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8點,最熱軍情全掌握!
(能攜帶18枚AIM120的F15X已經不能讓美軍滿足)
武庫艦這個名詞艦種很多人都知道,該艦種是美蘇爭霸時期出現的一種以搭載大量反艦飛彈、執行飽和攻擊戰術為主的新型艦船研發思路,前蘇聯搭載幾百枚飛彈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就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該種艦型思路。而和大名鼎鼎的武庫艦相比,武庫機算得上新名詞,新思路。
據媒體的爆料,美國空軍似乎在研究一款搭載更多空對空飛彈的武庫機,"美國空軍正在仔細考慮哪款軍機最適合其"武庫機"這一新概念,"武庫機"是一種滿載機載武器(飛彈)的大型戰機,旨在為發現目標但沒有武器將其消滅的戰鬥機提供額外火力。美空軍有多種機型可供選擇,但選擇合適的機型改裝為"武庫機"比聽起來更難一些"。而且,美國空軍武庫機的想法似乎很早就已經出現,據稱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就在考慮武庫機。在當時,隨著F22和F35隱身戰機的出現,空戰正式進入隱身時代,但是,為了打造隱身空戰模式,F22和F35也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飛彈搭載能力,F22和F35空對空飛彈的搭載數量就要遜色於非隱身戰機一些。而為此,美軍就想到了武庫機的思路。
(根據美國的研究,一架B1B戰略轟炸機就能攜帶100枚AIM120,C17戰略運輸機和民用客機也能攜帶更多,A380據稱也可以)
根據美軍公開的研究成果,武庫機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解決隱身戰機空對空飛彈數量不足的問題,"五角大樓戰略能力辦公室研發的"武庫機"可能是一架轟炸機或運輸機,甚至可能是一架裝滿空對空或空對地武器的改裝民用飛機"。而這種武庫機版轟炸機、運輸機或者民用機憑藉數量眾多的空對空飛彈,可以幫助隱身戰機對付更多的空中目標。比如,根據美軍的研究,一架改裝的B1B戰略轟炸機就能攜帶100枚上下數量的AIM120系列空對空飛彈,美軍的C17戰略運輸機甚至民用飛機,比如A380也能進行類似的改裝應用。這樣的飛機,一架滅掉一個小國空軍不成問題。
可是,這種以搭載空對空飛彈為主的武庫機思路明顯沒有太大應用價值,實際上,美軍武庫機搭載空對空飛彈的想法也很可能是美國的一次"戰略忽悠",美國的武庫機思路真正想要搭載的很可能是更多的隱身反艦巡航飛彈。
空對空飛彈版武庫機很可能是胡扯,美軍想要的是隱身巡航飛彈版武庫機
眾所周知,現代空戰的規模實際上已經很小,美軍在冷戰結束之後發動的歷次對外戰爭所需要應對的他國空中威脅目標數量也並不是很多。一般情況下,幾十個空中目標已經算是現代空戰的"高端模式"。而在這樣的背景下,隱身戰機攜帶的空對空飛彈實際上是完全夠用的。
(美軍確實在搞武庫機,但不是空對空飛彈,而是隱身反艦飛彈,美軍B1B戰略轟炸機和隱身巡航飛彈的新組合已經成為現實,一架B1B能夠攜帶24枚射程在1000公裡上下的隱身反艦巡航飛彈)
而且,為了配合隱身戰機進行高強度空戰,美軍其實已經有替代方案,比如美國最新研發,並獲得美國空軍採購訂單的F15X戰機就具備很強的空對空飛彈搭載能力。根據公開的信息,一架F15X戰機在特定情況下的AIM120系列空對空飛彈搭載數量就可以達到18枚之多。同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在現代空戰中,空對空飛彈的使用數量實際上並不是很多,藉助先進的導引裝置,現代空對空飛彈的命中概率已經做到很高的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搭載更多空對空飛彈為目的的武庫機思路實際上就沒有任何必要。
而在上述原因之外,想要搭載使用更多的空對空飛彈進行空戰,機動能力相對較差的大型轟炸機、運輸機甚至民用飛機明顯不合適。單是在面對其他大國的超遠程空對空飛彈之時,以空戰為主要目的的武庫機就很難應付。
因此來說,美國空軍所謂的空對空飛彈版武庫機很可能是胡扯,該思路實戰價值其實非常有限。中小國家的空軍根本用不著美國空軍如此折騰,而面對可能的大國戰爭,面對其他大國的大規模空中目標,這種思路的武庫機明顯又沒有實戰價值。而美國軍方如此說詞的真正目的,也很可能是掩蓋美軍武庫機的真實用途,即搭載隱身反艦巡航飛彈爭奪制海權。
(B52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部分具備了巡航飛彈搭載使用能力,隱身反艦巡航飛彈自然也不在話下)
美軍武庫機的真實用途很可能是反艦作戰
作為目前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美軍的海上優勢,受此影響,美國人也明顯非常清楚海洋對美國國家戰略的巨大價值。目前為止,在全世界範圍內雖然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挑戰美國的海上優勢,但是,在美國看來,其他大國不斷發展的海上作戰能力、更加重視海洋安全的合理想法本身就是對美國海上霸權的巨大挑戰,比如美國近幾年屢次提及的其他大國的區域拒止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多年前開始,美國軍方就開始更加重視制海權的爭奪,更加重視對他國海域的掌控能力,而在其中,美軍世界第一水平的戰略轟炸機力量,尤其是隱身戰略轟炸機力量就是最重要的幫手。
美國的武庫機真實想法很可能是打造一型能夠搭載更多隱身巡航飛彈的隱身轟炸力量,早在多年前,在美國新一代遠程隱身巡航飛彈的研發應用研究中,美軍就率先想到了該型新飛彈和戰略轟炸機的配合問題。在該型新飛彈列裝之初,美國就開始進行相應的配合應用試驗和研究。
(在幾年前,美國還曾經展示過一款高超音速巡航飛彈,該機當時展出的視頻就是和B2隱身戰略轟炸機配合使用)
眾所周知,現代海戰艦對艦互射反艦飛彈的思路已經應用很久,各國對這種海戰思路的研究也已經持續幾十年之久,也就是說,應對這種戰術,很多國家也都有很多辦法,而這樣的現實至少在美國人看來是影響了美軍的海上優勢的。而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美軍就想到了隱身戰略轟炸機和隱身反艦巡航飛彈的組合。
為了鞏固美軍的海上優勢,從多年前開始,美軍就開始研發新一代的反艦/對地多用途隱身巡航飛彈,也就是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該型飛彈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隱身化的設計,最大射程保守的數據也有800公裡,該飛彈的增程型射程超過1000公裡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藉助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的射程和隱身優勢,美軍就認為自己也可以玩飽和攻擊戰術。
根據美軍公開的想法,藉助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的隱身優勢和射程優勢,美軍一架大型戰略轟炸機就可以在未來的海洋爭奪戰中在敵方防空飛彈射程外、一次性對敵國水面作戰艦船,發射多達幾十枚甚至更多LRASM。而如此數量的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對敵方水面作戰力量的打擊能力,自然也是非常可觀的。根據美軍的研究,美軍現役B1B戰略轟炸機就具備這種能力。
(隱身戰略轟炸機和高超音速隱身巡航飛彈的組合威懾力更大)
早在多年前,在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成熟之初,美軍就開始研究B1B戰略轟炸機和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的配合使用問題,在2017年年底,美軍就曾試驗B1B戰略轟炸機的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使用能力,當時的試驗一次性發射兩枚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都準確命中海上目標。而根據美軍當時公開的計劃,在試驗成功第二年,也就是2018年,美軍就將為B1B列裝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其列裝時間甚至比美軍的F18E/F艦載機還要早一年。在B1B戰略轟炸機之外,美軍現役的B52系列戰略轟炸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部分被改進為可搭載巡航飛彈的型號,該機使用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也沒有太大問題。而在B1B和B52之外,用隱身戰略轟炸機搭載隱身遠程反艦巡航飛彈的思路,美軍也在研究。實際上,B1B戰略轟炸機就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
根據美軍公開的信息,一架B1B型戰略轟炸機所能搭載的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的數量就能達到24枚,相當於三艘驅逐艦的反艦飛彈配置數量。與之相比,B2或者B21那樣的全隱身戰略轟炸機搭載的LRASM系列隱身巡航飛彈數量雖然有可能會低於B1B,但是,超過一艘傳統驅逐艦的反艦飛彈搭載數量也是沒有問題的。
而由以上也可以看出,所謂的空對空飛彈版武庫機很可能是美國的"戰略忽悠",美軍真正在發展的很可能是隱身遠程巡航飛彈版的武庫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