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原型機就這麼給拆了?俄羅斯軍機拆解場裡的米格23與米格25

2021-02-23 看北朝

▼米格-23S(原文注釋):

▼該機的特別之處在於右翼翼套下方有一個紡錘型天線。這個天線通常出現在米格-23BN和UB上,用於制導Kh-22空對地飛彈:

▼米格-23M,「藍色11」號:

▼這又是一架獨一無二的原型機!在藍色11號右側的是「紅色37」號米格-23MLDG(「產品23-57」)原型機。該機具有米格-23MLD的全部識別特徵:BVP-50-60幹擾彈發射器,翼套根部鋸齒,以及前緣的第二對用於SPO-15L「樺木」雷達告警系統的透波天線罩;有別於量產版米格-23MLD的地方是進氣道兩側增加的一對電子設備天線。個人推測是從米格-29S上移植的「梔子花」(Gardenia)電子幹擾機天線。根據Yefim Gordon的那本MiG-23/27 Flogger,該機也曾是Moscow-Khodynka航空博物館藏品。應該也是在該博物館關門停業後,與「綠色321」一起被扔到這裡的。

▼根據Yefim Gordon的描述,該機安裝了有別於量產型米格-23MLD的新雷達。可惜已經拆掉了:

▼不並排停放在一起,是不容易發現米格-23M和米格-23ML之間的細微差別的。這裡可見它們的雷達設備艙有明顯的不同。另外,米格-23ML的主起落架也經過了修改,抬高了停機時機尾到地面的高度。

▼接下來,該輪到三倍音速的不鏽鋼登場了:

▼「藍色710」號米格-25P的「龍捲風(Smerch)」雷達:

▼湊近點:

▼再湊近一點:

▼另一側的近影。從這張照片上可以明顯看出綠色倒卡天線罩的玻璃鋼紋理:

▼藍色710右邊的「紅色38」號應該也是一架米格-25P。機翼大梁與機身連接處的卡筍纖細得出人意料。要知道這是一種30多噸重的飛機,並且曾在實戰中經受住了12G的考驗而沒有解體,粗算起來每個卡筍都要承受近百噸的剪切應力:

▼「藍色08」號,從進氣道側面的SPO-15L接收天線和雷達下方的FLIR艙來看,這應該是一架米格-25PD/PDS。1976年別連科駕駛米格-25P叛逃後,藍寶石設計局臨危受命,為米格-25設計一款新雷達,用來替換已洩密的龍捲風雷達。他們僅用了大概1年的時間,就在米格-23所用的N003/藍寶石RP-23雷達基礎上再放大製成了新雷達N005/藍寶石RP-25,圓滿完成了這個任務。和RP-23一樣,RP-25也裝備了準連續波照射器(Quasi Continuous Wave Illuminator),因此具有龍捲風雷達所欠缺的下視能力。裝備了RP-25雷達的新機型即為米格-25PD,原有的米格-25P按PD標準升級後被稱為米格-25PDS:

▼發動機已經不知去向,懸空在進氣道裡的「王」字形裝置就是那著名的乙醇噴淋管。記得好像是在南朝,有人提到過毛子形容米格-25起飛後在跑道上留下了「令人愉悅的氣味」——不管這個說法的真實性如何,我絕對相信是真的!

閱讀原文,了解詳情,請登錄北朝論壇。

相關焦點

  • 蘇-27、米格-23、米格-29、米格-31教具,機殼完整,適合科普、教學,科研等!
    米格-23戰鬥機米格-23戰鬥機,是蘇聯/俄羅斯一型超音速噴氣式第二代戰鬥機,採用單座可變後掠翼氣動布局,安裝一臺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米格-23是設計師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設計的項目,1967年6月10日首飛,1970年服役,該機是20世紀70至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也被朝鮮及華約國家使用,已退役 。
  • 米格-23戰鬥機
    米格-23戰鬥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也是阿爾喬姆·伊萬諾維奇·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掛帥的項目。米格-23戰鬥機有三種主要改型,其中米格-23是原型機;C/MΦ型是制空型;У型是雙座教練機;MC是C型的出口型。
  • 外軍 米格-25:一個不朽的傳奇
    1961年3月10日,米高揚籤署研製米格-25原型機的指令。1963年12月米格-25的第一架原型機(偵察型)出廠。1964年3月,蘇聯著名試飛員費多託夫首次駕機升空。同年9月第二架(截擊型)開始試飛。隨後第三架(偵察型)也參加試飛。
  • 米格-23、米格-31、蘇-27戰機機殼,適合靜展和國防科普教育!
    米格-23戰鬥機米格-23戰鬥機,是蘇聯/俄羅斯一型超音速噴氣式第二代戰鬥機,採用單座可變後掠翼氣動布局,安裝一臺渦輪噴氣式發動機。米格-23是設計師米高揚一生中最後一個親自設計的項目,1967年6月10日首飛,1970年服役,該機是20世紀70至80年代蘇聯國土防空部隊的主要裝備,也被朝鮮及華約國家使用,已退役 。
  • 「狐蝠」,米格-25的冷戰故事
    隨著SR-71越來越頻繁地在波羅的海和西德邊界進行偵察飛行,迫使防空軍祭出米格-25。  當時蘇聯在東歐部署的最先進戰鬥機是可變翼的米格-23,約65%的蘇聯空軍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東德的殲擊航空團裝備了這種戰鬥機。由於米格-23無力攔截SR-71,唯一的現實選擇是在東德部署先進的米格25PD截擊機。此前,這種神秘的蘇聯國土防空軍截擊機從未被部署到國外。
  • 高空殺手米格-25
    ,是世界上首型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 。米格-25大量採用了不鏽鋼結構,在設計上強調高空高速性能,曾打破多項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世界紀錄,是世界上闖過「熱障」(M2.5)僅有的三種有人駕駛飛機之一(另兩種是美國的SR-71和俄羅斯的米格-31)。
  • 米格-25戰鬥機,蘇聯人用簡陋的技術實現了不可思議的性能
    SR-71「黑鳥」偵察機1961年3月10日,米高揚籤署研製米格-25原型機E-155的指令。1962年偵察機全尺寸樣機審定委員會開審定會。1963年12月米格-25的第一架原型機(偵察型)E-155R-1出廠,1964年3月6日,蘇聯著名試飛員費多託夫首次駕機升空。同年9月9日第二架原型機(截擊型)E-155P-1開始試飛。隨後第三架原型機(偵察型)E-155R-3也參加試飛。
  • 米格-29「支點」進化論(三)——最後的「支點」米格-35
    六架米格-29M原型機中的首架151號在1986年4月25日首飛,兩架米格-29K原型機中的首架311號在1988年6月23日首飛。1989年11月1日,311號首次降落在航母上。但到1992年,由於蘇聯解體造成的衝擊,這兩個項目雙雙被軍方放棄。米格公司曾在1994年的範保羅航展上以米格-33的名義展出了米格-29M原型機,試圖招徠外國客戶,但無人問津。
  • 硬貨 | 「米格-23、米格-27、米格-29、蘇-27」退役發動機,適合科研!
    現有某國退役的多臺軍用發動機,分別為:米格-23原型機渦噴發動機R-27-F2M-300,米格-27M渦噴發動機R-29-300
  • 【圖片新聞】前蘇聯米格-25之秘
    這架蘇聯超級飛機存在的最初跡象幾乎在十年前就開始顯現,當時,一架俄羅斯原型機Ye-155在1965年初以2319公裡/小時(1441英裡/小時)的驚人速度創造了世界紀錄。在隨後的幾年裡,西方國家緊張地看著Mikoyan和Gurevich設計局的快速爬升、高速飛行、超高速噴氣式飛機的更新版本繼續打破記錄。
  • 俄羅斯人民咋就懷念上米格1.44了呢?
    前幾天,有留學俄羅斯的朋友跟我說俄羅斯社交網絡上突然流傳說,米格-1.44原型機又被拉出來試驗了。
  • 紅色蘇聯的空中傳奇--米格25!
    在整個六十年代,米格-25讓不明就裡的北約心理落下了陰影,他們不知道這種經常在雷達上一閃而過的莫名飛機是什麼東西,只能主觀認為是米格-23,並為其起名為--「狐蝠」。北約認為蘇聯在機體材料、電子設備又一次完全領先了全世界,特別是作為同為「雙三機」的競爭對手的美國sr-71黑鳥。
  • 會噴水的冷戰鐵翼:蘇聯米格-25狐蝠截擊機
    飛得最高,創造記錄的米格-25她 從 65 年到 73 年先後創下16項世界飛行紀錄(其中三項至今未被打破),而另一種未量產的後期發展型:YE166M 先後創下六項世界紀錄,從沒被打破!帶 2000 公斤有效負載飛上:37090米!(1977 年 7 月 22 日,下同)帶 1000 公斤有效負載飛上:37090米!無負載飛上:37650米!這是飛機中的頂峰,其實90%以上的空氣在16000米高度以下,37650米空氣密度大致只有海平面的1%,這和她的噴水助推肯定有關係,是絕對世界紀錄!(1977 年 8 月 31 日)
  • 米格-31「獵狐犬」,最後的俄制經典截擊機(上)
    對於俄羅斯來說「獵狐犬」存在的最大意義是填補俄羅斯人煙稀少的北部和遠東地區的防空缺口,如今俄空天軍和俄海航裝備有不少於10個的米格-31截擊中隊,外加一個戰鬥訓練和轉換訓練中隊,每個前線中隊一般裝備12架飛機。預計到2020年,「獵狐犬」中隊的中總數量將增加到11甚至12個。
  • 世界最重戰鬥機,可以當預警機用,俄羅斯的終極殺手鐧米格31
    但是作為世界上第一款鈦合金戰鬥機,米格31的鈦合金用量達到了16%(是米格25的兩倍),此外還有33%的鋁合金(是米格25的三倍),不鏽鋼的用量則從米格25的80%降到了50%。但是米格25機型中最大起飛重量最大的米格25RB也只有41.2噸,其它型號的最大起飛重量在36噸~39噸之間。
  • 米格25的啟示:什麼是好的產品?
    於是美國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考慮設計新的高性能的戰略轟炸機。到60年代中期,美國製造出這種飛機的原型機XB-70A。從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它是三角翼基本構型的大型噴氣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工程師們給它安裝了兩臺當時推力巨大的戰鬥機發動機,才勉強讓它達到了在速度和高度上的設計要求,但是卻沒有更多的動力保障米格-25的機動性。實際上米格-25拐彎的半徑大得出奇,甚至有人嘲笑它只能飛直線。
  • 飛行員報告:三馬赫的寂寞,米格-25飛行員訪談錄
    在本文中,印度空軍退役中將薩米特·慕克吉(Sumit Mukerji)談論自己駕駛這種世界最快作戰飛機之一時的經歷。你飛過什麼機型,一共飛了多少小時?  我在7年前60歲時退役,我在噴氣機上一共飛了超過3400小時,我擔任過三支部隊的指揮官,首先是米格-29中隊,然後是米格-25R中隊,最後是戰術與戰鬥發展機構(TACDE)指揮官。
  • 米格設計局唯一的攻擊機,米格-27,比原版米格-23更受歡迎
    再加上米格-23由於採用可變後掠翼設計,其本身的駕駛操作難度就很大,經常容易出現各種飛行事故,所以該機在其服役的漫長時間內,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說是默默無聞。不過米格-23的"娘家人",米格設計局卻在米格-23上開發出新式的專用對地攻擊機,編號為米格-23B,通常稱呼為米格-27,而這種對地攻擊機反而實現了"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局面,為米格-23打開了另外一片天空。
  • 米格25這種不鏽鋼飛機,曾經有獨特的戰績!
    米格25戰鬥機,北約代號狐蝠,是20世紀60年代末,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可算是世界上第一種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
  • 米格25叛逃40周年記
    米格25甚至實現了蘇聯對西方的戰略威懾,時任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施萊辛格說:「它是如此可怕的武器,擴大生產後有可能引起西方武器裝備和戰略的根本改變。」米格25在某種程度上還催生了美軍F15"鷹",這是後話,不提。        1971年,幾架米格25偵察型被派去埃及進行戰場測試,對以色列展開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