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13363832368 固話:010-88430281
微信:lhcq6666 郵箱:lhcqzk@126.com
點擊進入,招募ing.
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 (NMESIS) 是為美國海軍陸戰隊 (USMC) 開發的反艦飛彈系統,用於支持美國海軍進行的陸對海攻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首個陸基艦船殺傷能力武器系統,配備了安裝在奧什科什聯合輕型戰術車 (JLTV) 改型的無人車上美國海軍最新的反艦飛彈,即海軍打擊飛彈 (NSM),是新穎的「無人車」+「掠海反艦飛彈」的組合模式。由於安裝在地面車輛平臺上,所以稱為遠徵遠程操作地面部隊(ROGUE)火力車輛,由奧什科什國防公司提供,而海軍打擊飛彈由雷神飛彈與國防公司(雷神公司)和挪威康斯伯格國防與航空航天公司聯合製造。海軍陸戰隊系統司令部 (MCSC) 採購了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以滿足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陸基反艦飛彈 (GBASM) 要求。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是一種陸基反艦飛彈系統,供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2021年4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雷神公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海岸成功測試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海軍打擊飛彈從系統發射到海上的水面目標。2021年8月,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在夏威夷的海上實彈訓練演習(SINKEX)上成功演示,該演習是美國海軍2021年大規模演習 (LSE) 的一部分,旨在測試操作概念。海軍打擊飛彈將裝備美國駐挪威和波蘭的海軍陸戰隊。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無人駕駛聯合輕型戰術車(ROGUE Fires)是奧什科什聯合輕型戰術車的無人地面車輛改進型,它融合了先進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越野機動性和高有效載荷承載能力。採用遠程操作員或領導者的跟隨者模式遠程操作,專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從地面支持反艦作戰而建造的。基於聯合輕型戰術車底盤,該車輛沒有駕駛室,它集成了傳感器和攝像頭,並在車輛頂部安裝了一個發射器。該平臺的靈活設計使其能夠進行配置以滿足不同的任務要求,該車輛稍後還可以與可擴展的未來武器集成。海軍打擊飛彈是一種多任務巡航飛彈,可以有效地摧毀高度安全的海上和陸地目標。它是一種多功能飛彈和致命武器,可提供強大的海軍力量。該飛彈可以摧毀100海裡以外的敵艦。配備先進的導引頭,可提供高精度功能。飛彈可以通過執行機動和接近海平面飛行來躲避敵方雷達,可攜帶一個重達226.79公斤的彈頭和可編程引信。海軍打擊飛彈在奧什科什無人駕駛聯合輕型戰術車上發射的瞬間。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 (DEVCOM) 地面車輛系統中心 (GVSC) 正在為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提供基於其遠程技術內核(RTK)軟體的自主解決方案。無人駕駛聯合輕型戰術車輛中集成的自主軟體基於當前由美國陸軍的領導,跟隨計劃使用的 RTK 版本,即權宜之計領導人追隨者(ExLF) 和自主地補給(AGR),這些計劃涉及多輛無人駕駛車輛跟隨有人駕駛的領導車輛以支持美國陸軍任務。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21年大規模演習期間部署了行動網路 (NOTM) 實用任務車,用於指揮和控制。行動網路車裝有無線衛星通信設備。演習期間使用的其他指揮車輛配備了額外的指揮和控制設備,以增強戰場意識和目標跟蹤。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不被視為自主發射器,因為其火控系統不受自動駕駛系統和自主技術控制,該系統由負責任務規劃和飛彈發射的海軍陸戰隊操作。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一帶一路 | 電磁武器 | 網絡戰 | 臺海局勢 | 朝鮮半島 | 南海問題 | 中美關係大政方針:十三五 | 兩會 | 國家戰略 | 經濟 | 軍事 | 科技 | 科研 | 教育 | 產業 | 政策 | 創新驅動 | 信息化建設 | 中國製造 | 政策法規 | 產業快訊 軍民融合:民參軍 | 協調創新 | 成果轉化 | 軍工混改 | 重大項目 | 國防工業 | 第三方評估前沿技術:人工智慧 | 顛覆性技術 | 無人系統 | 機器人 | 虛擬實境 | 腦機接口 | 可穿戴設備 | 3D/4D列印 | 生物科技 | 精準醫療 | 智能製造 | 雲計算 | 大數據 | 物聯網 | 5G通訊 | 區塊鏈 | 量子通信 | 量子計算 | 超級計算機 | 新材料 | 新能源 | 太赫茲 | 航天 | 衛星 | 北鬥 | 航空發動機 | 高性能晶片 | 半導體元器件 | 科技前沿應用 | 創新科技裝備發展:航空母艦 | 潛航器 | 水面艦艇 | 無人機 | 新型轟炸機 | 先進雷達 | 新型飛彈 | 新型坦克 | 反導 | 高超聲速武器 | 武裝直升機 | 裝備 強軍動態:軍隊改革 | 軍事戰略 | 人才培養安全縱橫:綜合安全 | 經濟安全 | 軍事安全 | 科技安全 | 信息安全 | 太空安全 | 發展安全 | 網絡安全其他:未來戰爭 | 大國博弈 | 貿易戰 | 國際新秩序 | 習近平 | 馬化騰 | 馬斯克 | DARPA | 蘭德研究報告 | 潘建偉 | 梅宏 | 吳曼青 | 李德毅 | 施一公 | 金一南 | 顧建一 | 盧秉恆 | 鄔江興 | 王鳳嶺 | 鄔賀銓 | 沈昌祥 | 名家言論 |國防建設 | 外軍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