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071型兩棲登陸艦演習的視頻引起軍迷的關注,其中播放了這樣一段鏡頭:726型氣墊船載運05式兩棲突擊車,從071型登陸艦的塢艙內駛出,開足馬力直奔灘頭而去,抵達目的地後,05式突擊車自行駛出,繼續向登陸區域內的縱深目標發起衝擊。
作為一款擁有強大動力和滑水式設計的兩棲戰車,05式突擊車竟然依靠726型"野馬"氣墊船來載運,一些朋友認為這種方式未免有點多此一舉,還有人認為,從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05式在被氣墊船送上岸的過程中,炮管和炮塔均處於鎖定狀態,應該是無法進行還擊的,所以這樣做也是浪費了05式依靠火力突擊敵灘頭陣地的初衷。
那麼既然如此,解放軍此舉真的是多餘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讓兩棲艦隻,氣墊船與坦克裝甲車輛結合起來,或將成為未來我軍兩棲登陸作戰的重要方式之一。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登陸節奏更加緊湊,更快的將突擊兵力送上灘頭,在儘可能短的的時間內集中儘可能多的裝甲力量,為缺乏重武器的海軍陸戰隊以及空降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先從渡海速度上來說,726型"野馬"氣墊船可達到60節的極速,而05式兩棲車族雖然都有滑橇和噴水推進的先進方式助力,速度也比一般兩棲突擊車快的多,但也只能達到15節而已,兩相對比相差四倍,也就是說,有野馬氣墊船的協助,05式兩棲裝甲營的登陸時間縮短四分之三,這對於實際作戰而言意義重大。
再從作戰方式上來說,現代登陸作戰,防禦方幾乎不可能再把部隊部署到灘頭附近,除了招致對手的猛烈精準的打擊之外得不到一點好處,明智的指揮官除了在灘頭設置障礙物和雷區之外,會把有生力量都放到二線甚至更遠的地方,保存實力打反擊。
所以,我軍可能要面臨的問題不是灘頭猛烈的炮火,而是如何迅速清除障礙物,集中優勢兵力向縱深搶奪要點,或者集結足夠的兵力建立穩固的灘頭防禦圈,抵擋對手發動的反撲。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全靠05式自己的動力,以15節的水面航速去渡海恐怕不能滿足需要,因此有必要讓野馬氣墊船充當快速輸送工具。
因此這才是我軍此次演練的真實目的。
可以設想,隨著野馬氣墊船的大量入役,未來登陸作戰中,可快速將至少一個裝甲營的主戰裝備送上岸,會大大加強我軍兩棲突擊作戰的實力。只要能在登陸場一定範圍內首先穩住陣腳,後續部隊便可源源不斷的上岸,向縱深發展的戰役目標就有可能儘快實現。
可能更讓我們感到驚喜的不止如此。野馬氣墊船雖然比美國的LCAC通用氣墊船小,但也足以運輸96B型主戰坦克。這意味著在登陸作戰中,海軍陸戰隊能直接獲得陸軍裝甲部隊的協助,甚至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讓海軍陸戰隊直接裝備96B型主戰坦克或者15式輕型坦克。
其結果可能讓中國海軍陸戰隊成為全球最強兩棲部隊,這種局面將令人欣喜。畢竟除了寶島,中國還有不少島嶼需要海軍陸戰隊去爭奪,如果能夠擁有主戰坦克作為矛頭開路,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與此同時,野馬氣墊船還能一次運送多輛輪式車輛,是海上快速轉運小能手,今後它發揮作用的地方將會非常多,是一款優秀裝備,有必要繼續深挖潛力,讓它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