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我們不一定知道的美蘇冷戰故事

2021-03-05 奇秘視界

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個國家因為各自的戰略目標和戰略利益的衝突,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矛盾的上升,導致了冷戰。四十年的時間對於兩個國家之間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古怪行為來說確實足夠了。

1 帕姆代爾之戰

1956年8月20日,美國海軍正在測試一種用於空對空飛彈測試的自動化無人駕駛飛機。無人駕駛飛機本應在太平洋墜毀,但因故障開始飛往洛杉磯。可以理解的是,海軍對無人駕駛飛機飛向一個主要城市感到恐慌,派出兩架戰鬥機將其擊落。這應該是一個簡單的任務,對嗎?

事實證明,這些戰鬥機的裝備很差,無法擊落無人機。即使在向無人機發射了208枚無制導空對空火箭彈之後,這些戰鬥機除了向他們下面的洛杉磯縣開火什麼也沒做,火箭彈落在民房的後院裡,在一個軍工廠附近燃燒起來。大火燒毀了1000英畝土地。無人機最終在燃料耗盡時墜毀,該感謝的是,它最後墜毀在一片空曠的沙漠上。

2 美國中情局用抽象藝術對抗蘇聯影響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荒謬的問題:抽象藝術能成為冷戰時期對抗蘇聯的有用武器嗎?美國中央情報局當然這麼認為,因為他們資助抽象藝術家超過20年。

美國中央情報局認為,這場被大多數美國人唾棄的新藝術運動,將成為自由思想和創新的典範,反對蘇聯的一致性和僵化。這筆資金可能也是因為1947年中央情報局成立時,它主要由常春藤盟校的畢業生組成,他們在當時相對於保守的美國政治舞臺而言是相當自由的。

一個由 CIA 秘密銀行帳戶資助的慈善基金會網絡贊助了世界各地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再加上中情局謹慎地向富有的慈善家提出請求,這意味著中情局進入國際藝術界的時間既長又深。20世紀50年代的許多藝術展覽和活動之所以成為可能,大部分是因為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提供了現金。

3 美國意外地給了蘇聯一顆完整的空對空飛彈

美國曾經意外地給了蘇聯一顆最先進的空對空飛彈。響尾蛇飛彈是美國空對空飛彈有史以來第一個研發的飛彈。這種飛彈由美國海軍為航母戰鬥機設計,很快就被其他美國武裝部隊所接受,並被空軍用於其飛機。

這枚飛彈不是與美國空軍作戰,而是與中華民國空軍在金門炮戰期間與我們作戰。美國提供了飛彈,這種飛彈很快就被用來打擊我們,因為當時我們黨只有一架裝有加農炮的戰鬥機。

對美國來說不幸的是,其中一枚飛彈射向了一架共產主義的中國米格 -17,並卡在了飛機的機身上,但沒有爆炸。於是我們把飛彈給了蘇聯,蘇聯又把飛彈給了蘇聯的工程師。響尾蛇飛彈中使用的技術給了蘇聯很多關於如何設計空對空飛彈的重要提示,他們最終製造出了一個改良版的響尾蛇 AA-2環礁,這個環礁後來在蘇聯及其盟友中廣泛使用,給美國在越南帶來了麻煩。

4 一顆蘇聯衛星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墜毀

Korabl-Sputnik 1,或者西方人所熟知的 Sputnik 4,是一系列載人太空飛行器實驗中的第一個。它攜帶了一個預先錄製好的語音信息的試驗模型。太空飛行器於1960年5月發射升空,在重返大氣層之前,它完美無瑕地完成了任務。但是由於方向錯誤導致太空飛行器將自己推進到更高的軌道而不是重新進入,並且它陷入了太空。

兩年後,飛船終於重返地球大氣層,並在威斯康星州墜毀。一塊10公斤(20磅)重的大金屬嵌在路中央,被兩名警察撿起,其他碎片如雨點般落在馬尼託沃克的一座教堂上。

這些碎片被送到實驗室進行分析。經確定,它們確實來自太空,具有與長期暴露在太空中的隕石和太空飛行器相同的輻射特徵。美國試圖把殘骸歸還給蘇聯的努力被禮貌地拒絕了。

5 蘇聯建立了一個世界末日預言電腦程式

1980年,羅納德裡根成為美國總統後,蘇聯對裡根和美蘇關係的日益惡化都心存警惕,決定通過建立一個電腦程式來合理化自己的反應,該程序將接收輸入信息,並估算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該程序的輸出結果令人擔憂。這表明蘇聯正在輸掉冷戰。它還告訴蘇聯,美國極有可能對他們發動先發制人的核打擊。

這個名為 RYAN 的電腦程式所固有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如果美國比蘇聯強大得多,他們就會發動攻擊。隨著越來越多的蘇聯情報資源被用來更新具有更多數據點的電腦程式,它產生的消息變得越來越糟糕。與此同時,裡根允許美國軍方通過進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來幹擾蘇聯,所有這些都適時地反饋給了蘇聯的RYAN計算機,這導致情況變得更加糟糕。

1983年,就在蘇聯領導人尤裡 · 安德羅波夫病重之際,北約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演習,這使蘇聯緊張情緒達到了高潮。蘇聯因為擔心美國會認為現在是進行第一次核打擊的成熟時機,幾乎差點先發制人的發射核武器,直到軍演結束後,蘇聯才逐漸放鬆了警惕。由於得到了蘇聯高度緊張的風聲,裡根也開始轉向更為和解的基調,並為蘇美關係的某種緩和創造了條件。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美蘇冷戰系列—蘇聯為何不願意韜光養晦
    二戰後,則是欲求「韜光養晦」而不得,被迫進行冷戰。當然,這麼說,並不是想指責美國將蘇聯逼入冷戰境地。實際上,美蘇冷戰的開啟,從根本上講,是出於地緣安全之困境。先不說剛剛經受巨大戰爭創傷的蘇聯迫切需要休養生息、恢復國力。美國在戰爭結束之初,亦曾一度出現孤立主義回潮。雙方最開始時,是希望維持大國合作,制止新的戰爭。
  • 冷戰的慘痛代價,很多人不知道
    回顧這段幾乎貫穿冷戰歲月的德國割裂時期,在戰後首個互相接觸加遏制的階段,美國率先在德國問題上實施分裂政策,推動美、英、法三個德佔區進行合併,還發行新貨幣「德意志馬克」實行幣制改革,切斷與「蘇聯在德軍事佔領區」的經濟聯繫。權力範圍被步步逼近蠶食,自然引起蘇聯的強烈不滿。
  • 衝突和博弈:美蘇「冷戰」歷史回跡
    近年來,坊間有不少人將國際形勢稱之為「新冷戰」,借鑑了部分歷史上「冷戰」的概念。「新冷戰」一詞以描述當下的情況居多,其定義仍是局部的、不穩定的、且無一定共識。二戰結束後,發生於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以他們為首的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之間的全球性對抗。
  • 美蘇冷戰的間諜較量,不用電的金唇竊聽器,在美國大使館掛了八年
    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之間形成對峙局面,互相看不過眼。但是幸運的是,直到蘇聯解體,兩國都沒有進行過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正面交鋒。
  • 美蘇冷戰全紀錄(8)——瞞天過海的「幽靈」
    但是,這是一個無限期、耗資巨大的工程,北約各國幾乎使用了全部的精力投入了這場冷戰的對抗。蘇聯戰略核潛艇的主要活動水域是北大西洋,兩次世界大戰中,北大西洋均為潛艇交戰的主戰場,它的主要任務是封鎖海域。而在核時代,北大西洋是美蘇雙方用潛射飛彈攻擊對方領土的區域。因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搜索的重點就確定在大西洋這個廣袤的水域,形象地說這種做法簡直就是「大海撈針」。
  • 冷戰時期的美蘇特異功能大戰
    *盤點魔都上海的10個恐怖邪地, 難以置信!*氣功師坐地升空之迷*學者發現:地球內部不是空心還有另一個世界!未來世界的主宰者屬於擁有心靈感應和特異功能電子武器技術的國家……,這是冷戰時期流傳很廣的一種說法。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冷戰時期美蘇兩大強國都成立了由特異功能者組成的精神特工小組,相對而言蘇聯起步較早。
  • 美蘇冷戰簡史:事件與啟示
    這個階段美國全面佔據優勢,這不奇怪,二戰後只有美國沒怎麼受到戰爭傷害,反而是發了戰爭財。蘇聯在經濟上毫無抵抗力,直到幾年後也才有了原子彈,因此只能採取周旋的方式且戰且退。第一次柏林危機就屬於這種搗亂的方式,而韓戰則希望分散美國的資源與注意力。 史達林死後,赫魯雪夫上臺,韓戰結束。
  • 歷史上的今天┃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主義提出,美蘇「冷戰」正式開始
    羅斯福主張建立聯合國機構,以中英美蘇法五強的合作為基礎,而杜魯門卻「利用聯合國大會中一些美國的附庸國家,對蘇聯採取宜傳攻勢。而最後的目的,則是要改變聯合國組織,取消五強否決權制,使聯合國變成美國所操縱把持的工具。」亦有文章指出「杜魯門主義和羅斯福新政之間,任誰也看不出有絲毫共同之點的。」那麼,中國人對兩個美國總統的對外政策又持何種態度?
  • 【經典桌遊推薦】冷戰熱鬥
    雙方表面上並未真正大打出手,都是依靠區域戰爭、外交籠絡、政變和軍備競賽等手段互相較勁。除此之外,雙方還要進行太空競賽,同時要避免發生毀滅全人類的核子大戰。背景介紹 《冷戰熱鬥》是一套以二戰結束後美國,蘇聯冷戰、爭霸的歷史故事作為背景,遊戲特色多端的桌面遊戲。
  • 美蘇冷戰的緣由及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蘇對戰後格局有各自的設想。由於長期戰爭形成的一種「孤島」危機意識,史達林的設想是在蘇聯周圍構建一個戰略緩衝帶,以最大限度保障蘇聯的安全。同時,蘇聯在戰爭中受到的創傷太大,也需要美國的經濟援助和貸款。這兩方面都需要取得美國的支持。為此,史達林主動於1943年解散共產國際,因為共產國際的理想就是要解放全世界無產者,那不就是要在各國鼓動革命嗎?
  • 笑談奇葩眾生的時代-《冷戰》(上)
    小編今天帶您戲談一下這段時期美蘇的「競賽」中所產生的「奇葩」,成為看客的我們現在回頭來瞧瞧那段國家和國家博弈的產物多少有點喜感。站在個人的角度看歷史難免有個人情緒,如果有所偏差請原諒我的無知。請別和小編我說這些大道理,小編只想知道為什麼星條旗會飄揚??!! 月球有風嗎?請先回答這個問題。我知道好萊塢在冷戰中做了「人類的一大步」這是歷史議案。我們直到今天也就是帶人到達太空,登月再返回居然那個時代就完成,你相信嗎?反正我不信!至於我們的肌肉選手卻不得不信。強撐著也完不成的目標,於是乎蘇聯選手虛脫了,暈倒而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 悲壯、悲情、悲憫:美蘇爭霸時期太空探索三部曲
    背景設定在1965年,正值美蘇冷戰。大國競賽延伸到太空領域,美國和俄羅斯先後準備向太空發射載人飛船。蘇聯為了比美國早日登上太空,不顧技術限制決定將發射載人飛船的計劃提前兩年。影片中一切的困難每一個細節都真真切切地向世人重現50多年前的人類首次太空行走,飛船總設計師說過一句話「我們沒有任何資料也沒有任何經驗衝出地球後所要面對的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 「新冷戰」到底新在何處, 竟讓我們如此措手不及?
    直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當中國的產業資本崛起,中國的進出口所獲得的貿易盈餘大量增加,因為中國的金融管制和強制結匯,對衝貿易盈餘,增發大量人民幣,導致中國在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的同時,又是人民幣金融資本大國。中美因為金融資本的大國競爭,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爆發了所謂新冷戰的衝突。這個新冷戰不再是美蘇鬥爭時的「一個世界兩個體系」,而是「一個世界一個體系」。
  • 中美新冷戰和美蘇冷戰有何不同?
    不想錯過精彩,看完文章可以順手點『贊』或『在看』,並把精雕細課設為『星標』,就可以每周一、三、五晚10點準時與我們見面了~加『星標』,不迷路!美新冷戰和美蘇冷戰有什麼不同?《觀察者網》曾經刊登過美國現實主義戰略家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Mear-sheimer)的採訪。
  • 溫鐵軍: 「新冷戰」到底新在何處, 竟讓我們如此措手不及?
    直到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當中國的產業資本崛起,中國的進出口所獲得的貿易盈餘大量增加,因為中國的金融管制和強制結匯,對衝貿易盈餘,增發大量人民幣,導致中國在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的同時,又是人民幣金融資本大國。中美因為金融資本的大國競爭,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爆發了所謂新冷戰的衝突。這個新冷戰不再是美蘇鬥爭時的「一個世界兩個體系」,而是「一個世界一個體系」。
  • 中國人對美蘇冷戰的四大誤解
    一,冷戰是誰挑起的?很多人認為是蘇聯挑起了冷戰,或認為冷戰是美蘇兩國共同發起的。其實,認真想想就知道。
  • 美蘇籤署《中導條約》的來龍去脈
    請讀者參見:古巴飛彈危機:你不知道的驚天內幕。 根據俄方秘檔,當年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戰略火箭軍第43師,其中有三個北約代號SS─4型「涼鞋」式中程飛彈團,24座飛彈發射器,共有42枚中程彈道飛彈,射程2,080公裡,配備核彈頭36個,可以打到華盛頓和紐約,危及數十個城市和9,200萬美國人口。
  • 盟友誤打誤撞:二戰美蘇空中惡戰埋下冷戰禍根
    據最新一期的俄羅斯《軍事歷史》雜誌報導,俄羅斯著名歷史學者弗拉迪斯拉夫·莫洛佐夫日前利用俄國防部中央檔案館和美國國家檔案館新解密的資料,披露了1944年發生的一場少有人知的「美蘇惡戰
  • 喜歡冷戰的人都是什麼心理?3個方法讓你避免冷戰!
    澤哥在這裡也想問問兄弟們,你們覺得喜歡冷戰是出於什麼心理?網上發起的投票有三個選項:1. 選擇迴避,不喜歡激化矛盾2. 製造冷靜過程,還是以溝通為主3.  這些人選擇用冷戰的方式解決問題其實出發點並沒有惡意。我們今天的文章不討論冷戰的出發點,只討論冷戰可能造成的後果以及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冷戰。
  • 圖說冷戰七大經典名場面,美軍F-4應邀為圖-95機組表演特技
    這張照片是冷戰期間為數不多由蘇聯方面發布的經典照片,這張照片拍攝於上世紀70年代,具體年份不詳,地點是在大西洋或波羅的海。照片中的機型是美國空軍的F-4E戰鬥機,其後座武器操縱員正在使用相機拍攝蘇聯空軍第392遠程航空偵察團圖-142反潛巡邏機,而圖-142反潛機的機組也在使用相機拍攝F-4,這張經典的對拍照也成為了70年代美蘇空中對峙的經典名場面。《你能為我們表演個桶滾特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