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這個動作,意義重大!

2021-02-19 央視新聞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空中加油被稱為「空中穿針引線」「釐米級飛行」,而暗夜微光條件下的空中加油更是難上加難,被世界公認為頂尖難度的飛行課目。

同種型號的戰機加油被稱為「夥伴加油」。在相繼攻克晝夜間著艦、晝間「夥伴加油」等一系列難題後。近日,殲-15「飛鯊」,又向夜間「夥伴加油」發起了挑戰。

當天19時許,數架殲-15艦載戰鬥機在完成白天加油訓練後轉入夜訓。飛行員盧朝輝、徐愛平率先駕機升空……

數千米高空,徐愛平駕駛加油機,打開加油吊艙軟管開關,緩緩伸出軟管和錐套。盧朝輝打開夜間加油照明裝置,憑藉微弱燈光,判斷受油機與錐套的距離,找尋最佳對接時機。  

「可以對接,允許加油……」數分鐘後,加油結束,受油機脫離,加油機慢慢回收加油軟管,奔赴下一個空域,開啟新一輪訓練。這是官方首次對外公布殲-15夜間「夥伴加油」訓練畫面,標誌著我國航母艦載機部隊全天候作戰能力和實戰化訓練水平得到實際檢驗和有效提升。這次殲-15艦載機夜間空中「夥伴加油」訓練,可以總結成三大關鍵詞:軟管加油、「夥伴加油」、夜間加油。從加油方式看,此次殲-15戰機採用的是軟管加油的方式。
從機型上看,常見的空中加油機大多是由大型運輸機或轟炸機改裝而成,而此次空中加受油,加油機與受油機均是殲-15戰機,性能接近,協同配合更默契。從時間上看,是在夜間進行,猶如夜間「穿針引線」,難度可想而知。

專家解讀:

夜間「夥伴加油」增加作戰靈活度和作戰半徑

夜間「夥伴加油」訓練有什麼難點?實現這一技術突破,對於整個作戰體系來說意味著什麼?

軍事專家尹卓分析認為,晝間加油視距良好,操作比較安全、穩定;而夜間加油要根據指示燈進行加油,對受油機的駕駛員要求比較高,加油機要求平飛,同時保持定航定速定向。
殲-15這次在海上空域進行夜間「夥伴加油」,大大增加了艦載機聯隊作戰的靈活度和作戰半徑。在遠程奔襲作戰中,採用「夥伴加油」的方式,能加大航程,並大大增強對海反艦和對陸精確打擊的能力。

相關焦點

  • 暗示WS-15即將裝備,殲-20終於不再委屈!
    據多家媒體消息證實,中國WS-15發動機再次完成重大技術突破,已成功完成03批次WS-15發動機進氣機匣的設計研究工作。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近來隨著美國海軍F-35C、海軍陸戰隊F-35B隱身艦載機陸續實現重大節點,中國海軍目前唯一艦載戰鬥機殲-15再次引發熱議。
  • 殲15艦載機苦練夜間空中加油!雖有先天缺陷,卻有舉足輕重意義
    @人民海軍 在7月27日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海軍的殲-15近期完成了夜間空中夥伴加油訓練,由於並無「首次」兩個字,推測相關訓練應該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此前,北海艦隊已經披露殲-15密集進行晝間空中夥伴加油訓練,為夜間空中夥伴加油訓練奠定了基礎。
  • 重大事件!003航母與殲15說再見!沈飛或作出重大抉擇,新艦載機超越F35
    關於003航母的艦載機,無論是在殲-15上還是在新一代艦載機上,都有很多猜測。但在目前的形勢下,沈飛可能已經做出了為003航空母艦研製新一代艦載機的重大決定。這意味著003艦載機和殲-15告別了中國海軍的新型艦載機或超越了F35戰鬥機。  老實說,中國海軍艦載機的更新換代與世界各國海軍的發展息息相關。
  • 意義重大!殲15完成夜晚夥伴空中加油,我航母編隊已具備夜晚遠程打擊能力
    15艦載戰鬥機成功完成夜晚空中加油訓練,標誌著殲-15艦載戰鬥機已經具備晝夜全天候遠程打擊能力。▲殲15完成夜晚空中加油訓練夜晚空中加油對於殲-15艦載戰鬥機來說至關重要。從近期幾場局部戰爭來看,艦載戰鬥機利用夜晚掩護髮動攻擊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常用戰術。在夜晚掩護下對方光學瞄準武器很難發揮作用,只能採用雷達或者紅外製導飛彈進行防禦,我方則可以採用電子幹擾、防空壓制等手段進行壓制,這樣可以提高我方攻擊成功概率和戰場生存能力。
  • 殲-10C換裝太行意義重大,已經遍地開花
    ▲裝有太行的殲-10C,截圖來自成飛官微太行陸續力量列裝殲-11B、殲-16、殲-20、殲-10C也意味著我國主力戰鬥機已經基本上實現發動機的國產化,不僅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從俄羅斯進口Al-31F系列的外匯,還避免了在國產戰鬥機的操作使用以及出口外銷上受制於人
  • 臺媒:殲-20進駐衢州機場15分鐘可轟炸臺灣
    近日,大陸網際網路上一段解放軍殲-20戰機飛行的視頻,引發臺媒「共軍最先進隱形戰機進駐衢州機場」的驚呼,稱該機飛行15至20分鐘就可抵達臺灣上空轟炸
  • 推力矢量型殲10B究竟在航展做了什麼動作?讓蘇35黯然失色!
    在萬眾關注的飛行表演環節,早上10點多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進行了10多分鐘的飛行表演,立刻震動了整個現場,它以三個非常經典的超機動飛行動作,來體現它使用了渦扇10B推力矢量發動機之後的「加成」,甚至讓後來出場的3架殲-20都有點黯淡了,網友更是直言動作比蘇-35更驚豔。
  • 殲-20的殺手鐧——霹靂-15遠程空空飛彈
    相比於霹靂-12,霹靂-15的主動雷達探測距離有明顯增大,還具備抗幹擾數據鏈,這對於攻擊遠程目標有著重大意義,主動雷達探測距離越大,機載雷達導引時間就越少;抗幹擾能力越強,目標就越難以擺脫飛彈的攻擊。霹靂-15最大特色就是採用了一個雙脈衝固體火箭發動機來擴大其射程,而不是歐洲「流星」所使用的衝壓發動機。
  • 殲10這次部署意義重大,秒變「艦載機」,登上我國「不沉航母」上
    殲-10是單發中型空優戰鬥機,作戰半徑1000公裡左右,被認為是國土防禦性的利器。近年來,中航工業對殲-10戰機進行不斷升級,目前發展最新的型號為殲-10C/D,裝載有最新的中電科有源機載相控陣雷達,搭載霹靂-10、霹靂-15等先進的空空飛彈。
  • 遼寧艦甲板上「迎新」,意義重大……
    飛行中,殲-15戰機左側發動機突然出現故障。對於飛行時間只有50多個小時的新飛行員來說,單發停車,處置難度大。日前,張宇亮駕駛殲-15艦載戰鬥機向著遼寧艦疾速飛來……調整姿態、放下尾鉤、對正跑道,隨著巨大的轟鳴聲,尾鉤牢牢掛住了阻攔索,形成了象徵著勝利的「V」字,戰機穩穩地停在飛行甲板上。包括張宇亮在內,海軍首批生長模式培養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通過航母資質認證,創造了單批認證人數最多、平均年齡最小、飛行時間最少、認證周期最短的歷史性突破。
  • WS-15發動機攻克關鍵技術,殲-20將一飛沖天,再無羈絆!
    中國殲-20隱身戰鬥機的服役,其意義絲毫不亞於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只是探索宇宙更加容易吸引世界的目光。但殲-20卻依然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隱患,自殲-20誕生的那天起,它就裝備的是俄羅斯的航空發動機。真正與殲-20標配的,乃是WS-15發動機。據以往各大媒體綜合消息,WS-15發動機已經進入了最後研製階段,距離實裝已經不遠。而在近日,俄羅斯媒體傳來一個重大消息!
  • 殲-20殲-35運-20都有驚喜 最大意外是H-20
    不排除殲-20會在閉幕式上表演落葉飄首先第一個好消息來自殲-20,該機首席設計師楊偉在航展期間透露,殲-20已換裝國產發動機,且開始量產。而這次參展表演的殲-20,就裝備了國產發動機,在開幕當天的飛行表演中,新升級的殲-20以多個動作,充分展現了優越的低空高速,小半徑轉彎和大迎角飛行能力,這一系列動作具有極強的實戰意義。
  • 對殲11B復產的目的和意義猜測
    聯想到雄鷹演習,除了雄鷹2/3外,殲11家族參加了其它所有場次的演習,是兔子出場最多的機型。難道僅僅是為了扮演蘇30做陪練嗎?當然,基本的對空作戰演練是少不了的,但還有沒有點別的呢?如果不省錢,那改進復產11B就沒有多大意義,真要錢多燙手還不如增產石榴或者投產11D呢。    這方面的一個表現就是吵得熱火朝天的空速管。從原理上說,空速管這東西的確跟雷達掃描機制無關,而是跟錢包有關。表面上看是去掉了雷達罩上的空速管,實際上意味著整個大氣數據系統更新(特別是後面的大氣數據計算機)。這也是要錢的。
  • 殲20·TVC·過失速機動
    2.所謂「先進戰鬥機構型縮比模型」應該就是殲20,從時間上看也不晚,15年就啟動了。而15年1月28日,比之之前原型機大改過的2015號原型機首次露面。之後各原型機直到生產型,氣動外形未再進行大的調整。以2015號為基礎進行過失速研究,邏輯上沒問題,時間線也搭得上。
  • 殲15戰鬥機多個鴨翼,飛機最大攻角24度提升到80度
    蘇27戰鬥機的普加喬夫眼鏡蛇眼鏡蛇機動,最大攻角可以達到110度,這意味著飛機屁股在前,機頭在後向前飛,這種機動動作雖然在空戰中不太實用,但是卻展示了巨大的大攻角性能,航空界的常識:飛機依靠升力吃飯,攻角越大生意越大,升力越大,性能越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戰鬥機的發展,也是攻角的發展,經過60年的發展,飛機最大攻角從過去的不到20度升級到現在的60度,這就是殲20,F22,F35戰鬥機的水平
  • 殲-15開啟暴力模式掛載:一次掛10枚飛彈,具備遠程攻擊能力
    眾所周知,山東艦相比較遼寧艦,航空母艦的本身有了較大的改進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殲-15艦載戰鬥機,並且山東艦搭載36架全新的殲-15艦載戰鬥機,戰力有很大的提升。殲-15作為山東艦重要的打擊力量,該型戰機可以承擔反艦、防空、對地攻擊、偵察等多重任務。經過一年的訓練,殲-15戰機與山東艦已經能夠完美配合作戰。
  • 殲15戰鬥機多個鴨翼,飛機攻角可以從24度提升到80度
    蘇27戰鬥機的普加喬夫眼鏡蛇眼鏡蛇機動,最大攻角可以達到110度,這意味著飛機屁股在前,機頭在後向前飛,這種機動動作雖然在空戰中不太實用,但是卻展示了巨大的大攻角性能,航空界的常識:飛機依靠升力吃飯,攻角越大升力越大,升力越大,性能越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戰鬥機的發展,也是攻角的發展,經過60年的發展,飛機最大攻角從過去的不到20度升級到現在的60度,這就是殲20,F22,F35戰鬥機的水平
  • 殲15成功著艦五年了!它背後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黑科技?
    2012年11月23日,殲15艦載機在航母遼寧艦上成功降落。
  • 垂直機動、半扣迴轉…殲-20飛行員解密航展飛行動作
    獨家採訪|殲-20飛行員解密航展飛行動作來源:央視網今天(11月11日)是中國空軍69歲生日,也是本屆航展殲-20編隊的最後一場展示。與前面3場不同,今天飛行員們以新的編隊、新的動作向航展致敬,為空軍慶生。央視記者提前採訪了兩位特級飛行員,解析此次飛行表演的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