  • 稀土的17種用途大梳理!
    如拋光粉、儲氫材料、熱電材料、鈰鎢電極、陶瓷電容器、壓電陶瓷、鈰碳化矽磨料、燃料電池原料、汽油催化劑、某些永磁材料、各種合金鋼及有色金屬等。鋱鏑鐵開始主要用於聲納,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多種領域,從燃料噴射系統、液體閥門控制、微定位到機械制動器、機構和飛機太空望遠鏡的調節機翼調節器等領域。
  • 燃料電池種類、原理及應用
    而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通常是可充電電池的5到10倍,使其具有較大的競爭力.此外,燃料電池不需要額外充電的特點也使它能適應更長久的野外生活。目前,己有直接甲醇燃料電池(DMFC)和PEMFC被應用為軍用單兵電源和移動充電裝置上。成本、穩定性和壽命將是燃料電池應用於便巧式移動電源的所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 電動飛機終於來了,6人座,能飛500多公裡
    有生之年,我們也許可以坐上電力驅動的飛機。6月22日,美國ZeroAvia公司旗下一款採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HyFlyer飛機,從英國貝德福德郡的克蘭菲爾德機場起飛,完成了英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符合商業飛行標準的電動飛機飛行。
  • 氫聽劇場:《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機會,挑戰及解決方案》
    氫氣有廣泛的用途,除了我們常用的現在在說的燃料電池以外,它在煉油、合成氨農肥、金屬冶煉中有大量的用途。第四個優點是氫氣可以長期穩定的儲存。目前存在的挑戰是,按現在的商業化的電解槽,能量轉換效力大概是在50%-65%之間,早期的電解槽是50%,最近幾年電解槽可以高到60%以上。另外市場價格每小時產一標方氫氣的電解水裝置目前大概平均下來大概是1萬人民幣,所以這個價格一次性的投資會偏高。
  • 未來氫能源飛機新構型
    作為ZEROe零排放飛機正在研發中的幾個概念之一,「吊艙」構型與今天我們在跑道上所看到的任何飛機都不太一樣,其設計以一系列基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獨立推進系統為特色。如今,我們正在對這一構型進行研究,以確定其能否應用於大型民用飛機。 S型進氣道、翼梢小翼、同軸反轉螺旋槳。過去50年中,航空業已經研發出讓飛機飛得更高、更快以及更遠的不同構型。
  • 燃料電池空壓機懸置子系統分析及優化
    對該懸置系統進行7 種極限工況運算,求出其位移和受力分布,為燃料電池系統布置提供理論依據。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為將氫氣和氧氣通過電極反映直接轉化為電能並產生水[2]。由於沒有發動機工作時不平衡力和力矩的主要激勵源,燃料電池車通常被認為具有低噪聲的優勢。但是,與傳統內燃機車相比,燃料電池汽車總體聲壓級並無明顯優勢,且聲品質較差[3]。其中,空氣壓縮機為燃料電池車的主要噪聲源。
  • 稀土知識普及:17種稀土用途介紹
    幾乎每隔3-5年,科學家們就能夠發現稀土的新用途,每六項發明中,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中國稀土礦藏豐富,雄踞著三個世界第一:儲量第一,生產規模第一,出口量第一。同時,中國還是唯一一個能夠提供全部17種稀土金屬的國家,特別是軍事用途極其突出的中重稀土,中國佔有的份額讓人豔羨。稀土是寶貴的戰略資源,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之稱,廣泛應用於尖端科技領域和軍工領域。
  • 麻省理工發明新飛機:無需燃料
    Barrett教授的團隊使用了54節3.7伏鋰聚合物電池,大約能提供200伏特的電壓。但這點電壓對於離子引擎來說還是太低了。為此,他們設計了一種能夠將電池輸出轉換為高壓電來推動飛機的電源。 通過這種方式,電池最終將輸出4萬伏的高壓。
  • 俄羅斯正研製氫燃料戰鬥機,可在太空中作戰
    ◎傳說中的米格-41戰鬥機據俄羅斯yandex網站報導,俄羅斯正在實施氫燃料推進戰鬥機項目,據悉這款第六代戰鬥機將搭載可以使用氫燃料的發動機,其飛行速度可以達到高超聲速,由於使用氫燃料推進的關係,這款戰鬥機可以在大氣層內外實現自由穿梭,是名副其實的空天戰鬥機。
  • 中俄聯合研製新一代AIP潛艇,或採用燃料電池和鋰電池技術
    ▲德國214潛艇,它採用了燃料電池AIP系統▲國產燃料電池客車考慮到潛在作戰對象,中俄新一代AIP潛艇要求更低的噪聲,更好的探測性能、更強的火力。這樣就需要在艇上安裝大型浮筏基座降低設備噪聲,配備大尺寸聲吶基陣,裝備更多的武器。
  • 鋅空氣電池關鍵問題與發展趨勢
    但是,材料過高的比表面積會使得表面能升高,出現嚴重團聚現象,使均勻分散存在很大困難。此外,提高碳類催化材料長期運行的穩定性,也是研究過程面臨的重要挑戰。 2.3 過渡金屬氧化物類催化劑 過渡金屬氧化物類催化劑因其儲量大,價格低廉,環保等優點而被廣泛研究,主要包括鈣鈦礦類催化劑、焦綠石、尖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