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的首頁被雷軍在小米10周年上的演講刷屏了。
去看了演講內容,雷軍從創業初期如何找人,講到如何搞定供應商,從被所有人不看好,講到怎樣帶領大家度過危機,全程真的聽得又燃又感動。
如果要總結小米和雷軍的成功,其實無非16個字:
「別想太多,都沒關係,穩住就行,相信自己。」
很多人說,雷軍是這個時代少有的執著型的天才,我反而覺得這種說法太過簡單。
了解多了才明白,那些看起來一路開掛的人生,背後藏著的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一往無前的勇氣。
很多時候,大佬的方法論,對於普通人也同樣適用。
遇事兒別想太多,幹就完了
2020年這一年過去了大半,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咋辦啊,生活太難了。
是啊,一場疫情打破了所有的節奏,很多人都面臨著不同的困境。
然而事實上,當大環境變化時,你再怎麼糾結都沒有用。
我認識很多人,不管做什麼永遠要等到所有都準備齊全,開始前恨不得把所有可能發生的失敗和問題都想一遍,結果就是陷入無止境的焦慮,裹足不前。
很多時候,所謂的成功並沒有什麼秘訣,無非就是一句話:「幹就完了!」
雷軍一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想做一部最牛的手機,想讓這部手機是全球最好的,但只賣別人一般的價錢,讓大家都買得起。
起初一聽,一般人都會覺得,這不扯呢麼,根本不可能啊。
但雷軍還是做了,沒硬體就去談硬體,缺人就去碼人,渠道不行就一個個死磕。思慮再多都沒用,先行動起來。
那會兒最好的屏幕供應商是日本的夏普,但這種頂級供應鏈,一開始根本不搭理他們。
怎麼辦?見不到就想辦法見。雷軍各種託人找朋友引薦,後來對方終於同意說你來我們總部吧。
結果那時候,又正好趕上日本大地震,核電廠洩漏,整個日本都處在核輻射的威脅中。
很多事情,猶豫就會敗北,完成無非六個字「別想太多,去做。」
於是雷軍他們還是決定飛去日本,那趟飛機只有他們幾個人,甚至連夏普總部的樓裡都是空蕩蕩的。
但也是這樣,他們一下子就打動了對方,搞定了夏普這條供應鏈。
你有沒有發現,其實那些真正厲害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少說多幹,踏踏實實走穩每一步。」
年輕時很多人都有熱血和夢想,但時常會隨著拖延和懶惰,蹉跎了時間。任何事情,你不做,想再多再好都沒用。
不必瞻前顧後,想要獲得成功,唯一的方法就是行動。
低谷別放棄,你要穩住
有人說,沒有經歷過失敗的成功不值得一提。
順風順水時,你做什麼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低谷逆境時,你如何應對。
2014年小米進軍印度市場,那時候他們一口氣囤了50萬臺3G手機,卻沒想到竟然賣不動。
50萬手機庫存滯壓意味著什麼?
國內已經用4G了,這批手機賣不出去,就是10億人民幣的損失。這對於剛成立的海外公司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但那又能怎麼辦,問題來了崩潰也沒用,你得扛起來。
於是雷軍他們就成立了「國際救火隊」,全世界幾十個國家到處尋找能消化這批3G手機的渠道。
卻沒想到,因禍得福,後來這批聯繫到的渠道,直接打通了小米的國際業務布局。
就像雷軍在《一往無前》裡說的:
成功往往不是你規劃出來的,危機也是你想不到的機會,當你遇到一個巨大的危機的時候,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去解決,可能會創造新的機會。遇到低谷沒關係,誰知道,它會不會是另一次高峰的起點呢?
2016年那會兒,小米陷入最低谷時期,當時行業競爭激烈,小米很多負面的新聞,銷量也出現暴跌,最棘手的是供應鏈出現了斷裂。
那個時候很多人都斷定小米完了。
因為在手機行業,沒有公司能在銷量下滑以後再重新逆轉。但雷軍不信邪,內外交困,他重新回到一線,接手手機部。
有問題不怕,最重要是自己要穩住,別被問題打趴下。
他和200個同事一對一談話,以最快速度了解情況,然後迅速做出調整,在團隊組織架構上斷舍離,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法。
一整年的時間裡,雷軍的日程表上每天至少有15個會議,多的時候23個。每天凌晨一兩點下班更是常態。
後來,在他的帶領下小米走出低谷,打了一場翻身仗。
總有些人遇到打擊後一蹶不振,再也提不起勇氣去前進;而那些厲害的人,抗擊打能力爆棚,越是挫折越是能激發鬥志。
成功沒有秘籍,如果一定要說,就是:遇到逆境,別放棄;保持冷靜,穩住自己。
那些真正能夠與低谷對抗的人,才能實現人生逆襲。
撕裂式成長,人生沒有不可以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是:你覺得人這一生最痛苦的事兒是什麼?
有人回答說:「最痛苦的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很多人總是試都沒試,就說「我不行」「我做不到」,而有些人卻低頭努力,一步一步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小米一開始做下線實體店時,大家都不看好,一個做線上手機起家的公司,非要開線下店,等著賠本吧。
更雪上加霜的是,當時的負責人張劍慧還突然宣布懷孕,壓力非常大。
可是怎麼辦呢,當時新零售已經成為了最大趨勢,到了企業發展最關鍵的時候,咬著牙也得堅持。
懷著孕,張劍慧還是堅持考察,為了學習全球最好的體驗店設計,她跑遍了全國42家蘋果店。產假本來應該休四個月,張劍慧休了兩個月就重返工作。
那段時間,如果你在三裡屯蘋果店,看到一個年輕孕婦各種流連忘返,拿著電子尺子各種量尺寸,不要感覺意外,那個人就是張劍慧。
而最終,也是這種堅持成就了經典的小米之家。
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曾用「撕裂式成長」來形容小米創業至今的感受。
在我看來,其實所謂撕裂式成長,就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是把那個平凡的自己,掰開了揉碎了,重新淬鍊重生的過程。
雷軍一開始只是個搞技術的,後來變成管理上萬人公司的創業者;黎萬強一開始只是個設計師,根本不了解電商業務,後來卻創建了電商平臺小米網;劉德從一個大學系主任,變成了打造商業生態鏈公司的大拿。
這世界沒有什麼天生厲害的人,不過是咬著牙一年一年又一年的堅持;
這世界也沒有什麼必然的勝利,不過是靠著別人看不到的汗水和韌勁兒,換來一份又一份榮譽。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世界。
相信自己,才能成就一切奇蹟
前一陣子跟一個創業的朋友聊天,說到那些有錢人,到底有什麼共同點,後來發現,從創業公司的大佬,到生活中同齡人裡相對成功的人,都是極度自信的人。
是啊,如果一件事情,你自己都不相信,那麼它就很難被做成。
你知道嗎?創辦小米之前,雷軍曾經三次創業失敗,但他還是覺得自己能行,決定再試試。
開始創立小米,他已經40歲了。但他就是覺得,自己也能像賈伯斯一樣,辦一家一流公司,創造出最偉大的產品,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而事實是,十年後他真的成了。
他不但成就了國產品牌的奇蹟,更讓小米成為了最年輕的全球500強企業。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不是因為看見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看見。
雷軍曾在給小米員工的內部信裡說:「要保持熱愛,全力進取,去到別人連夢想都未曾抵達的地方。」
而你的自律與自信,可以帶你到達那個地方。
對於每個成年人來說,生活從來不是容易的。然而,遇到困難不可怕,沒有勇氣面對才是可怕的。
不必思慮過多,行動才能給你答案;不必妄自菲薄,時間能讓你看到更多奇蹟。
有句話說得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和現在。
無論你現在身處怎樣的境遇,別害怕別放棄,穩住自己相信自己。從現在開始衝一把,十年後你的人生會是另外一種模樣。
縱然世事多變,願你始終一往無前。
與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