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稱殲15頻出事怪貪便宜買了烏克蘭蘇33半成品,真是這樣?

2021-03-02 講武堂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俄羅斯軍事專家卡申(Vasily Kashin)表示,殲15之前的多次墜機,說明其存在諸多細微問題。他表示,原因為節約成本,當年中國大陸放棄購買俄羅斯蘇33戰機及其生產許可,轉而向烏克蘭低價買入用於測試的蘇33原型機T10K-7,再由中國工程師研發其改進版。

殲-15被認為是中國大陸目前唯一的一款艦載機。自2012年11月首次在遼寧艦上進行了起降訓練後,據外界所知,殲-15至少墜毀過四架。

中國第一款艦載戰鬥機殲15,仿製樣機來源於烏克蘭T10K-7

以上是俄羅斯人的爆料,讓我們看看實情如何?

從我國航空院士回憶錄和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公布的資料來看,確實如此,殲15艦載機是我國購買蘇霍伊設計局遺留在烏克蘭的T10K-7樣機測繪仿製,改用國產材料設備而成的艦載機,發動機還是繼續使用俄羅斯的發動機AL31F系列,理由是太行發動機長期拖後腿,不堪用,偶爾裝機幾次甲板起降就暴露問題。

當然,殲15安全記錄不行,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但是,俄羅斯的蘇33就很好嗎?

蘇33娘胎裡面的病-起降忽然抬頭,和殲15類似

真心不見得,俄羅斯蘇33也是第一款艦載戰鬥機,蘇霍伊設計局也是第一次,從俄羅斯蘇33的使用飛行情況來說,可靠性也不盡如人意,而且也帶有和殲15一樣,莫名其妙抽風的苗頭,蘇霍伊設計局也沒有找到問題答案,最終不了了之。

不提這個飛控問題,從航電設備和作戰能力,殲15性能比蘇33好,採用先進碳纖維和先進雷達電子設備,飛機總重重量輕了1噸多,雷達採用國產末代「沙皇」之稱的脈衝都卜勒雷達,也是中國戰鬥機最後一款PD雷達,性能超強,比蘇33哪個倒卡雷達好多了。

蘇33戰鬥機,也是個半吊子,試驗不夠徹底

實際上,俄羅斯人這個酸水,明顯給自己家的蘇33做廣告,當然我國廠家也嘗試過購買蘇33,不過失敗告終,蘇霍伊設計局要求購買2打以上。

實際上來說,這是瀋陽飛機設計所的真實水平,殲15是第一次設計艦載機,FC-31鶻鷹戰鬥機是第一次全新設計戰鬥機,從這個角度來說,出問題可能理解,畢竟第一次自行設計戰鬥機還沒有完全通關,任督二脈不通,要想「修仙」成功,痴心妄想。

FC-31戰鬥機,外表看很隱身,比俄羅斯蘇57好幾百條街,但是還沒有戶口

俄羅斯人也很神奇,蘇57戰鬥機在彈倉設計出現重大問題,也曾經找過我國廠所交流,從這個角度來說,蘇霍伊的老本已經吃光了,要復現蘇27的榮光,不僅需要另外一個瘋子總師「西蒙諾夫」還要有10幾個強大富裕的部委做支撐,中國難,俄羅斯更難。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烏克蘭出售的殲15原型機僅為半成品,電傳仍有缺陷
    來自烏克蘭的T10K原型機與「摸透研究」近日央視公開了殲15飛行員張超烈士犧牲時的細節。F14的大氣數據計算機,包括蘇33在內的蘇聯時代蘇27型號,飛控計算機的電子器件和總體設計水平比這個差得遠了特別是在採用邊條等組合以後,後掠翼這種上仰失控的特性就更強烈了。
  • 從不相信到不高興,俄羅斯知道中國仿製蘇33艦載戰鬥機後的態度
    -33重型戰鬥機相比,沈飛的計劃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理由是殲11B戰鬥機開始生產,而且從烏克蘭購入的T10K試驗機研究多時,能否上艦問題不需要進行技術論證,因此殲15戰鬥機的基本技術、生產工藝、熟練工人都是現成的,.能夠節省大量時間。
  • 殲10C掛4枚霹靂15亮相,曾將蘇35打的措手不及,俄:已經沒有優勢
    文/毛毛外國方面稱,中國空中部隊的殲-10C戰機搭載了4枚霹靂-15飛彈。
  • 渦扇15曝推力損失大問題,殲20還是要買蘇57的發動機?
    在文章末尾俄媒說:「中國軍事專家指出,進口蘇-57的這種特殊方案是可以接受的。中國的發動機技術就是這樣被鍛造出來的。」那麼渦扇15發動機研製真的出問題了嗎?殲20又要用回俄制發動機嗎?中國就一定會買蘇57的發動機嗎?
  • 殲20大批服役,俄方急了,蘇35放開出售,我們用行動給出了證明
    眾所周知我們這些年買的俄羅斯戰機少了,俄方面開始著急。
  • 殲-11和蘇-35都脫胎於蘇-27,殲-11魔改能媲美蘇-35嗎?
    由於蘇-27戰鬥機的誕生,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都在蘇-27的基礎上,開發了龐大的蘇伊霍家族戰鬥機。俄羅斯蘇-30、蘇-33、蘇-34和蘇-35等現役主力戰鬥機,其基礎機型,皆來源於蘇-27戰鬥機。自此之後,中國沈飛集團在充分吸收原版蘇-27戰鬥機的技術基礎上,研製了殲-11戰鬥機。並且,以殲-11為基礎,沈飛集團對其進行家族化開發,很快又推出殲-11B型戰鬥機。後續,沈飛集團從烏克蘭引進蘇-33原型機,成功研製出殲-15艦載機,又以蘇-30MKK戰鬥轟炸機為參考型號,再次推出殲-16戰鬥轟炸機。
  • 對抗殲20!印度一口氣買了108架蘇57,俄羅斯猛宰:先把錢付了
    對抗殲20!
  • 還想對華推銷蘇35?美媒分析:不會再買,俄應慶幸殲16不出口
    新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小鹿情感深處」,再點關注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殲11、15、16外觀相似,三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殲-15是我國在烏克蘭T-10K-3原型機的技術上研製的一款艦載機,算是俄羅斯蘇-33艦載機的中國表兄弟,主要裝備在我國的遼寧號航母上,而殲-16戰機是我國在蘇-30MKI的基礎上研製的一款戰機,相比殲-11B戰鬥機,殲-16的載彈量更大,掛載能力更豐富,能夠掛載更多的精確制飛彈藥,吊艙和反艦飛彈等執行多種任務,這就是這三種戰機的區別。
  • 殲-20B已開始量產?配推力矢量控制,渦扇-15兩年內問世
    而隨著殲-20的出現,中國空軍躋身世界頂尖行列。毫無疑問我們對殲-20今後的發展期盼很高,而目前大家最關心問題莫過於量產與發動機了,而就有俄羅斯媒體據稱拿到了一些「內部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13日報導稱,全球第三種可運行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目前已經進入到了量產模式,並且因為在發動機上取得突破,中國空軍也下了大量訂單。
  • 深度:烏克蘭曾助中國航母大發展 在葫蘆島建訓練基地
    雖然中國的造船業、航空業、機械製造業、電子工業等行業己得到較快發展,但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建造系統龐雜的航母及其作戰系統仍然顯得有些吃力。作為航母戰鬥群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的艦載機飛 行員培訓,在幾乎所有國家都屬於高技術和高風險的工作,中國當然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 烏克蘭的的起伏歷史
    按理說有這樣好的先天條件,烏克蘭甚至有成為世界的一極的可能,然而事情並沒有這樣簡單——人口和面積與法國相當的烏克蘭,其國際地位遠遜於法國。中國還從烏克蘭購得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伊爾78加油機,儘管只有3架,且為伊爾78家族的早期型號,還是二手裝備,但有總比沒有好,因為伊爾78具備給蘇27、蘇30和殲11加油的能力,能大大提升這些戰機的作戰半徑,初具了戰略空軍的雛形
  • 春節特別報導⑦|「中華側衛」殲-11:蘇-27在華極速升華 「絕配」 殲-20
    而殲-15「飛鯊」艦載戰鬥機,正是我國在殲-11平臺上發展而來的。殲-15是在蘇-33原型機的基礎上,融合了我國對於蘇-27平臺的理解,推出的我國首款艦載戰鬥機。目前,殲-15是中國唯一的艦載戰鬥機平臺,目前有彈射型和雙座電戰型在研。從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服役,再到殲-15艦載機實現完美著艦,成功實現艦機合璧,當中僅僅間隔了兩個月。
  • 敘利亞這邊還沒打,烏克蘭那又出事了,大軍壓境,要攤牌
    國際衝突熱點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這敘利亞戰場即將進入最後的決戰階段,歐洲的烏克蘭衝突又開始升溫。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烏克蘭政府軍在馬裡烏波爾方向組建了總人數逾1.2萬的進攻突擊集群。據估計,這個集團軍很有可能在5天之內推進到俄羅斯邊境,消滅親俄的烏克蘭東部地方割據勢力。
  • 蘇-35和F-15中,誰才是頭號四代機?美國說了實話:都不如殲-16
    其中,尤以蘇-35和F-15被普遍認為是四代機中的佼佼者。他們的最新型號分別代表了世界三大軍事武器派別中的兩大方向,俄制巔峰和美制巔峰。蘇-35是一款在蘇-27基礎上,進行了深度改進的超機動多用途戰鬥機,是俄羅斯最新一代的四代機,因此,它的信息透露的非常少。但考慮到它是蘇-27的改進型號,因此諸多性能應該比蘇-27有過之而無不及。
  • 俄媒罕見對比殲-20和F-22:「威龍」最大優勢在哪裡?
    而且兩機的尺寸也大致相同:殲-20長20.3米,翼展12.3米;而美國F-22長19米,翼展13.6米。然而中國殲-20的正常起飛重量更大,大約有32噸,而美國的F-22則為29噸。但是美國F-22的最大起飛重量為38噸,要比殲-20的同一指標更大。
  • 中國拒絕購買蘇35,原因是殲16性能夠強,已經沒有它的位置
    其中就包括俄羅斯當時最先進的蘇27戰機。之後在2013年中俄兩國籤署的軍售協議中,我國又先後引進了最新型號的蘇27,以及蘇35S戰機。可以說在我國空軍在30年間,一共進口接近200架的俄制戰機。俄羅斯在這一方面對中國的幫助不可謂不深。而當時中國在引進俄制蘇27-戰機的時候,不但是引進了戰機,還連帶著將這款飛機的生產線都搬回了中國。
  • 重金買進24架,最強四代機蘇35和殲16有何區別?
    在2019年的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空軍戰鬥機梯隊由殲-20、殲-16和殲-10C組成,人民空軍稱其為「
  • 重大事件烏克蘭背叛中俄之後墮落成這樣?印媒:烏官員稱本國希望從印度進口軍事裝備
    據印度媒體「DefenceXP」網站援引《印度教徒報》(The Hindu)發布的最新報導,烏克蘭國防工業集團(UkrOboronProm)總經理尤裡夫·胡斯耶夫(Yuriv Husyev)表示,作為雙邊合作計劃的一部分,烏方希望從印度採購一些軍事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