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上方"金一南講堂"↑免費訂閱
近日國產運-20家族中的新成員運油-20空中加油機的照片再次在網絡上流傳,這一次飛機明顯更加清晰:運油-20加油機的兩側機翼尖端各有一個明顯的軟管加油吊艙,這說明運油-20運輸機已經具備了軟管加油的能力,也說明運油-20加油機已經接近成熟,同樣也意味著中國的戰略空軍已經開始逐步成型。不過運油-20機腹下面的一個不明物體引發了輿論的關注,有好事者查閱了西方加油機的設計,並推測這個不明物體大概率是一套硬管加油系統。
(注意運油-20機腹的不明物體)
目前空中加油技術分為軟管和硬管兩種規格,軟管加油解放軍已經在國產的轟油-6型加油機和進口的伊爾-78加油機上順利實現,並且在多年的訓練中日趨成熟。軟管加油,顧名思義,就是指加油機用於給受油機加油的加油管是軟的。這種加油管平時像纜繩一樣通過絞盤收起在加油吊艙內,一旦需要進行空中加油,則會自動伸出。軟管加油的加油管通常為105~150米之間,以確保加油機和受油機之間有安全距離。當加油機將加油管放出後,受油機則自行飛抵加油機身後一定的位置,然後使用自身的受油口去對接加油機的加油口,對接完成後,加油口會自動鎖閉,並開始進行空中加油。
(加油機的世界紀錄:康維爾R3Y加油機同時給4架F-9F"美洲獅"戰鬥機加油)
軟管加油系統的優勢在於技術難度低,適應性能好,而且通用性極強,從陸軍特種部隊的直升機到戰略空軍的戰略轟炸機,都可以使用軟管加油。而軟管加油系統可以直接用現役的大型飛機,例如大型軍用運輸機、大型民航客機等進行改裝,其主要就是安裝一套空中加油吊艙,同時在機尾或者機身專門安排一個操作加油管的"加油工"即可。而且大型飛機在改裝軟管加油機後,一旦有其他需要,還可以隨時再改回運輸機或者客機。例如俄羅斯的伊爾-78加油機,就是由著名的伊爾-76重型運輸機改裝而來,但是伊爾-78保留了原先伊爾-76的尾門和貨運裝置,一旦需要,隨時可以拆除機身內部的大型油箱和機翼上的加油裝置,重新回歸重型運輸機的狀態。只有後續製造的伊爾-78M取消了改回運輸機的能力,成為一款專用空中加油機。
(硬管加油的細節特寫)
硬管加油是我國目前從未接觸的一種加油方式,這種加油方式使用的是一根長度大約為30米的硬質加油管,當受油機飛近加油機並保證距離後,由人工操作從加油機對受油機進行空中加油。目前全球只有美國空軍使用硬管加油技術,其他國家包括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都使用軟管加油。
(軟管加油的適應性很強,甚至可以給直升機加油,這是硬管系統做不到的)
軟管加油和硬管加油相比可以說各有千秋,其中軟管加油最大的優勢在於,可以同時給多架飛機進行加油,而硬管只能一次給一架飛機加油。而硬管加油最大的優勢則在於加油速度快,硬管加油平均每分鐘可以輸油4000~4500升,而軟管加油只有每分鐘1500~2300升,效率大概是硬管加油的1/2到1/3左右。不過總體上而言,由於軟管加油可以同時給多架戰鬥機加油,例如伊爾-78加油機就可以同時給3架蘇-27戰鬥機加油,所以這麼看來,其實二者的綜合加油效率也差不多。
(我國早期空中加油訓練的珍貴鏡頭……)
由於我國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就已經攻破了軟管加油技術,並列裝了一批轟油-6型加油機,所以目前解放軍空軍戰鬥機部隊絕大多數飛行員都已經具備熟練的軟管加油技能,所以運油-20加油機使用軟管加油和戰鬥機之間的磨合會非常迅速,而目前解放軍列裝的軟管加油系統可以做到2000升/分的輸油效率,並不輸於俄羅斯的UPAZ-1A型軟管加油系統。所以戰術空軍直接使用軟管加油技術,並沒有什麼問題。而運油-20曝光的疑似硬管加油系統就比較有趣了。
(用軟管系統給圖-95加油確實費時費力)
之所以全世界只有美國空軍使用硬管加油系統,主要是因為美國空軍掌握著大量的戰略轟炸機,由於戰術飛機體積小,加油少,所以使用軟管方式同時給2~3架飛機進行空中加油可以有效提升空中加油的效率,但是大型飛機就不一樣了:一般的戰術飛機一次也就需要加油4~5噸左右,而大型戰略轟炸機或者戰略運輸機,一次就要加油60~80噸,甚至更多!如果使用軟管加油,那麼一架大型飛機一次加油就需要差不多一個小時,這個時間確實長了點,而如果改為硬管加油,則時間可以壓縮到半個小時以內,這無疑大大提升了效率,所以全球目前只有美國空軍使用硬管加油技術,其他國家都使用軟管加油技術——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進行加油也使用軟管加油,大概是俄國人不太在乎半個小時的時間差吧。
(我們也有必要發展類似於美軍的硬管加油技術,上圖為美軍KC-46為B-2轟炸機加油)
我國和俄羅斯不同,在預想的戰爭中,俄羅斯戰略轟炸機會越過北極,進而轟炸美國本土,所以其加油都是在北極上空,美軍在這裡缺乏必要的戰鬥機攔截準備,所以俄羅斯可以容忍軟管加油的低效率。但是中國不同,我們面臨著美國的三道島鏈封鎖,所以我們的轟炸機要突破島鏈,並轟炸更遠的目標,就必須進行空中加油,而空中加油的時間越短,越有利於我國的隱身轟炸機和大型加油機的生存,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有必要研製硬管加油裝置。
(同時裝備軟硬兩種加油系統的美軍KC-46加油機,非常值得運油-20參考學習)
在運油-20之前,,美國已經在KC-46大型加油機上實現了"軟硬兼施",也就是在KC-46加油機上同時按裝軟管和硬管兩種加油系統。其中軟管加油同樣以吊艙方式安裝在飛機的翼尖,而硬管加油系統則安裝在機尾。這樣KC-46既可以給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以及歐洲盟友的飛機加油,也可以給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戰略運輸機加油。這一點完全值得我們學習借鑑,而且在軟管加油系統突破後,硬管加油系統統對我國而言已經沒有技術瓶頸,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加油機都出現了,轟-20還會遠嗎?)
從運油-20裝備硬管加油裝置不難聯想,我國空軍"20家族"最後一名成員:轟-20即將正式亮相,而運油-20顯然是給轟-20打配合的多功能加油機。如今運油-20已經曝光,那麼有理由相信,轟-20已經為期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