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艦隊

2021-02-23 來自星星的強歐巴

匆忙間在中山紀念圖書館偶遇這本書,願意看的衝動,是對西方歷史的無知。

 

茨威格在回憶錄《昨日的世界》裡曾特意描寫自己被啟發的一刻:不走出歐洲,也就很難理解歐洲。於是茨威格在青年時期就開始了環球旅行。

 

作者馬丁利一直想寫本關於無敵艦隊的書,作為哥倫畢業大學的歷史學教授,經常浮現大海裡的刀光劍影。作者太有耐心了,積累了大量素材,靈光一現,才動筆去寫。一支艦隊,洋洋灑灑幾十萬字,人物描寫精彩紛呈,尤其是關於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小心翼翼做決策時情景,真實生動。

 

作者描寫的時間段是1587年蘇格蘭女王瑪麗被處死到1588年中旬西班牙無敵艦隊北徵英格蘭失敗返航結束,時間很短,內容很多。以往我喜歡以小見大,研究具體事物,這次我想通過更博大深刻的背景來闡述無敵艦隊。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消滅拜佔庭帝國,定都君士坦丁堡,切斷了東西方交流的陸路貿易,而當時歐洲人推崇香料、花椒、肉桂等,需求巨大。為了打破壟斷,獲取更多財富,才有了大航海時代。

 

西班牙、葡萄牙 荷蘭等國家,通過槍炮、細菌和鋼鐵,佔得先機,在全球各地開展殖民貿易,積累了大量財富。為了保護航線,捍衛既得利益,西班牙無敵艦隊應運而生。約有150艘以上的大戰艦、3000餘門大炮、士兵上萬人的龐大艦隊,橫行於大西洋和地中海。西班牙殖民者早期擴張的動力,除了財富,還有推廣天主教信仰。

 

但15世紀前後歐洲內部經濟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務實的小資產階級逐步興起,生意人在意的是營商環境。但當時歐洲還是以神權思想為本,羅馬教廷政教合一,享受極高的特權,內部又分為很多層級,開支大,經常收各式各樣的稅,這讓新勢力很難受。於是大家起來抗議,這就是歐洲著名的宗教改革,抗議者被人稱為新教,新教中最徹底的人又被稱為清教徒。

 

宗教改革並不是要革了基督教的命,大家還是要信上帝的,只是形式變了。新教要的是務實,取消各種繁文縟節,自己面對上帝即可,而不是還要通過教皇等中介,還要交一堆稅。這直接動搖了羅馬教廷的權威,也讓歐洲各國天主教勢力憂心忡忡。

 

西班牙就是天主教國家的典型代表。1587年蘇格蘭女王瑪麗被處死,觸動了歐洲神經。瑪麗是英國國內天主教勢力的代表,而當時英國已經確定了新教,並脫離了羅馬教廷,兩股勢力暗流湧動。西班牙捍衛的是天主教利益,國力強盛,把立新教的英國看作異端分子,蠢蠢欲動。面對內憂外患局面,伊莉莎白在大臣的建議下,下達了處死瑪麗的手令。

 

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通過評估,在羅馬教廷的支持下,動用無敵艦隊,於1588年春夏之交北徵英格蘭。

 

宗教改革只是新舊時代交替的縮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緊接著是文藝復興運動、席捲歐洲的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奠定了歐洲今日的地位。

 

有趣的是宗教改革深刻影響了現在。在宗教改革較為徹底的德法英,思想進步,營商環境好,大家積極入世,努力工作,反而促進了經濟發展;在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天主教勢力強大,改革緩慢,搞得還是迂腐陳舊那一套,比如禁欲主義,大家提倡克制、出世、無為,不怎麼努力工作,經濟相對較弱。

 

新舊交替的時代,上帝站在了英格蘭這一面。腓力二世計劃拿下英國,再攻佔荷蘭,然後夾擊法國,最終稱霸歐洲。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惡劣的天氣讓西班牙大傷元氣,還沒來得及登陸英格蘭,被迫進入北海。在暴風雨中失去了航向,沒有了補給,尤其是新鮮的蔬菜和淡水,長期漂流,大部分士兵生病,士氣低落。大家紛紛靠岸逃命,又被土著人屠殺。第一次遠徵,無敵艦隊直接潰敗。

 

英國確立新教,文藝復興運動興起,資產階級積極擴張,由內而外,迎來了日不落帝國時代。

相關焦點

  • 悅讀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Hello~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Reading Time,今天呢,我帶大家來看看歷史上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是如何被打敗的。
  • 輸給老天爺——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的真相
    終於,經過三年的籌備,西班牙人於1588年組織起134艘戰艦開赴英倫——這就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無敵艦隊」。「無敵艦隊」並非「無敵」所謂「無敵艦隊」只是後人對這隻艦隊的稱呼。事實上,它的本名叫GrandeyFelicísimaArmada(幸運的艦隊)。船艦雖多,但質量良莠不齊。
  • 【歷史篇】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中文翻譯】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 1588年 ) 一一英國人在美洲的活動令西班牙國王十分惱火,因為他宣稱整個美洲都是自己的,不想讓英國人染指美洲。西班牙國王決定徵服英國以此終結英國的航海活動,但是,霍金斯、德雷克、羅利和那些持槍的英國人十分頑強,就連不可戰勝的「無敵艦隊」也感到棘手。
  • 【故事】西班牙無敵艦隊,從崛起到覆滅
    西班牙計劃打造一支龐大的艦隊,從裡斯本出發,與從尼德蘭戰場趕來的帕爾馬在海上會師,並掩護陸軍部隊登陸作戰。為了打造這支對抗英國海軍的無敵艦隊,腓力找到了西班牙海洋艦隊總司令聖克魯茲侯爵,一位屢立戰功的海軍老將。不過遺憾的是,這位侯爵在籌備階段就因為過度勞累而撒手人寰,無敵艦隊的籌備因此陷入了混亂。
  • 歷史大觀園┃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覆滅
    腓力二世耗費巨資,裝備了一支龐大的艦隊,叫「無敵艦隊」。任命自己最親信的梅·西多尼亞公爵為艦隊總司令。不過,西多尼亞公爵本是陸軍將領,不僅沒有海戰的經驗,而且還暈船,只是由於對腓力二世忠心耿耿,才出任「無敵艦隊」總司令的。「無敵艦隊」一共擁有艦船一百三十四艘,船員和水手八千七百多名,士兵二萬一千多名。這支龐大的艦隊於一五八八年五月底從裡斯本港揚帆出航了。
  • 無敵艦隊被打敗西班牙帝國就完了嗎?
    而要輪到英國人來編織這段歷史記憶時,他們首先會得意洋洋地緬懷的必定是1588年的大捷——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王的卓越領導下,英格蘭海軍擊潰了來襲的一支陣容強大的西班牙艦隊,史稱「無敵艦隊」。「無敵」這個稱號無疑與歷史事實形成了巨大反差,其中包含了一種英國式的諷刺意味。
  • 無敵艦隊的覆滅與「一條鞭法」的成功
    當不可一世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徵討英國時,中國正在大明王朝中興之際,明朝最牛首輔張居正掌握著帝國的命脈,「一條鞭法」閃耀著這位天才政治家的智慧
  • 「無敵艦隊」的覆滅(上)
    如今,在任何一本世界歷史教科書中,都會提到1588年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那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徵英國,卻被英國打得全軍覆滅。
  • 王家曦:「無敵艦隊」羅生門與美國的戰略徘徊
    這個爆炸新聞最終變成一場羅生門,點出的是在全球挑戰相對增加和軍事實力相對收縮的大背景下,美國全球軍事戰略走向的逡巡徘徊。川普在記者會上用「armada」而非「fleet」稱呼美軍艦隊,想必也有根植於內心的自負。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稱雄大洋半個多世紀,毫無疑問有自負的底氣。但是世界海軍史上,「無敵艦隊」卻無一例外的黴運纏身,下場黯淡。
  • 子揚說|「無敵艦隊」全軍覆沒之謎……
    顧名思義,「無敵艦隊」就是天下無敵。然而,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卻上演了一出「以多負少」的悲劇,「天下無敵」變成了「人盡可欺」。    為了爭奪海上霸權,西班牙和英國於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壯觀的大海戰。這次海戰西班牙實力強大,武器先進,戰船威力巨大,且兵力達3萬餘人,號稱「最幸運的無敵艦隊」。
  •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非被英國海軍擊敗?
    無敵艦隊中的西班牙大帆船▍無敵艦隊的準備與啟航1588年5月9日,無敵艦隊從葡萄牙裡斯本出發,開始了漫長的徵程。為了這次戰役,西班牙國王菲利佩二世總共集結了130餘艘艦船、2萬士兵。8月6日,無敵艦隊在加萊下錨,等待帕爾馬的大軍的到來。但海峽的這一側並非由西班牙控制,對無敵艦隊來說實在不是一個安全的停泊地點。令麥迪納·西多尼亞焦急的不是不斷壯大的英國艦隊,但事實證明對無敵艦隊構成嚴重威脅的不是他們,而是時間和空間的阻隔。
  • 十六世紀西班牙無敵艦隊真的無敵?這款Steam遊戲告訴你歷史真相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時代,當時作為海上軍事強國,西班牙的海上軍隊被稱為無敵艦隊。那麼在十六世紀西班牙艦隊是否真的無敵?實際上並不是。在大航海時代,艦隊一般以帆船為主,沒有現代科技的環境下艦船的航速、體型、火力都受到了限制,即便是海上的一些大風浪都可能會給艦船造成致命威脅。而且根據歷史記載,西班牙無敵艦隊曾多次被英國的海盜所打敗。
  • 如果英國沒有打敗無敵艦隊,世界會是西班牙的麼?
    歷史上有關無敵艦隊的著作不勝枚舉,很多人傾向於認為英西戰爭本質上就是對大西洋貿易路線的爭奪,而無敵艦隊的戰敗標誌著西班牙殖民帝國的衰落和大不列顛的崛起,經此一役,西班牙將對海洋的掌控完全轉交給了英格蘭。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
  • 無敵艦隊的名稱如何而來?又為何會輸給英國海盜?
    無敵艦隊是近代西班牙帝國霸權的象徵之一。由於曾被用於進攻後來的霸主英國,而在教科書上佔有一席之地。但無敵艦隊的失敗本身,就說明這支艦隊根本沒有到達無敵的水平。就是觀察過程,也會發現有很多巨大的缺陷。受到王室庇護的大海盜德雷克,便在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組建過程中搶先動手。他和英格蘭海盜劫掠船隊一起,先後攻擊了無敵艦隊的主要建造基地與港口--裡斯本&加迪斯。西班牙人為了組建無敵艦隊而準備的大量木材和其他原料,在這些襲擊中被毀。出師不利的西班牙人,最後只能使用劣質材料來進行迅速補充。很多用於儲存淡水的木桶,就因為使用了劣質材料而讓飲用水更快變質。
  • 強大的西班牙無敵艦隊為何會慘敗給弱小的英格蘭海軍
    1588年腓力二世任命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阿隆索·佩雷斯·德·古斯芒·埃爾·布宜諾-蘇尼加為無敵艦隊司令遠徵英格蘭。無敵艦隊擁有130艘戰船與補給船,2萬多名士兵與水手。無敵艦隊不僅船隻大,配備的加農炮威力也大。聽聞無敵艦隊入侵,伊莉莎白一世委任查爾斯·霍華德為英國海軍司令,調集200多艘船隻迎敵。
  • 歷史課堂--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非被英國打敗?
    對軍事感興趣的讀者可能還在歷史普及讀物中讀到,當時英國艦隊使用射程長的火炮,拒絕西班牙擅長的登艦肉搏戰是制勝的原因。但其實大眾簡單的歷史常識與複雜的史實之間往往有著巨大的鴻溝,無敵艦隊之役恐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證之一。
  • 英西海戰怎麼回事,無敵艦隊為什麼會輸?
    這也是後來無敵艦隊選擇在法國加萊停靠的原因。於是《楠薩奇條約》被腓力二世視為伊莉莎白對西班牙的宣戰。斷斷續續長達二十年的英西戰爭開始了,此時距離無敵艦隊之敗還有兩年。這期間最重要的軍事行動就是1587年德雷克突襲西班牙加的斯港,破壞了部分艦隻與大量裝載物資的橡木桶。這次突襲直接動搖了腓力二世辛辛苦苦穩定的國內政局,還埋下了無敵艦隊的補給隱患。
  • 關於西班牙無敵艦隊,你想知道的細節都在這裡了!(附資源)
    西班牙原本計劃將五萬海軍,包括三萬帕爾馬軍和無敵艦隊裝載的兩萬名士兵,(這其中的士兵大多都是臨時上場的平民男子)前往英國本土執行作戰計劃。並且部隊一旦登陸,蘇格蘭的天主教勢力也將趁機從背後偷襲倫敦。但是艦隊司令梅迪納·西多尼亞公爵先是放棄了直接登陸普利茅斯的良機,此後又錯失了和帕爾馬公爵在加萊會師的機會,在英吉利海峽,英國與前進的無敵艦隊多次交火,在焦灼中英格蘭採取了「火攻船」,沉重打擊了無敵艦隊的指揮系統。
  • 全局觀點之戰爭系列——霸權之戰(五):無敵艦隊之役
    1588年7月,他派遣大貴族麥地納·西多尼亞率領130多艘戰艦和兩萬多水兵組成的無敵艦隊對英國遠徵。在英吉利海峽,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遇到了兩個最可怕的對手——約翰·霍金斯和弗朗西斯·德雷克,無敵艦隊被徹底擊潰。自此西班牙帝國一蹶不振,西班牙的海上霸權地位也逐漸被英國所取代。
  • 英西加萊海戰:傳說中的「無敵艦隊」竟然是這樣覆滅的
    當時,英國的海上實力並不強大,難以與西班牙海上艦隊相匹敵,只能靠海盜頭子德雷克、豪金斯和雷利等人組織的海盜集團在海上襲擊、攔劫西班牙運載金銀的船隻,進行海盜活動。而腓力二世卻擁有一支龐大的艦隊——「無敵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