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YF-23勝出 今天的殲-20會是什麼樣子?

2021-02-19 航空製造網

YF-23可以應對殲-20的麼

外媒針對我國殲-20的服役,很是感慨,覺得如果當年美國空軍的「先進戰術戰鬥機(ATF)」計劃中,最終的獲勝者是YF-23的話,那現在面對殲-20迫在眉睫的壓力下,美國空軍將會比現在裝備F-22的情況下更能從容應對。據推測,按照當時的研發計劃而繼續改進下去,YF-23的最終操作版將比F-22提供更遠的航程,特別是在裝備YF120發動並打開加力情況下。

YF-23也將變得更加隱蔽——起碼從設計之初YF-23就是按照「全向隱身」打造的,不像F-22隻是迎頭和機身幾個細節部分隱身效果突出。而且YF-23將可以像或者超過F-22的優秀操控能力,這個能力將可以在不同的速度和高度上都可實現,沒有像F-22一樣的限制。F-22和全狀態的F-23都將按照空軍的要求,在內置彈艙安裝8枚空對空飛彈。

但是最終,美國空軍最終選擇了F-22並同時終結了一款優秀戰鬥機的未來,但YF-22和YF-23都是出色的設計。如果諾斯羅普贏得勝利,F-23可能在綜合能力上會比現在的F-22優秀,雖然它可能會比F-22更昂貴。與F-22相比,美國空軍如果裝備YF-23,那將在應對中國殲-20或俄羅斯F-50等潛在威脅時,獲得更大的優勢。

YF-23的發展

美國偵察衛星首先在1978年發現了先進的蘇聯蘇-27和米格-29原型機,這引起了美國的極大關注。蘇聯此舉有望降低當時美國戰機所擁有的機動性優勢。1981年,美國空軍要求多家航空航天公司提供先進戰術戰鬥機(ATF)替代F-15鷹的可能性研究報告。美國空軍與航空航天公司討論後,確定了下一代ATF戰鬥機主要任務為空優戰機。


ATF正在利用新興技術,包括複合材料、輕質合金、先進的飛行控制系統、更強大的推進系統和隱形技術。在1981年6月,空軍出版了先進戰術戰鬥機的請求信息。國防承包商提供了設計概念,共同概念包括隱身技術、短距起落和超音速巡航 。

1985年10月,美國空軍發表計劃的招標書。洛克希德公司和諾斯洛普公司被選定於1986年10月,進行50個月示範/驗證階段,最終飛行試驗的兩臺原型,是YF-22和YF-23 。同時,美國海軍在海軍高級戰術戰鬥機(NATF)項目下,宣布將使用ATF獲勝者的改進型來取代其F-14。NATF計劃要求採購546架飛機,美國空軍計劃購買750架飛機。但海軍的NATF計劃在幾個月後就取消了。

每個設計都為示範/驗證階段建造了兩臺原型機:一臺使用通用電氣YF-120發動機,另一臺使用普惠YF-119發動機。洛克希德和諾斯洛普的提案在1986年10月31日被選為決賽入圍者。兩支隊伍已經有50個月的時間來建造和飛行測試他們的原型,並且他們取得了成功,生產了洛克希德YF-22和諾斯羅普YF-23。

YF-23旨在滿足美國空軍的生存能力,超級巡航,隱身和易於維護的要求。諾斯洛普利用B-2上得到經驗和F/A-18大黃蜂的經驗來減少機體對雷達和紅外探測的敏感性。美國空軍最初要求飛機在2,000英尺(610米)內著陸和停止,要在如此短的距離上完全把速度降為0,意味著在發動機上將安裝使用反推裝置。1987年,美國空軍將跑道長度要求改為3000英尺(914米),因此不再需要反推裝置。這個要求使飛機可以擁有較小的發動機艙。

第一架YF-23(序號 87-0800),原型機1(PAV-1)於1990年6月22日推出, PAV-1 在8月27日進行了50分鐘的首飛。第二架YF-23(序號87-0801,PAV-2)於10月26日首飛,由Jim Sandberg駕駛。第一架YF-23被漆成炭灰色,綽號叫「黑寡婦II」,這源於諾斯羅普在二戰時設計過綽號叫「黑寡婦」的P-61戰鬥機。

在1991年4月,經過激烈的競爭後,使用普惠發動機的洛克希德YF-22原型機贏出。 YF-23是比YF-22更難被偵測和快,但YF-22則較靈活。於1991年8月,洛克希德獲得了合同,得以開發和建造先進戰術戰鬥機。生產版本的YF-22,即F-22A猛禽於1997年4月9日,在喬治亞州的洛克希德分部正式公布。並在1997年9月7日,進行了首次飛行。F-22A在2005年12月15日達到了初始作戰能力。美國空軍最初計劃採購750架F-22A,經過兩次削減最後確定的採購187架。最後一匹生產的F-22在2012年第二季交機。

YF-23為什麼輸給了F-22

當美國空軍總司令最後決定由YF-22奪標,進入下一階段的研發計劃後。諾斯洛普與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兩家公司受到相當大的影響,前者與格魯門公司合併,後者納入波音公司旗下,短時間之內將沒有機會為美國軍方設計戰鬥機。

那YF-23到底為什麼輸給了F-22呢?如果兩種原型機各有所長但是差距有限的時候,最後決定的關鍵就不是在性能比較方面。YF-23競標失敗的原因直到今天也沒有公開過,但綜合當時各種推測之後的可能原因包括:

諾斯洛普在B-2轟炸機研發案上出現不少預算超支與時程落後的狀況;

1990年代諾斯洛普在發展沉默彩虹飛彈上讓美國空軍不是很滿意;

美國空軍對於洛克希德公司發展與生產F-117所展現的計劃管理與執行能力相當滿意;

YF-22團隊當中還有對大型計劃非常有經驗的波音公司;

YF-22的試飛時數比YF-23更少,卻執行了更多飛行科目(如60度迎角飛行)

F-23 EMD與F-22 EMD兩型號相比,F-22 EMD僅須修正水平尾翼形狀以及涵道位置,相比之下F-23 EMD卻需要將機身延長以配置兩個能裝備響尾蛇飛彈的側向彈艙,說明洛馬比諾斯洛普更能掌握自己的技術;

最重要是YF-22機動性勝於YF-23,這就是決定性關鍵。

美國空軍極有可能從ATF計劃的挑戰性,設計團隊過去執行與管理計劃的能力與紀錄等方面,選擇了綜合能力較強的YF-22而將YF-23剔除。


來源:每點新科技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本公眾號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繫!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諾斯羅普YF-23服役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航空藝術家給出最完美答案
    現在,很多人宣稱當時YF-23應該能夠戰勝YF-22,成為美國空軍的現役裝備。如果美軍裝備了F-23,那麼無論是性能,還是發展前途都比現在的F-22要強得多。本文是美國「The Drive」網站「戰爭地帶(War Zone)」專欄發表的分析文章,作者Tyler Rogoway,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 「黑寡婦」YF-23隱形性能更優秀,為何平庸的F22猛禽能最終勝出?
    YF-23第一架原型機於1990年6月23日出廠,8月27日第一次試飛。9月18日第5次試飛,不使用加力燃燒,即能實現1.43馬赫的超音速巡航。YF-23原型機設計概念與YF-22有很大不同,據測試結果顯示,YF-23沒有攻角限制,飛機在進入任何螺旋(Spin)狀態,都能輕易恢復穩定飛行狀態,只有飛彈艙門處於開啟狀態時,會有些困難。
  • 話說YF-23
    當時人們預計ATF將在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服役,成為美國空軍進入21世紀的主力戰鬥機。  其實美國空軍在此之前已經開始未來戰鬥機的研究了,在F-15、F-16和A-10服役前的1969-70年,戰術空軍司令部資助了一項被稱為TAC-85的研究,探索這三種飛機的後繼機會是什麼樣子。
  • 轟20今天首飛?空軍首次透露轟20外形,「20系生日」之際致敬殲20首飛10周年!
    亮點不止於此,視頻中首次出現八星殲20的形象,2011年1月11日,殲20首飛震驚世界,10年之後,軍迷對中國空軍新戰機的更大期待——轟20,也在視頻結尾處再次現身。甚至有分析稱:轟20將在2021年1月11日,也就是今天首飛。
  • YF-23性能遠好過F-22,為何卻被捨棄?
    如果當年諾思羅普公司贏得競標,F-23可能是一款整體表現優於F-22的戰鬥機,但成本可能會高許多。
  • 美國戰鬥機設計的真正巔峰之作,應該是YF23!
    瀚海狼山認為,平心而論,美利堅合眾國在20世紀的一百年中,依靠其得天獨厚的先天地理條件和良好的歷史機遇,確實為全球的科技進步作出了顯而易見的貢獻
  • 殲-10戰機,它改變了中國
    今天是殲10成功首飛20周年的日子,在這20年裡,殲10 的發展經歷了哪些曲折,又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本期出鞘帶您關注。而從2003年開始交付我軍的幾十架殲-10基本型近年來已先後到了需要提前進廠大修的時候了,有看法認為,哪個國外客戶對FC-20感興趣,並且對成本控制要求較高,中國完全可從現役序列中抽調一定數量的殲10A交給廠家進行延壽改裝,再出售給這些國家。考慮到我軍的裝備缺口,這種可能性估計會比較小。
  • 我們已經主宰臺海的天空,如果再加上殲20…
    本周,換裝了第五代戰鬥機的空軍某旅「王海大隊」在演訓中以「零損傷」的代價一舉「擊落敵機」17架,而解放軍也在臺灣周邊空域開展了大規模空中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一代殲擊機在未來可能的軍事行動中會扮演什麼樣角色
  • 如果韓戰持續20年,結果會是什麼樣呢?
    如果持續更長時間,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韓戰,我們知道韓戰只打了3年,美國就屈服了,最終快速結束。為此,很多人在想,如果韓戰持續20年,結果會是什麼樣呢?美國人聽後後怕不已。二戰後美國在我國周邊的兩場戰爭,一個韓戰,打了3年,籤署和平協議,最終美國失敗。而越南戰爭,美國打了20年,差點就拖垮了美國。
  • 殲20的亮相,開啟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直到殲20服役之前,50年代初期反而一直是中美空軍裝備水平差距最小的年代;而在2000年之前的十幾年中,中美空軍的裝備水平差距大到令人絕望。實際上不只是空軍,在80-90年代,保證中國主權的唯一有限手段,只有攜帶核彈頭的戰略飛彈。美國當時裝備的F86和米格15相比,在爬升和加速能力上不如,而在盤旋性能上勝出——這對於後來的美蘇飛機性能對比是難很想像的,美國飛機居然沒有在動力性能上獲得優勢。
  • 踢館 40架殲20可以對周邊勢力形成多大優勢?
    好了,我們回到正題,來解答今天的提問。對於南海來說,除臺灣以外,空軍的殲20其實不會對局勢有多大影響;中國目前在南海遠海的問題不是裝備性能,而是持續存在能力。當然如果未來殲20上艦,有了四代艦載機的航母以後,就算美國航母戰鬥群要靠近南海,那也得三思後行,只是那不在這40架殲20的影響範圍裡了。
  • 哈立德II坦克究竟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那麼這個哈立德II坦克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本炮霸認為無論哈立德II坦克找誰合作,他都不會脫離開目前哈立德坦克所建立起來的體系,中烏兩國仍然將發揮主導的作用。因此如果哈立德II坦克真的問世,那他在大部分設計上應該與哈立德通用,或者將繼承哈立德坦克的大部分優點。
  • 6年前的LOL是什麼樣子?初代冥火醒目!
    那麼在6年,LOL是什麼樣子呢?國服的玩家們可能沒有經歷過最早的2010年版本。今天我們一起通過外國網友分享的一個懷念素材,看看當初LOL的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堅韌藥劑,俗稱「大紅藥」。冥火之擁這是一件具有傳奇意義的裝備,冥火應該是所有法系裝備中經歷最多重做的一件裝備。
  • 寬窄焦點 殲20的亮相,開啟中國空軍的五代機時代
    直到殲20服役之前,50年代初期反而一直是中美空軍裝備水平差距最小的年代;而在2000年之前的十幾年中,中美空軍的裝備水平差距大到令人絕望。實際上不只是空軍,在80-90年代,保證中國主權的唯一有限手段,只有攜帶核彈頭的戰略飛彈。美國當時裝備的F86和米格15相比,在爬升和加速能力上不如,而在盤旋性能上勝出——這對於後來的美蘇飛機性能對比是難很想像的,美國飛機居然沒有在動力性能上獲得優勢。
  • 臺灣宣布自研隱形戰機 欲與殲20一戰?
    不過關於新戰機究竟什麼樣子,馮世寬三緘其口,只是表示該機「必須要有雷達匿蹤能力」, 並稱這「這對空軍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發展,非常有意義」。而在大陸先後曝光了殲-20和殲-31兩款隱身戰機後,臺灣「自行研發」隱形機的呼聲可謂更加高漲。那麼,經過多年的發展後,臺灣究竟有無能力打造出一款堪與殲20對抗的隱形戰機?
  • 「紅鷹」殲23和「幽靈鳥」殲25才是大殺器! 殲20隻是明修棧道而已!
    中國航空工業已經投入力量製造殲-20和殲-31兩種型號的第5代隱形殲擊機,這兩種飛機已經抓緊研製。與此同時,殲-23紅鷹和殲-25鬼鳥隱形戰機也已經在進行試驗。以色列專家認為,中國上述殲擊機是美國和以色列軍事技術的複製品。其中,殲-23似乎重複了美國F-22「猛禽」的設計,而且是專門為了對抗美國同類戰機而研製的。
  • 與中國的戰爭會是什麼樣子?
    就像20世紀的冷戰一樣,如果沒有直接的點對點戰爭,中美之間的地緣戰略之爭可能會加劇。最有可能引發軍事衝突的情況是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鬥爭升級以及對臺灣的統一。臺灣退役陸軍特種部隊軍士長裡克·蘭姆 (Rick Lamb) 表示,在某些方面,美國和中國已經處於戰爭狀態。
  • 美國版殲31:比F-22隱身能力更強的YF23戰機,為何最終落馬?
    在隱身戰機研發的歷史上,美國的F-22和我們的殲20一樣,一開始都有兩款戰機參與角逐,跟殲20競技的是殲31戰機,最終殲20勝出,當年跟F-22競技的,則是神秘的YF23戰機。坊間傳言,YF23戰機比F-22的隱身性能還要強大,那為什麼YF23最終落馬了呢?
  • 美國版殲31:比F - 22隱身能力更強的YF23戰機,為何最終落馬?
    在隱身戰機研發的歷史上,美國的F-22和我們的殲20一樣,一開始都有兩款戰機參與角逐,跟殲20競技的是殲31戰機,最終殲20勝出,當年跟F-22
  • 殲-20戰機全解析!
    不過,在這些試飛影像中,殲-20展現出來的,並非部分媒體熱炒的「超機動」——目前公開的殲-20影像資料並無這類動作,而是一些三代機也能完成的典型機動動作。既然如此,那我們從殲-20的飛行動作中能看出什麼呢?  體育愛好者都知道,同樣的體操動作由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完成,裁判對其打分必然會不同,飛行動作也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