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服役了,好消息是伊爾76是不是都可以改空警2000?

2021-02-28 軍機圖

這是一個亢奮的消息,這是一個預警時代來臨的分水嶺,兄弟們往下看!

2016年6月15日,首架正式生產型運-20進行了服役儀式,宣布這種距首飛至今已有三年半時間的大型運輸機正式入役中國空軍。次日,又有一架運-20在同一部隊加入現役,這宣告運-20已經進入全面生產和裝備階段。運-20的加速服役,也等同於宣布在中國空軍已經服役二十多年的伊爾-76MD終於有了「接班人」,但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伊爾-76MD能否繼續發揮餘熱?考慮到伊爾-76MD與空警-2000預警機之間的親緣關係,似乎將其改裝為預警機合情合理,但這種改裝究竟有沒有意義?

大型預警機曾是中國空軍最嚴重的裝備短板之一,但實際上中國研發大型預警機的歷史並不短。1969年,中國空軍提出大型運輸機的需求計劃,並向西安飛機設計所和西安飛機製造廠下達了研製任務。新型大型運輸機代號為運-9(請注意與目前在運-8基礎上設計的運-9不是一回事),其設計方案類似C-141,屬於200噸級的大型運輸機。如果這種運輸機研製成功,該機將成為截止上世紀70年代中國研發的噸位和體積最大的飛機,用作預警機改裝平臺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但由於裝備計劃的調整,運-9項目於1971年下馬。事實上,就算計劃沒有發生變化,從噸位明顯比運-9更小的運-10客機也直到80年代才完成研發來看,運-9也不具備在上世紀70年代研發成功的可能性。而運-10雖然在發展階段就有過改裝預警機的計劃、並進行了風洞模型試驗,但由於運-10最終也以偃旗息鼓告終,中國空軍也就錯過了第一次正式裝備預警機的機會。

此後,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俄羅斯引進伊爾-76MD運輸機之前,中國空軍事實僅僅具備最基本的人員和短程物資運輸能力(即便是運-8到上世紀90年代初也只生產了30餘架),其運輸機隊伍完全無法滿足迅速發展的裝備需求,更遑論抽調平臺改裝預警機。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目前。進入21世紀後,雖然中國有過繼續向俄羅斯購買伊爾-76MD的計劃,然而由於俄羅斯方面遲遲不能建立伊爾-76的完整生產線,結果導致這筆交易最終不了了之。近些年來,中國軍方在遠程機動方面有時甚至不得不租用民航機,從這個角度來看很明顯中國大型空中平臺的裝備現狀十分尷尬。即便如此,中國仍然將數量及其優先的伊爾-76MD擠出一部分用於改裝空警-2000預警機,由此可以看出伊爾-76MD作為特種機平臺對於中國空軍的重要性。

毫無疑問,運-20的研發目的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相比於「不靠譜」的伊爾-76MD,這種性能指標更能夠滿足中國軍隊裝備要求的大型運輸機至少在生產性上能夠得到保證。與此同時,中國空軍現役的伊爾-76MD也已經逐漸老化,未來20年內全部退役幾乎是可以預見到的問題。從目前運-20的生產速度來看,在伊爾-76MD完全退役前取代其地位並不是問題。而實際上,目前的伊爾-76MD雖然服役期限過半,但機體仍然具有一定實用價值,翻新延壽後仍然可以長時間使用。與此同時,運-20仍然需要用來滿足中國空軍在大型運輸機方面的裝備缺口,短期內仍然不可能用作大型預警機的改裝。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改裝為預警機對於伊爾-76MD是個不錯的出路。但即便如此,仍然要考慮中國空軍的裝備需求。

從技術上看,以伊爾-76MD為平臺的空警-2000完全由中國自行研發製造,因此將剩餘的伊爾-76MD改裝為預警機毫無困難。目前中國空軍共裝備有五架空警-2000,如果從數量上橫向對比,目前美國空軍擁有33架E-3「望樓」、俄羅斯空軍擁有23架A-50M和3架A-50U,似乎中國空軍的大型預警機裝備數量與美俄相去甚遠。但中國空軍並不需要像美國空軍一樣需要進行全球部署,本土巡邏空域面積則比俄羅斯小得多(俄羅斯陸地領土面積約為中國的1.7倍),因此中國空軍預警機的巡邏範圍也比美俄空軍的預警機更小。同時,中國空軍還裝備有為數不少的空警-200和空警-500中型預警機,這些預警機的巡邏範圍雖然不如空警-2000,但仍然能夠有效執行重點空域的巡邏任務。換句話說,目前中國空軍對於大型預警機的需求,並不是非常迫切,使用已經老化的伊爾-76MD改裝預警機,其實沒有必要也並不划算。

即便如此,考慮到中國周邊日趨嚴峻的空中安全形勢,以及空警-200、空警-500和空警-2000在性能上的一些問題,中國仍然有必要研發下一代大型預警機。運-20的投產毫無疑問為新一代大型預警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但作為運輸機設計的運-20,仍然在人機工效、飛行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而隨著國產大型客機的發展,未來在預警機平臺上中國將擁有更多和更合理的選擇。如果不出意外,中國的下一代大型預警機將採用「兩步走」的發展方式,即先期發展雷達和機載設備、並以運-20為平臺發展大型預警機;後期則在逐漸完善的國產大型客機平臺上移植先期發展的成熟設備,使之成為一款世界領先的大型預警機。屆時,困擾中國空軍多年的大型預警機難題,將得到徹底解決。

要看更多軍事文章或者自己想看什麼類型的軍事文章可以添加軍機圖微信公眾號:JJT180留言。

相關焦點

  • 最新空警500有何過人之處? — 加裝受油管,航程超空警2000
    2008年隨著第一架空警2000服役,我空軍正式開啟了預警機時代。截止到目前,我國已經正式研發裝備了三款預警機,分別是空警2000、空警500和空警200。空警2000的整體性能比較均衡,使用伊爾-76運輸機為平臺,搭載了國產三面陣相控陣雷達,整體性能要超過A-50「中堅」預警機。空警200則是一款補充型預警機,該機以運8為平臺研發而來,主要執行戰術性警戒任務。
  • 要當預警機的運-20,這回未必會變身「大盤雞」
    【上期內容B:【幀好看+每周一曲】英雄坦克手】隨著運-20在接連兩次武漢空運中「刷屏」,自2016年該機服役後,關於它的報導內容又再度密集起來。除了關於這兩次緊急空運的臺前幕後之外,「運-20第一團」團長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透露的另一個重要信息,也讓很多軍迷朋友們喜出望外。
  • 運20與C17和伊爾76的性能對比
    運20與中國空軍現役伊爾76比較,發動機和電子設備有了很大改進,載重量也有提高,短跑道起降性能優異。
  • 隱身版運20亮相?全新深灰色塗裝酷似殲20,更多改進尚未被公開!
    看上去與殲20的塗裝風格更為相似,整個家族的塗裝也都實現了風格上的統一。實際上這樣「低可視化」的塗裝並不是20家族戰機的專屬,而是源自於此前人民空軍頒布的《空軍飛機塗裝及標識噴塗規定(試行)》我們無法確定這一架以新塗裝亮相的運20究竟是一架回廠重新塗裝後的舊飛機,還是一架剛剛出廠入列的新飛機,但目前超過20架運20入列服役的同時,還有更多的運20加入我國戰機陣列的事實毋庸置疑。而除了新的可視化塗裝,實際上運20還具有極強的改裝成作戰支援飛機的潛力。
  • 270架與100架,中美戰略運輸機對比,運20服役後差距迅速縮小
    76MD,2000年後這14架伊爾76全部轉為空軍使用,目前空軍4架空警2000預警機的機體平臺就是從這14架伊爾76中抽調出來的。後期引進的翻新伊爾76隨後我國於2012年和2016年又從烏克蘭等國引進了十餘架翻新的伊爾76用來應急。2016年國產運20正式服服役,我國也結束了滿世界找伊爾76的工作。
  • 中國空軍還有多少伊爾76?最優秀運輸機成了過氣網紅
    自運20加入中國空軍服役以來,此前空軍戰略運輸的中堅力量——伊爾76就成了過氣網紅,不再受人關注。
  • 伊爾76再見了?12架中國大戰機整齊亮相,美國:空天軍速度驚人
    伊爾76在國際上非常受歡迎,據統計至少有40個國家購買了伊爾76。但任何機型都有它的歷史使命,完成它的歷史功績之後就要面臨著退役。運輸機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也是空軍空投實力象徵,在十年前中國和烏克蘭的籤訂一份運輸機開發協議,這份協議主要目的是研製出國產化220噸以上運輸機。
  • 運20首飛八周年,或將生產200架,已有40架入列
    8年之後,運-20已經成為了解放軍空運力量的支柱,其變化令人感慨。在過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空運力量由大量運-5、運-7和少量運-8承擔,直到90年代才從俄羅斯進口了伊爾-76運輸機構成大型運輸機機隊。在90年代到運-20批量入列之前,中國前前後後進口了多架伊爾-76,數量大約為39架,其中4架作為空警-2000原型機和平臺。
  • 中國空警200採用數字列陣技術
    有軍事專家認為,在世界上現役的大型空中預警機當中,中國空警-200在技術水平和前瞻性方面,完全具備世界領先水平。那麼,中國預警機現在處於一個什麼水平,發展前景如何?據悉,空警200預警機已經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服役。軍事專家尹卓認為,空警200預警機的雷達探測性能不亞於空警2000,顯示了中國電子技術近十年來的突飛猛進。
  • 新裝備巡禮01-02:轟-6k戰略轟炸機、空警500預警機
    小夥伴兒們一直勸我開抖音發短視頻,我都拒絕了。平時講課三個小時,做節目半個多小時,你讓我一兩分鐘兩三分鐘講清楚那麼複雜的軍事科技裝備,怎麼可能?世界上只有美俄中三個國家擁有戰略轟炸機,中國轟六K是在蘇聯圖-16基礎上升級換代發展起來的,現在五臟六肺都給換了個遍,全新的發動機+航電系統,外形也改變了不少。這型轟炸機攜載巡航飛彈可以前出第一島鏈,接近第二島鏈進行巡航,禦敵於國門之外。這次空警-200+空警-500+空警-2000三種預警機都出來了,哪個型號最牛呢?大家肯定以為空警-2000最牛,數字越大越厲害!
  • 「加長續航款」空警-500終於「參軍」,空警-600會是下一個嗎?
    ▲如果把範圍擴大一點,由「費爾康」項目中止後提前歸國的A-50I樣機改裝而來的762號空警-2000原型機,則從一開始就有空中受油管(也是轟-6N受油管的參照對象)從實際結果來看,無論是轟-6N還是空警-500
  • 伊爾76靠邊站!中國遠赴俄羅斯軍演,運20裝上步戰車直飛高加索
    以往,我軍遠赴國外參加軍事演習運送裝備時,除去可以通過陸基來運送重型裝備外,只能通過伊爾-76這種類型的戰略運輸機來運送少量武器,這顯示出我國戰略運輸力量的不足。今年9月,俄羅斯方面拉開"高加索-2020"軍事演習,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有9個國家的軍人齊聚一堂,中國也是首次參加俄羅斯這個系列的軍演。
  • 伊爾76支援武漢因一個缺點被吐槽,卻展示了我軍優良傳統!
    空軍出動運輸機可以把海陸空三軍最精銳的醫療人員快速送到疫區,伊爾76運輸機就成了這次行動的主角!大批醫療人員在大年三十就奔赴疫區,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是值得人敬佩的!按照服役年限來看伊爾76運輸機確實不算先進了,從1969年開始研製到1971年首飛當年就飛到巴黎參加巴黎航展。剛剛首飛就到國際場合公開展示,也足見伊爾76運輸機在當時性能的先進性,儘管前蘇聯官員一再否認這架運輸機是民用用途,有一定軍事潛力在強大的實力面前這些隱瞞都是瞞不住的。
  • 原來購買二手伊爾76的不止我國,這國空軍剛買2架,系最強版本
    圖片:更換埃及空軍塗裝的伊爾-76MF這兩架伊爾-76MF,原來都服役於約旦空軍,是2005年8月斥資超1億美元購買的,最近為了節省軍費開支,約旦空軍決定把這2架自家空軍陣中的「巨無霸」賣掉。圖片:在約旦服役時的伊爾-76MF,注意PS90發動機伊爾-76MF,是2000年後伊爾-76家族中最新也是最強的版本。
  • A-50預警機:探測800公裡,跟蹤300個目標,性能遠遜空警-2000
    另一種正在生產的A-50U預警機,仍採用機械掃描雷達,性能遠遜空警-2000。在蘇聯解體前,蘇聯空軍最先進的預警機是A-50預警指揮機,1980年代中期蘇聯研製了A-50空中預警機,以伊爾-76噴氣式運輸機為基礎建造,至今仍服役並在空軍發揮重要作用。但隨著時間的發展,A-50預警機已不能滿足現代化戰爭的要求,後來又發展了A-50M和A-50U改進型預警機。
  • 空警600抄襲E-2D?就知道你會說這個
    一直有說法,中國第一代艦載預警機將從運-7改裝,運-7的翼展為38米,長度為34米,高度為11.2米,直接上艦顯然是不行的,修改到E-2D的尺度的話,那就是徹底重新設計了。所以用運-7做陸基測試是可以的,從運-7改裝上艦是不現實的。
  • 俄軍老伊爾76運輸機要升級,祖傳尾炮拆掉,防身能力比運20強
    圖片:第4架伊爾-76MD-MBMPD指出,伊爾-76MD-M和伊爾-76的最新改進型伊爾-76MD-90A(以前叫伊爾-476)相比,是舊機身升級的,而且保留了老式的索諾維耶夫D-30KP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而不是大涵道比的PS90發動機,但機載設備向全新製造的伊爾-76MD-90A看齊,機體壽命延長了15年,升級成本只有後者的1/3。
  • 改進型空警500預警機現身,又有新的變化,頭上頂了一根長棍
    空警-500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預警機之一,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後,滯空時間大大增加,作戰效能甚至可以頂三架空警-2000。改進型空警500預警機現身空警500預警機是一款中型渦槳運輸機。航速和航程上來說,空警500與空警2000相近,因此二者的任務範圍和滯空時間也相差無幾,但是由於空警500平臺的機體載重量不及伊爾-76的一半,因此有效載荷必然大受影響。為了儘量彌補小平臺的不利影響,空警500搭載了3面陣數字式有源相控陣雷達,比空警2000上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更進一步,最大探測距離超過450公裡、可以同時處理數百個目標,性能不比空警2000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