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架與100架,中美戰略運輸機對比,運20服役後差距迅速縮小

2022-01-10 車行天嚇

前言

2021年8月14日,美國開始了從阿富汗的大規模撤離行動,截止到8月21日7天時間內撤離了接近2萬人,這場撤離主要是通過空中運輸的方式,其中美國空軍C17「環球霸王」運輸機起到了關鍵作用,整個撤離行動期間C17運輸機頻繁起降,一次拉走數百人展現出了出色的運輸能力,不過這次撤離展現出的運輸能力對美國空軍來說並不是最高的體現。

C17在阿富汗執行撤離任務

一,美國空軍戰略運輸能力

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得到了淋漓盡致地展現:戰爭前期展開的「沙漠盾牌」兵力集結行動中,美國空軍運輸機每隔10分鐘就在沙特的機場降落一架,整個兵力集結期間美國空軍運輸機將超過10萬人運送到了戰區,此外還向附近的軍事基地輸送了數十萬噸作戰物資。

美國空軍C17機群

美國空軍現役兩款戰略級別的大型運輸機,分別是C5銀河和C17環球霸王。C5戰略運輸機是僅次於安225和安125的世界第三大運輸機,C5的空重為169噸,改進型C5M最大起飛重量高達400噸,並擁有130噸的最大載重量。在飛行距離上,C5的最大航程超過11000公裡,最大載重狀態下也有4000公裡的航程,C5能夠同時運輸兩輛重型坦克並將之投送到數千公裡之外。

C5銀河運輸機

美國空軍的另一款戰略運輸機就是C17「環球霸王」,C17運輸機與我國運20和俄羅斯伊爾76屬於同一級別的運輸機,但具體性能上C17的數據表現要更為出色一些。C17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90噸,最大載重接近80噸,並且擁有和C5相差無幾的航程,C17除了裝備美國空軍外,還先後出口到了印度、英國等數個國家,其中出口到印度的C17單價接近6億美金。

C17機群

當前美國空軍共裝備48架C5和220架左右的C17,從運輸能力上來看C5顯然更強悍,不過C17的優勢是可以同時執行戰略和戰術運輸任務,C-17不僅可以將部隊快速部署到主要軍事基地,而且可以直接運送到前線機場,靈活性超過C5,是美國空軍最為仰仗的戰略運輸機。

巨大的C5銀河運輸機

二,中國空軍戰略運輸能力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國從俄羅斯引進10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使得空軍首次具備了5000公裡以上的戰略投送能力,1994年我國再次以聯航的名義引進4架伊爾76MD,2000年後這14架伊爾76全部轉為空軍使用,目前空軍4架空警2000預警機的機體平臺就是從這14架伊爾76中抽調出來的。

我國最早的伊爾76

2005年中俄籤署了34架伊爾76和4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合同,按照約定這些飛機在2012年前將全部交付,不過合同剛籤署沒多久因俄羅斯與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飛機製造廠出現內部糾紛,俄羅斯整體搬遷伊爾76生產基地,導致成本大幅攀升,最終這次運輸機採購協議轉為了從俄羅斯引進D-30KP-2發動機。

後期引進的翻新伊爾76

隨後我國於2012年和2016年又從烏克蘭等國引進了十餘架翻新的伊爾76用來應急。2016年國產運20正式服服役,我國也結束了滿世界找伊爾76的工作。運20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戰略運輸機,D-30KP-2發動機的供應也非常充足,因此服役後的運20得以快速量產,當前的數量已經達到70架左右。加上此前採購的伊爾76我國目前大型運輸機已達100架左右。

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

三,中美空軍戰略運輸能力差距正迅速縮小

實際上伊爾76雖然最大載重比C17略低,但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型運輸機,伊爾76截止到目前的總產量已經超過900架,裝備伊爾76的國家達到了38個。我國運20運輸機包括運載能力和飛行性能上都超過伊爾76,整體介於伊爾76和C17之間,而這三款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都超過200噸,均達到了戰略運輸機的標準。

運20赴俄參加演習

從數量來看,美國空軍的大型戰略運輸機高達270架左右,是我空軍的兩倍還多,不過這個差距在運20服役之前的差距更大,運20服役後用了5年時間讓中美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差距從超過240架減少到了170架,再過幾年中美大型運輸機的數量差距將低於100架,不過當前我國100架左右的大型運輸機已經可以滿足一場大規模作戰所需的戰略運輸任務,這也是我國在近日宣布空軍已成為一支戰略空軍的根基之一。

運20氣勢上不輸C17

接下來,我國在空中運輸能力上還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努力,一是以運20為基礎,發展最大起飛重量超過350噸,類似於C5和安125這樣的超大型運輸機,以達到快速洲際兵力投送的需求,二是發展新一代戰術運輸機。美國空軍在270架戰略運輸機之外還有300餘架C130「大力神」戰術運輸機,這些C130對美國空軍來說也同樣重要。

新一代戰術運輸機運30

大型戰略運輸機主要是進行戰前兵力投送或戰時的大後方後勤補給,但C130這樣的戰術運輸機可以直接投入到作戰行動中,在前線進行快速兵力部署或調動以及物資的補給。目前我國與C130同一級別的是運8和運9中型運輸機,但運8和運9的數量比C130少很多。目前我國正在發展新一代戰術運輸機運30,未來空軍會在戰略和戰術運輸能力兩個方面同時迅速縮小與美國空軍之間的差距。

相關焦點

  • 運20首次飛抵歐洲腹地!這才是戰略運輸機,俄軍微觀地勤一片驚嘆!
    首先,在今年四月底,中國空軍派出了運20運輸機向巴基斯坦運送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物資,而這也是這款戰略運輸機首次踏出國門執行運輸任務。隨後不久,我國又派出了運20運輸機向東南亞國家運送抗疫物資。這一次可以說是運20運輸機最遠的一次飛行,直接飛向了地球另一邊的歐洲地區,而這才是戰略運輸機的真正用途所在。大家對比中美兩國空軍,可能往往最先看到的是雙方先進戰鬥機的差距,然而實際上中美兩國空軍在先進戰鬥機上的差距反而是最小的,差距最大的還要數這些軍用運輸機。
  • 各國戰略運輸機數對比:美國270餘架第1,印度24架第4,法國0架
    根據2017年左右的數據,目前全球一共裝備了4200多架運輸機,這其中美國一家就有900多架,這一家就佔了將近四分之一,其餘100多國和地區共裝備了3000餘架。首先是載重量的不一樣,一般來說大型的戰略運輸機載重量都很大,起飛重量一般在150噸以上,載重量超過40噸;而戰術運輸機則一般來說不到40噸,如赫赫有名的美國C130運輸機的載重量就僅為19.8噸,還不到20噸。
  • Y20服役超20架,現役大型運輸機終於過50架了!
    主力就是約100架左右的伊爾76運輸機,再加上45架安22、不到5架新改進的伊爾476,還有大約25架可飛的安124巨型運輸機,共有170架。大型加油機俄羅斯空天軍有20架,這樣俄空天軍可以動用的大型運輸機和加油機一共有195架上下。這個能力目前在全球僅次於美國。三哥一向心高氣傲,在批量買到了美國的C17大型運輸機後更是鼻孔超天。號稱有亞洲最強大的運輸機群。
  • 從空中戰略運輸力量來看,中美空軍之間的差距到底還有多大
    不久後,國防部公布的圖片顯示,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亮相,機艙裡裝滿了運往巴基斯坦的物資,這是運20首次赴國外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所以,中國空軍用實際行動證明,運20已經大規模成軍,具備執行常態化的軍事或非軍事運輸任務的能力。據外界估計,運20的年產量可能在20-30架之間,加上服役這麼多年,運20的裝備數量截至目前保守可能已經達到了80架左右,如果算上依舊在服役的伊爾76運輸機,中國大型運輸機的規模可能已經超過100架,成為僅次於美俄的第三大空中戰略投送力量。
  • 中美俄運輸機實力對比:美國700架,俄400架,中國是多少?
    我國古代就認識到後勤補給的重要性,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打的每一場戰爭更是一次次證明了部隊機動能力所帶來的巨大效應。可以說,部隊的機動力每提高一倍,戰鬥力就相當於增加了2倍。這就是機動能力帶來戰力的恐怖提升。對現代軍事部隊的後勤和機動力來說,運輸機是最最重要的支撐裝備。今天的美國空軍擁有超過700架運輸機,超過了全球運輸機中數量的20%,位居第一位。
  • 8架運-20運輸1個紅旗-9防空營,一天就在南海島礁建立防空網
    例如海灣戰爭中,美軍通過重型運輸機部隊在幾天之內就將一個完整的空降軍運送到沙特,有效的保證了這個「前進集結基地」的安全,避免遭受伊拉克的入侵。當俄羅斯部署在敘利亞的戰機被土耳其擊落後,俄軍迅速出動安-124重型運輸機空運S-400防空系統,幾天內就在數千公裡遠的敘利亞建立了強大的防空體系,對土耳其形成了有效的威懾,這就是重型運輸機所帶來的戰略意義。
  • 運20或將生產200架,換裝國產發動機後,性能上又有哪些突破?
    然而,「中國速度」一直都是不負眾望,有關專家表示,運20未來或生產200架,恐怕未來還會取代伊爾76在中國空軍中的地位。 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主力運輸機,運20對我國空軍的意義非同一般。與此同時,運20的橫空出世,標誌著我國徹底終結了,國外運輸機在我國的壟斷局面。
  • 2021年初,中美海軍大中型艦艇實力對比,差距到底有多大
    隨著,中國海軍在大型水面艦艇建造速度和規模與美海軍差距正在以驚人速度縮小,但跟美海軍目前水平依然存在著相當差差距。截止2021年中美海軍實力差距,從目前中美兩國現役主力戰艦差距上進行對比,中美兩國海軍差距究竟有多大?
  • 700架對4513架,中美運輸直升機規模對比,中國後發優勢明顯
    直到2019年,我國還一次性訂購了100架改進型米-171sh型直升機。到目前我國約有256架米17/171在部隊中服役。直至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從陸軍到海軍較為齊全的運輸直升機體系,足以滿足空中突擊,救護,海上偵察、預警,反潛等多項任務。
  • 運20新版本4架同框,美媒密切關注:將彌補中國空軍重大短板
    從圖片來看,我軍運-20有10架安靜地停在停機坪上。而其中從陰影中隱約可以判斷出「加油吊艙」結構,因此判斷,新版本運-20U、也就是運-20的加油機版本,至少有4架。一架偏原色的疑似是「原型機」,另三架可能是後續生產的深灰色運-20U。    據該網站介紹,這張衛星圖片其實是在2020年12月底拍攝到的,至少因為某些原因,美國方面並未公開。  該媒體指出,運-20U版本在幾個月前才剛剛完成試飛。
  • 2021第一架運-20飛機交付,未來總產量有望超300架
    截止2020年年底,有媒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運-20的數量規模,已經有了多架試驗機和70多架量產機,其服役數量也已經超過了40架。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運-20的交付過程。我們知道,運-20是一款四發的大型運輸機,一架飛機需要四臺發動機,僅目前生產的70多架,所需要的發動機數量就高達300臺左右。
  • 印度閱兵摩託車開掛吸粉無數,卻忽略了這架堪比運20的大飛機
    其中率先飛過天空的是一架巨大的4引擎大飛機——美制C-17「環球霸王III」戰略運輸機。圖片:印度閱兵式上的美制C-17戰略運輸機。印度是除了美國之外,C-17戰略運輸機的最大使用國。這種先進的運輸機是美國為了代替C-141運輸機中國運-20在研製過程之中,也充分參考了C-17的設計思想。
  • 運20:噸位所限,雖然叫大運,但離戰略運輸機還差一個級別
    通常來說,有個100噸以上的最大起飛重量,這架運輸機就可以叫大運了。
  • 運20B成功首飛!渦扇20航發正式上線,和西方差距還有多大?
    微信推送規則變更,不想錯失虎哥的看官們,請點擊頂部藍字「迷彩虎
  • 10架殲20同時出現在東南沿海,當真3架殲20打不過1架F-22?
    要知道空軍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俄羅斯,尤其是發動機這麼精密軍工業,我們即便有了不小的發展,但是與美俄這樣的發動機強國相比還有巨大的差距,要知道不管是殲20還是運20,我們現階段更多的還是要依靠俄羅斯的發動機!雖然我們空軍與俄羅斯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誰能想到我們的五代戰機會走在俄羅斯的前面?
  • 運20首飛八周年,或將生產200架,已有40架入列
    2013年1月26日,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大型多用途運輸機——運20在西安閻良首飛成功。此次試飛歷時1小時,1架殲15為其伴飛。
  • 運20服役了,好消息是伊爾76是不是都可以改空警2000?
    2016年6月15日,首架正式生產型運-20進行了服役儀式,宣布這種距首飛至今已有三年半時間的大型運輸機正式入役中國空軍。次日,又有一架運-20在同一部隊加入現役,這宣告運-20已經進入全面生產和裝備階段。運-20的加速服役,也等同於宣布在中國空軍已經服役二十多年的伊爾-76MD終於有了「接班人」,但這又帶來另一個問題——伊爾-76MD能否繼續發揮餘熱?
  • 中國與C130運輸機的一面之緣:曾引進2架民用型號,最後轉讓給了他國!
    C-130運輸機是洛克希德公司研製的一款中型運輸機,自1954年首飛以來贏得了70多個國家的青睞,目前C-130運輸機的生產總數已經超過了2300架。由於種種原因中國並沒有採購C-130運輸機,只是在中美蜜月期時引進了2架C-130運輸機的民用版本L-100運輸機用來運送活鰻魚到日本,而且在投入運營十餘年後賣給了南非,之後南非又將其轉手賣給了美國,這2架L-100運輸機可謂是命運多舛。
  • C17運輸機到底有多大?當它和C5同框才明白,誰是空中巨無霸
    當它和C5同框才明白,誰是空中巨無霸》我們都知道,在當今世界所有的國家中,具備研製200噸以上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只有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三個國家。其中中國以運20「鯤鵬」運輸機作為代表,美國以C17「環球霸王」和C5「銀河」兩個型號的大型運輸機為代表,俄羅斯則以伊爾76和安124"魯斯蘭"為代表。這些運輸機構建起了中美俄的空戰戰略投送橋梁,對軍隊的戰略投送能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 運20脈動生產線效果顯露,產量翻倍幾何式飆升,6架集體調動就是證明
    由於疫情的蔓延,運20初露頭角就擔負起了運送物資人員的擔子,不斷地飛向眾多國家地區進行國際外交援助。此後,運20還完成了運送我國參加紅場閱兵的三軍儀仗隊,接志願軍忠烈回國,運送裝甲部隊前往俄羅斯參與「高加索2020演習」等多項任務。不難看出的是,如今的運20已經完成承擔起了我國的眾多運輸任務,彰顯了其作為大型運輸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