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將裝備改進型的F-16V,並且配備AIM-9X bolckII格鬥飛彈。F16V是F16家族的最新改進型,採用了包括主動相控陣雷達在內的先進電子設備和最新武器,並且配備新的任務電腦與改良的座艙界面。具臺灣專家稱,F-16V的作戰能力相當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F-16E(F-16 Block 60),並將成為各國正式取得第五代戰機前的最佳過渡機種。F-16V的「V」,則是取自於飛行員們最早對F-16的暱稱:「Viper(毒蛇)」。其性能有些接近於大陸的殲10C戰機。F16V固然有AIM9X這樣的四代彈,但是我國空軍的霹靂10也不是吃素的。
那麼臺媒所稱4架F-16V可抵擋殲20到底可行嗎?對於這種天真的想法,我們來分析分析。
據國內雷達科研單位資料透露,殲-20得益於充足的頭部空間,AESA雷達的T/R組件高達2000到2200個之多,發射功率在24千瓦,全球最大!完全能保證在四代戰鬥機探測範圍外首先發現其蹤跡。AESA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探測距離達200公裡,且同時跟蹤30個目標,並可攻擊其中4—6個目標。
分布式綜合光電系統的配備給予殲-20以較大的戰術優勢,殲-20可以在不開啟雷達的情況下仍舊保持對戰機周圍空情的掌握能力,從而提高戰機的作戰效能和生存能力。特別是可以在外部信息系統支援下從側面接近目標,然後發起突然攻擊,並且對逼近的空中目標進行有效的探測和識別,以防止對方突然襲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性能對於四代機來說無疑是致命的,五代機在空戰中的可用雷達探測距離遠比四代機要遠,四代機越是用極限功率去掃描五代機,五代機反而越是能在對手看不見的、更遠的距離上精確探測和鎖定住對手。再加上超巡或者偽超巡能力帶來的持續超聲速飛行能力優勢,五代機可以始終以比四代機高得多的速度飛行、並進行機動佔位。
這意味著五代機就算是攜帶著相同的飛彈,也會由於能量優勢,使飛彈獲得更大的實際射程;而且能夠任意從四代機的薄弱方向發起攻擊,而四代機始終處於逃不了、追不上的絕對弱勢中。
臺海問題的解決,有很多路子可以走,有很多辦法可以想。但唯獨有一點是很明確的:想要依靠軍事力量對抗到底,在現在的歷史進程下,臺灣不會有任何希望。F16V和AIM-9X B2,扭轉不了現在臺灣空中力量面對大陸,已開始處於絕對劣勢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