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用同樣的發動機,為何FC-31不敵米格29而殲20碾壓蘇27?

2021-02-18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最近瀋陽FC-31輕型隱身戰鬥機2.0推出,吸引了無數群眾的目光,外加中央媒體節目轟炸,早些時候巴黎航展時候,領導的發言:隱身,超音速巡航,先進航電,對空對地多用途,給的人的感覺,這飛機好的不能再好,牛的不能再牛了,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一步步分析。

FC-31,第二架在2016年年底首飛,這飛機做了不少細節修正,指標有一定改善

當然說到2.0版本FC-31戰鬥機,需要從最初1.0開始說起,1.0是瀋陽所的三翼面雪鴞重型戰鬥機和成都所鴨式布局殲20戰鬥機競標失敗後的後手,這是一種隱身技術試驗機,單純為了驗證隱身戰鬥機技術的驗證機,為了節約費用,飛機總體設計採用了米格-29和梟龍戰鬥機使用的RD-93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比較便宜,高空高速能力湊合,就是比較老,推力小,重量大,壽命短,可靠性一般。

最終FC-31採用了雙發布局,其餘設計幾乎延續美國F35的設計,常規布局,上單翼,機身兩側蚌式進氣道,單座,傾斜雙垂尾,不帶推力矢量,假如不認真看,幾乎可以以假亂真F35戰鬥機。

從正面看,FC31戰鬥機幾乎和F35如出一轍,這個也是總師降低風險的思路之一

由於殲20戰鬥機,個頭巨大不僅僅要求有F22級別的隱身和機動性能力和F35的設備能力,而且由於國內發動機重量和油耗歷來極其垃圾的記錄,必須要求內油比F22多太多才能保證合適的航程,同時為了照顧國內垃圾的超長超大電線桿級別飛彈更是大大增加了彈倉空間的長度和深度,而且還要求設備優秀能對付F22,機動性超越F35。

長跪不起的國產航空發動機行業,嚴重的拖累了殲20戰鬥機設計,最後只好用俄羅斯發動機湊合試飛

國產霹靂12家族飛彈巨大的尺寸,給殲20戰鬥機設計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殲20戰鬥機具備超大彈倉和超量內油,還要求完成隱身和超音速巡航,這幾乎是不可能任務

指標如此超卓,發動機一如既往的長跪不起,採用俄羅斯落後發動機湊合,難度爆表,在軍方看來,成都所的承諾簡直是天方夜譚,不過成都所和成飛的狼性拼搏作風在殲10和梟龍戰鬥機的瘋狂進展和良好結果召喚下,客戶還是給了最大的理解和最大的耐心體貼,甚至做好思想準備,某些指標不達標,也湊合接受,慢慢改。

殲20戰鬥機,設計師為了解決發動機不給力的外加飛彈粗大的負擔,費盡了心力

在瀋陽所看來,這麼多重重壓下,實現目標,幾乎是做夢變蝴蝶-想入非非,除非客戶對於飛機關鍵重大參數做大踏步讓步,比如隱身指標稀爛,或者腿短一大截,或者彈倉小一號,改國產小彈等等不足而一的想法,實際上也是如此艱難,殲10戰鬥機研製的時候,還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外國的技術援助,對於自己第一次搞先進三代機,有根拐杖總感覺有點心理安慰。

到了殲20戰鬥機的時候,直接針對目標是美國F22和F35戰鬥機,這個時候,只有美國掌握了隱身戰鬥機的設計和製造,全世界沒有任何別的國家可以提供任何有用的隱身技術支持和援助了,總設計師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F-22,美國空軍的鎮家之寶,性能先進,但是不外賣不讓外國人接觸,歐美盟國都不行

當然,除了設計師之外的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是,成都所做到了,成飛做到了,沒有拐杖的時候,就憑自己員工和相關系統部門員工,壓榨最大的能力,腦洞大開又大開,史無前例的創造出了 幾千項新技術新設計,終於給祖國交上了一幅不能再完美的答卷。

當然,為了做個對比,用裝備同樣2臺RD-93發動機的FC-31和米格29戰鬥機對比,在珠海航展上,FC-31爬升慢悠悠,轉彎磨磨唧唧,加速緩慢,和米格29的爬升加速快捷轉彎神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用同樣的發動機,最終性能指標差距巨大。

FC-31戰鬥機在珠海航展上做了多次飛行表演招攬客戶,結果事與願違,飛得太趕人

米格-29戰鬥機,航展上大出風頭,內油少,設備簡陋是關鍵

當然,根本原因在那裡,FC-31是隱身飛機,要多內油,帶彈倉,機身截面平均比米格-29大20%-30%,結果重量飆升,阻力猛漲,指標就一落千丈。

而殲20戰鬥機和蘇27使用同一款2臺發動機,而且殲20戰鬥機內油比蘇27戰鬥機還多一些的情況下,而且還有一個寬2米,長接近5米的大型彈倉下,亞音速指標更好,超音速性能完全碾壓,這就完全歸功於總師大膽採用鴨式布局和先進氣動和結構設計了。

殲20戰鬥機設計,集合了大長腿和大彈倉,以及F22級別的隱身和機動性,是美國空軍最想要的飛機

蘇27戰鬥機,三代機裡面設計負擔最重,常規布局裡面結構最複雜,但是在殲20的對比下黯然失色

某資深航空人士曾經做過總結,做常規布局容易,各種參數需要非常嚴格的選擇而且出彩非常難比如靠大力出奇蹟的F22和F15戰鬥機,投機取巧減設備的F16。做鴨式布局很難,風險很大,由於過度的非線性渦流作用,飛控很難,但是指標容易出彩,重量輕,機動性好,超音速阻力小。

常規布局設計難度相對較小,但是容易撲街,超級大黃蜂就是明顯的例子

鴨式布局有巨大的設計收益,風險也成倍的增長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硬貨 | 「米格-23、米格-27、米格-29、蘇-27」退役發動機,適合科研!
    ,米格-29渦扇發動機RD-33,蘇-27渦扇發動機AL-31F。米格-27:R-29-300渦噴發動機米格-27原稱米格-23Б,後改稱米格-27,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在米格-23C基礎上研製的變後掠翼戰鬥轟炸機,屬第2代戰鬥機,該機曾經出口華約多個國家。其中出口型號米格-27M,使用R-29-300發動機。
  • 蘇-27、米格-23、米格-29、米格-31教具,機殼完整,適合科普、教學,科研等!
    現有某國多架「米格-23UB教練機、米格-27、米格-29、米格-31、蘇-24、蘇-27飛機"退役,均已拆除武器系統、動力系統
  • 米格-23、米格-31、蘇-27戰機機殼,適合靜展和國防科普教育!
    現有某國多架「米格-23UB教練機、米格-27、米格-29、米格-31、蘇-24、蘇-27飛機"退役,均已拆除武器系統、動力系統
  • 沈飛FC-31無競標拿下四種機型大單? FC-31真的有戲了?
    這個蘑菇雲還沒散去,最近幾天又有消息,瀋陽不滿成都殲10和殲20戰鬥機,成都都沒有搞出真機對比就在紙面評測直接過關表示不滿,這種PPT制勝論完全就是無稽之談,是好是醜,拉出來溜溜,讓飛行員來說話。FC-31這個飛機究竟如何?為何有諸多的爭議?我們先看看歷史。
  • 中國空軍引進米格31?別逗了,殲20比它先進兩代
    -27P戰鬥機執行空中優勢作戰任務,它的任務是纏住美國空軍F-15戰鬥機,由米格-31來攔截轟炸機和巡航飛彈,對於中國空軍來說,在國力有限情況下,引進蘇-27SK自然是首選。中國空軍當年在中俄航空技術合作之中緊盯蘇-27SK從技術上來講,米格-31也沒有太多可取之處,首先它採用無源相控陣雷達,採用強制饋電技術,系統體積和重量偏大,從技術發展趨勢和潛力來講,明顯不如有源相控陣雷達,機載數據鏈傳速速度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起初,蘇聯極力向我們推薦中型的米格-29戰機,在解放軍空軍莫斯科代表團的一再堅持下,我們最終獲得了航程更遠、體型更大的重型戰機蘇-27.圖片說明:雨燕和勇士表演隊混合出場,蘇-30(蘇-27平臺)對比米格-29事實上,隨著現代戰機空戰模式轉向超視距,任務需求越來越發展為多用途,體型更大、噸位更重的戰鬥機無論在作戰性能和改造潛力上都遠勝中輕型機。
  • 當年如果買不到蘇27生產線,沈飛重型戰鬥機會是啥樣的?
    從俄羅斯人的觀點來看,殲8II就是一個採用三角翼的米格23,指標全面落後從殲8到殲8II戰鬥機,唯一的進步是火控雷達,氣動飛控幾乎無多少變化,還是典型的二代機,打死了最多和美國F4戰鬥機一樣,假如能及時搞定大型火控雷達和飛彈的話
  • 三大原因致殲31遲遲無法轉正?每一點都很致命
    眾所周知,未來中國的空中力量將會以殲-10C、殲-16和殲-20三款戰機為主,此外海軍還有殲-15艦載機。
  • 中國引進蘇27戰機始末:購買前空軍不堪一擊!
    從米格-29到蘇-27:艱難的談判過程蘇聯希望中國購買「老夥伴」米格公司的米格-29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期間,重點考察了蘇聯的航空航天工業。蘇聯安排中國代表團觀看了蘇-27、米格-29殲擊機和米-28、米-35戰鬥直升機飛行表演,參觀了流體動力、發動機等3個研究機構,1個設計局,米格-29飛機及發動機製造廠等4個工廠,航空飛行控制中心、宇航培訓中心、發射場以及空、海軍基地等單位。中國代表團當時特別留意了蘇-27和米格-29兩種殲擊機。從飛行表演看,兩機的飛行性能非常出色。
  • FC31前身殲14雪鴞,競爭中不敵殲20,在蘇式道路上越走越遠
    相比於殲20,沈飛FC31的亮相更加高調,但從其編號FC來說,就顯示了其是在軍方訂單競爭失敗後的產物,只能嘗試走外貿的路線。而這次我們不說FC31,來說一說它的前身,由沈飛開發的殲14"雪鴞"戰機,以及它在國產五代機競爭中是如何不敵殲20的。
  • 蘇27設計怎麼樣?出發點不錯,但成果與代價不成正比
    ,中國也引進大量生產,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蘇27家族飛機最大用戶,除了直接進口的蘇27sk和蘇27UB,蘇30mkk和蘇35戰鬥機外,還在俄羅斯提供的產品基礎上研發了殲11B單座戰鬥機,殲11BS雙座教練機,殲15艦載機,殲16戰鬥轟炸機。
  • 米格-29、蘇-27在美國:是富豪藏品,也是美軍訓練假想敵
    據美媒報導稱,保羅·艾倫生前收藏的這架米格-29UB(美國國內註冊編號N29UB)雙座型教練戰鬥機,產於1989年,原屬於烏克蘭空軍(曾保有200多架米格-29,是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米格-29用戶)。冷戰結束後,烏空軍將這架米格-29UB翻新,並「去武裝化」(拆除機載雷達、火控設備以及武器發射能力)後於2005年將其「擺上貨架」,歡迎國際收藏愛好者選購。
  • 中國殲20隱身數據對俄震動有多大:或動搖俄投產蘇57
    在更早的6月30日,俄羅斯副總理尤裡·鮑裡索夫宣稱:「蘇-35是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所以沒有必要加速推行第五代戰鬥機的大量生產。」對於鮑裡索夫表態的含義坊間各種猜測都有,從蘇-57的量產推遲,到事實上取消。  蘇-57在2010年1月29日首飛,比成飛殲-20還早一年。當時還稱作T-50,這是蘇霍伊設計局的內部代號,不是俄羅斯空軍的正式型號。
  • 傳說中的雙發版殲10——曇花一現的米格1.44
    米格1.44一改米格29中央升力體布局的技術路線,採用了風格迥異的高位鴨翼+三角翼+外傾雙垂尾+腹鰭布局,與後來的殲20高度相似,這種新穎的布局超音速升阻比極佳,具有鮮明的個性,比拘泥於蘇27窠臼的T50強得不是一點點,無奈俄羅斯的已無力支持如此優秀而又陌生的設計了。
  • 中國殲系戰機大全,從殲1到殲31!
    殲-11是蘇-27型戰鬥機中國產型號。中國從1992年開始先後引進了一百多架蘇-27型戰鬥機。  主要用於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機動力強,雙矢量發動機,外加一臺輔助升力發動機,雙垂尾,無鴨翼,無尾翼,在隱身和空氣動力有很好的結合。
  • FC-31換裝渦扇-19發動機能否轉正?戰力與F-35相比還有多少差距?
    目前世界上一共出現了五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這五款第五代隱身戰機分別是美國的F-22和F-35、中國的殲-20和FC-31以及俄羅斯的蘇-57。在全球隱身戰鬥機當中,僅有三款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才列裝部隊,也就是美國的F-22和F-35,中國的殲-20戰機。
  • 米格-35:跟中國貨死磕?
    當初,蘇聯人把米格-29定位於輕型,蘇-27定位於重型。米格-29怎麼改,身板兒也不會變成蘇-27。這就是先天的底子。那麼各自改進出來的替代品米格-35和蘇-35從概念上依然延續著輕重搭配的思路,市場定位上也是同樣遵循兩條腿走路——俄羅斯本國買一部分,出口一部分,這樣才能降低成本、產生利潤。
  • 從殲-1到殲-20:中國戰機蓽路藍縷70載……
    新中國的空軍裝備從殲擊機開始,從一無所有、蘇聯購買、引進仿製到自主研製,從殲-1到殲-20,從無到有、從低到高、從弱到強,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從仰望美蘇到平視美軍,血淚和著汗水,蓽路藍縷,一路走來,終有一天我們會所向無敵!
  • 又給中國殲20「找爹」!抄襲了米格1.44?
    俄媒稱,儘管米格1.44項目已在俄羅斯壽終正寢,但在正同時研發兩款四代機的中國,卻引起了極大的興趣。據中方說法,殲-20將是中國第一款成熟的五代機,但是專家表示,有趣的是,殲-20與米格1.44有著許多顯而易見的相似之處。文章稱,這兩款戰機都有著鴨翼和V型尾翼,這意味著中國人在研發這款戰機的時候一直都牢記著俄羅斯的原型機。
  • 殲35的改進幅度很大?發動機依然是難題,機體已接近殲20?
    《艦船知識》雜誌發布的新年掛曆,就疑似出現了改進後的31001/殲31艦載機,目前國內網絡給這款31001/殲31版隱身艦載機取名為殲35。相比目前狀態的31001/殲31,殲35的改進幅度很大,主要集中在機體,該機的機體更大,至少看上去已經接近殲20。客觀來講,這個版本的殲35,是能夠滿足國人期待的。31001/殲31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使用兩臺發動機引發的各種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