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印度突然宣布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包括爭議地區的自治權,並且通過切斷當地所有對外的渠道、逮捕當地領導人以及實行宵禁等極端方式,無視爭議地區的歷史和實際問題,逼得巴基斯坦和國際社會對其連連譴責。
當時國內網絡上就有擔心,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可是有部分中國的領土,難道印度也要一併搜颳走?
果不其然,秉著「一不摔飛機,就會作妖」的抽風傳統,在10月的最後一天「放飛自我」了。
(圖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2019年10月31日,印度政府宣布正式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分為兩個中央直轄區:「查謨和克什米爾直轄區」和「拉達克中央直轄區」,這其中還真的包括與中國存在領土爭議的拉達克地區,而且把壓根就不存在任何爭議的中國領土阿克賽欽也劃了進去。
阿克賽欽
(圖源:谷歌地球)
對此,在10月31日的外交部例行會議上發言人耿爽再次聲明:
印方通過單方面修改國內法律和行政區劃的方式,挑戰中國主權權益。這一做法是非法、無效的,不會改變有關地區在中國實際控制下的事實,不會產生任何效力。
中方敦促印方切實尊重中方領土主權,恪守雙方達成的有關協定,以實際行動維護中印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為兩國妥善解決邊界問題創造有利條件。
中方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這一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爭議,應當根據 《聯合國憲章》、相關安理會決議以及雙邊協定,以和平方式妥善解決。有關方面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爭議,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印度這麼不知分寸難道真的是其鐵憨憨的天性?追根溯源,就要說到「萬惡之源」英國。
眾所周知,印度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在英國殖民者離開印度次大陸之前,英國女王下令將英屬印度一分為二。這不僅為日後的印巴衝突埋下伏筆,並且劃分了一系列爭議地區。
英屬印度時期英國繪製的印度地圖
當時英國仗著自己殖民者+帝國主義掠奪者最後的「優越感」和爛透的世界歷史觀,制定了被中國歷屆政府所拒絕承認的《西姆拉條約》及「麥克馬洪線」,它們將中國的拉達克和阿克賽欽一併「許諾」給印度。
自此之後印度猶如領了「聖旨」,被貪婪遮住了雙眼,鐵了心認為這兩個屬於中國的地區真正的「主人」是它。
英屬印度國旗
加上一直想稱霸南亞的印度,有著自己一套地區戰略。
印度認為首先從世界地圖上看有一種中國「一屁股坐在他們頭上」的感覺,加上從英國的壓迫下獨立後,開始飄了,想要實現自己的「大印度聯邦」幻想,於是一直在西藏問題上作死。
(圖源:自然資源部)
1947年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就不止一次在正式場合甚至是在印製地圖上把西藏直接割離中國,甚至提出「繼承並保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和利益」的備忘錄;1958年尼赫魯甚至在給中國政府的公開信中表示,他們認定西藏地區是印度的。何其狂妄!
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爆發,我們直接把印度趕回老家,雖然印度嘴上「服」了,但是心裡一直沒服過。印度趕緊靠向美國,開始渲染「中國威脅論」,長期和中國不對付,並且利用一些沒有達成共識的分歧大做文章。
其實印度表面上以「歷史」為藉口對中國領土進行非法「佔有」,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身地緣戰略的野心。
從世界地理「分界」看,中國和南亞國家的分水嶺主要是喜馬拉雅山脈,到青藏高原的西北角時分水嶺出現了分支,分成了兩條,南面的為主線(簡稱南線),或稱大喜馬拉雅山脈,北面的則是平均海拔僅次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喀喇崑山脈及其餘脈(簡稱北線)。
所以印度認為,中國如果將邊境線推至南線,則可以對印度造成壓倒性優勢;而印度如果能夠將邊境線定在北線,則可以為其核心平原區獲得足夠的緩衝區。
再說得直白一點,印度一直貪心的想著將國防線推至崑崙山,這樣就可以利用阿克賽欽將中國連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通道切斷,還向中國的領土裡打了個楔子,然後中國內陸不管從哪個防線進藏還是進疆,都會受到來自印度的威脅,印度對於拉達克的想法也與此大同小異。
同樣的道理,在中印邊界衝突洞朗事件中,印度認為中國掌握了洞朗地區,就等於在中印邊界有了突破口,印度就會陷入中國威脅中。
(圖源:新華社)
但實際上,不論是阿克賽欽還是拉達克等地區,對中國來說都是重要的戰略防禦「屏障」,而不是試圖威脅印度的突破口。
另外印度把「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分為兩個中央直轄區,正是莫迪當時為了大選做的「硬氣表率」,現在「兌現」了。就像美國在大選之前一定會針對別國或者打擊恐怖主義,以拉攏選民,穩定選情。
最後,希望印度清醒一點,別老惦記別人家的領土,先管好自家的飛機吧!
戰忽局聯名款衛衣勁爆來襲,點擊下↓↓↓圖,海帶纏潛艇即可穿在身上~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