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軍又有一架戰機墜毀了。
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在2019年1月28日,印度一架「美洲虎」戰機已經完成了2019年「第一摔」的任務。所以,2019年2月1日,印度空軍的一架「幻影-2000」墜毀之後,只能稱之為,「又」摔了一架。當然,印度人的戰機墜毀不奇怪,奇怪的是在我們剛剛「表揚」了印度戰機「2019年的第一摔」,比2018年來的晚一些之後。印度戰機在2019年的第二摔,居然在「第一摔」的三天之後就接踵而至。不過,讓人有些傷感的是,印度戰機「2019年的第二摔」,並沒有像「第一摔」時那樣彈有質量的射座椅,兩名飛行員不幸罹難。
其實,對於已經摔了1000架戰機的印度而言,三天之內摔兩架飛機或許不算什麼大事。比如,2011年8月2日至4日,印度空軍就在兩天時間裡摔了兩架戰機,包括一架米格-21和「美洲虎」。但是,像2019年這樣在三天內連續墜毀兩架法國戰機的的情況,在印度確實比較罕見。要知道,上一次連續墜毀兩架法國戰機,還是在2012年2月24日至3月5日間,在10天的時間裡先後有兩架「幻影-2000」墜毀。
即便如此,也無法改變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來自法國的「幻影-2000」戰機,印度最為安全的戰機之一。從1985年開始引進並使用「幻影-2000」開始,印度共引進了59架該型戰機。而在2019年之前,僅僅只損失9架,平均每3年就要損失一架。這樣的損失概率,遠遠低於本世紀才開始引進的蘇-30MKI戰機。要知道,在2017年之前,印度空軍就有7架蘇-30MKI戰機墜毀。而到了2018年,蘇-30MKI的墜毀數量,就已經增加到了9架。可以說,從2009年年11月30日第一架蘇-30MKI戰機墜毀以來,僅僅用了不到10年就完成了「幻影-2000」30多年的墜機記錄。
這裡,並非是來評定「幻影-2000」與蘇-30MKI到底孰優孰劣。我們需要討論的是,為何曾經在印度空軍中佔有主要地位的法國戰機,正在逐漸被邊緣化。要知道,在印度空軍中,不僅擁有「幻影-2000」戰機,還有100多架「美洲虎」戰機。但是,自從2000年之後,就鮮有法國戰機,再次進入印度空軍的體系。雖然,奧朗德時代的法國政府,一度與印度籤訂了126架「陣風」戰機的超級大單。但是,當印度人提出達索公司必須為印度製造的「陣風」戰機質量保駕護航之後。法國人不得不選擇退而求次,僅僅將36架「陣風」戰機,賣出了單架近2億美元的價格後,草草將「陣風」戰機的軍售合同結束。
法國人之所以如此行事,並非是不想賺印度人的錢。但是,在武器方面的「印度製造」,絕對是知名武器企業的「夢魘」。不說別的,最有切膚之痛的當屬印空軍參謀長。這位名叫B·S·達諾阿的印度空軍參謀長,1月31日就對媒體抱怨,印度斯坦航空因檢修周期過長和升級延誤而積壓的飛機大約有有一個「美洲虎」攻擊機中隊、近兩個蘇-30MKI戰鬥機中隊和一個「幻影」-2000戰鬥機中隊。對於在兵力上已經是拙荊見肘的印度空軍而言,這樣的「非戰鬥減員」,絕對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如果說在武器的維護和保養方面,印度軍工企業已經讓人感到憤慨的話。那麼,由印度軍工利用外國技術組裝的武器,絕對會讓人陷入絕望的。曾經在上世紀8、90年代名噪一時的德國209潛艇,結果從德國引進了完整生產線的德國人,耗費了13年時間才造出4艘。如果說漫長的建造時間,還能讓德國人忍受的話,那麼印度人建造出的209型潛艇幾乎無法使用,對於德國潛艇來說絕對是「恥辱」性的記錄。當然,除了德國製造之外,在世界航空領域中鼎鼎有名的蘇霍伊也沒有擺脫如此的命運。在印度墜毀的蘇-30MKI中,都是由印度斯坦航空組裝和維修的。所以,墜毀的蘇-30MKI令蘇霍伊蒙羞,卻掩蓋了印度斯坦航空的無能。即便是法國,似乎也沒能擺脫這個被「連帶」的命運。2004年,法國與印度籤訂了6艘「鮋魚」級潛艇的建造合同,結果原本應該在2012年交付的首艇,一直拖延到2017年12月14日才加入印度海軍序列。
所以,在戰機製造領域法國人不想繼續在蹚印度製造這攤渾水。雖然,法國人也曾提出贈送30餘架「美洲虎」戰機建議,但是想讓法國人為「印度製造」保駕護航,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以說,如今的法國人與印度做軍火生意,已經日漸成熟,那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絕對不在什麼「技術輸出」等方面糾纏。因為,這是一個看不見的底的無底洞,會讓法國製造聲名狼藉。
(本文為中華網軍事原創,作者潞安通判。轉載請註明來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