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殲-7換二手殲-10,殲-7戰鬥機再退役一個旅,但現役數量仍有300多架

2021-02-19 書劍雜談

近日,根據軍網的相關報導,空軍南部戰區某航空旅,成建制的用殲-10戰鬥機換掉了原先裝備的殲-7戰鬥機,從相關資料上來看,該航空旅此前裝備的應該是殲-7G戰鬥機,此次全部被換掉了。

該單位此前裝備的是殲-7戰鬥機

取代殲-7G戰鬥機位置的,是雙座型的殲-10S戰鬥機和單座型的殲-10A戰鬥機。考慮到現在殲-10戰鬥機的主要生產型號,是更加先進的殲-10C戰鬥機。因此,南部戰區的這個航空旅接收的這批雙座型殲-10S和單座型殲-10A戰鬥機,也是其他兄弟部隊換下來的。

此次換裝了兩種殲-10戰鬥機

目前我國空軍的裝備換裝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從原來的三代機(舊標,全文同)直接換裝四代機,比如之前的西部戰區某個同樣裝備殲-7戰鬥機的航空旅,直接整建制換裝了全新出廠的殲-16重型戰鬥機。

西部戰區直接殲-7換殲-16

而另一種換裝則是當前這種,也就是原來使用殲-10這種第四代中型戰鬥機的部隊,有機會使用殲-16、殲-11BG這類更先進的雙發重型戰鬥機之後,換下來的殲-10戰鬥機,就給原來使用殲-7戰鬥機的部隊使用。

這麼來看,此次南部戰區的這個航空旅,日常面臨的作戰壓力並不算很高,不然不會拖到現在還在使用兄弟單位換下來的二手殲-10戰鬥機了。

是兄弟單位用過的二手殲-10

這裡我們再來說說我國目前現役的殲-7系列戰鬥機,截止到2020年,我國空軍中現役殲-7系列戰鬥機的數量,仍然有388架,扣除掉2020年到現在換裝了的單位,現役的殲-7系列戰鬥機,仍然有300多架。

部分特殊型號就不列出來了

我國空軍現役的殲-7系列戰鬥機主要有4種型號,分別為殲教-7、殲-7E、殲-7G和殲-7L。殲教-7教練機自然不用說,承擔了我國空軍大量的飛行員教學任務,所以仍然在役,而殲-7E、殲-7G和殲-7L都屬於比較晚生產的型號。

雙座的殲教-7

殲-7E戰鬥機採用了雙三角翼布局,主要設計目的是兼顧高空高速截擊作戰和中低空亞音速格鬥作戰的需要,安裝了國產戰鬥機平顯,發動機使用了國產的渦噴-13F,機翼上增加了一對掛架。殲-7E戰鬥機在1993年正式定型,前後總共生產並交付了264架。

殲-7E

殲-7G戰鬥機很多軍迷都比較熟悉,該機的主要設計目的,是為了和國產「霹靂-8」型空空飛彈配合,以發揮「霹靂-8」空空飛彈可離軸發射的優勢。

殲-7G戰鬥機同樣採用了雙三角翼布局,在機頭安裝了國產化的小型PD雷達,具備了使用可離軸發射「霹靂-8」空空飛彈的能力。同時,使用了頭盔瞄準具,「零-零」彈射座椅、綜合數據鏈和「一平二下」顯示器,是一款擁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三代機。

八一飛行表演隊曾用過的殲-7G

而殲-7L型戰鬥機就比較簡單了,主要是以殲-7E戰鬥機為基礎,加裝PD雷達、頭盔瞄準具、數據鏈系統改造而成。

使用了雙三角翼布局的殲-7E/G/L型戰鬥機,在近距離空戰的情況下仍然有些優勢。因此,在此前第四代非隱身戰鬥機還不多的時候,空軍的戰法,就是讓少量的殲-10、殲-11戰鬥機在中遠距離上牽制住敵人,然後殲-7E/G/L再靠上去,用近身格鬥幹掉對手。

從前的打法

這樣做有用嗎?當然有用,就是損失也會比較大。所以,在國產第四代非隱身戰鬥機裝備數量上來後,空軍就開始轉用殲-10戰鬥機覆蓋掉了此前殲-7E/G/L戰鬥機的作戰職責。

2025年就退得差不多了

雖然目前空軍仍然有300多架的殲-7系列戰鬥機,但是其退役速度將會繼續加快。預計到2025年前後,所有的殲-7系列戰鬥機將全部退出現役。屆時,除了殲-8F和殲幀-8F之外,空軍的戰鬥序列中,將不再保有其他的三代機。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對臺一線還不換?老式蘇27還要再撐4年,等300多架殲7退完
    美國空軍現在還有一百多架的F-15C戰鬥機和F-15D戰鬥機,大部分機齡都已經很大了。但是美國空軍還是選擇一直對其進行延壽處理,以撐到新型戰鬥機的接班。美國空軍的F-15C前幾天我的一篇文章中就已經說過了,中國空軍目前還有300多架的殲-7戰鬥機還沒有退役完,即使是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的部分作戰單位,也還裝備著一些殲-7戰鬥機。
  • 中國殲-10戰鬥機有多少?殲-10C產量已破210架,殲-10全系列至少有526架
    05批次的殲-10C戰鬥機弄清楚殲-10C戰鬥機的生產批次之後,接下來就是弄清楚殲-10C戰鬥機單個生產批次的產量有多少了,這點最好是從現役殲-10C戰鬥機上來找。現役的殲-10C戰鬥機在起落架擋板上,會印刷上這架戰鬥機相應的批次號碼。在此之前,曾有人在一架現役的殲-10C起落架擋板上,發現了「J10C0271」的編號,代表了這架殲-10C戰鬥機是第二批次,第71架量產型殲-10C。
  • 中國首批三代機悄然退役:為什麼比殲-7、殲-8等二代機更早?
    而迅速換裝蘇-27同款AL-31F發動機的殲-10戰機,同樣得益於此,才得以在21世紀初成功進入現役——否則,使用渦噴-15的殲-10恐怕遲遲未能成功,結局甚至有可能是抱憾下馬。光是引進的就有76架蘇-27SK/UBK、大約100架蘇-30MKK/MK2還有24架蘇-35;自行組裝的也有95架殲-11A、至少200架以上的殲-11B/BS和殲11BH/BHS,還有數量未明的殲-16和殲-15,總數可能直逼700架。
  • 殲-7戰鬥機對我國有多重要?再用上幾十年不成問題
    這個時間點空軍手上有殲-5、殲-6戰鬥機,當然都是仿製米格小飛機,關鍵是仿製質量還不怎麼過關。面對國外已經開始進入二倍音速時代機型,我們的下代戰機也必須得到研製,否則剛剛建立起的空軍裝備體系立刻又落伍了。在蘇聯全面撤走專家資源後,沒想到赫魯雪夫居然送了當時最先進的米格-21給我們,意料之外的驚喜來的很突然這才有了殲-7未來幾十年間主力地位。
  • 最先進的米格21都在三代機前落敗,數百架殲7戰鬥機還能戰否?
    圖片:利比亞「國民軍」的米格-21MF,埃及支援的「國民軍」擁有利比亞各派武裝中相對最為雄厚的空中力量,大概擁有10多架能用的戰鬥機,埃及支援的米格-21MF戰鬥機是主力。這一次被擊落,據傳是被守衛的黎波裡的民兵手上的肩扛式地空飛彈擊落的,這些米格-21缺乏三代機上常用的紫外線飛彈逼近告警器,加上「國民軍」飛行員緊缺,學藝不精,被擊落再正常不過了。
  • 殲20戰機或已有50架:2030年數量超過500很有望
    -20戰鬥機近日中國空軍首次公開第一個殲-20在建製作戰部隊圖片,威龍第一旅閃亮登場。未經證實消息說中國空軍現在大約擁有接近50架殲-20戰鬥機,根據這個速度,大約可以推測成飛大約在7個月內製造了19-25架戰鬥機,平均每個月大約3架。這個速度大約與當年F-22戰鬥機列裝速度大致相當,2005年美國空軍批准F-22戰鬥機批量生產,2011年生產線關閉。6年時間大約生產了180架飛機,平均每年30架,每個月生產2-3架飛機。
  • 殲10裝備數量突破500架,另一款老戰機進入加速淘汰時代
    大象漫長步近日CCTV公開了殲-10C戰鬥機大象漫步的畫面,數十架殲-10C戰鬥機在跑道上面嚴陣以待,以給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從海外資料來看,殲-10C戰鬥機裝備數量已經超過200架,而殲-10系列戰鬥機裝備數量已經突破500架,並且還在繼續增加長之中,普遍預測殲-10C系列可能生產到2025年,然後新一代隱身多用途戰鬥機接替。
  • 殲20作為我國最強的戰鬥機,5架殲20的威力有多大呢?
    5架殲20在隱身狀態下可以掛載「10枚霹靂-10+20枚霹靂-15,一共可以攻擊30個空中目標」,在非隱身狀態下可以掛載多達70枚飛彈(一架殲20內置彈倉掛載6枚飛彈,外置4個雙聯裝複合掛架可以掛載8枚空空飛彈)。
  • 有了殲10和殲20,為何中國空軍殲8戰鬥機還遲遲不退役?
    我們海對面臺灣省的盟友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頻繁的出現在我國領土上空偵查,由於沒有能都對付這種在萬米高空偵查的飛機,我們只能用紅旗-2防空飛彈守株待兔來對付U-2偵察機。雖然說,最後面打下了五架U-2,但這種被動的防禦局面讓中國空軍非常不適應。為了改變這個局面,中國的軍工科研者通過我們已經吃透了的殲七技術,用兩架拼一架的方法,研製出了殲八戰鬥機。
  • 中國殲7戰鬥機的艱難歷程-知其然不知所以然,隨便魔改坑死你
    但是殲6有一個非常糟糕的特性就是,操縱特性特別差,超音速和亞音速飛機的氣動重心移動很大帶來很大的麻煩,亞音速和超音速的操縱特性迥異,亞音速可以動作很大,超音速需要動作很小,其中有一個轉換開關,飛行員需要看速度表,然後按開關才能保證飛行安全,經常有飛行員忘記按轉換按鈕,在超音速動作過大,造成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由於這個毛病,外加2倍音速米格21快速出貨,蘇聯用過幾年就徹底放棄
  • 殲-10戰機,它改變了中國
    渦噴15是測繪R-29-300發動機的型號,雖然推力指標與AL-31F相同,但重量、尺寸和耗油率都太大;渦扇6改則是為殲-13開發配套的發動機,推力雖然號稱可達12.6噸,卻從未真正落實到產品上去;而太行發動機則因太晚完成研製,生生錯過了時機,後來也僅有幾架殲-10戰機為測試而裝備過太行。
  • 150架對21架,中國殲-20戰鬥機和日本F-35戰鬥機攻擊力橫向對比
    前言:隨著,解放軍空軍裝備新型戰鬥機數量增加,整體規模也越來越大,如裝備俄制蘇-27和蘇-30戰機,再加上本國研製殲-10戰鬥機,打造出國產版殲
  • 殲-10不老,戰力再提升——淺談殲-10C改進型戰鬥機
    2017年7月30日,在建軍90周年閱兵式上,作為空中作戰群的第五梯隊,1架轟-6U空中加油機帶領2架殲-10C戰鬥機飛行受閱。從外形上看,殲-10C與殲-10B相比,有幾個主要的變化。第一,殲-10C採用了更新的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替代了殲-10B上的無源相控陣機載雷達,綜合探測能力又有了新的提升。其一是有效功率大幅提升,探測距離顯著增加;其二是具備更強的獨立波束掃描和探測能力,多功能能力顯著優於殲-10B。
  • 從殲-7跨越到殲-16!東部戰區這支王牌部隊更強了
    資料圖:殲-16飛過天安門上空公開資料顯示,殲-16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戰鬥機,看得遠、火力猛、適應性強,既可完成制空作戰任務,又能實施對地、對海打擊,能夠全天候、遠距離、多領域執行多種任務。圖片說明:殲-16戰鬥機換裝新型戰鬥機的背後,該旅飛行員為拓展裝備性能邊界而堅持不懈地付出。
  • 中國殲-7飛機
    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仿製前蘇聯米格-21戰鬥機生產的噴氣式戰鬥機,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性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
  • 央視曝殲-16訓練畫面,外媒羨慕不已,單架能覆蓋殲-7整個大隊實力
    -16戰鬥機後的空戰訓練,透露該旅飛行員從換裝殲-16後,面對三代半戰鬥機(俄標四代半)跨越式的發展,克服困難在換裝一年多以後就能參加各項任務,在短時間內就形成了戰鬥力。這說明我國空軍正在以「抄底」方式加速新戰鬥機的更新換代,而不是之前的「梯次」換裝,已經明顯老舊的殲-7戰鬥機正在快速退役。這種中國速度讓外媒羨慕不已。國外軍事觀察雜誌近日撰文稱,從殲-7換裝殲-16對中國空軍的戰鬥機裝備來說是一個巨大提升,殲-7最早於1965年左右開始服役,而殲-16則是2013年開始服役的新銳戰機,這意味著兩者在技術層次上相隔了近半個世紀。
  • 從初代殲-11到終極殲-7:中國空軍的「影子家族」殲擊機
    目前看到的部分資料顯示,有計劃先使用當時正在試飛的殲-7Ⅲ的JL-7A雷達「苟住」的打算,類似使用米格-21MF雷達的「猴版米格-23」米格-23MS;反正留出機頭空間之後,以後換性能更好的雷達就容易不少。但與此同時,在陸英育總師的領導下,132廠與西工大在雙三角翼布局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甚至有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新型殲17戰鬥轟炸機嚴重抄襲了俄羅斯蘇34戰機,這一點讓俄羅斯勃然大怒了。不過,有軍迷表示,如果中國真在研製殲17戰機,僅從對地攻擊能力上來說,一架殲17可以抵過10架殲10戰機。隨著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在敘利亞戰場頻頻出擊,中國是否也應研發同類戰機就成了個熱門話題。
  • 殲10B為何僅生產兩年就停產:殲10C裝備數量已超60架
    更值得關注的是,殲-10B戰機雖然從正式服役至今才兩年多,但只裝備了50多架後就宣布停產,取而代之的是換裝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的繼續改進型——殲-10C戰機。據軍事專家統計,殲-10C戰機目前裝備數量已超過殲-10B戰機,而且新的訂單還在源源不斷地被發往生產廠家。
  • 3架梟龍即將到貨!奈及利亞在二手網站甩賣米格戰機,幾乎沒飛過
    在美國的trade-a-plane網站上,內華達州一家名為Inter Avia集團上傳了一批極為特殊的二手飛機,多達20架米格-21戰鬥機,這些戰機並不是美國民間飛行愛好者收藏的,而是奈及利亞空軍退役封存的,都是米格-21的後期甚至是末代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