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2021-02-23 解密檔案未解之謎


1947 《南中國海圖》1947年正月廣東省政府秘書處編制。圖中詳繪了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各島嶼有中英對照,海標均有深度。

來源:新浪歷史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界線叫做國界線,包括已定國界、未定國界以及特殊的政治、軍事分界。在地圖上這三種國界是用不同的符號標註的,不可混淆。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中,在南中國海中存在一條由9條斷續的線組成的U形線,通常稱為「九段線」。


中國南海九段線的「前世今生」

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政府根據1943年12月籤署的《開羅宣言》和1945年7月籤署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10月25日開始收復臺灣,隨後則正式收復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

為了使確定的南海領土範圍具體化,1947年12月1日,民國政府內政部重新審定南海諸島地名172個,並進行公告。原南沙群島改名為中沙群島,團沙群島改名為南沙群島。同時還出版了《南海諸島位置圖》,在南海標出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群島,並採用四群島的最外緣島礁與鄰國海岸線之間的中線在其周邊標繪了11條斷續線,線的最南端標在北緯4°左右。這就是在中國南海地圖上正式標出的U形斷續線。

1948年2月,民國政府將此圖收入《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公開發行。因該線的形狀像英文字母「U」,故稱其為「U形線」。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政府審定出版的地圖在同一位置上也標上這條斷續線,只是在1953年將11段斷續線去掉北部灣、東京灣2段,改為9段斷續線。

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其關於領海的聲明中規定,領海寬度為12海裡,並宣布此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臺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至此,就中國立場而言,涉及南海的「九段線」的法律地位已經明確了。


被「架空」的九段線

在1947年民國政府最初的11條斷續線公布之時,當時的國際社會並未對此提出任何異議,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也從未提出過外交抗議。許多國家包括南海周邊國家以及蘇聯、日本、法國、德國、英國出版的地圖上也畫上了11條斷續線,並註明歸屬中國。

但在籤署《舊金山對日和約》時,情況發生了變化。美、英應法國的要求,把西沙和南沙群島的處理包括在條約之中,並同意法國將其盟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都帶到會議上,而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卻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

在1951年《舊金山對日和約》草案中,美、英故意不提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主權歸還問題,為以後的南海領土爭端埋下了禍根。更嚴重的是,和約僅寫日本放棄對西沙和南沙群島的一切權利,而沒有明確指出將其歸還中國。

《舊金山對日合約》為南海周邊新獨立的東南亞國家提供了爭奪南海領土的機會,為以後的南海爭議埋下了禍根。



「九段線」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關於「九段線」的法律涵義有著多種不同的主張和解釋。大體分為以下四種:

1.國界線說

國界線說,認為該線劃定了中國在南海的領土範圍,線內的島、礁、灘、沙以及海域均屬於中國領土,中國對它們享有主權;線外區域則屬於其他國家或公海。

2.水域線說

歷史性水域線說,認為中國對於線內的島、礁、灘、沙以及海域均享有歷史性權利,線內的整個海域是中國的歷史性水域。

3.權利線說

此學說又稱為歷史性權利線或傳統海疆線說,認為該線標誌著中國的歷史性所有權,這一權利包括對於線內的所有島、礁、灘、沙的主權和對於線內內水以外海域和海底自然資源的主權權利,同時承認其他國家在這一海域內的航行、飛行、鋪設海底電纜和管道等自由。換言之,這種觀點在主張線內的島、礁、灘、沙屬於中國領土的同時,把內水以外的海域視同中國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4.島嶼範圍線說

島嶼歸屬線或島嶼範圍線說,認為線內的島嶼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受中國的管轄和控制。

相關焦點

  • 中國南海的「九段線」為何是斷續線?而不是連著的線?
    翻開中國地圖,人們就會看到,在南海周圍環繞著一條斷斷續續的界限,這是中國在南海的傳統海疆線,它被稱之為斷續線,又或者是九段線。
  • 南海 九段線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當地時間8月3日,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加坡舉行記者會時應詢表示,「九段線」上世紀四十年代由中國政府劃定,並為歷代中國政府堅持。現在用40年後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九段線」進行評判,顯然是不公平的。中國與部分國家存在的南沙爭議焦點不是「九段線」,而是這些國家非法佔領部分中國南沙島礁引發的領土主權爭議。
  • 南海「九段線」的由來,最霸氣的劃邊界,歷史上的南海是怎樣的?
    位於中國南方的南海,是一個半封閉的海域,它連接著印度洋和太平洋。整個南海海域擁有350萬平方公裡的領海,其中中國主張擁有的領海是210萬平方公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還得從地圖中的九段線說起。我們經常看到地圖下面的南海擁有九段線,它們把整個南海圈起來,而這九段線也成了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邊界線。二戰結束,日本戰敗,把佔領中國的領土歸還中國,包括南海諸島。
  • 九段線
    九段線(ine-dotted line),即南海九段線,這條線通常被稱為傳統南海海域疆界線
  • 日本潛艇闖入南海九段線,中國"捕撈大隊"蓄勢待發
    日本防衛省強調稱,訓練地點在南海「九段線」內。潛艇的強項是在不被敵人發現的情況下展開行動的隱秘性,向外界公布動向實屬罕見。日本此次主動對外公開,意在彰顯海上自衛隊在南海的存在,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日本加賀號直升機航母自8月起,開始一項為期兩個月的航行任務,將先後訪問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斯裡蘭卡、印度和新加坡等國。
  • 南海霸氣「九段線」是何來歷?其實還真得感謝一下國民政府
    「九段線」上。南海「九段線」十分霸氣,從地圖上可以明顯地看出來,那麼「九段線」是何來歷?作為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新中國始終強調堅持建立馬尼拉在「九段線」基礎上的南海主權和權益。「九段線」框定了中國的南海主權歸屬與海域管轄範圍,是中國在南海主權與權益的邊界和依據。
  • 海豹突擊隊的今生前世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海豹突擊隊在現實裡的前世與在遊戲中的今生吧!一、前世海豹突擊隊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1942年由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設立兩棲偵察兵與突襲兵學校。正式成立於1962年,到1988年時已經擴大到兩個戰鬥群,共有7個中隊,人數約1600人。海豹突擊隊現已成為美國實施局部戰爭、應付突發事件的殺手鐧。
  • 科普丨中國南海「九段線」邊界是如何確立的?國人為此付出哪些代價
    打開地圖,大家就會發現,中國南海領域,邊界線十分的複雜,斷斷續續。邊界的問題,一直是國與國之間的爭論點,南海領域中國邊界,是如何確定的呢,中國人為此又付出了哪些代價,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中國南海「九段線」邊界的來龍去脈。
  • 人民海軍「廣州」艦的前世今生
  • 獨家|馬來西亞在九段線內挑起三國對峙,中國是時候立規矩了
    美智庫稱,在南海油氣資源開發問題上,馬來西亞、中國和少數幾艘越南船隻進行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對峙,不過三國政府都低調處理了這一事件。對峙發生在馬來西亞單方面劃設的ND-1和ND-2油氣區塊上,該油氣區塊深入中國南海「九段線」,且馬來西亞和越南都聲稱其位於本國近海大陸架之上,也就是兩國「重疊區」。為了應對大馬與越南之間的糾紛,中國派遣海警船對雙方船隻進行了跟蹤執法。
  • 重慶記憶 | 防空洞的前世今生
    夏天裡它是重慶人熟知的「純天然空調」;嘴饞了可以去洞子吃火鍋;手癢了可以去洞子改建的步行街購物;你走過的地下通道,也可能是一個煥發新生的防空洞……重慶人對防空洞已經見怪不怪,可防空洞的前世今生,你真的了解嗎?
  • 《白宮舊主》了解美利堅的前世今生:這到底是怎麼樣一個國家?
    隨著中國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有必要了解美國的前世今生和治國外交策略。
  • 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的前世今生
    2014年6月16日,伊拉克安全部隊成員在卡爾巴拉省和安巴爾省的交界地帶巡邏中國日報網6月18日電(歐葉) 「伊拉克-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
  • 為什么九段線不是連續的一條線
    當然,即便不連續,九段線也是國界線,任何國家也不得侵犯我國的南海主權。南海劃「斷續」線歷史簡單說一下當時情況。二戰結束後,美、蘇作為戰勝國中絕對的扛把子,開始分割全球利益。比如,美國大手一揮,日本、關島拿下,菲律賓也要收回。蘇聯則將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拿下,順帶收回庫頁島。
  • 這個連隊的前世今生超乎你的想像
    / 戰火硝煙中走來的曲折「前世」「朱德號」功勳坦克所在連前身是華東野戰軍坦克隊。/ 寒霜鑄劍初露鋒芒,傳承基因決勝強軍「小葉,你的水壺水裝滿沒有?」
  • 海商法的「前世今生」
    現在,就與小編一起來認識一下海商法的「前世今生」吧!海商法一詞包括了兩層含義,一是指作為法律的海商法,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英國海上貨物運輸法》等等;二是指海商法學科,即以海商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古老的法律學科,一般又稱為海商法學。 海商法是調整海上運輸關係和船舶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
  • 從領花、領章看武警的「前世今生」
    1983年4月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部在北京成立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樣
  • 「出雲號」的前世今生
    要知道如今咱們中國和日本的關係怎樣,在釣魚島問題上,在東海的問題上,日本和我們是紛爭不斷。這時候拿出雲號來命名這麼一艘軍艦,這個味道其實我們中國人是應該好好了解一些的。「出雲號」的前世今生  很多媒體都報導過「出雲」,上一艘「出雲」是日本侵華艦隊的旗艦。
  • 俄羅斯光頭黨的前世今生
    前天我發了一組照片《俄羅斯光頭黨
  • 重思「印太」概念的前世今生
    「印太」的前世又如何啟迪了它的今生?▲筆者收藏的豪斯霍弗著作初版:左1924年《太平洋地政學》、右1939年《印度太平洋空間中的德國文化政治》這些海洋學、民族學、語言學圈子之間逐漸形成了一個「南海」(Südsee)共識,認為南部諸海是一個有機海洋空間,既能解釋語言等文化現象,也能解釋生物、洋流、地質現象。豪斯霍弗所做的是將這一超長時段的自然史拉回政治史,用於建構「印太」願景。豪斯霍弗認定,「印太」政治崛起的前提是在政治意識層面上統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