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又一款新型飛彈現身,其性能究竟怎麼樣?殲20戰鬥機是否能夠搭載這一款新型飛彈?本期視頻將為大家一一解讀。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迷彩虎,我是虎哥。
就在最近,《簡氏防務周刊》報導了一則消息,稱我國的全新一代空地反輻射飛彈正在測試,並且很有可能會裝備我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為其增添一款新的殺手鐧。
從曝光的照片來看,這一款新型反輻射飛彈並沒有掛載在殲20戰鬥機上,而是我國的殲轟7A戰鬥機,這並不奇怪,要說這款我國新一代的反輻射飛彈,還得從其源頭講起。
從相關的圖片來看,該款新型反輻射飛彈的原型應該就是我國此前曝光過的超遠程空空飛彈。
就在前些年,我國的網絡上突然出現了一款個頭特別大的空空飛彈,而當時該款新型空空飛彈正掛載在我國殲16戰鬥機的機翼下面,這也是我國的超遠程空空飛彈首次亮相。
新款超遠程空空飛彈從外觀來看,和以往的中距空空飛彈並不同,最大的一點區別就是採用了無翼式氣動布局,僅僅只有飛彈尾翼,這在主流的空空飛彈上是很難見到的。
這種設計的優缺點都很明顯,其優勢在於減少了氣動舵面,因此飛行阻力和重量大大下降,同時能夠承受更大的過載,劣勢則在於末端的機動性更差,如果沒有採用推力矢量技術的話,在末端很難攻擊高機動性目標,所以常規中距彈很少採用這種設計。
實際上我國的這款超遠程空空飛彈在設計上比較類似於俄羅斯的KS-172超遠程空空飛彈,後者的設計初衷就是在遠距離攻擊的預警機、運輸機、加油機等高價值且機動性不佳的機型,為了增加射程,KS-172飛彈採用了高拋式彈道設計,用於彌補其末端機動性不佳的缺陷。
不過相比俄羅斯KS-172飛彈,我國的新型超遠程空空飛彈可就要先進多了,首先肉眼可見的一點就是體積大幅度縮小,其次則是採用了和霹靂15一樣的雙脈衝發動機,進一步增大射程不說,其末端的機動能力也足以攻擊戰鬥機這種高機動型目標,據推測在攻擊大型飛機時,其最大射程可達400公裡左右,。
實際上,該型飛彈之所以要有如此之大的射程,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讓我國數量龐大的非隱身戰機,也能夠加入到五代機奪取制空權的戰鬥當中。
為此,新空空飛彈還使用了我國最新研製的數據鏈系統,能夠實現A射B導,也就是讓掛載超遠程空空飛彈的三代、四代機成為飛彈載機,躲在安全距離外發射飛彈,讓前方隱身能力更好的五代機或者更遠處的預警機對飛彈進行制導,極大的提高了我國空軍的戰鬥力。
而此次曝光的這款新型反輻射飛彈也是由此而來。實際上用空空飛彈改裝成反輻射飛彈是常有的事,需要做的就僅僅只是更換一下末端導引頭而已,比如說世界上首款反輻射飛彈美國百舌鳥,就是用麻雀中距彈改進而來。
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降低反輻射飛彈的研發成本,並且由於絕大部分零件通用,後勤維護也更加方便。
通過圖片來看,我國新型反輻射飛彈的應該不止擁有被動制導系統,其頭部位置有一個突起,這應該就是其紅外成像末端制導系統,如此設計能夠極大的提高反輻射飛彈的抗幹擾能力以及目標探測能力。
而將超遠程空空飛彈改為反輻射飛彈,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非隱身戰機在進行防空壓制任務的時候更加安全。
現代防空系統在S400這一類第四代防空飛彈服役之後,其有效射程大大增加,相對應的攔截範圍也更大。
如果反輻射飛彈本身射程不夠遠,則會給非隱身戰機帶來極大的被擊落風險。而搭載有新型反輻射飛彈的非隱身戰機,依靠其超遠的射程,戰鬥機能夠在防區外對防空陣地實施打擊。
不過這款新型反輻射飛彈到底能不能塞進殲20戰鬥機的彈倉中,目前還是未知數,如果該飛彈同樣沿用了超遠程空空飛彈的長度的話,是無法塞進殲20彈倉中的,後者的長度超過5米,而殲20戰鬥機的彈倉並沒有達到這一尺寸。
不過這也不要緊,如果新型反輻射飛彈長度過大的話,只需要犧牲一點射程,縮短尺寸就可以了,畢竟五代機憑藉其隱身性能,在面對防空雷達時的被發現距離要小差不多一個數量級,因此射程短一點也沒關係。
對於我國新型反輻射飛彈,大家有沒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