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油-20新照片,機腹「大粗管子」引爭議:給轟20打配合呀

2021-02-12 金一南講堂

 提示:點上方"金一南講堂"↑免費訂閱

近日國產運-20家族中的新成員運油-20空中加油機的照片再次在網絡上流傳,這一次飛機明顯更加清晰:運油-20加油機的兩側機翼尖端各有一個明顯的軟管加油吊艙,這說明運油-20運輸機已經具備了軟管加油的能力,也說明運油-20加油機已經接近成熟,同樣也意味著中國的戰略空軍已經開始逐步成型。不過運油-20機腹下面的一個不明物體引發了輿論的關注,有好事者查閱了西方加油機的設計,並推測這個不明物體大概率是一套硬管加油系統。

(注意運油-20機腹的不明物體)

目前空中加油技術分為軟管和硬管兩種規格,軟管加油解放軍已經在國產的轟油-6型加油機和進口的伊爾-78加油機上順利實現,並且在多年的訓練中日趨成熟。軟管加油,顧名思義,就是指加油機用於給受油機加油的加油管是軟的。這種加油管平時像纜繩一樣通過絞盤收起在加油吊艙內,一旦需要進行空中加油,則會自動伸出。軟管加油的加油管通常為105~150米之間,以確保加油機和受油機之間有安全距離。當加油機將加油管放出後,受油機則自行飛抵加油機身後一定的位置,然後使用自身的受油口去對接加油機的加油口,對接完成後,加油口會自動鎖閉,並開始進行空中加油。

(加油機的世界紀錄:康維爾R3Y加油機同時給4架F-9F"美洲獅"戰鬥機加油)

軟管加油系統的優勢在於技術難度低,適應性能好,而且通用性極強,從陸軍特種部隊的直升機到戰略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都可以使用軟管加油。而軟管加油系統可以直接用現役的大型飛機,例如大型軍用運輸機、大型民航客機等進行改裝,其主要就是安裝一套空中加油吊艙,同時在機尾或者機身專門安排一個操作加油管的"加油工"即可。而且大型飛機在改裝軟管加油機後,一旦有其他需要,還可以隨時再改回運輸機或者客機。例如俄羅斯的伊爾-78加油機,就是由著名的伊爾-76重型運輸機改裝而來,但是伊爾-78保留了原先伊爾-76的尾門和貨運裝置,一旦需要,隨時可以拆除機身內部的大型油箱和機翼上的加油裝置,重新回歸重型運輸機的狀態。只有後續製造的伊爾-78M取消了改回運輸機的能力,成為一款專用空中加油機。

(硬管加油的細節特寫)

硬管加油是我國目前從未接觸的一種加油方式,這種加油方式使用的是一根長度大約為30米的硬質加油管,當受油機飛近加油機並保證距離後,由人工操作從加油機對受油機進行空中加油。目前全球只有美國空軍使用硬管加油技術,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使用軟管加油。

(軟管加油的適應性很強,甚至可以給直升機加油,這是硬管系統做不到的)

軟管加油和硬管加油相比可以說各有千秋,其中軟管加油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同時給多架飛機進行加油,而硬管只能一次給一架飛機加油。而硬管加油最大的優勢則在於加油速度快,硬管加油平均每分鐘可以輸油4000~4500升,而軟管加油只有每分鐘1500~2300升,效率大概是硬管加油的1/2到1/3左右。不過總體上而言,由於軟管加油可以同時給多架戰鬥機加油,例如伊爾-78加油機就可以同時給3架蘇-27戰鬥機加油,所以這麼看來,其實二者的綜合加油效率也差不多。

(我國早期空中加油訓練的珍貴鏡頭……)

由於我國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就已經攻破了軟管加油技術,並列裝了一批轟油-6型加油機,所以目前解放軍空軍戰鬥機部隊絕大多數飛行員都已經具備熟練的軟管加油技能,所以運油-20加油機使用軟管加油和戰鬥機之間的磨合會非常迅速,而目前解放軍列裝的軟管加油系統可以做到2000升/分的輸油效率,並不輸於俄羅斯的UPAZ-1A型軟管加油系統。所以戰術空軍直接使用軟管加油技術,並沒有什麼問題。而運油-20曝光的疑似硬管加油系統就比較有趣了。

(用軟管系統給圖-95加油確實費時費力)

之所以全世界只有美國空軍使用硬管加油系統,主要是因為美國空軍掌握著大量的戰略轟炸機,由於戰術飛機體積小,加油少,所以使用軟管方式同時給2~3架飛機進行空中加油可以有效提升空中加油的效率,但是大型飛機就不一樣了:一般的戰術飛機一次也就需要加油4~5噸左右,而大型戰略轟炸機或者戰略運輸機,一次就要加油60~80噸,甚至更多!如果使用軟管加油,那麼一架大型飛機一次加油就需要差不多一個小時,這個時間確實長了點,而如果改為硬管加油,則時間可以壓縮到半個小時以內,這無疑大大提升了效率,所以全球目前只有美國空軍使用硬管加油技術,其他國家都使用軟管加油技術——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進行加油也使用軟管加油,大概是俄國人不太在乎半個小時的時間差吧。

(我們也有必要發展類似於美軍的硬管加油技術,上圖為美軍KC-46為B-2轟炸機加油)

我國和俄羅斯不同,在預想的戰爭中,俄羅斯戰略轟炸機會越過北極,進而轟炸美國本土,所以其加油都是在北極上空,美軍在這裡缺乏必要的戰鬥機攔截準備,所以俄羅斯可以容忍軟管加油的低效率。但是中國不同,我們面臨著美國的三道島鏈封鎖,所以我們的轟炸機要突破島鏈,並轟炸更遠的目標,就必須進行空中加油,而空中加油的時間越短,越有利於我國的隱身轟炸機和大型加油機的生存,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有必要研製硬管加油裝置。

(同時裝備軟硬兩種加油系統的美軍KC-46加油機,非常值得運油-20參考學習)

在運油-20之前,,美國已經在KC-46大型加油機上實現了"軟硬兼施",也就是在KC-46加油機上同時按裝軟管和硬管兩種加油系統。其中軟管加油同樣以吊艙方式安裝在飛機的翼尖,而硬管加油系統則安裝在機尾。這樣KC-46既可以給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歐洲盟友的飛機加油,也可以給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戰略運輸機加油。這一點完全值得我們學習借鑑,而且在軟管加油系統突破後,硬管加油系統統對我國而言已經沒有技術瓶頸,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加油機都出現了,轟-20還會遠嗎?)

從運油-20裝備硬管加油裝置不難聯想,我國空軍"20家族"最後一名成員:轟-20即將正式亮相,而運油-20顯然是給轟-20打配合的多功能加油機。如今運油-20已經曝光,那麼有理由相信,轟-20已經為期不遠。


相關焦點

  • 又到1月11日,轟-20、海四代、運-20加油機,哪個先亮相
    在節目中楊偉說到:「殲-20首飛那個時候社會上是不知道的,只有軍迷懷著一腔熱血,這樣來跟蹤,才讓社會逐步地屬於非正常消息得到殲-20首飛消息。」2021年的1月11日即將來臨,網上已經吵翻了天,紛紛預測著今年的好戲上演。其中,爭論最大的,就是三款型號,即轟-20戰略轟炸機、海四代隱身艦載機和運-20改加油機。為什麼先說這個型號?
  • 運油20亮相!或裝硬式空中加油系統,專為隱身飛機空中加油
    ▲運油20試飛圖片,注意機腹可能是硬式空中加油系統因此硬式空中加油系統成為熱點,除了美國,歐洲空客也研製了自己的硬式空中加油系統,以配合歐洲新一代隱身戰鬥機和隱身無人作戰飛機。外露探頭噪聲大,一度讓飛行員無法接受,對準飄浮在空中的輸油管也讓飛行員非常頭疼。新世紀之後,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攻擊11隱身無人作戰飛機相繼研製成功裝備部隊,運20大型運輸機也研製成功服役。未來可能還會有隱身戰略轟炸機、巨型運輸機等等。這個時候硬式空中加油系統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價值更大,所以國內相關單位也著手發展國產硬式空中加油系統。
  • 西飛有多強,我國大飛機領域的統治者,運20轟20均由其研製
    西飛在運輸機和轟炸機領域的超然地位讓其能夠靜下心來集中精力搞研究,除了運7和民用的新舟60,西飛從1958年成立以來便一直堅定走大型飛機的路子,無論是轟6系列、飛豹,以及最新的金字招牌運20運輸機,無不體現了一個大字。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創新成就了屬於西飛的工匠精神,在我國大飛機領域具備無可置疑的統治地位。不僅轟炸機西飛全部承包,大型運輸機和空中加油機也全部由西飛承包。
  • 運-20空中加油機悄然現身,列裝或指日可待
    轟油-6能力有限根據海外資料,中國空軍現役只有3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另外還有數十架轟油-6空中加油機。由於轟油-6是從轟-6轟炸機改裝而來,起飛重量低,載油量少,加上採用渦噴發動機,自身油耗大,從而限制了該機空中加油能力,需要替代,因此外界普遍認為空中加油能力是中國空軍最大一塊短板。進入新世紀中國空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作戰飛機急劇增加。目前國產戰鬥機基本上可以空中加油,例如殲-20、殲-16、殲-10系列,這些飛機加起來已經突破700架大關。
  • 運-20將採用硬管加油新技術!將為殲-20提供服務
    近日,中國航空工業又傳捷報,「鯤鵬」運-20重型運輸機改裝大型空中加油機取得進展,極有可能採用全新的「硬管加油」新技術!那麼運-20採用硬管加油技術究竟有哪些好處?究竟是哪種戰機將享受運-20加油機的「硬管加油」服務呢? 眾所周知,世界空中加油技術主要分為兩個門派——軟管加油和硬管加油,而此前中國空軍兩款主力加油機轟-6U和伊爾-78,分別使用國產和俄制軟管加油套裝。
  • CR929難敵運油20
    6飛機改裝的轟油6飛機,這一架飛機最大的特點是,彈倉改成油箱,2個油箱,全機載油37噸,一次出航可以為殲8或者殲10戰鬥機加油16噸左右,對於殲8和殲10這兩種中型戰鬥機來說,大體可以提供5-6次加油,可以延長1個多小時的飛行時間,這對中國海疆有著重要意義。
  • CR929優勢更大,卻難敵運油20.
    中國空中加油機,迄今為止擁有兩代產品,第一代產品是轟6飛機改裝的轟油6飛機,這一架飛機最大的特點是,彈倉改成油箱,2個油箱,全機載油37噸,一次出航可以為殲
  • 轟-20大蝙蝠
    先說勁爆的中國空軍宣傳圖片,中國版本的B-2轟炸機就要到了,而且是倒數計時,經過近10年的高度曝光,軍迷對殲-20戰鬥機的熱度已經開始下降,空軍也為下一個熱點不斷製造話題,這就是神秘的大蝙蝠,中國西飛製造的轟-20隱身戰略轟炸機。
  • 官曝運20加油機正在研製,而且殲20將用硬管加油
    中國運-20加油機這樣設計,不但能夠兼容現有殲-10、殲-11、蘇-30等軟管受油機,另外還能夠為中國未來新型轟炸機、運輸機實現效率更高的硬管加油,滿足空中作戰快節奏的需要。不過從網友的各種拍攝來看,目前還沒有發現殲-20機背上有疑似受油口的裝置,反而是2014號殲-20飛機頭部安裝有可伸縮的受油探頭(見下圖)。因此視頻這個鏡頭,只能是電腦模擬場景,但能確認殲-20將採用硬管加油的形式,或許將在後面的改進型號中出現。
  • 轟20總師身份曝光!
    伴隨著各種新型戰機如殲-20的問世,我國空軍一躍成為空中強國。儘管如此,和美俄等國相比,我軍還缺乏一種遠程戰略轟炸機,所以有關「轟-20」的消息就備受關注。綜合目前的消息來看,轟20的確還在研製過程階段,除過各種曝出的研發細節進程,性能,以及漫天網傳的各種猜測照片之外,同樣受到關注的便是轟20的設計總師。
  • 運-20加油機正量產?解放軍戰機將飛向更遠的地方
    圖片說明:衛星實驗室的運-20照片 圖源:環球網東方網·演兵場2月22日報導:環球網援引美國《防務新聞》報導稱,有衛星圖像似乎表明,中國陝西閻良某機場出現了4架運-20加油機,這意味著加油機版本的運-20可能已經進入批量生產階段
  • 運-20加油機首次亮相臺海,繞島巡航將更具威懾
    我國也很重視空中加油機的發展,上世紀80年代就在轟-6基礎上開始研製加油機,轟-6加油機曾在多次閱兵式上公開亮相。在運-20加油機服役前,空軍的主力是20多架轟油-6加油機,轟油-6的最大載油量37噸,空中有效供油量約18噸,而一架重型戰機最多可攜帶9噸燃油,這意味著一次出動只能為兩架重型雙發戰機進行加油機。
  • 日本C2大飛機機腹貼滿鋁箔在不平整跑道起降,載重量與運20差距大!
    近日,日本研發的C-2大型戰略運輸機原型機在機腹上貼滿了鋁箔,在不平整的跑道上進行起降試驗。
  • 硬管加油第一機,轟-20將揭開中國空中加油新篇章!
    從1999年空中加油機亮相當年的國慶閱兵式至今,已經過去了近20年,由於載機平臺的缺乏,解放軍的空中加油能力並沒有得到質的提升,始終處於"解決了有無"的階段,即使近年來引進了數架伊爾-78大型加油機,也基本屬於"杯水車薪"。某種意義上來說,轟油-6和伊爾-78最大的意義是為我們培養了一大批熟悉空中加油技術的"人才"。
  • 轟-20,你到底長啥樣啊?
    這段約5分鐘的宣傳片以中航工業製造的大中型飛機為主題,系統梳理了轟-6、殲轟-7、運-20等型號的發展脈絡。然而最引人關注的,還是片尾的彩蛋——一架尚未拉開帷幕的大型飛機。(圖源 101 EAST/youtube)雖然中航工業並沒有證實這架飛機的型號,但是網友們早已心領神會。
  • 刀口評論 | 轟六系列照這麼發展下去,有沒有轟-20其實無所謂了!
    轟-20雖然眾望所歸,但是眾望所歸的「所歸」,說白了就是個航程嘛,比如15000公裡的航程是轟20的設計目標,那麼,轟六N也能達到,因為轟六N可以空中加油,理論上有更遠的航程,單憑這一項,轟六N就可以頂替轟-20。這個我們下面還要細說。
  • 珠海航展最大看點: 4架殲20護航運20聯袂出演! 可惜不是轟20!
    這次珠海航展,我們空軍的諸多先進裝備都拿來參展了,而大家最期待的殲20雖然沒有出現在參展名單裡,但是依然會做動態展示,這也是之前珠海航展最大的看點!這次珠海航展,我們的20系列機型都悉數登場,只可惜少了轟20,估摸著最早也要到明年才能問世!
  • 運20加油機曝光,3種加油方式
    近日,運-20加油機的高清圖片出現在網絡上,中國終於有了自己製造的大型加油機,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進步,不過班長也注意到,運-20加油機的加油吊艙卻是世界
  • 運油-20研發加速,印媒酸了:中國什麼都能造,我們什麼都要買
    近日,印度媒體報導指出,我國正在加速研發運-20運輸機的變體,運油-20空中加油機這一新銳機種!
  • 轟-6和運-20同框,誰大誰小一目了然,右邊神秘飛機頭部怪異
    原標題:轟-6和運-20同框,誰大誰小一目了然,右邊神秘飛機頭部怪異在下一代轟炸機問世之前,轟-6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打擊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