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反艦殺手: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 (NMESIS)

2022-01-26 藍海長青智庫

手機:13363832368  固話:010-88430281

微信:lhcq6666  郵箱:lhcqzk@126.com

點擊進入,招募ing.

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 (NMESIS) 是為美國海軍陸戰隊 (USMC) 開發的反艦飛彈系統,用於支持美國海軍進行的陸對海攻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首個陸基艦船殺傷能力武器系統,配備了安裝在奧什科什聯合輕型戰術車 (JLTV) 改型的無人車上美國海軍最新的反艦飛彈,即海軍打擊飛彈 (NSM),是新穎的「無人車」+「掠海反艦飛彈」的組合模式。由於安裝在地面車輛平臺上,所以稱為遠徵遠程操作地面部隊(ROGUE)火力車輛,由奧什科什國防公司提供,而海軍打擊飛彈由雷神飛彈與國防公司(雷神公司)和挪威康斯伯格國防與航空航天公司聯合製造。海軍陸戰隊系統司令部 (MCSC) 採購了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以滿足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陸基反艦飛彈 (GBASM) 要求。

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是一種陸基反艦飛彈系統,供美國海軍陸戰隊使用。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2021年4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雷神公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海岸成功測試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海軍打擊飛彈從系統發射到海上的水面目標。2021年8月,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在夏威夷的海上實彈訓練演習(SINKEX)上成功演示,該演習是美國海軍2021年大規模演習 (LSE) 的一部分,旨在測試操作概念。

海軍打擊飛彈將裝備美國駐挪威和波蘭的海軍陸戰隊。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無人駕駛聯合輕型戰術車(ROGUE Fires)是奧什科什聯合輕型戰術車的無人地面車輛改進型,它融合了先進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越野機動性和高有效載荷承載能力。採用遠程操作員或領導者的跟隨者模式遠程操作,專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從地面支持反艦作戰而建造的。基於聯合輕型戰術車底盤,該車輛沒有駕駛室,它集成了傳感器和攝像頭,並在車輛頂部安裝了一個發射器。該平臺的靈活設計使其能夠進行配置以滿足不同的任務要求,該車輛稍後還可以與可擴展的未來武器集成。海軍打擊飛彈是一種多任務巡航飛彈,可以有效地摧毀高度安全的海上和陸地目標。它是一種多功能飛彈和致命武器,可提供強大的海軍力量。該飛彈可以摧毀100海裡以外的敵艦。配備先進的導引頭,可提供高精度功能。飛彈可以通過執行機動和接近海平面飛行來躲避敵方雷達,可攜帶一個重達226.79公斤的彈頭和可編程引信。

海軍打擊飛彈在奧什科什無人駕駛聯合輕型戰術車上發射的瞬間。圖片來源:美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 (DEVCOM) 地面車輛系統中心 (GVSC) 正在為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提供基於其遠程技術內核(RTK)軟體的自主解決方案。無人駕駛聯合輕型戰術車輛中集成的自主軟體基於當前由美國陸軍的領導,跟隨計劃使用的 RTK 版本,即權宜之計領導人追隨者(ExLF) 和自主地補給(AGR),這些計劃涉及多輛無人駕駛車輛跟隨有人駕駛的領導車輛以支持美國陸軍任務。美國海軍陸戰隊在2021年大規模演習期間部署了行動網路 (NOTM) 實用任務車,用於指揮和控制。行動網路車裝有無線衛星通信設備。演習期間使用的其他指揮車輛配備了額外的指揮和控制設備,以增強戰場意識和目標跟蹤。海軍陸戰隊遠徵艦攔截系統不被視為自主發射器,因為其火控系統不受自動駕駛系統和自主技術控制,該系統由負責任務規劃和飛彈發射的海軍陸戰隊操作。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一帶一路  |  電磁武器  |  網絡戰  |  臺海局勢  |  朝鮮半島  |  南海問題  |  中美關係大政方針:十三五  |  兩會  |  國家戰略  |  經濟  |  軍事  |  科技  |  科研  |  教育  |  產業  |  政策  |  創新驅動  |  信息化建設  |  中國製造  |  政策法規  |  產業快訊 軍民融合:民參軍  |  協調創新  |  成果轉化  |  軍工混改  |  重大項目  |  國防工業  |  第三方評估前沿技術:人工智慧  |  顛覆性技術  |  無人系統  |  機器人  |  虛擬實境  |  腦機接口  |  可穿戴設備  |  3D/4D列印  |  生物科技   |  精準醫療  |  智能製造  | 雲計算  |  大數據  |   物聯網  |   5G通訊  |  區塊鏈  |  量子通信  |  量子計算  |  超級計算機 |  新材料  |  新能源  |  太赫茲  |  航天  |  衛星  |  北鬥  |  航空發動機  |  高性能晶片  |  半導體元器件  |  科技前沿應用  |  創新科技裝備發展:航空母艦  |  潛航器  |  水面艦艇  |  無人機  |  新型轟炸機  |  先進雷達  | 新型飛彈  |  新型坦克  |  反導  |  高超聲速武器  |  武裝直升機  |  裝備  強軍動態:軍隊改革 |  軍事戰略  |  人才培養安全縱橫:綜合安全  |  經濟安全  |  軍事安全  |  科技安全  |  信息安全  |  太空安全  |  發展安全  |  網絡安全其他:未來戰爭  |  大國博弈  |  貿易戰 |  國際新秩序 |  習近平  |  馬化騰  |  馬斯克 |  DARPA  |  蘭德研究報告  |  潘建偉 |  梅宏  |  吳曼青  |  李德毅  |  施一公  |  金一南  |  顧建一  |  盧秉恆  |  鄔江興  |  王鳳嶺  | 鄔賀銓  | 沈昌祥  |  名家言論  |國防建設  |  外軍動態

相關焦點

  • 合眾國先鋒:當代美國海軍陸戰的遠徵打擊集群
    美國海軍陸戰隊與合眾國一起誕生於列剋星敦的槍聲中,不論是烈日炎炎的北非海岸,還是屍山血海的衝繩列島,都留下了陸戰隊員們英勇奮戰的足跡。時至今日,美國海軍已經從一支弱小的「商船艦隊」成長為七海霸主,其全球戰略也日益重視亞太地區與遠海兵力投送。如何運用和建設兩棲作戰部隊,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美國海軍建設的重中之重。
  • 【軍隊建設】美國海軍陸戰隊「遠徵高級基地作戰」概念打擊潛艇
    第31海軍陸戰遠徵部隊和第11兩棲中隊,搭乘黃蜂兩棲待命編隊艦艇,進行了一系列連續作戰,模擬了從兩棲資產到岸上的海上遠徵軍聯合作戰,利用海軍空地特遣部隊的能力,整合了所有作戰領域。美國海軍陸戰隊照片。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全力調整其開支、人員和行動,以支持「遠徵高級基地作戰」(EABO)作戰概念,這將使海軍陸戰隊的較小單位分散在廣闊的海洋和島嶼上,使他們在執行任務時更難以被敵人瞄準。
  • 細說前沿部署日本的美國海軍最強兩棲攻擊艦:美國號(LHA-6)兩棲突擊艦
    ),預計至少建造4艘,1號艦美國號(LHA-6)按照計劃將於2013年交付美國海軍使用,實際服役日期是2014年10月11日(聖地牙哥海軍基地為母港),該級艦是未來北約主導框架下多國聯合海上遠徵兩棲突擊登陸部隊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同時,要為這樣龐大的海上遠徵部隊提供力量投送以及前沿存在功能,並且,美國級兩棲突擊登陸直升機母艦可以在多種作戰樣式下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下屬航空兵部隊提供海上支援
  • 【軍情動態】準備登船:第31海軍陸戰隊遠徵部隊「美國」級兩棲戰鬥群在南中國海進行登船偵搜演練
    登船偵搜是海上攔截行動的一部分,旨在延遲,破壞或摧毀相關海域內的敵軍或補給。「日耳曼城」號 船塢登陸艦隸屬於「美國」號兩棲攻擊艦戰鬥群(Amphibious Ready Group,ARG),隸屬於第31海軍陸戰隊遠徵部隊,目前在美國第7艦隊作戰地域開展行動,以增強與盟國和合作夥伴的互通性,並為捍衛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起發揮作用。
  • 美海軍陸戰隊計劃採購輕型兩棲艦
    據美國海上力量網站1月13日報導,美海軍遠徵作戰指揮部負責人海軍陸戰隊少將特雷西·金表示,其首要任務是採購輕型兩棲艦(LAW),用於未來高機動和分布式威懾作戰。特雷西·金1月12日在美海軍水面艦艇協會(SNA)線上研討會上表示,輕型兩棲艦旨在補充和填補海軍大型、多用途兩棲艦和短程登陸艇的能力缺口。
  • 從攔截飛機到攔截彈道飛彈:美國「標準」系列艦空飛彈發展史
    ,「標準」防空飛彈可以攻擊中高空飛機、反艦飛彈及巡航飛彈,後期發展型甚至可以攔截彈道飛彈,打擊低軌衛星等,不但成為美國海軍的主要防空系統,而且還裝備在其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艘艦艇上。慣性導航系統,攔截方式則採用波音公司研製的「動能攔截彈頭」(LEAp)直接撞擊目標,主要用於大氣層外直接攔截處於上升段或中段的來襲彈道飛彈,為海外美國海軍和盟國提供全戰區高層彈道飛彈防禦能力。
  • 美海軍將瀕海戰鬥艦和遠徵海上基地艦納入新作戰概念
    海軍水面部隊指揮官羅伊·基奇納中將提到,海軍已經在關注用瀕海戰鬥艦來支持海軍與海軍陸戰隊的海上前進基地作戰概念問題。在與美國第七艦隊隊長進行的交談中得知,第七艦隊很希望使用瀕海戰鬥艦。 第七艦隊在開展遠徵前進基地作戰時,主要使用的是新的輕型兩棲戰艦。這種戰艦會搭載75名士兵,穿梭在各島鏈和海岸線之間。
  • 日本在南方海島部署防空和反艦飛彈,系解放軍飛機艦艇必經之路
    [日本在宮古島上部署12式反艦飛彈的射程示意圖]作為年度「東方盾牌」演習的一部分,日本陸上自衛隊和美國陸軍去年在日本進行了首次聯合反艦演習。演習使用了HIMARS(高機動火箭炮系統)和12式反艦飛彈。在RIMPAC 2018(環太平洋2018)演習中,美國HIMARS系統與日本的12 式反艦飛彈合作進行了反艦攻擊演習。
  • 【知識】第5陸戰隊遠徵旅?此旅非彼旅,為海軍和陸戰隊一體化指揮部
    提到第5陸戰隊遠徵旅,第一個反應即美海軍陸戰隊三個陸戰隊遠徵軍之下並無此建制。美國海軍陸戰隊當下的作戰行動採用陸戰隊空地特遣部隊模式,分陸戰隊遠徵軍、陸戰隊遠徵旅和陸戰隊遠徵隊三個層級,均是由基幹作戰部隊(陸戰師、陸戰團和陸戰營)配屬航空支援(飛機聯隊、飛機大隊和飛機中隊)、後勤支援單元組成。
  • 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M3A1新型火箭彈發射系統
    小標題格式據美國海軍陸戰隊7月5日發布的消息,美國海軍陸戰隊系統司令部在不久前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美國海軍陸戰隊步兵已經開始接收M3A1新型火箭彈發射系統。報告稱,M3A1火箭彈發射器能為在城市環境中作戰的人員提供更多的防護和更強的殺傷力。
  • 臺灣「沱江」艦:航母殺手?
    (「密集陣」近防武器系統) 「航母殺手」? 儘管臺灣各界對「沱江」艦的期望非常高,甚至給了它「航母殺手」的名號,但「沱江」艦的出現並不能改變臺灣海軍的海戰模式,實際上,它本身就是臺灣海軍新的戰術思想下的產物。作為小型艦隻,「沱江」艦本身的探測能力有限,必須依靠外部探測系統——其他水面艦艇、空中觀測平臺的支持,反艦飛彈如要實現遠距離攻擊,也需要中繼制導協同,否則其射程將不會超過40 千米。
  • 美國海軍陸戰隊2020年裝備發展及採購簡述
    圖1 陸戰隊特種作戰部隊—陸戰隊突擊兵跳傘準備,這可能是「魚鷹」運輸機。           2020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裝備發展及採購方面,既要做好長期確定的採購項目,又要圍繞《部隊設計2030》確定的轉型改革計劃,圍繞「遠徵前進基地作戰」概念來發展新型裝備。
  • 美稱中國航母殺手過時了 我軍公布這組照片回擊(圖)
    美國媒體近日援引海軍陸戰隊一名軍官的話報導稱,美軍剛剛部署到亞太地區的F-35B短距/垂直起降隱身戰鬥機,將是「打破」中國火箭軍「航母殺手」防線的利器。這一觀點據稱得到美軍內部不少人認同,因此正極力推動F-35B戰機儘快全面形成戰鬥力,並進一步在西太平洋「前沿」擴大部署規模。
  • 美國海軍新型輕中型兩棲登陸艦項目進展
    美國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消息,當地時間5月5日,美國海上系統司令部(NAVSEA)輕中型兩棲登陸艦項目執行辦公室(PMS 317)在美國政府採辦網站公布了美國海軍新型輕中型兩棲登陸艦(LAW)的項目要求簡報,並召開研討會召集相關船舶設計企業探討細節問題。
  • 臺灣新型警衛艦能威脅航母艦隊?600噸小艇,配16枚反艦飛彈
    據悉「安平級」巡防艦是臺灣海巡署在此前「沱江級」巡邏艦基礎上,研發的新一代立足於近海防禦的小型作戰艦艇。該艦排水量只有600噸,不過卻能攜帶16枚「雄風」反艦飛彈,不少臺灣媒體稱其為「航母殺手」。有分析稱,臺灣希望借建造眾多小型重火力巡邏艦來支撐臺軍「非對稱」作戰的能力,最終目的在於讓任何對臺灣的進攻都變得昂貴且困難。
  • 【觀察】時隔25年後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將再次裝備反艦飛彈
    上一次美國海軍潛艇射擊反艦飛彈還是在1997年。美國從歐巴馬政府時期開始大力發展反艦飛彈。時任國防部長阿什·卡特(Ash Carter)啟動了「第三次抵消戰略」,希望發展新興技術,儘快以適中的成本形成更具殺傷力的作戰力量。因此,除了現有的「魚叉」反艦飛彈外,美國海軍還在推動海軍打擊飛彈、遠程反艦飛彈以及「戰斧」式反艦飛彈的發展。
  • 「遠徵浮動基地艦」和「遠徵轉運碼頭艦」
    「米格爾·基思」號(USNS Miguel Keith,T-ESB-5)屬於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蒙特福德角」級遠徵轉運碼頭艦(Expeditionary Transfer Dock,ESD)的美國海軍延伸版本。
  • 首發 | 智能化的新型反艦飛彈 LRASM綜述
    1967年10月27日,埃及海軍使用冥河反艦飛彈擊沉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開創了人類使用反艦飛彈擊沉軍艦的先河,從此反艦飛彈正式進入海戰舞臺,並逐步成為海戰的主角
  • 美軍陸戰隊F/A-18戰機在日本掛反艦飛彈實彈飛行,意圖很明顯
    [美國海軍陸戰隊VMFA-115中隊的F/A-18C戰鬥機攜帶魚叉反艦飛彈起飛]最近,許多部署到日本的美國海軍陸戰隊F/A-18C/D大黃蜂戰鬥機在進行演習時攜帶了兩枚現役的AGM-84D魚叉反艦飛彈。美國海軍陸戰隊說,這次訓練活動的重點是檢驗大黃蜂戰鬥機進行海上控制和在拒止地區執行任務的能力。該軍種希望增強和擴大其能力,這是海軍陸戰隊在上個月首次公開宣布進行徹底重組的一部分。
  • 【跟蹤】美遠徵前進基地作戰能力——陸戰隊F-35C在遠徵機場首次攔阻降落
    近年來,美海軍陸戰隊各部隊均在圍繞「遠徵前進基地作戰」推進概念驗證、裝備發展和訓練演習。據美國媒體報導,美海軍陸戰隊上周在這個領域又取得一項重大進展——F-35C戰鬥機首次進行了「遠徵機場」的攔阻降落試驗,標誌著該型機具備了在前沿簡易機場,或者說遠徵前進基地進行短距降落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其作戰的靈活性,對於海軍陸戰隊正在推進的「遠徵前進基地作戰」具有重大的裡程碑意義。