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小鹿情感深處」,再點關注公眾號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提到戰略轟炸機,日常刷屏的都是美俄兩家,雙方都有戰略空軍三劍客。比如圖-160、B-1B這樣的大裝備,你來我往互相偵察、調戲好不熱鬧,反正有這種大航程高載彈量平臺,用起來就是任性又隨意。相比之下我們還在用轟-6好像有點跟不上時代,確實對於蘇聯來說這款第一代中程噴氣式轟炸機(圖-16),初始設計就沒想過用來執行戰略轟炸任務。
世界現役主流戰略轟炸機對比圖,中間那款無論是航程還是載彈量都有點尷尬,但是沒有可替代產品實屬無奈。
對比圖
圖-16在蘇聯服役時間並不長,很快就被飛的更遠、跑的更快圖-95所取代,但是國產型轟-6卻在我國服役了大半個世紀,主要是沒有替代機型。老是老了點,但是同時代轟炸機中也有一款類似產品,它就是美國B-52「同溫層堡壘」戰略轟炸機。
兩款原型都是50年代的代表作(都在1955年服役),而且都長盛不衰一直在升級改進中,型號多多大有再活幾十年的想法。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據直觀對比,看看這兩型戰機有多大差別,當然由於型號變化就以最新的轟-6J對比B-52H。
轟-6作為國產最大型也是唯一的「戰略」級轟炸機,長期承擔戰略威懾,以及戰術轟炸任務。從一款臨空轟炸型飛機,一路改改改升級為載彈量有限的飛彈載機,以及到最新的轟-6K、N、J。K和N型已經是老調常彈,7月底正式露面的海航J型才是最強型號,由於換裝了發動機航程以及載彈量進一步提升。
轟-6J轟炸機
轟-6J基本就是K型的海航改版,外掛能力直接升級到8個,增強電子作戰能力在兩個翼尖攜帶了電子幹擾吊艙,可以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保持作戰能力。主力外掛彈藥可以達到7枚鷹擊-12超音速反艦飛彈,其中6枚分掛兩邊機翼下方,1枚掛在機腹。
航程方面,作戰半徑可達3500千米,以此推算航程接近9000千米。目前雖然沒有看到受油管,但是加裝的話應該問題不大,如果有需求通過空中加油,整個南海的日常巡邏和戰時打擊都不在話下。
轟-6J轟炸機
轟-6J轟炸機
看完轟-6J再看美制B-52H戰略轟炸機,1955年服役,雖然和美軍武庫中的B-1B、B-2相比嚴重落後。但是冷戰之後沒了壓力,維護保養太貴的B-1B、B-2反而露面更少,最經常看到刷屏的是這款老爺機。美國在其基礎上也進行了很多改進升級,最新型號就是H型目前裝備了95架。
B-52H是G型的改進版本,將J-57渦噴發動機更換為TF-33渦扇發動機,更加節油推力也更大。有了新發動機一切都好說,航程增大約15%,再加裝電子戰以及自衛防禦系統等,同時可以攜帶美軍武器庫中大部分彈藥。
B-52H戰略轟炸機
B-52H戰略轟炸機
早期尾部炮塔還有一門M61型6管20mm加特林炮,不過早就不適合現代戰爭需要,改為新型電子自衛對抗裝置。這和上面轟-6J的電子幹擾裝置思路類似,畢竟大型轟炸機自衛能力較差,安裝電子對抗裝置在現代戰爭中生存率更高點。
B-52H戰略轟炸機
B-52H戰略轟炸機迎合時代發展需要,對彈艙進行了改進,可以攜帶通用戰略武器轉發射架。旋轉發射架的好處就是可以最小的空間,攜帶最多的彈藥,B-52H經過多輪改進入可以攜帶彈藥很多。包括16枚「魚叉」反艦飛彈、6枚AGM-142A空地飛彈,或者12個聯合直接攻擊武器(JDAM),不論是常規還是核武作戰能力都很強悍。
B-52H戰略轟炸機
B-52H戰略轟炸機
B-52H除了彈艙發射架外,還可以在機翼下方攜帶各類彈藥,前些天美軍B-52H還帶著兩枚AGM-183高超音速飛彈進行了飛行測試。目前是掛載飛行測試,下一階段就該進入空中發射測試,這款老爺機由於平臺大改進空間相當大。
B-52H掛載AGM-183高超音速飛彈
最後對比一下這兩者的基本性能,轟-6J最大起飛重量約95噸,最大載彈量約9-12噸,最大航程約9000千米,作戰半徑3500千米。B-52H最大起飛重量220噸、最大載彈量31噸,最大航程16000千米、作戰半徑7200千米。
其實兩款機型性能對比明確,B-52H設計之初就是戰略級裝備,而轟-6(圖-16)只是一款過渡性中程轟炸機。當然後期經過不斷改進升級,終於在N型時基本進入「戰略」級別,雖然有點勉強但配合先進的航電以及武器系統,綜合作戰能力並不差。
但是B-52H畢竟平臺優勢擺在眼前,相當於運-20這樣的級別自然改進空間更大,大家都是老爺機但在現代防區外武器及航電支持下,雖然大小各異但還是能再服役個幾十年。相對B-1B、B-2這類高科技產品,B-52H以及轟-6J出動性價比高,反而在一定條件下成了最合適的轟炸機。
轟-6J轟炸機
B-52H戰略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