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兩架F-5E戰機3月22日下午疑似發生空中擦撞,導致墜機,兩名飛行員跳傘,其中一人已證實殉職。
綜合臺媒報導,這起事故發生在今天(22日)下午3時18分,出事的軍機為兩架F-5E單人座機。臺灣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簡稱國搜中心)稱,空軍四架F-5E戰鬥機下午從臺東志航基地起飛執行訓練任務,其中兩架飛機在屏東旭海漁港東方1.4海裡雷達光點消失,並研判機上各一人已經跳傘。
當局已要求F-5戰機全面停飛。今天下午3時22分,當局派遣國防部黑鷹搜救機及海巡船艇、臺東、屏東消防岸際搜尋中。兩架F-5E飛官分別為約28歲的潘穎諄上尉,以及約26歲的羅尚樺中尉。
目前,搜救人員已經找到羅尚樺,但他被發現時已沒有意識。另有臺媒報導,羅尚樺已無生命跡象,送往醫院搶救後於傍晚5時45分宣告不治。搜救人員仍在尋找潘穎諄的下落。
這是臺灣軍方六年來發生的第七起墜機事故,而其中三起發生在半年內。這次是居然同時有兩架戰機墜毀。再度引發島內對臺軍飛航安全的擔憂。
臺東志航基地第七戰術戰鬥機大隊是全臺唯一部屬F-5E/F機群的基地,下轄三個中隊目前均擔任培訓飛行員「部訓機」,同時也擔負空中巡邏任務。
去年10月,臺東志航基地的一架F-5E單座軍機在起飛後不久即墜毀於臺東近海,飛行員搶救後宣告不治。在那次事故後,F-5戰機也一度停飛。臺灣國安局長邱國正曾哽咽表示,臺灣軍隊面臨很大難處。
但是很快在去年11月17日,臺空軍第五聯隊上校飛行員蔣正志駕駛F-16戰機在夜航訓練時失聯。雖然臺軍陸海空經多日搜尋,但至今仍未尋獲。
資料顯示,F-5E戰鬥機在臺灣服役超過40年,曾發生28起事故,造成22名飛官殉職。這次已經是第29起。
F-5E/F虎II式戰鬥機是美國1960年代定型生產,但一直沒有作為美軍一線戰機運用,反倒臺灣空軍是F-5系列戰機的最大使用者,全系列使用時間超過40年。
1973年,臺灣與美國政府籤訂協議,在授權下生產F-5E戰機。這一計劃持續進行到1980年代中期,共生產了242架單座F-5E與66架雙座F-5F。加上之前從美國引進的115架F-5A和F-5B,臺灣先後裝備了超過400架F-5系列戰機。
但由於機齡老化及在1990年代大量新一代戰機引進,臺灣空軍的F-5E/F目前已退居第二線,但仍擔任新進戰機飛行員高等訓練,以及分擔部分對地打擊任務。
臺灣一度執行「固強計劃」和「Tiger2000性能提升」專案,試圖為這款老式戰機賦予二代機性能。
另外,臺灣此前對美採購66架F-16C/D戰機,計劃部署在臺東,同時換裝新型高教機,打算讓老舊的F-5E/F戰機退役。
相關閱讀:
- End -
南洋時評——南洋視角、深度觀察、時政分析、財經盤點、歷史回眸、環球熱點評述。
【敬請關注:南洋時評】
點擊閱讀原文可參與隨筆南洋論壇的相關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