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由空軍陸軍海軍,在平時都是難得一見的國之重器,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才保證了國家的和平與穩定。一梯隊作戰裝備在和平時期是在大眾視野之外,相比之下一些後勤保障機種曝光率就相對高一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知道什麼時候遠在千裡之外的地方發生什麼災難。
這次突如其來冠狀病毒疫情就讓我們見識了大型運輸機的威力,由於疫情進展太過迅猛,想要遏制的辦法只有封城,這樣一來支援物資救援人員就沒辦法有到達疫區,空運就成了選擇。空軍出動運輸機可以把海陸空三軍最精銳的醫療人員快速送到疫區,伊爾76運輸機就成了這次行動的主角!大批醫療人員在大年三十就奔赴疫區,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值得人敬佩的!
在全國上下正在同仇敵愾應對肺炎的時候,有些批評家挑剔伊爾76的機艙像是悶罐車,真是看不出來眉眼高低哪壺不開提哪壺!按照服役年限來看伊爾76運輸機確實不算先進了,從1969年開始研製到1971年首飛當年就飛到巴黎參加巴黎航展。剛剛首飛就到國際場合公開展示,也足見伊爾76運輸機在當時性能的先進性,儘管前蘇聯官員一再否認這架運輸機是民用用途,有一定軍事潛力在強大的實力面前這些隱瞞都是瞞不住的。
設計廠家為伊留申設計局,生產廠家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工廠。設計目標是研發一款大型四發運輸機,能在野戰機場起降,用於取代安12渦槳運輸機。伊爾76運輸機全增壓貨倉321立方米,機艙地板安裝了滾輪輸送系統,在地板邊緣還有貨物系留槽,還有4臺吊車方便裝卸貨物有效載重40噸航程5000公裡,還發展出了眾多的衍生型號加油機預警機。
服役幾十年也經歷多次改型,2006年俄羅斯政府就從烏茲別克斯坦把伊爾76運輸機生產線搬回了俄羅斯本土的烏裡揚諾夫斯克。最新改進型型號為伊爾476運輸機,更換更加先進航電系統,更換了推力更大更省油的發動機,可以保證同樣的油量下更大的航程。
任何一種先進的裝備都有不可改進的缺點,不管伊爾76還是更加先進的伊爾476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貨艙太窄了根據俄羅斯軍方的統計陸軍35%武器裝備伊爾76已經無法運輸。
裝備裝不下人坐著肯定也不舒服,伊爾76設計有雙層的夾層可以讓乘員增加一倍,主要適用於從天上往下扔傘兵功能不同。好比一臺十年前大眾車肯定不如今年新款的大眾車座著舒服,伊爾76這一款機型也稱得上是承前啟後,之後的c17an70包括我國運20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改進了貨艙的寬度。
相比於這次趕赴疫區波音民用客機舒適性伊爾76運輸機肯定是有很大差距,但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運輸機,展現了人民子弟兵對疫情的不懼和戰勝疫情的決心。吃苦耐勞一直是我國軍隊的優良傳統,他們所想像的不是能乘機環境的惡劣,而是救病患於水火, 我們能做的就是少一些消極言論添亂,祈禱疫情趕快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