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發動機?麻省理工發明新飛機:無需燃料

2021-02-13 財經書友匯

來源 : 量子位(ID: QbitAI)

作者 : 曉查   

MIT重新發明了飛機——無需燃料,沒有風扇,機艙更加安靜,並且不會排放燃燒物,這項實驗成果登上了《自然》雜誌的封面。

這架飛機翼展5米,總重量僅2.5公斤,甚至連一個行李箱的重量都不到,飛行高度也只有1米左右,但它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由離子引擎推動的飛機。

普通飛機的發動機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號的吹風機,旋轉的風扇不斷把空氣吹向後方,為機翼提供升力。離子發動機也是靠吹風,不過它沒有「風扇」,而是靠電場造出的「離子風」。這是一臺純固態發動機飛機:沒有旋轉部件,全靠「離子引擎」驅動。

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副教授Steven Barrett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推進系統沒有活動部件的飛機。」這種飛機更安靜,機械構造更簡單,並且不會排放燃燒物。

當然,出於離子引擎推力和效率過低的緣故,距離它的實用化還有一段路程,但或許正如115年前的萊特兄弟,這次飛行可能將顛覆未來的航空業。以下,Enjoy:

這不是科幻小說,離子引擎飛機真的被造出來了!

「曲率引擎」、「離子引擎」等等激動人心的科幻名詞,正在走進現實。

最近MIT又重新發明了飛機,實驗成果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面。

這架飛機翼展5米,總重量僅2.5公斤,甚至連一個行李箱的重量都不到,飛行高度也只有1米左右。但它卻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由離子引擎推動的飛機。

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副教授Steven Barrett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推進系統沒有活動部件的飛機。」

「這種飛機更安靜,機械構造更簡單,並且不會排放燃燒物。」

這架飛機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它是一臺純固態發動機飛機:沒有旋轉部件,全靠一個叫「離子引擎」的東西驅動。

離子引擎和渦輪風扇發動機有何不同?

普通飛機的發動機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號的吹風機,旋轉的風扇不斷把空氣吹向後方,為機翼提供升力。

離子發動機也是靠吹風,不過它沒有「風扇」,而是靠電場造出的「離子風」。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我們插電時冒出的電火花就是空氣被電離造成的。

電壓越高,離子被加速得越快。 Barrett教授的團隊使用了54節3.7伏鋰聚合物電池,大約能提供200伏特的電壓。但這點電壓對於離子引擎來說還是太低了。

為此,他們設計了一種能夠將電池輸出轉換為高壓電來推動飛機的電源。 通過這種方式,電池最終將輸出4萬伏的高壓。

把200伏直流電變成4萬伏高壓電,需要幾步?

逆變器:把直流電轉換成500~700千赫茲的交流電;

變壓器:把低壓交流電轉化為高壓交流電,實驗中使用的是1:15倍升壓,將電壓升至7千伏;

電壓倍增器:把交流電轉變成更高電壓的直流電,從7千伏交流電變成4萬伏直流電。

經過這三步產生的電壓可以放出巨大的電火花,你甚至可以用它治療網癮(大誤)。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要把直流變成交流,然後再轉換成直流呢?這是一個很有趣問題,100年前的特斯拉和愛迪生也為這件事爭執過,後來特斯拉贏了。

有了4萬伏高壓,我們就可以用它來電離空氣了。

一旦給導線通上電,強大的電場就會讓正極吸引周圍的氮氣分子,把電子從氮氣分子上剝離出來,就像巨大的磁鐵吸引鐵屑一樣。本來中性的氮氣分子在失去電子後,變成了帶正電的離子。

△ 一個分子撞擊多個分子,dai'odaida導致雪崩式電離

被電離的氮氣氣分子又被吸引到帶負電的電極,在趕去負極的路上,氮離子又會撞上其他氮氣分子,把它們變成正離子,就好像「雪崩」一樣。

正離子在高電壓作用下飛向飛機尾部,形成一種離子組成的「風」。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離子與其他空氣分子碰撞數百萬次,產生推動飛機前進的推力。

在MIT的一座室內體育館,Barrett教授的團隊開展了他的實驗。

飛機以大約5米/秒速度平穩飛行了60米,直至撞上牆壁。研究者共進行了10次測試,飛機在每次測試中都有穩定的表現。期間沒有動力耗盡的跡象,也沒有噪音。

發動機提供了3.2牛頓的力,大約相當於提起6個雞蛋的重量。

經過推算,離子引擎大約讓飛機上升了0.47米。

感覺就像是萊特兄弟第一次成功試飛的實驗。

但這項技術不該被嘲笑,就像當初萊特兄弟的實驗一樣。

「想像一下,10年或20年後,無人機將無處不在,這意味著我們耳邊將全是無人機的噪音。而我們,能讓它們變安靜。」Barrett教授說。

在這樣的飛機上,你不再需要降噪耳機。

現在每天在空中飛行的客機都會排放大量溫室氣體。一般的國內航班一次飛行需要添加數噸燃油,最終這些燃油將變成二氧化碳被排放到空氣中。

而離子引擎不需要燃料,不會排放汙染物,是一種清潔能源。簡直可以說是「飛機中的特斯拉」。

此外,離子引擎的「比衝」極高。比衝就是發動機的效率,可以理解為單位重量「燃料」讓飛船獲得的速度。

燃料從發動機尾部噴出的速度越快,比衝越大,飛機消耗的燃料就越少。

離子雖然沒有燃燒,但是在強大電場的作用下,「燃料」卻會以每秒1萬米的速度噴出。

在《火星救援》中,馬特·達蒙一幫太空人乘坐的飛船就使用了離子引擎,一開始引擎的力量很小,但是在無空氣阻力的太空中,經過常年累月的加速,飛船將達到非常驚人的速度。而且它的效率是普通火箭發動機效率的10倍以上!

這項技術如此強大,甚至早在上世紀20年代前就被研究過,為何遲遲無法商用化?

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離子引擎的推力太低,之前提到過它只能帶起2.5kg的飛機,甚至還不到一個乘客免費託運行李的重量。因此NASA只能首先把它用在微重力、無空氣阻力的太空。

「充電2小時,飛行1分鐘」。這臺飛機引擎的輸入功率是600瓦,54節鋰電池大約只能供電90秒。

效率太低。輸入功率600瓦,輸出功率只有15瓦。MIT這架飛機最終實測效率僅2.5%左右,如果不解決效率問題,將難以實用化。

Barrett教授並不幻想「離子引擎」飛機很快就能用上。

他預計,在短期內,這種離子風推進系統可用於飛行時間較短的無人機,避免惱人的螺旋槳噪聲問題。

他還設想,離子引擎可以和燃油發動機配合,以創造更省油的混合動力客機和其他大型飛機。

或許正如115年前的萊特兄弟,這次飛行可能將顛覆未來的航空業。 

(覺得文章很贊,不妨分享給更多朋友閱讀吧!)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攜手中糧、中紡、嘉吉、路易達孚等國內外套期保值專家,楊洪斌、寧金山、馮成毅、周學軍、郭彥超、費忠海、王迅、丁聖元、青澤、林廣茂、洪江源、肖強、嚴斯恩、樂鳳傑、鄒俊、方志、詠春、林軍、王向洋、王兵、於忠、林波、付鵬、葛衛華、韓劍、李永順、汪星敏、顏國興等著名操盤手,實現資本與產業共贏!

添加微信學習更多期貨知識;

微信號:13682327175(手機同號)

或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好友諮詢

關注我們:

微信搜尋「清華深圳財富」或添加微信號:wealth-tsinghua

  戳「閱讀原文」,報名參加《清華實戰期貨班》

相關焦點

  • 無需燃料!全球首駕「離子引擎」飛機問世,麻省理工重新定義飛機!
    11月21日,麻省理工(MIT)團隊打造的世界首駕「離子推進」飛機在學校的體育館內完成了第一次飛行。2009年,麻省理工學院航空航天學教授史蒂文 · 巴雷特(這次離子推進飛機的主要設計師)開啟了一個關於「無動力裝置供飛機推進系統設計」的項目。
  • MTU航空發動機用「氫」作為發動機燃料
    MTU航空發動機(MTU),德國領先的發動機製造商,已經公開歡迎空中巴士的零排放航空概念。MTU的營運長Lars Wagner說:「氫燃料對於我們作為發動機生產商來說也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未來選擇。」他補充道:「它應該馬上被用作燃料。」
  • 讓中國欣喜,未來飛機可以不要發動機,改用離子風推進黑科技了?
    隨著2020新的一年開啟,是時候展望一下可能從根本上影響未來飛機設計的一項新技術了。飛機問世100多年之後,仍需要在螺旋槳、渦扇或火箭發動機的驅動下飛行,並發出震耳欲聾的噪音。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在2018年成功試飛了一種全新概念的飛行器,該機沒有任何活動部件,也不依靠燃燒化石燃料的活塞或噴氣發動機驅動,更重要的飛起來完全寂靜無聲,它人類史上首架離子風推進飛行器,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超靜音零排放「離子風」飛機首飛成功,距《星際迷航》中的藍光科幻飛機更進一步
    距離1903年萊特兄弟進行第一次載人飛行已過去一個多世紀,飛機驅動力的來源一直是螺旋槳或發動機,提供持續飛行所需的升力和推力迫使航空燃料成為了剛需。最近這項新技術的成功測試,被科學家們譽為一次「歷史性」突破,該技術有望降低航空業溫室氣體的最終排放量。
  • 你不知道吧,酒精曾是飛機的燃料!
    走在街頭,新能源汽車隨處可見,既有電動或插電混動的,也有以汽油混合乙醇、甲醇為新燃料的,尤其後者技術相對更成熟,畢竟歷史上早就出現過完全以乙醇,也就是俗稱的酒精為汽車燃料的情況
  • 顛覆未來作戰的前沿軍用生物技術
    軍用生物技術通過借鑑和利用生物眾多優異結構和特殊的功能,將為武器裝備實現跨越式創新發展提供新的源泉,已成為武器裝備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並在不斷催生新的作戰樣式和作戰理念。近年來,以美國為代表的世界軍事強國高度重視軍用生物技術的發展,已在生物材料、仿生裝備、生物計算、生物燃料等多個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 飛機發動機種類詳解
    飛機的發動機顯然跟汽車的發動機不一樣,因為體積和重要以及所需的動力不一樣,TSI缸內直噴大眾的技術通用的智能直噴二個技術應該是差不多的,都是缸內直接噴射霧化燃油的技術以前的電噴方式都是把燃油噴到進氣道裡
  • 飛機革命!告別引擎:離子推進飛機試飛成功,將開創航空新時代?
    新型飛機效果圖(來源:MIT)自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號」於1903年升空以來,100多年間,飛機的外形、動力裝置、燃料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幾乎所有飛機都存在一些共通之處:通過部件的運動產生推力,例如螺旋槳、渦輪風扇,也因此產生巨大的噪音。
  • 離子風推進飛機在美試飛成功,或將開創航空動力新時代?
    新型飛機效果圖(來源:MIT)自萊特兄弟的「飛行者1號」於1903年升空以來,100多年間,飛機的外形、動力裝置、燃料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幾乎所有飛機都存在一些共通之處:通過部件的運動產生推力,例如螺旋槳、渦輪風扇,也因此產生巨大的噪音。而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副教授史蒂文·巴雷特(Steven, Barrett)領導的團隊,研發出一款顛覆性的飛機原型——通過離子風驅動、不消耗化石燃料、不產生任何噪音,並且在室內成功試飛。近日,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期刊上。
  • 【新能源飛機】極光飛行科學公司建造同溫層太陽能飛機奧德修斯
    極光還正在建造第二架飛機,也啟動了第三架飛機相關工作。一、極光公司對長航時飛機進行了長期探索對極光執行長約翰·朗福德來說,奧德修斯是其長久來的夢想。他在1988年帶領麻省理工學院代達羅斯(Daedalus,希臘神話人物,被認為是木工始祖)飛機項目團隊創造了保持至今的人力飛行三項記錄。
  • 固體燃料衝壓發動機 將火炮射程提高100公裡以上
    據外媒報導,近日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成功對一種固體燃料衝壓發動機(SFRJ)進行了地面試驗,該公司正在為美國陸軍開發這種發動機。作為陸軍XM1155增程炮彈(ERAP)計劃的一部分,該發動機能夠將155毫米炮彈的有效射程提高到62英裡(100公裡)以上。即使在無人機發射飛彈和雷射武器時代,火炮仍然是步兵和其他地面部隊火力支援的保障,但問題是火炮的有效射程相對較短。更糟的是,發射的炮彈只能沿著彈道飛行,這意味著一旦炮彈離開炮口,就無法改變航向。所以,對一個能主動規避的目標來說,火炮並不是很有效。
  • 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艦長時間使用多種燃料技術的研發人員系原上交大本科畢業生曹簡
    1標題: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艦長時間使用多種燃料技術的研發人員系原上交大本科畢業生曹簡
  • 航空煤油發動機,輕型飛機的未來動力
    使用Centurion 2升航煤發動機的塞斯納172飛機,在75%巡航功率時的耗油率從使用萊康明360發動機時的9-10加侖/小時降到了5.8加侖/小時,而速度提高了近20%。 車用汽油用於航空活塞發動機的技術問題主要一是車用汽油中的添加劑特別是乙醇對於航空活塞發動機的零部件和橡膠管路有腐蝕作用,而且乙醇容易吸收水分,這些因素就造成了安全隱患,目前獲得FAA使用車用汽油許可的幾種航空活塞發動機都是明確禁止使用含有乙醇添加劑或生物燃料的車用汽油的,但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或生物燃料製劑已經是各國大勢所趨的狀況,這使得輕型飛機使用車用汽油的條件更為困難。第
  • 為何飛機不燒汽油和柴油,而用煤油作為燃料?這其中有什麼奧秘?
    據資料分析;汽油屬於易揮發的物質,民航客機或者軍用戰機在高速飛行途中,勢必會與空氣摩擦,從而產生熱量,這部分熱量會使得汽油 很容易汽化,要知道,汽油一旦汽化就會加速燃燒,很容易造成飛機在飛行途中缺少燃料,導致飛行事故。
  • 未來氫能源飛機新構型
    作為ZEROe零排放飛機正在研發中的幾個概念之一,「吊艙」構型與今天我們在跑道上所看到的任何飛機都不太一樣,其設計以一系列基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獨立推進系統為特色。如今,我們正在對這一構型進行研究,以確定其能否應用於大型民用飛機。 S型進氣道、翼梢小翼、同軸反轉螺旋槳。過去50年中,航空業已經研發出讓飛機飛得更高、更快以及更遠的不同構型。
  • 未來氫能源飛機新暢想
    作為ZEROe零排放飛機正在研發中的幾個概念之一,「吊艙」構型與今天我們在跑道上所看到的任何飛機都不太一樣,其設計以一系列基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獨立推進系統為特色
  • 德國飛機公司研製可使用可持續航油的新型道尼爾328渦槳支線飛機
    飛機升級,機身延長兩米,乘客數增加至43座,特別是可以使用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為此該公司將與普惠公司合作,計劃使用普通PW127S渦槳發動機,針對SAF進行技術改造。 德意志飛機公司表示,將與普惠公司合作制定一份「路線圖」,制定逐步增加SAF使用的比例,最終實現100%使用SAF。為此,D328eco機型從一開始就要進行針對性設計,以便可以無縫使用SAF,而無需更改機翼設計或生產過程。
  • 新的超音速民航機真的要來了,比協和飛機還NB
    但對比目前的其他飛機來說,還是有點不夠看。從全球市場看,近三年公務機銷售額一直在持續下滑,2017年全球銷售額更是較16年下滑4%至180億美元,創五年新低。在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究竟會有多少人願意為這麼一款高價高成本的公務機買單呢?
  • 世界最大的飛機,雙機身設計6臺發動機,能在萬米發射火箭!
    雙機身飛機雙身這種奇怪的飛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有兩個機身,也就是一架飛機兩個頭,就如同一對哥倆搭著肩並排站在一起。因為飛機的兩個機身都有自己的尾翼,來控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平衡。最新的消息是,在2019年4月13日,雙身飛機進行了第一次首飛,飛行持續了150分鐘,之後飛機安全降落,然而此次首次飛行並沒有搭載運載火箭。
  • 飛機發動機尾巴上的花瓣為什麼越來越平?
    有不少朋友坐飛機的時候應該注意到飛機發動機的尾巴上有些時候會有鋸齒狀的邊緣,或者從發動機的尾噴口看進去,裡面有花瓣狀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