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正在批量生產,生產線首次曝光

2021-02-15 工業機器人


大運生產車間

實錘!

運20正在批量生產,生產線首次曝光

視頻來源:央視網威虎堂欄目

近日,在航空部門發布的視頻中,出現了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生產車間的畫面。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技術工人們正一絲不苟的加工運20的部分組件。

此前,運20總師唐長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已批量生產,正源源不斷的裝備部隊。作為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輸機,在運20生產研發中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關。

在設計之初,運20的團隊就提出「30年不落後,50年可用」的要求,鑑於運20平臺優秀的潛力,未來運20有可能被改造成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機型。運20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大飛機設計製造能力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對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以上圖片截取自:威虎堂視頻

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運輸機運-20,別名「胖妞」,擁有超臨界機翼、運載能力強,起降性能優越等特點。

2016年7月6日,運-20正式在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列裝。自此,中國真正擁有自己的大飛機。運-20的成功研製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之後,第四個能夠成功研製200噸級大型軍用運輸機的國家,可在複雜地域和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裝備、物資和人員的運輸。

2016年6月 藍天輝映-兩架即將交付的運-20拖向跑道

圖片來源:新華社公眾微信號

 2016年6月近千名航空人歡送「胖妞」出嫁

圖片來源:新華社公眾微信號

2016年6月首架轉場交付的運-20大型運輸機準備起飛

圖片來源:新華社公眾微信號

2016年6月沐浴在晨曦中的運-20整裝待發

圖片來源:新華社公眾微信號

2016年6月首架轉場交付的運-20大型運輸機騰空而起

圖片來源:新華社公眾微信號

從2007年正式立項,2013年1月成功首飛,2014年11月在珠海航展公開亮相,到2016年6月交付,2016年7月正式列裝,運-20走出了一條中國自主創新研發大飛機的成功之路。

2016年6月首架轉場交付的運-20大型運輸機空中飛行

圖片來源:新華社公眾微信號

中國僅用了國外同類飛機一半左右的時間成功實現首飛,創造了世界上同類飛機研製交付的新紀錄。

「 鯤鵬」運-20的研製,兼顧了大型運輸飛機的多任務能力和民用飛機的適航安全性要求,集成了各個行業的最新成果,能夠在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及搶險救災、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時,也將極大帶動相關產業的成熟,開拓航空特種運輸產業發展,目前該工程突破的部分關鍵技術已經開始在其它行業推廣應用,工程建設的溢出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此外,該項目在大型航空裝備工程研製領域積累了寶貴經驗,培養了一批高素質人才隊伍,踏踏實實走出了一條組織複雜的大型工程管理路徑,為後續大型航空裝備建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片來源:航空工業公眾微信號

去年,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與空降兵部隊聯合開展空降空投訓練,這是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遠程空降作戰能力建設的又一次躍升。

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運20飛機2016年7月列裝空軍部隊後,2017年7月參加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著眼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運20飛機實戰實訓全面展開,轉戰高原機場遠程投送、空降空投訓練紮實推進。

交付人民空軍的運20飛機

圖片來源:航空工業公眾微信號

從國外情況看,交付裝備到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往往需要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為加快運20初步形成作戰能力,航空工業提出:軍方「所思」就是我們「所想」,軍方「所願」就是我們「所為」的工作要求。航空工業多家單位和空軍加緊開展試訓任務。

機務保障

圖片來源:航空工業公眾微信號

針對試訓周期緊、風險多、參演保障單位多、協同關係複雜的情況,空軍和航空工業組織設計和保障單位多次召開研討協同會,溝通對接科研試訓的銜接工作計劃和保障方案,逐級落實責任和要求。航空工業一飛院、航空工業試飛中心、航空工業西飛、航空工業宏光、航空工業航宇等多家單位建立聯合保障團隊,紮實穩妥做好各項準備,軍地雙方建立聯合工作組協調指導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以上圖片來源:航空工業公眾微信號

文章來源:航空知識;資料源:新華社、航空工業等

商務合作:010—88379790轉802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但因轉載眾多,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內容!本文內容為原作者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國產運20或已換裝渦扇20引擎:還有一個更大好消息傳來
    3月中旬,中國運-20重型軍用運輸機總設計師唐長紅在接受央視《東方時空》欄目採訪時表示,運-20已正式批量生產。
  • 運20脈動生產線效果顯露,產量翻倍幾何式飆升,6架集體調動就是證明
    當然,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此前最多6架運20的集體調動,還要源於運20脈動生產線的建設完成。大家都知道,參與運20研發建造生產的是我國航空工業。不過鮮為人知的是,運20的生產並不是由中航旗下獨立的一家分公司完成,主要由六大主機廠共同負責。生產線一改此前的固定總裝方式,像搭積木一樣圍繞飛機開展裝配。
  • 運-20加油機首次亮相臺海,繞島巡航將更具威懾
    據央視新聞援引臺媒報導,臺防務部門晚間發布最新動態,11月28日白天解放軍空軍有27架次多型戰機出現在了臺灣地區所謂「西南空域」,其中運-20空中加油機首次亮相臺海。那麼,運-20加油機亮相臺海有何意義?
  • 俄羅斯正在使用AR技術生產Su-57隱身戰鬥機
    雖然尚不清楚該技術是否已在使用,還是仍在開發中,但它顯示了Su-57 製造過程中迄今為止從未曝光過的複雜程度。這兩個視頻的日期為2020年3月24日,並由The Dead District 博客引起了公眾的注意。他們揭示了通過符合增強現實(AR)的頭顯觀察時,俄羅斯聯合飛機公司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蘇霍伊-阿穆爾河畔科姆莫爾斯克航空工廠的Su-57戰鬥機組裝線的外觀。
  • 運20首飛八周年,或將生產200架,已有40架入列
    8年之後,運-20已經成為了解放軍空運力量的支柱,其變化令人感慨。在過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空運力量由大量運-5、運-7和少量運-8承擔,直到90年代才從俄羅斯進口了伊爾-76運輸機構成大型運輸機機隊。在90年代到運-20批量入列之前,中國前前後後進口了多架伊爾-76,數量大約為39架,其中4架作為空警-2000原型機和平臺。
  • 解放軍運20最新塗裝曝光 延續灰黑基調戰術編號變小
    作為中國目前最大型的軍用運輸機,運-20的動向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日前,中國網絡上曝光了運-20的新塗裝,延續了灰黑色基調。
  • 西飛有多強,我國大飛機領域的統治者,運20轟20均由其研製
    西飛從1959年開始在前蘇聯圖16中型轟炸機的基礎上研製轟6,並在1968年12月24日首飛,值得一提的是,轟6首飛便實現了全部國產化,1969年轟6批量投產。在服役後的40多年裡,轟6一直是我國的轟炸機主力機型。
  • 中國渦扇20發動機終於曝光了!一張圖就讓軍迷徹底沸騰了
    圖為渦扇20發動機測試畫面【諸葛小徹軍情觀察第1389期】近日,據俄羅斯消息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空軍正在測試最新研製的渦扇20發動機,從已經曝光的照片可以知道,渦扇20已經安裝在中國試飛院的發動機空中測試平臺上
  • 運20或將生產200架,換裝國產發動機後,性能上又有哪些突破?
    然而,「中國速度」一直都是不負眾望,有關專家表示,運20未來或生產200架,恐怕未來還會取代伊爾76在中國空軍中的地位。 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主力運輸機,運20對我國空軍的意義非同一般。與此同時,運20的橫空出世,標誌著我國徹底終結了,國外運輸機在我國的壟斷局面。
  • 運20出鞘 解放軍擁跨區投射能力
    2013年首飛曝光的運20,在當時震驚國際,也讓解放軍從區域防守角色,一躍而成可以跨區域部署、亞、非洲抵達的戰略性快速部署軍隊。運20戰略戰術運輸機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軍的面貌,使其具備全區域武力投射的快速部署能力。
  • 500架五代機包圍中國,殲20卻不到100架,成飛緊急開啟第4條生產線
    F35生產線我國殲-20的量產速度並不快,2011年首飛,在2014年定型並進行了小批量生產,從目前公開的資料判斷,算上驗證機和原型機,生產總數在90架左右目前殲20還只有三條生產線,最近外媒更是報導成飛將全面開啟第4條殲-20生產線,年產量可能會突破40架。事實上,目前成飛已經為殲-20的大批量生產建好了全新的生產線主工房,長度超過250米、寬100米,附屬工房長100米、寬65米,先進的脈動生產線呈「L」型布局。
  • 運-20首次裝運重型裝備出國參演
    這是運-20首次在公開報導中展示裝載步兵戰車,這也是我國首次利用運輸機向境外投送步兵戰車等機械化設備,具有裡程碑意義。
  • 運20駕駛艙細節曝光 部分技術比美軍C17還好很多
    近日,網絡上首次曝光了運-20大型運輸機的駕駛艙照片,看上去非常先進,不僅可以與波音787、A350這些最先進客機的駕駛艙相媲美,而且還配備了衍射式平視顯示器,再加上其它先進航電技術,給人一種滿滿黑科技的感覺。
  • 中美俄頂級武直生產線哪家更強?
    1996年11月12日,在烏赫託馬直升機製造廠首次公開展出了以「黑鯊」這種海洋霸主命名的卡-52的原型機。當年參加莫斯科航展,並在同年舉辦的印度國際航空博覽會上首次對外展出。目前該公司正在為俄軍方生產卡莫夫設計局設計的卡-52型攻擊直升機。
  • 中國首次在南沙群島部署運-20
    20大型運輸機出現在中國南海永暑礁的機場跑道上。文章稱,在永暑礁的機場跑道上,衛星圖片拍攝到了這架運-20運輸機的身影,但沒有看到該飛機是否在裝卸貨物。衛星圖片顯示一架運-20運輸機出現在南沙群島永暑礁機場跑道上文章指出,一名消息人士證實了這一行動,並表示在永暑礁部署運-20運輸機是為了測試其運輸能力。
  • ​殲20或將開始量產,航發問題得到解決,殲10C生產放緩!
    目前正在大力建造的殲10C戰機,就是用於替換已經性能落後的殲7以及殲8,三代替換二代可以更好的保障空軍作戰水平。但是按目前國際上的空軍作戰水平來看,發展成為五代戰機趨式才是關鍵,而我國已經成功的研發出自己的五代機,殲20不僅性能有所保障,最為困擾的關鍵技術也得到了突破,航發領域的進展順利,便於後續這款戰機大規模服役,從而有效增加空軍力量。
  • 2021第一架運-20飛機交付,未來總產量有望超300架
    運-20正式列裝空軍航空兵部隊是在2016年7月6日,當時一次性交付了兩架。如今,已經四年半過去了,運-20到底生產了多少架呢?不僅研製速度快,而且運-20的生產速度同樣很快,這主要得益於西飛的脈動生產線。根據公開資料介紹,西飛早在2010年就建立了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條脈動生產線,即殲轟-7飛機脈動生產線,相信運-20應該也採用了脈動生產線。
  • 運-20兩年8出國門,航程8萬公裡,已成空運主力
    就目前官方公布的消息來看,兩架運-20是從廣州起飛,飛過上萬公裡航程後,在湯加當地機場降落,卸下總共約33噸的救援物資,順利完成整個人道救援任務的前期任務。這是運-20服役以來,首次執行超過一萬公裡的超遠程運輸任務,同時也是運-20第一次前往大洋洲的戰略行動。
  • 中國哪些城市擁有飛機製造廠,都生產哪些型號的飛機?
    民用飛機主要有運七系列飛機和新舟60飛機等。其中新舟60飛機是我國首次嚴格按照與國際標準接軌的CCAR25部進行設計、生產和試飛驗證的飛機。它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經濟性、維護性等方面已達到或接近當代世界同類先進支線客機的水平。1980年西飛集團公司率先走出國門,先後與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德國等世界著名航空公司進行航空產品合作生產。
  • 空軍運-20飛抵武漢!首次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
    這是我國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首次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也是空軍首次成體系大規模出動現役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大空運任務。這是運20飛機列裝人民空軍後首次執行大型非戰爭軍事行動!運20是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大型多用途運輸機,現已列裝人民軍隊。運20的研製成功,既標誌著中國大飛機設計製造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也標誌著中國空軍戰略投送能力邁出關鍵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