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飛18年後,超音速民航又要回歸了?

2021-12-29 故鄉與世界

2003年,英國航空及法國航空的的協和(Concorde)超音速客機退役,那是世界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投入商業運營的超音速客機。但因2000年發生的致命空難,以及兩項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音爆(sonic boom)和巨大油耗,成為了歷史上的一個遺憾。所謂音爆,是指以超過音速的速度行進時,在地面上聽到的如同雷鳴或爆炸的聲音,因此曾經的協和超音速飛機被禁止飛過大陸,被用於從倫敦和巴黎飛往紐約的跨大西洋航線。


科學家始終在研究通過改變飛機外形減少音爆的方法,直至最近計算機才發展到足以完成把降噪理論付諸現實所需的模擬運算。上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X-59 QueSST(Quiet Supersonic Technology,靜音超音速的簡寫)飛機進入最終組裝,預計將於2022年首飛。X-59靜音超音速飛機涉及了美國十多年的靜超音速技術成果,其音爆強度預計只有75分貝,相當於遠方的一場雷雨。其被《經濟學人》評為2022年值得關注的新興技術之一,一旦試飛成功,這個技術將「開啟商業飛行的新時代」。


——編者按

超音速航空號稱從紐約到洛杉磯只需兩小時,但卻從未真正起飛。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物理因素。體來說就是音爆,即飛機突破音障時所發出的雷鳴般的噪音,它直接影響到了超音速航空能否成行。

20世紀60年代的測試中,音爆震碎了窗戶,震裂了石膏,震落了架子上的擺設。1973年,聯邦航空管理局禁止民用超音速飛機在陸地上空飛行。雖然只能在海洋上空航行,著名的英法聯合研製的協和式超音速噴氣客機(The Concorde)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條航線,但飛行時間還不到普通飛機平均時間的一半。不過由於利潤豐厚的陸路航線仍被禁止,超音速航行的商業前景大大受限。

NASA試圖解決音爆問題,重啟超音速航空。繪 / Matt Williams

美國宇航局(NASA)和航空商們正在努力改變現狀,他們設計的新型飛機可將音爆變成「音波重擊」(sonic thump),不比6米外關上車門的聲音大。這一改變可能促使聯邦航空局取消禁令,允許美國境內超音速航行。

美國宇航局低音爆飛行演示項目主管克雷格·尼科爾(Craig Nickol)表示:「美國宇航局的研究主要是為了實現超音速航行的合規化,擺脫禁令限制,開拓新市場。」

1947年10月14日查克·耶格爾(Chuck Yeager)駕駛火箭動力貝爾X-1飛機飛越莫哈韋沙漠,開啟了超音速時代。接下來的幾十年,一系列軍用飛機加入,其中一次是1961年道格拉斯DC-8客機試飛,最後蘇聯圖波列夫Tu-144和協和式飛機進行了常規商業飛行,但都早已停飛。

協和式飛機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其跨大西洋機票多為6000至7000美元,旅客在擁擠嘈雜的機艙裡進行三個半小時的飛行。儘管如此,這趟航班仍然很受歡迎。經過27年的不穩定盈利和一次113人死亡的空難後,餐食中提供香檳和魚子醬的協和式航班於2003年停飛,首席飛行員宣稱的「未來客機」成為了過去。

雖然協和式飛機遭到淘汰,但超音速飛行的復興或將到來。超級計算機取代了設計協和式飛機時用的計算尺和對數表,工程師能相對廉價快速地測試調整虛擬飛機的設計。

1977年11月,一架協和式飛機從羅西-戴高樂機場起飛,從巴黎飛往紐約。© Pierre Guillaud/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2003年,美國國防研發部門DARPA和美國宇航局正是採用這種方法完成了音爆成形實驗。實驗證實,運用計算機對諾斯羅普(Northrop) F-5E噴氣機設計進行的修改,能夠按照軟體預測消除音爆。「我們進行了飛行和測量,我們的模型成功預測了音爆,」尼科爾說,「我們首次證明,可以按照預測的方式重塑音爆。」實驗為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減弱音爆非常複雜。空氣中其實存在著物質,飛機可以穿行而過,就像船在水中行駛一樣。飛行過程中飛機對空氣進行擠壓,產生氣壓波動。當飛機速度接近音速時,機頭和機尾表面產生壓力差,機頭產生高壓,機尾產生低壓。音速飛行下音波逐漸堆積,壓力突然變化,產生激波面,發出雷鳴般的聲音。

「壓力的變化產生了聲音,」 美國宇航局聲學工程師亞歷山德拉·盧博(Alexandra Loubeau)說。音爆不僅出現在飛機首次突破音障的時候,也會像船的尾流一樣不斷尾隨噴氣機。

美國宇航局的研究催生了靜音超音速技術的X-59 QueSST,這是一種針尖狀飛機,升降操縱面遍布30米長的機身,其中機頭長10米。

據11月24日最新消息,X-59 QueSST已經從夾具中卸除,準備進行最終組裝,預計明年首飛。©Lockheed Martin/Garry Tice


音爆產生的衝擊波無法完全消除,但可以將壓力累積的激波面最小化,譬如通過進氣口和操縱面,將壓力分散至整個機身,令衝擊波減少、變形、凝聚。「可以對飛機進行改良,改變激波面的形態,」尼科爾說。「我們在嘗試分散音波,降低音量。」

不是只有美國宇航局嘗試重啟超音速旅行,丹佛超音速飛機製造商Boom Supersonic的執行長布萊克·肖爾(Blake Scholl)公布了一個大膽的目標,只用花費100美元,在4小時內將乘客送到世界任何地方。雖然美國國內航線的乘客更多,但他說Boom將從國際越洋超音速服務起步,這樣就不必擔心噪音或監管政策,給公司帶來「井噴般的、兩三倍的商機」。

美國宇航局2018年的一張效果圖,顯示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位於加州帕姆代爾的臭鼬工廠機庫外的一個藝術家的概念設計,即低動能飛行示範機。©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肖爾補充道,他認為僅僅製造更快的飛機並不能打造可持續的超音速航行,飛機必須更快、更便宜、更環保,「一定要達到100%的碳中和」。

在他看來,通過更清潔的燃料和專門為超音速飛行設計的新引擎,可以實現高速、經濟和更少排放。這種方法與協和式飛機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肖爾說,使用協和式飛機採用的是「改裝的軍用發動機,效率極低,而且聲音很大」。(對於如何或何時能夠獲得肖爾設想的這種引擎,目前還沒有現實的估計。)

肖爾說,這些發動機,配合自20世紀70年代超音速流行以來發現的新材料、建造方法和更高的效率,將使Boom的運營成本比協和飛機低75%。不過他說他的目標是把成本降低95%。即便如此,他估計最初的票價也要相當於一張商務艙機票。他承認:「離100美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有幾家公司提出了私人超音速商務飛機計劃,讓國際銀行家、執行長和對衝基金經理們在全球範圍內享受更快更高端的服務。儘管灣流(Gulfstream)等老牌製造商和斯派克航空(Spike Aerospace)等新興企業已有意向,但私人超音速飛機尚未在天空翱翔。

最大障礙似乎是經濟,通常飛機的製造時間和成本都會超過預計,私人超音速飛機也不例外。

美國宇航局有政府支持,分享大部分研究成果。雖然不與任何特定航空公司或製造商合作,但所有航空公司都能從中受益。如果沒有政府的資助,灣流和Boom他們就步履維艱。Aerion Supersonic是前車之鑑。這家公司由資深航空業人士組成,億萬富翁羅伯特•巴斯(Robert Bass)出資,與波音(Boeing)合作,號稱獲得了112億美元的訂單。今年5月由於籌集不到足夠資金維持運營,Aerion宣告倒閉,正由佛羅裡達州法院進行清算。

安柏瑞德航空大學(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比揚·瓦西(Bijan Vasigh)認為,儘管超音速旅行有利於國際貿易,但能否成為一項業務還存在太多變數。「一天有50個人想飛去倫敦嗎?」他提出疑問,「知道人們願意付多少錢嗎?」

他補充道:「我們做了最完善的分析,但未來一切都可能改變,最好的經濟學家也沒有答案。」

航空經濟學家兼顧問亞當·皮拉爾斯基(Adam Pilarski)也認為這些數字尚不確定,但他仍希望看到超音速飛機,哪怕不是大型飛機製造商生產。「這會導致他們的其他飛機全部過時,」他說。

他將目光投向了特立獨行的企業,類似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Tesla)或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馬斯克進入太空領域的時候,誰相信他?沒人信!」皮拉爾斯基說。「註冊會計師們會想,『人們會付多少錢?』可誰會在乎呢?」

儘管皮拉爾斯基預測超音速航空最終會取得成功,但他不願下任何賭注。「布萊克·肖爾能成功嗎?」他自問自答道,「我不知道,他是個好人。但我會押上自己的錢嗎?我會押上孫輩的教育基金嗎?不會。」

相關焦點

  • 新的超音速民航機真的要來了,比協和飛機還NB
    以上內容來自 網易航空協和號,民航的回憶1976年,協和號首次商業飛行,到2003年10月24日,協和飛機執行了最後一次飛行。自從協和號之後,客機再也沒有大的提速了,是不具備這個能力嗎?1976年,協和飛機首次商業飛行,距今已經近四十年過去。四十年前可以實現的技術,今天當然更可以實現。
  • 最快的民航客機:協和式超音速客機
    現在世界上大型民航飛機的飛行速度大都在800千米/小時到1000千米/小時之間。這個區間被稱為高亞音速區間。再想飛得快一些的話就碰上了音障。速度如果超過音速,那麼飛機的結構形狀就要改變,結構的強度要增加,由於空氣的摩擦使飛機的外表溫度增加,飛機的蒙皮材料也要改進。超音速飛機和亞音速飛機相比,從設計和工藝製造技術諸方面都是一個大跨躍。
  • 又兩國加入停飛,中國憑什麼最早發布「停飛令」
    波音737MAX(圖片來源:波音官網截圖)中國民航憑什麼最早發布「停飛令」?此次在發布「停飛令」問題上,中國在全世界範圍內起了示範作用。衣索比亞航空的空難發生後,中國本著安全隱患零容忍、嚴控安全風險的管理原則,全球第一個宣布暫停飛行波音737-8,這顯示了中國民航部門處事果斷和對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視。一架飛機失事,會給上百個家庭帶來災難,這決定了不能等到事故原因完全查清後再進一步採取安全措施。而做出這一決定並不容易,背後也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和輿論壓力,這也是某些國家遲遲不願宣布「停飛令」的原因。
  • 國內96架737MAX被要求停飛,什麼飛機還能安心坐?
    中國民航局今早9時緊急下發通知,除要求國內運輸航空公司暫停波音737-MAX8飛機商業運行外,同時中國民航局還要求,各執飛波音737-8飛機的運輸航空公司於2019年3月11日18時前暫停該型飛機的商業運行。 對於何時恢復該機型的商業運行?中國民航局表示,將聯繫美國聯邦航空局和波音公司,在確認具備有效保障飛行安全的有關措施後,恢復商業運行。
  • X-59技術驗證機在臭鼬工廠開工,超音速商業飛行即將回歸
    2018年11月17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與NASA合作研發的X-59靜音超音速飛機在臭鼬工廠加工第一個零部件,這標誌著在陸地之上實現超音速商業旅行的目標正一步步接近現實。 超音速航班會回歸嗎?2018年6月27日,美國空軍授予這款安靜超音速試驗飛機「X-59」的數字編號。美國空軍是負責給試驗飛機分配「X」數字編號和通俗名稱的政府機構,NASA也隨即發布了該項目的LOGO。
  • 埃航墜機事件後,中國96架波音737 Max 8飛機全部停飛
    衣索比亞航空公司發生可怕的墜機事件後,中國民航總局下令中國航空公司停飛所有波音737 MAX飛機。這是波音737 MAX飛機的第二次墜毀事故,737 MAX是波音公司2017年首次投入使用的主力窄體客機的最新版本。
  • 又是普惠發動機,瑞士航空停飛所有A220飛機
    瑞士航空A220飛機【民航事兒】據外電報導,瑞士航空宣布停飛旗下A220客機,瑞航A220客機選裝的普惠GTF發動機在一年內發生至少
  • 超音速客機之爭——壯志難酬的圖-144
    對於橫跨歐亞、幅員遼闊的蘇聯來說,能夠顯著節省時間的超音速客機也確有其必要性,蘇聯民航總局估算出用75架這種飛機就可滿足國內遠程航線的需要。  1963年7月,蘇聯航空工業部下達了研製超音速客機的指令,主要性能指標與「協和」相近:可搭載121名乘客,巡航時速2.35馬赫,航程6500千米。
  • 超音速客機即將回歸?
    從協和號退役以後,人們對超音速飛行的熱情一直都在持續。而Aerion AS2的歷史更可以追溯到2002年(那時候協和還沒退役),其原本的目標就是針對於公務機市場。在2014年,Aerion公司宣布將在2018年末或2019年初製造一款原型機,並在2021年使這款飛機投入使用。但這款飛機的研製不斷跳票,在2017年末GE和洛馬宣布加入這一項目,但Aerion As2投入實用時間也延遲至2025年。
  • 波音又一款飛機停飛
    在2018年6月,也是由於和彈射座椅有關的安全原因,導致美國空軍宣布停飛所有的B-1B。這是不到一年時間內,美國空軍對同一機型的第二次「停飛令」。而這個出口部件,曾迫使美軍一架B-1B在2018年5月1日緊急降落在德克薩斯州米德蘭國際機場(Midland)。在2018年的那次緊急著陸後,美軍B-1B飛行員沒有從艙門離機,而是炸破駕駛艙頂部,也就是彈射座椅的出口逃生……
  • 又一飛機遭全球停飛
    出品 | 網易航空歡迎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訂閱查看在澳大利亞民航安全局(CASA)7月20日宣布暫停GA8型飛機適航證後,世界各地民航機構均開始發布緊急適航指令,要求對該型飛機停飛或進行飛行限制。而在中國之前,紐西蘭、歐盟等地的民航機構也已經暫停GA8型飛機適航證或要求對其飛行任務進行限制。 目前該型飛機在國內只有精工通航等少數幾家通航公司運營。
  • 後掠翼·三角翼·平直翼 & 跨超音速時代的布局選擇
    或者再具體點:「哪種布局更適合超音速飛行?」然而這樣的問題註定是沒有答案的。甚至連「哪種機翼超音速性能更好」這個問題,都不會有答案。因為影響因素太多,不能一概而論。                後掠翼·三角翼·平直翼        這三種機翼平面形狀各有特點,然而僅僅根據平面形狀是無法確定其飛行特性的。
  • 737 MAX 8墜毀,民航局停飛的卻是737-8!弄錯了?飛機還安全嗎?別慌,看完...
    儘管它們都是由安全記錄良好的知名航空公司運營,但獅航的航班在起飛後13分鐘就墜毀了,而周日衣索比亞航空的航班在起飛後僅6分鐘就墜毀了。Adding to concerns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flights.
  • 超音速客機時速可達2.2馬赫,從舊金山到中國只需6小時,預計2029年開始商業飛行
    1969年首飛,1976年投入運營,能在15000米高空以2.02倍音速巡航,從巴黎飛到紐約只需約3小時20分鐘。1996年2月7日,協和飛機從倫敦飛抵紐約僅耗時2小時52分鐘59秒,創下了航班飛行的最快紀錄。
  • 航空科普 | 協和式超音速客機的前世今生,一個成真但最終飄逝的夢
    1962年英國和法國籤署了一項協議,共同研製「協和」超音速客機。為了不被歐洲超越,美國不得不跟進,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式立項研製超音速客機,要比「協和」更快、更大、更好。1964年,來自北美、洛克希德、波音的超音速客機方案入圍。
  • 人類還能重啟超音速旅行嗎?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國際石油價格差不多一桶3、4美元,而到協和號停飛的2003年,石油價格差不多突破了40美元,即便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也要高出許多。而由於超音速飛機發動機燃油率不高,要保持超音速飛行,燃油成本自然就上去了。2. 航線距離短這就是一個很尷尬的地方了。理論上來說,超音速客機最適合的是長途飛行,比如橫跨個太平洋之類的。
  • 土耳其航空3架選裝普惠發動機的A321neo暫時停飛
    【民航事兒】據外電報導:2月15日,土耳其航空3架空客A321neo飛機暫時停場待修,這3架A321neo飛機選裝的普惠GTF發動機再次出現問題
  • 【行業動態】多國宣布停飛波音777客機,中國民航局:無同型號客機
    美聯航、全日空航空、日本航空、大韓航空等多家航司已宣布停飛上述機型。當地時間2月20日,美聯航一架波音777-200客機起飛後不久右引擎外殼脫離爆炸起火,所幸緊急降落成功,機上無人員傷亡。大韓航空表示,已經停止了12架B777-200、4架搭載PW4000發動機的B777-300飛機的全部運營。
  • F/A-18A「大黃蜂」超音速戰鬥機
    F/A-18是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和諾斯羅普公司為美國海軍研製的艦載單座雙發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攻擊機,主要用於艦隊防空,也可用於對面攻擊。1974年美國海軍提出研製低成本的輕型多任務戰鬥機的VFAX計劃,1975年5月在YF-16和YF-17兩個假選方案中,美國海軍選中YF-17飛機,在此基礎上進行重新設計,由於要求該機既可用於空戰又能進行對地攻擊,因此編號為F/A-18。
  • 超音速的榮耀和遲暮---協和超音速客機
    1956年,英國政府就成立了超音速運輸飛機委員會,該委員會聯合了皇家飛機研究院和布里斯托飛機公司開展研究,探討研發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客機的可行性。1959年該委員會得出了初步結論,認為超音速客機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建議先試製兩種超音速客機,分別為1.2馬赫的短程客機和2.0馬赫的中程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