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海軍官方網站報導,美國海軍和美國空軍已經開始聯合研製第六代戰機和下一代的變循環發動機了,根據美國海軍的計算,這種變循環發動機將會在2028年左右就裝備美國海軍,而空軍則需要等到2030年左右,但第六代戰機要上艦則至少需要2040年左右,相對來說,這個速度實際上是足夠快的。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講,第六代戰機相對於第五代戰機的研發難度必然會更大一些,畢竟相對於其作戰能力而言,第六代戰機的優勢就是在通用性和有人/無人都有的模式,而中國也在研發這種先進武器,殲20總設計師楊偉就曾暗示說,中國正在研製六代機,而最終兩國的第六代戰機甚至有可能同時服役,屆時哪方能佔優勢確實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根據美國官方的說法,第六代戰機在作戰能力上和第五代戰機的差距非常大,相對的,第六代戰機將會繼承第五代戰機的隱身和超機動性,在超音速巡航的上的作戰能力也將會得到繼承。而除了這幾種性能的優勢以外,第六代戰機還很可能會擁有高超音速巡航和相對較大的航程,畢竟第五代戰機這點的劣勢實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在機體限制下,這種戰機的作戰能力實際上有限,尤其是以美國的F22戰機為代表,F22的超音速作戰半徑只有700千米,亞音速作戰半徑也只有1500千米左右,這個作戰半徑相對於上一代戰機實際上根本沒有優勢,況且相對上一代戰機而言,在超音速作戰上其實還是有一定劣勢的。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80年代,俄羅斯就研製出了能夠以2.35馬赫在高空執行作戰任務的米格31戰機,而在以2.35馬赫速度巡航的時候,這種戰機的作戰半徑依舊高達750千米以上,而相對來說,F22實際上就很難具備優勢了,即使這是一款先進了20年的戰鬥機,這也是美國F22的最大問題,即航程不足,因此每次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F22都必須駐紮在基地較多的歐洲地區或者攜帶加油機執行作戰任務,在亞太地區作戰能力問題很大,因此在亞太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的大多數都是F35A戰機。
在第六代戰機使用的變循環發動機服役以後,戰機的作戰能力完全能夠得到一個有效的提高,而航程和打擊速度上的劣勢也能得到有效的緩解,相對於F22的700千米航程,這個優勢就要大得多了。事實上這早已有先例,美國在製造F15SE戰機的時候,就為其裝備了基於F119一部分技術研發的F110-GE-132發動機,這種推力達到了144千牛的發動機是F15SE的最大優勢,讓其最大起飛重量甚至接近了40噸,在第六代戰機服役之前,美國確實很可能會裝備一部分變循環技術發動機到第五代戰機上。
我國前一段時間也研發了旋轉爆轟發動機這種第六代發動機,相對於RR的雙轉子,GE的變循環,我國發動機已經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究竟誰才是最先進的下一代發動機,還是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