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首飛八周年,或將生產200架,已有40架入列

2021-02-20 軍工黑科技

2013年1月26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運20在西安閻良首飛成功。此次試飛歷時1小時,1架殲15為其伴飛。8年之後,運-20已經成為了解放軍空運力量的支柱,其變化令人感慨。

在過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空運力量由大量運-5、運-7和少量運-8承擔,直到90年代才從俄羅斯進口了伊爾-76運輸機構成大型運輸機機隊。在90年代到運-20批量入列之前,中國前前後後進口了多架伊爾-76,數量大約為39架,其中4架作為空警-2000原型機和平臺。因此,35架伊爾-76一直是解放軍空運力量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先後參與過包括大型演習、多次撤僑、緊急空運等任務,甚至還參加過搜索馬航MH370航班以及2020年1月至2月對武漢的抗疫力量投送任務。

然而,伊爾-76最大的問題在於,其進口來源嚴重不穩定,並且平臺性能已經有所過時。同時,如果依賴於俄羅斯方面的不可靠供應,中國航空工業永遠無法擁有自己的大型運輸機,相關團隊也無法鍛鍊,技術也缺乏項目牽引。

運-20立項於2007年6月,當時命名為072工程。2009年中航工業首次確認其存在,在首飛後第一次公開露面於2014年11月的珠海航展。2016年11月,運-20首次以軍裝公開展示。時至今日,運-20已有約40架的入列規模,已經超過了伊爾-76成為解放軍空軍真正的主力。

在2020年,運-20執行了對武漢的防疫力量投送、向巴基斯坦、緬甸、寮國軍隊運輸緊急援助疫情防控物資、俄羅斯「高加索-2020」戰略演習、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等任務。其性能已經得到了有效檢驗,戰鬥力已經完全形成。

而作為目前中國最大的國產飛機,運-20的平臺拓展能力非常強悍。我們已知的是運-20空中加油機測試已經接近尾聲,不日將入列解放軍,從而一改解放軍空軍只有3架伊爾-78和20多架載油量過少的轟油-6型空中加油機,大幅度提高解放軍的空中加油能力。此外,運-20還很可能成為新一代空中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的搭載平臺,以其平臺性能優勢改變運-9平臺諸多性能限制。可以說,運-20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各類改進型也將在未來進一步拓展其運用範圍,共同構築戰略空軍的基本空運能力。

在運-20的成功之後,中國也具備了發展大型航空平臺的基礎能力,這對於航空工業是一種質的飛躍。應該說中國航空工業還有很多短板,比如發動機技術這類涉及基礎研究的領域中國還需要補課,但在強大的型號牽引、國家大量投入、全產業鏈配套等因素支持下,中國航空工業的前景依然光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年運20首飛成功的消息傳到國外時,印度一家研究機構曾預測,中國大約需要1000架運20才能滿足需求。現在看來這種誇大其詞的說法並不可信。不過,印度人有一點倒是說得沒錯,那就是解放軍對運20的需求非常大。未來運20的生產總數可能會保持在200架左右,便可全面滿足我軍需求。

未來的國際形勢很可能更為複雜多樣,雖無世界大戰的風險但周邊局勢已經險象環生,解放軍作為中國安全的基石作用將要進一步凸顯,軍事鬥爭準備將提到更高的高度。幸運的是,解放軍的能力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這對於中國國家安全與利益的維護而言是個最可信賴的基礎。我們希望在未來運-20能夠承擔更多的運輸援助物資的任務,而不是向敵人後方空投空降部隊,但如果有人強行討打,我們也將毫不客氣。

軍工黑科技小店鋪

相關焦點

  • 運20或將生產200架,換裝國產發動機後,性能上又有哪些突破?
    然而,「中國速度」一直都是不負眾望,有關專家表示,運20未來或生產200架,恐怕未來還會取代伊爾76在中國空軍中的地位。 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主力運輸機,運20對我國空軍的意義非同一般。與此同時,運20的橫空出世,標誌著我國徹底終結了,國外運輸機在我國的壟斷局面。
  • 運20將會裝備200架,運輸實力讓人點讚,國產引擎替代俄式製造!
    在2013年的時候運20完成首飛,我國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國產大型運輸機。從外形上來看,這款運輸機外觀比較龐大,不少網友都喜歡稱其為「胖妞」。距離運20首飛已經過去8年時間,那麼這些年來,運20到底演變成什麼樣子?
  • 2021第一架運-20飛機交付,未來總產量有望超300架
    截止2020年年底,有媒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運-20的數量規模,已經有了多架試驗機和70多架量產機,其服役數量也已經超過了40架。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運-20的交付過程。根據公開資料介紹,運-20正式立項是在2007年6月20日,首飛是在2013年初,首批正式交付是在2016年6月15日。
  • 500架五代機包圍中國,殲20卻不到100架,成飛緊急開啟第4條生產線
    今年是殲20首飛十周年,最近,外媒報導中國第4條殲-20戰鬥機生產線即將全面開啟,面對周邊國家將裝備
  • 殲20首飛10周年,F35已超過600架,為何速度如此之快?
    20隱身戰鬥機首飛10周年的紀念日,軍迷們都期待這一天還有新型戰機的首飛,這些預期包括安裝渦扇-15C發動機的完全版殲-20、殲-20的雙座型戰機,海四代艦載戰鬥機,或遠程隱身戰略轟炸機轟-20(劃掉,是轟-6Z)等等。
  • 運20將換裝渦扇20?2021年第一架已經交付,未來到底多少才夠?
    >
  • 中國第一架!躋身噴氣時代!
    ➢殲10B推力矢量驗證機過失速機動飛行幾天後的航展閉幕日上,恰逢中國空軍69周年紀念日,4架殲20以編隊形式閃亮登場,其中兩架殲20戰機突然開啟主、側彈艙,霸氣「炫腹」,引得全場觀眾驚叫連連,高調搶回本屆航展「
  • 270架與100架,中美戰略運輸機對比,運20服役後差距迅速縮小
    76生產基地,導致成本大幅攀升,最終這次運輸機採購協議轉為了從俄羅斯引進D-30KP-2發動機。運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戰略運輸機,D-30KP-2發動機的供應也非常充足,因此服役後的運20得以快速量產,當前的數量已經達到70架左右。加上此前採購的伊爾76我國目前大型運輸機已達100架左右。
  • 運20正在批量生產,生產線首次曝光
    運20正在批量生產,生產線首次曝光▼視頻來源:央視網威虎堂欄目近日,在航空部門發布的視頻中,出現了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生產車間的畫面。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技術工人們正一絲不苟的加工運20的部分組件。此前,運20總師唐長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已批量生產,正源源不斷的裝備部隊。作為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在運20生產研發中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關。
  • 運-8定型40周年:闖雪域高原,助北京奧運,仍能聊發少年狂
    年前的1980年2月1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常規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運-8飛機設計定型,並命名為「運輸八型飛機」,簡稱運-8。id=1635374158208581514&wfr=spider&for=pc與之相比,雖然更為危險的「雙發」試飛掛了帳,但「三發」試飛相對順利,空降空投測試也順利完成,特別是1984年5月圓滿完成了進藏試飛任務之後,運-8總算成為一種堪用的運輸機了。1985年,運-8再度進藏,完成西藏自治區成立20周年所需緊急物資運輸任務,同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和西方差距還有多大?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
  • 運20服役了,好消息是伊爾76是不是都可以改空警2000?
    2016年6月15日,首架正式生產型運-20進行了服役儀式,宣布這種距首飛至今已有三年半時間的大型運輸機正式入役中國空軍。次日,又有一架運-20在同一部隊加入現役,這宣告運-20已經進入全面生產和裝備階段。運-20的加速服役,也等同於宣布在中國空軍已經服役二十多年的伊爾-76MD終於有了「接班人」,但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伊爾-76MD能否繼續發揮餘熱?
  • 郵政航空第四架波音737-800BCF投運
    【民航事兒】12月23日凌晨,中國郵政航空第四架波音737-800BCF飛機(B-5131)從山東太古(STAECO)調機飛抵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 隱身版運20亮相?全新深灰色塗裝酷似殲20,更多改進尚未被公開!
    作為新一代20家族的成員,自2013年完成首飛的新一代軍用大型運輸機運-20,在今年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出盡了風頭。當時機身鮮紅的八一標誌和中國空軍字樣與機尾的國旗都給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運20脈動生產線效果顯露,產量翻倍幾何式飆升,6架集體調動就是證明
    當然,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此前最多6架運20的集體調動,還要源於運20脈動生產線的建設完成。大家都知道,參與運20研發建造生產的是我國航空工業。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運20的生產並不是由中航旗下獨立的一家分公司完成,主要由六大主機廠共同負責。生產線一改此前的固定總裝方式,像搭積木一樣圍繞飛機開展裝配。
  • 殲20戰機或已有50架:2030年數量超過500很有望
    殲-20是中國第一種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此前曾經稱為第四代,根據國際最新標準稱之為第五代)。2011年首飛,2016年預生產型交付部隊領先試用,先後裝備了某試訓基地和某飛訓基地。海外資料認為到2018年底中國空軍大約裝備有25-28架殲-20戰鬥機。
  • 運-20加油機首次亮相臺海,繞島巡航將更具威懾
    根據臺媒消息,11月28日,解放軍共出動了27架飛機,包括2架空警-500預警機、1架運-9通信幹擾機、5架轟-6K轟炸機、6架殲-10戰鬥機、4架殲-11戰鬥機、8架殲-16戰鬥機、1架運-20加油機。
  • 中國陸航直升機未來將達到2000架,一樹之高誰與爭鋒
    (團),甚至參照美國模式,組建以直升機為核心力量的空中突擊師(旅),屆時中國陸軍航空兵裝備的直升機將達到2000架。圖片:民用旅客型直-5直升機。直-5直升機的首飛成功,對中國直升機工業的崛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國直升機工業發展史上的第一座裡程碑。到1979年停產,直-5共生產了558架,基本滿足了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
  • 國產運20威武霸氣,性能優越不負盛名,國產發動機取代俄國貨
    文/得閒飲茶運-2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戰略運輸機,自2013年1月在西安閻良基地成順利完成首飛、2016年正式交付以來,生產速度一直保持在較快水平
  • 運20新版本4架同框,美媒密切關注:將彌補中國空軍重大短板
    甚至被指,將彌補中國空軍重大短板。  在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軍事網站「美國防務新聞」公布了一張衛星圖片。  據該媒體介紹,這是衛星意外抓拍到的陝西閻良某一處機場時,意外發現的情況。  從圖片來看,我軍運-20有10架安靜地停在停機坪上。而其中從陰影中隱約可以判斷出「加油吊艙」結構,因此判斷,新版本運-20U、也就是運-20的加油機版本,至少有4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