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任就擴充軍備?拜登重新審視美國海軍,計劃新建82艘戰艦

2021-02-14 小神兵

戳藍字「小神兵」關注我們哦!

美國新一任總統拜登剛剛上任,就準備對海軍造船計劃進行重新審視,這是重塑海軍的關鍵時刻,雖然支出可能非常昂貴,但卻是艦隊擴充實力的難得機會。在維吉尼亞州諾福克海軍基地,我們可以看到航母排成一排,但是在中俄的優勢反艦火力面前,航母似乎更像是一個活靶子。

為此,美軍開始了戰略調整,用分布式作戰取代傳統的航母編隊作戰,試圖化整為零。美國國防部長提名候選人勞埃德·奧斯汀在近日的提名聽證會上提出,五角大樓將對川普政府的造船計劃進行全新的審視,以修正海軍在造船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之而來的應該是一項新的、持續時間長達30年的造船計劃,預計從2022年開始。且2022年的預算將在3月或4月提交,海軍造船帳戶預計可獲得數百億美元的資金,美軍有可能出現一次新的造船高潮。

拜登政府認為,前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在升級艦隊方面做得遠遠不夠。2020年2月,著名的"海軍30年造船計劃和未來海軍研究"(FNFS)計劃被提出。目前美國海軍的艦隊臃腫而偏大,艦隊架構具有一些不確定因素,從長遠來看不一定是可持續的。如果美軍提出了一個令人完全無法承受的造船計劃,也不利於現役艦隊維持規模。

川普在數個月前宣布了2022年造船預算,高達270億美元,比2021年的190億美元還要多。到2026年時,美軍年度造船經費預計達到330億美元。根據這些資金規模,美軍在2022年至2026年間可開工建造82艘艦艇,平均每年增加十幾艘,算得上"爆兵"了。

海軍部長肯尼思·布雷思韋特、海軍上將邁克·吉爾迪等人對這個造艦計劃表示支持。但問題在於錢是否能夠到位,以及美軍將在太平洋上保持何種姿態。奧斯汀認為,中國軍事現代化速度非常快,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圍堵"從來沒有停過,未來的主要對手早已確定。

這次拜登上任將對美國海軍進行一次新的變革,同時將中國視為美國的"全球競爭者",從國防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對抗和威脅。美國甚至認為新興的崛起國家對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和世界各地的利益提出了越來越緊迫的挑戰,這是極為錯誤的思想。奧斯汀在這一錯誤思想的牽引下將對美軍艦隊陣容進行調整,通過"太平洋威懾倡議"加強美國在亞太的盟友關係,更新美國在該地區的部隊態勢,其目的就是對抗中俄。

接下來,美海軍將實施分布式作戰概念,建造所謂的無人艦隊,以應對反艦飛彈的打擊優勢。無人艦的建造比大型驅逐艦要簡單一些,大型無人艦的噸位為3000至4000噸,中型無人艦為2000噸,兩者數量可達到上百艘。這批無人艦的建造應該說是未來30年造船計劃中的核心任務之一,直接關乎到未來數十年美海軍的作戰能力。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客官下次再來

相關焦點

  • 帝國海軍的超級戰艦:「大和級」戰列艦的誕生背景
    首先,日本帝國海軍(IJN)決定建造「大和級」戰列艦是在1937年,而同時,這個時候也正是帝國海軍制定「海軍軍備擴充計劃第三階段」的時期,那麼當時的日本帝國海軍為什麼會有這個「海軍軍備擴充計劃」呢?因此,這個時候的日本帝國海軍,如果想要和美國爭奪太平洋地區的主導權的話,那麼就必須重新建造更多的新型主力戰列艦來彌補自己在海上力量的不足,但是問題來了,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籤訂,限制了日本帝國海軍的擴充計劃,使得它的海軍艦艇在總噸位上只能達到美英海軍的
  • 美國擴充海軍艦隊的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拉虎皮做大旗,這可能是澳大利亞對於美國第一艦隊的念想。但是美國目前想要做的可能是,打造若干艦隊。據環球網近日報導,美國前國防部長埃斯珀前不久公開表示,五角大樓希望在2045年之前為美國海軍配備500艘艦艇。據悉,這500艘艦艇中包括8~11艘大型航空母艦、6艘輕型航空母艦、70~80艘核潛艇以及大批的小型無人艦艇。
  • 中國海軍成功「逼走」美軍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在這份報告中,美國國防部聯合美國海軍向總統建議,「大批削減美軍現役或預備建造的水面戰艦」,諸如「提康」級巡洋艦、部分已經被列入20年代軍備預算的「伯克III」驅逐艦、以及LCS瀕海戰鬥艦等。當時我們的研判,是美國軍隊在跟川普「大統領」玩以退為進這一套,估計會砍掉一部分確實沒法用的裝備、而大多數性能尚可技術尚佳的戰艦將會被繼續保留。
  • 中國海軍成功「逼走」美軍LCS瀕海戰鬥艦,美國揮淚砍掉4艘先進戰艦!
    今年過年前,咱們曾經提過美國國防部於聖誕前後向白宮提交的一份軍備發展計劃報告。在這份報告中,美國國防部聯合美國海軍向總統建議,「大批削減美軍現役或預備建造的水面戰艦」,諸如「提康」級巡洋艦、部分已經被列入20年代軍備預算的「伯克III」驅逐艦、以及LCS瀕海戰鬥艦等。當時我們的研判,是美國軍隊在跟川普「大統領」玩以退為進這一套,估計會砍掉一部分確實沒法用的裝備、而大多數性能尚可技術尚佳的戰艦將會被繼續保留。
  • 歷史與現實 維持海上優勢 美國海軍冷戰以來對全球海權的爭奪
    此間,新上任拜登政府在力爭控制疫情、重振經濟的同時,將面臨如何維持對其他大國的海上優勢、繼續擴充海軍的艱巨挑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太平洋戰爭中徹底擊敗日本帝國聯合艦隊以來,美國在太平洋的行動從未受到過任何實質性挑戰。但現在,美國海軍聲稱,其主要對手已有能力在西太平洋,特別是富有爭議的熱點海域挑戰華盛頓由來已久的海上優勢。
  • 美國海軍又迎來一個糟糕消息!
    因新冠疫情備受打擊的美國航母部隊又迎來一個糟糕消息。據美國《防務新聞》20日報導,美國防長辦公室的一份內部評估報告要求美國海軍「大瘦身」:為應對「未來的大國威脅」,美國海軍需要裁掉兩艘超級航母、凍結大型水面戰艦擴充計劃,以換取新增數十艘輕型無人作戰艦艇。報導稱,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美國海軍數十年來的部署和整體規劃都將被改寫。
  • 美國海軍超級艦隊計劃曝光,必勝中國俄羅斯?要求提供數千億美元
    ,因為美國海軍要求提供數千億美元,還有為美國造船業提供數十億美元,從而實現美國海軍擴艦造艦計劃。美國海軍還要繼續擴大?據白宮稱,這項為期30年的造船計劃「是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投資,將在未來幾十年內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政府的30年造船計劃提出了1,67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82艘戰艦,21艘無人艦和核動力戰艦檢修以擴大海軍艦隊。」
  • 重振海軍軍備,鞏固海上霸權——美國參議院元老的一封公開信
    川普時期,美國的國防預算連創紀錄,如此窮兵黷武在民主黨執政後能不能繼續下去?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面對此情此景,國會和不少軍工複合體的「利益相關者」有些坐不住了,一來生怕拜登頭腦一熱殃及池魚,把火燒到川普時期的重大政績:重振美國海軍計劃(海軍陸戰隊)。二來美國經過「國會之亂」和疫情洗禮,很有些百廢待興的架勢,恐怕拜登在精力和資源方面一時顧不上重整軍備這檔子事。
  • 又有4艘瀕海戰鬥艦被「擊沉」?美軍計劃削減大批先進戰艦
    在這份計劃中,五角大樓建議終止40%的驅逐艦建造計劃,並額外退役4艘飛彈巡洋艦、3艘船塢登陸艦和新銳的4艘瀕海戰鬥艦。按照這一計劃,美國海軍的艦隊規模將進一步縮小至287艘,相比此前《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規劃的355艘更是倒退了一步。因此毫無疑問,這份報告引起了美國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激烈爭議。
  • 邊境衝突落入下風 印度巨資擴充軍備 連美俄都覺得憋屈
    但根據美國智庫的最新評估報告,實際上印度的綜合實力在全世界再次下跌,並已經淪為「中等軍事大國」。當前,印度與其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在不斷拉大,且在邊境衝突中也落入下風,這讓印度軍方十分憂慮,並希望通過大手筆引進國外武器裝備來儘量縮小差距。俄衛星通訊社消息稱,印度軍方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擴軍計劃,並準備掏出1300億美元在未來7-8年全面實現軍事現代化。
  • 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瘋狂下餃子!
    作為百年前就成為藍水海軍的老牌海洋國家,美國的造艦思路總體非常清晰。雖然在冷戰之後,美國海軍走了一段「由海向陸「的彎路,但是近些年隨著美國的國家戰略重新回歸「大國競爭(great power competition)」,美國的造艦思路走回了大洋決戰的路線,並通過美國中長期造艦計劃展現得淋漓盡致。
  • 拜登上任新措施披露!
    即將於當地時間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的拜登,計劃在上任初期發布數十項行政令。他計劃在就職首日就讓美國重返《巴黎協定》、結束針對穆斯林為主要人口的國家的旅行禁令。據《紐約時報》16日報導,被拜登提名為新任白宮辦公廳主任的羅恩·克萊因(Ron Klain)掌握一份備忘錄。
  • 長門號戰艦:舊日本海軍的榮耀與落寞
    1868年3月26日,16歲的明治天皇在大阪進行了第一次日本近代海軍閱艦式,那時的日本海軍只能湊出6艘戰艦,總噸位不過2000多噸。但是,隨著明治維新中日本人悉心學習西方海軍技術,到了1891年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已經擁有19艘戰艦,排水量3萬多噸,23年時間內增長了近乎15倍。
  • 美國兩艘福特級航母同時開工,打造14艘航母組成的超級艦隊
    作者:利刃/晨言無語美國計劃重現同時建造2艘超級航母的盛況近來一段時間,關於江南造船廠開建003型航母的消息在各大媒體上傳播得沸沸揚揚,再加上此前已經連續建造了兩艘航母的大連造船廠,這意味著中國已經開啟了兩個造船廠同時建造航母的雙基地爆兵模式。
  • 日本海軍為什麼造大和戰列艦?
    上圖:建造中的大和  同時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日本海軍的主力艦數量被限制少於美國海軍,因此,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日本海軍制定了九段作戰計劃,計劃的核心便是戰列艦隊。從1935年開始,日本海軍便開始制定艦艇補充計劃,補足現役艦艇中數量不足的戰列艦,航空母艦等各種艦艇,以完善九段作戰計劃。
  • 美軍雙航母西太演習 美印強化戰略關係 各方爭奪印度軍備市場
    第7艦隊是美國海軍於海外前進部署的最大一支艦隊,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擁有50至70艘水面戰艦及核潛艇。第7艦隊在其印度洋-太平洋責任區內與35個國家保持著常態化海上互動。「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CSG 9)由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邦克山」號(CG-52)、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拉塞爾」號(DDG-59)和「約翰·芬恩」號(DDG-113)組成。
  • 頭條 | 川普促使澳擴充軍備 與中國為敵恐自相矛盾
    ▲資料圖片:參加「環太平洋」軍演的一艘澳大利亞海軍艦隻(前)和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一同航行。澳大利亞國防工業部長克里斯多福·派恩說:「我不會為想要確保國家安全和保護我們的軍人而道歉。蓋洛普韓國公司於2017年9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五分之三的韓國人支持製造核武器,而電視新聞頻道YTN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68%的韓國人支持重新部署於上世紀90年代初被撤回的美國戰術核武器。儘管由於韓國總統文在寅的反對,韓國目前發展核威懾力量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如果美國與朝鮮之間的談判破裂,就很可能重新引發核辯論。
  • ​大和戰艦(2)吞噬金錢的怪物
    為了竭力主張巨艦的優越,也許就有必要竭力宣傳新型戰艦所具有的壓倒性戰鬥力吧。第三次海軍軍備擴充計劃的預算在得到議會承認時,大和艦的基本設計已經完成。炮塔搭載的是46公分炮並具有三聯裝置,這樣的炮塔在艦艇前後共有三組,主要部位能夠承受自身的主炮直射。為此該艦的艦體就接近7萬噸。這是超出從來戰艦常識的巨艦。但是,對議會提出的新戰艦計劃案卻只有3萬5千噸。
  • 扒一扒,曾經讓你聞風喪膽的戰艦
    不過這並不抹殺法國先進的造船工藝,在拿破崙戰爭中,法國戰艦設計更加科學,性能也優於英國艦船,只是法國缺少納爾遜那樣勇敢的指揮官,沒有能發揮出船隻的先進性(BBC紀錄片)。1849年完成的拿破崙號戰列艦,裝備100門舷炮,排水量5000噸,還是熟悉的木殼船還是熟悉的風帆,但是他是全世界第一艘蒸汽動力的軍艦,而且沒有使用蒸汽船標誌性的明輪作為推進器而是使用的螺!旋!槳!
  • 舊日本海軍未成戰列艦計劃經緯:頗具野心的八八艦隊
    1907年,日本海軍大臣齋藤實提出,以八艘戰列艦和八艘裝甲巡洋艦作為主力,其艦齡均不超過8年,這一龐大的計劃,這就是「八八艦隊」的雛形,然而這一計劃由於預算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批准。,可見其獨特的勺型艦艏1918年,日本海軍繼續將造艦計劃擴充為「八六艦隊計劃」,該計劃以替代榛名、霧島兩艘艦齡已滿八年的戰列巡洋艦,繼續補充建造兩艘天城級,艦名為愛宕、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